党刊评论的“时”“势”“识”
——兼谈《新湘评论》加强改进评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28 11:23文|吴
新闻采编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刊选题舆论

文|吴 金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

思想是媒体的最高境界,评论是思想的重要承载。作为主流媒体的灵魂和旗帜,评论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面对传播环境的复杂多变、舆论生态的多元多样,其价值和作用愈加凸显,其责任和使命愈加重大。

党报党刊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主力军,其评论更是被视为党的声音,在舆论场中有着“风向标”“定音槌”的作用。作为一本以“评论”为刊名的地方党刊,《新湘评论》自觉继承和发扬青年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的光荣传统,特别是2019年改版以来,将评论作为内容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凸显并放大评论特色,注重评论的“时”、造就评论的“势”、提升评论的“识”,始终把评论作为一面旗帜高高举起,评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些特色,已有多篇原创评论被《求是》等主流媒体转载。

注重党刊评论的“时”

新闻评论是一种时效特征明显的文体,从很多紧要历史关头和重要转折点可看出,党报党刊评论的“时”不仅是个时效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态度问题,更是一个质量问题和方法问题,需要高度敏感、强调理性、平衡把握。如果忽视对“时”的追求,党刊评论就难以实现“效”的目的。但如果一味重“时”,只求速度,有时又会与“效”割裂,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选题要热 新媒体时代,信息流动加速,新闻时效用秒计算,在这样信息高速运转的舆论场中,在这个“蝴蝶振翅”都能引发“全球飓风”的微时代,先声才能夺人,慢一秒可能就会被“秒杀”。有研究表明,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公众的关注与舆论的合力会在一个时段达到峰值,在这个时段舆论磁场最强,评论的传播效率也最高,如这个时候评论出手,肯定会被迅速关注,并会主导舆论走向。这就要求党刊评论要快速反应,对热点事件、热点话题保持敏感,在关键的舆论交锋中,第一时间发声,抢占评论的“第一落点”,争夺话语权。无论是进行理论宣传,还是舆论引导,《新湘评论》都始终紧扣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理论话题的热点、社会舆论的焦点,在评论的组织中更是注重选题的热度,特别是“卷首”等评论栏目的选题,经常反复比较、仔细斟酌,所定选题往往都是当前党委政府领导大家干的大事和广大群众想的大事,以及最大多数党员干部所关心的大事。

《新湘评论》杂志。

时机要准 对于资讯的传播而言,在准确的前提下时效性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但作为评论、作为一种主流声音的传播,除了考虑时效性,同时还应讲究理性、兼顾时机性,许多时候恰当的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全媒体时代,一些新闻事件在新媒体的呈现中越来越碎片化,“反转新闻”的事例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如果为了抢时间,新闻评论依据碎片化的事件贸然下笔,当事件“反转”,评论同样会没有回旋空间,必将遭到舆论“打脸”。特别是作为党刊,为党立言,传播的是党的声音,是理性、权威的代表,不是网络的“口水评论”,也不是民间的“自由意见市场”,更应将理性客观放在第一位,准确把握好时机。有时要抢抓时机,有超前意识,善于先声夺人;有时要寻找时机,看“火候”,不到“火候”不“揭锅”,让评论在关键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有时候要等待时机,甘心做“慢评论”“深评论”,不求匆匆忙忙的速度,但求深刻独到的洞见。特别是党刊因为出版周期的原因,时效竞争上永远处于劣势,在传统刊物上,针对一些纷争难定、是非不辨的题材,更应把做“慢评论”“深评论”作为自己的策略追求。

传播要快 新闻是时间上的易碎品,新闻评论也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一般来说,党刊的出版周期与报纸相比相对要慢,与网络相比更显滞后,但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在全媒体传播时代,这种时效上的差别已经消除,党刊评论的组稿、编辑和写作要革除传统出版流程的观念,畅通发稿机制。特别是针对一些热点时事评论要借助新媒体平台,推行即写即审、即审即发的发稿模式。在这一点上,《新湘评论》对于有明显时效要求的稿件,严格遵守“移动优先”的传播理念,在新媒体上即审即发,确保传播的时效性。“快”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指行文风格要轻快、说理要明快,要追求表达效率,反对长篇大论,言不及义。《新湘评论》的评论写作与选稿坚持“短实新”的清新文风,反对大而空,反对“要字牌”,反对公文化,反对讲“正确的废话”,以简约明快的文风追求高效的表达和传播。

造就党刊评论的“势”

势是走向,也是力量。党刊评论要真正成为时代强音,应有声势和气势,还要牢牢把握趋势,主动造势。解决党刊评论“势”的问题应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

积极蓄势 真正要让评论成为舆论重器,就应让评论走上前台,发出强音,不能把评论当作党刊内容拼盘的配料。对于评论工作,《新湘评论》在地位上“看重”、在版位上“尊重”、在数量上“侧重”,通过多项措施为评论工作聚力蓄势。今年以来《新湘评论》进一步强化了评论的地位,实施社长总编辑亲自抓评论工作,成立了评论工作小组;在最新一轮的改版创新中,把加强评论作为一项重要的改进内容,开设了“卷首”“放言”“湘江时评”等多个评论专版专栏,在丰富评论内容的同时,评论的刊发数量、发稿频率也大大提升。正是这些调整机制和保障手段,提高了评论的地位,为评论工作准备了力量,为放大党刊声音积蓄了气势。

勇于造势 经常策划重头评论,在重大主题宣传中让评论“开路”造势,用评论带动主题宣传,是《新湘评论》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一大特色。如在每一期主题策划中,我们都坚持发一篇“本刊评论员”文章收尾。自2019年开始《新湘评论》创设长篇署名评论“辛湘言”,一是聚焦重大事件、在重要节点权威发声,如在“五四运动”百周年时推出的《新湖南,正青春》,在《湘江评论》创刊百周年时推出的《百年薪火耀征程》等;二是聚焦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声。近两年来,已聚焦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主题刊发30多篇“辛湘言”长评。这些评论主题厚重、视野开阔、气势恢宏,不仅得到社会各界和读者的认可,也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引领作用,有的“辛湘言”评论还被省直单位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为学习辅导材料。

形成阵势 散兵游勇,不成阵势。零打碎敲,也难显声势。党刊评论要做出一定的影响,形成一定的声势,光靠一两个栏目、一两篇稿件单打独斗显然难以实现,必须在评论栏目内容设置上注重组合效应,在评论选题策划上注重持久效应。去年改版以来,《新湘评论》在加强评论策划组织,做组合评论、系列评论的同时,着力打造“辛字牌”系列署名评论,初步构建了前有“辛湘平”、中有“辛湘言”、后有“辛湘声”的评论内容结构,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立体评论阵势。“辛湘平”位于卷首位置,重大题材,政论风格,着眼大事大势;“辛湘言”居于中间,长篇评论,述论结合,力争评深评透;“辛湘声”处于最后一版,千字短评,题材多元,追求思想性,给人启示,引人思考。正是这种层次清晰、结构互补、逻辑严密的评论结构设置,让《新湘评论》的评论声势大,气势强。

提升党刊评论的“识”

评论是门说服的艺术,在舆论生态复杂、“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说服变得异常艰难。作为党刊评论,在众声喧哗的时候就应冲破迷雾,拨云见日,在第一时间提出独到深刻的见解、振聋发聩的观点,以达到制止纷争、凝聚共识的作用。这种具有独到见解的观点即是“识”,党刊评论就是要有高人一等的见识,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解放思想,提高胆识 有见识,首先应有胆识,要敢于言人所不敢言。近年来,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一些突发事件、热点新闻、敏感话题出现后,尽管民间舆论场众声喧哗、异常活跃,但大多党报党刊视而不见、不闻不问,“金话筒”一直失声、失语。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党报党刊有更严的宣传纪律要求,但更多的原因是党媒工作者自我设限、自划禁区。要取得评论工作的实效,党刊就应勇于打破思想禁锢、突破自我设限,在社会热点事件上敢于发声,在舆论战场上敢于亮剑。“早衰胆气自然薄”,见识不高,胆气不足。胆识是胆量和见识的交融,有胆有识的评论才有冲击力和生命力。《新湘评论》自觉发扬和继承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时形成的势不可当的革命精神、战斗姿态,敢于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地。目前,针对一个时期以来肆意歪曲党史国史、污蔑丑化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新湘评论》及时发声,组织了《 坚持唯物史观 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不容虚无》等重磅文章,有力地揭穿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本质。针对西方“普世价值”的错误思潮,组织了《“普世价值”并不普适》《包藏祸心的渗透与挖墙》《以价值观的自信建设自信的价值观》等系列文章进行深入剖析和批驳;针对西方“宪政民主”的渗透侵袭,组织了《假作真时真亦假》《南橘北枳岂能同人间正道是沧桑》系列评论,深刻揭露西方“宪政民主”思潮的虚伪本质,这一系列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以笔墨为武器,亮剑交锋,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深刻的学理性和有力的战斗性。

扩大视野,提高见识 提高党刊评论的“识”,还应扩大评论员的视野,拓宽评论选题的面。《新湘评论》在依托重大事件、时事热点进行选题的同时,通过多种选题和组稿手段,扩大评论的空间,同时也增强评论员的思想见识。一方面为接好“天线”,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新湘评论》经常主动与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以及省委政研室等有关部门对接联络,经常上门请教,请他们给党刊评论出题、点题,甚至直接邀请他们撰写“辛湘言”等长篇署名评论,让评论工作获得更高的站位和视野。另一方面善于借脑借力,坚持“站在高个子肩膀上”的办刊理念,《新湘评论》常年联系一批名家大家,这些名家大家有的直接成为本刊评论的作者,如刊物顾问梁衡等;有的经常指导办刊,直接为刊物出题目、出思路、提建议,丰富了评论的选题思路,开阔了评论写作的视野,为党刊评论增加了分量和力量。

增强理性,凝聚共识 评论是对社会认识的引导,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在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今天,党刊应积极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寻找“最大公约数”、弥合不同人群的利益纷争而发声。在重大问题、重大事件面前,党刊如何凝聚共识、弥合分歧,这时评论的理性就显得很重要。理性就是说服力,一方面,党刊评论员要对社会症候有敏锐的感触和深刻的认知,面对复杂的思潮和舆情,要能廓清迷雾,发出理性的声音。另一方面,党刊要善于倾听多种声音,有时底层的声音、沉默的声音就是最真实的声音。在这方面,《新湘评论》坚持开放多元的组稿选稿方向,在刊物的评论作者队伍中有职业评论员、有党政机关领导、有基层干部、有教师,也有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选稿不论资历、学历背景,只要有独到的见解、是理性的声音,符合党刊内容定位,就不拘一格、大担选用。

作为一份地方党刊,《新湘评论》之所以能取得当前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重视评论,不断加强评论。《新湘评论》的办刊实践证明:评论的作用不可替代,评论的价值独一无二,党刊评论在舆论场中“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得到突显。XWCB

猜你喜欢
党刊选题舆论
融媒体时代党刊如何做好选题策划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注重党刊学用 确保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