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河南 新乡 4530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眼科疾病致盲的原因之一[1]。目前,DR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 因此,早期发现和尽早治疗,对于延缓DR患者的疾病进展至关重要,并且可确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不受影响。玻璃体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DR患者的有效术式之一,但患者术中、术后经常存在眼部不适,而且单眼日常生活和特殊体位要求,必须警惕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术后康复[3-4]。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观念的转变,以“先预防后治疗”的预见性护理受到了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8例DR手术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探讨其对DR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DR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3~58岁,平均(51.39±3.43)岁;糖尿病病程4~14年,平均(8.42±2.63)年。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45~56岁,平均(50.95±2.73)岁;糖尿病病程2~13年,平均(8.26±2.5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合理用药和定期复查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挑选2~3名护理经验丰富、资质高的主管护师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结合不同的DR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案。及时发现护理问题,根据患者出现的具体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②预见性心理干预。所有手术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应激性血糖上升和术后视力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尽可能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一切负面情绪,多关心和体谅患者,向其介绍科室的成功治疗案例,增强他们对疾病治愈的信心。③预见性饮食指导。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饮食习惯等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每天所需热量按照早餐1/5、中餐2/5、晚餐2/5的比例进行合理配餐,按照定时、定量、定餐的方法控制每天的饮食摄入量,同时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蛋白质和脂肪的每天摄入量,做到健康合理的饮食。④乳酸酸中毒的预防。为了预防术后乳酸酸中毒,术前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同时调整手术当天和最末次胰岛素的用量。在接受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前,告知患者避免劳累和过度饥饿。⑤预见性体位护理。正确的体位对于DR患者的愈合非常重要。嘱咐患者术后应采取特殊的体位,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好正确的俯卧位,及时地纠正其错误姿势,为患者创口的愈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局部环境。⑥预见性眼局部护理。为了预防眼睑水肿,可以对患者采取按摩眼周结合热敷的治疗方式,水温控制在45 ℃左右,每次15 min,尽量拧干洁净的毛巾,以防水流进入眼内。同时,进行眼周穴位按摩,这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术后避免长时间用眼或熬夜,多到户外看远处或者绿色植物,以防眼睛过度疲劳。⑦预见性血糖护理及服药监督。告知患者或家属采取合适的血糖计检测和使用方式,以确保胰岛素的效果。记录好每次的血糖结果,针对患者的血糖结果,医护人员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眼底、视力。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分值越高表示焦虑越明显,SAS评分超过50分,提示存在一定的焦虑[6]。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抑郁指数=题目总分÷80。抑郁严重程度指数<0.50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至重度抑郁,>0.70为重度抑郁[6]。②治疗依从性。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和治疗依从性情况,包括健康饮食、自我血糖监测、自我眼部护理、准时服药、定期复查。③生活质量。通过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7]。④眼底情况。比较两组的术后1个月的眼底发生情况,包括角膜水肿、眼底出血、渗出和微血管瘤等。⑤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每位出院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接受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饮食合理、自我血糖监测、自我眼部护理、准时服药和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及治疗依从性比较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CLVQO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CLV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LVQOL评分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见表3。
2.4两组患者术后眼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眼底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为26.3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33)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眼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为76.3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9,P=0.007)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DR是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内分泌和血液系统损伤后,在视网膜发生的反应,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不断上升[8]。DR患者若未能及时地进行有效干预,容易导致视力呈现持续性下降,最终发展为视网膜脱落、失明[9]。因此,对于视网膜发生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需要控制好DR患者的血糖水平,尽可能减少高血糖对病变视网膜血管的损伤,有效解除玻璃体出血和黄斑水肿等症状,恢复患者视力。绝大多数DR术后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有效监督,并且遵医程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然而,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低,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对DR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进而作出及时、合理、准确、有预见性的决策。
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患者主动描述症状或者需要前,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判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10]。本研究在DR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变化,及时地调整护理方案,最大程度改善了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并且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表明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DR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饮食合理、自我血糖监测、自我眼部护理、准时服药、定期复查和CLVQOL评分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提示预见性护理对于提高DR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和控制血糖,加强用药指导,制定合理的食谱,对于提高DR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与吴海英的报道相一致[5]。此外,DR患者出院后存在着发生术后眼底并发症的风险[11],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高术后治疗效果也是十分有效的。本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DR患者术后眼底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明显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DR术后患者中具有辅助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