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锋,单建国,易苗苗,张建东,刘 颖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上海 201620)
杜甫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无论诗歌艺术还是思想境界均达到极高层次,对后世的影响难以估量。围绕着他的研究代代不衰,直至今日研究成果仍层出不穷。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杜甫、杜诗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就斐然。杜诗作为一种重要载体在对外传播文化自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而对杜甫的研究也对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把握杜甫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动态情况,本文首先对历年来国内研究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文献梳理和评述。本研究以“杜甫”或“杜诗”和“综述”为题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相关文献,共获111篇。著名学者如孙微、贾兵、曾祥波等曾通过国际学术研讨会、座谈会、读书会等形式,对当前杜甫研究存在的问题、杜甫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杜甫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等议题进行归类分析;有些学者通过对当年的杜甫研究论著进行归类梳理,分析一年内的研究论题及热点趋势;也有学者通过介绍杜甫与其他领域,如与佛教的关系研究来综述近几十年来的主要成就。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杜甫研究进行了综述,但从文献计量方法视角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文献较少。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有关杜甫研究的成果和动态的介绍, 也随之迎来了数字信息的时代。因此,本文将基于CNKI数据库整理相关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历年国内杜甫研究的相关论文和著作、译作进行分类梳理,对相关学科或领域的作者、机构合作、研究热点、前沿等制作知识图谱进行分析,探究杜甫研究的发展动态、热点问题与研究趋势,对国内杜甫研究情况以及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对现代杜甫研究的认识,对杜甫研究的建设和发展,为杜甫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采用可视化方法对国内杜甫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8月22日,检索题名为“杜甫”或“杜诗”,共检索到中文文献7368篇。
为直观简洁地反映国内杜甫研究领域的相关信息,本文首先通过中国知网平台对检索文献的基本特征进行计量分析,进而结合陈超美教授研发的CiteSpace软件作为分析工具,绘制国内杜甫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利用CiteSpace工具绘制的知识图谱直观清晰,又可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文献综述的不足之处。
历年文献数量的变化情况可用于探索该主题的研究进展,根据历年文献数量绘制文献数量年份曲线图,有利于分析该主题所处的研究阶段和探析数量曲线波动的原因。图1以“杜甫”或“杜诗”为篇名在中国知网进行“高级检索”制成国内杜诗研究文献年度分布曲线图。
图1 国内杜诗研究文献年度分布曲线图
根据本文篇名关键词搜索得到中国知网全数据库相关文献时间跨度为1936至2020年,因此下文所有分析均基于该时间段。根据图中的峰值点以及曲线路径,可将国内现代杜诗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36至1993年。这一阶段国内关于杜甫和杜诗的研究文献数量总计874篇,占总文献量的12%。总的来说,数量较少且数量增长平缓,曲线变化不明显。这一阶段中,1978年前中国学术环境尚未稳定,后期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术界呈现低迷的状态,文献数量较少。随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研究逐渐走上正轨,“杜学”研究热潮出现。第二阶段为1994至2012年。这一阶段曲线呈波动上升态势,中间除部分年份有些许下降,总体实现了文献数量的成倍增长。发文量达到4009篇,占总发文量的54%。其中,2012年是杜甫诞生1300周年,学者在该年度对杜甫的研究数量激增,用以纪念诗圣杜甫为中国诗歌文学史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三阶段为2013年至今。这一阶段曲线波动较大。总计发文2484篇,占总量的34%。2015年在河南巩义召开“杜甫与地域文化——杜集的形成与流传暨杜甫读书会首届学术交流会”,因而该年度文献数量激增。此后每年都召开相关的交流和读书会,会议召集全国知名学者细读杜甫诗歌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角度,记录杜甫研究及唐宋文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
发文期刊种类及其发文量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发展态势,本文进一步整理了各个阶段的活跃刊物,根据图1中的发文量,由高到低选取了每个阶段发文量最多的前5家刊物,并统计如表1。
由表1可知:(1)《杜甫研究学刊》在刊文总量上遥遥领先。该刊自1981年问世,其阶段性载文量自创刊以来始终位居第一。作为研究杜甫的专业性期刊,该刊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国杜甫研究的基本状况和主流话题,同时也为国内杜甫研究注入了活力。(2)发文期刊种类呈多元化态势。随着国内对杜诗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刊载过杜甫相关文章的所有期刊已有1425种,其中发文10篇以上的有88种。(3)阶段发文量前5的期刊总体稳定在几家期刊上,但同时也不断有新的期刊见于榜首,如《古典文学知识》等。
表1 1936-2020年杜甫研究在CNKI期刊发文量最多的前5家刊物
高被引文献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重要知识来源,反映着某一学科的研究水平、发展方向,是探究热点主题、研究前沿的重要依据。论文的被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学术影响,而分析某研究领域的文献来源期刊、总体发文量及总引用情况,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文献查找、文章发表和课题申报等方面的情报资源。
从表2可知,前10家期刊或报纸共刊载论文1941篇,共引数4572次。从产出数量看,《杜甫研究学刊》《民主协商报》和《文学遗产》等机构论文产出数量较大,实力较强,是该领域的重要期刊。总被引数最高的前三家期刊分别是《杜甫研究学刊》《文学遗产》和《文史哲》,最高被引数为3316次,占总被引数的72%。无论是文献刊载量还是总被引数,《杜甫研究学刊》均为最高,超过低被引文献及低文献刊载量的1/2,在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从篇均被引频数,即文献综合影响力方面看,《文学遗产》的篇均被引数远高于其他几家期刊,为6.407。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学术刊物之一,是全国唯一的古典文学研究专业学术刊物,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因而在国际汉学界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权威性。
表2 排名前10期刊的发文及被引情况统计
发文作者中核心作者是研究的关键力量,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和被引数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反映学者的学术研究能力。
表3为CNKI全数据库中杜甫研究领域被引数排名前13作者的发文情况,论文被引频次高低是衡量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活跃作者按被引排名,经统计,其中莫砺锋的论文总被引数最高,共计200次,篇均被引数为5.88。活跃作者及发文量统计数据展示了研究杜甫及杜诗的核心作者,韩成武的相关论文发文数最多,共计65篇。
表3 杜甫研究活跃作者及发文量和被引数统计
回顾杜甫研究历史,我国第一批学者是以梁启超、闻一多、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大师级的学者。而第二批学者萧涤非、叶嘉莹、金启华等则是杜甫研究的老前辈,是他们奠定了百年杜甫研究的基础,推进了杜甫研究的深入发展。近5年活跃作者莫砺锋、胡可先、谢思炜、李特夫和文军等人则是第三批学者。这些杜甫研究学者的侧重领域不尽相同。例如,莫砺锋侧重于对杜甫人格及文化的研究,胡可先和谢思炜侧重于对杜甫诗歌和历史的研究,文军侧重于对杜诗英译的研究,李特夫侧重于对杜甫文化传播及英译的研究。新一代的学者在杜甫研究上进一步推进了学术的进步和繁荣。
本文运用 CiteSpace 软件考察杜甫研究的主题,将近10年的CNKI数据以 1 年为时间切片,设置 Top N=50,Top N%=10,生 成关键词共现时区聚类图。从图谱参数可得,共包含514个关键词,957 条边,网络密度为 0.0073;共生成13个聚类,且聚类的 Q 值 等 于 0.6309(>0.5),S 值 等于 0.4947(>0.3)。表明图谱聚类信度高、效果好。
通过分析某研究领域关键词的词频,可以描述该研究主题,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图2中所示词条是近年来杜甫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该图以杜诗为核心,向多方向、多方面、多层次发散,图2中有13个聚类标签,聚类前的标号越小,说明该聚类研究热度越高。此外,图中显示了研究主题在时间脉络上的发展情况,某一时区的文章越多,说明这一时间段中发表的成果越多;反之,越少则处于低谷时期。本文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和知识图谱的分析,对杜甫研究近10年的热点进行总结与归纳整理,宏观地将杜甫研究主题分为5个研究热点:杜诗学研究、杜诗英译研究、杜诗传播与接受研究、杜诗本体研究、杜甫形象研究。
图2 国内十年杜甫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著名学者孙微认为:“整个杜诗学史就是一部杜诗被不断解读和阐释的历史。”[1]杜甫及其诗歌在不同时代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 同时在这种嬗变中不断被重新认识与接受。近10年来,很多学者对杜诗学的概述、文献综述和整理、杜诗学史做出了很大贡献。
2010年,曾绍皇以杜诗未刊评点为研究对象,对杜诗未刊评点在历代公私书目中的著录状况、发展脉络以及杜诗未刊评点与杜集文献、杜诗学、诗学理论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2011年,曾绍皇又从杜诗学视阈审视杜诗评点的历史定位,指出“杜诗评点是杜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2]。杜诗“诗史”之名自宋代逐渐被人们接受,国内很多学者就诗史的建构与传播以及根据杜诗学思想对“诗史”精神的传承以及对杜甫的接受等问题对杜诗学史进行了研究。2016年,孔令环对现代杜诗学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梳理和概要。同年,孙微对杜甫文赋的编年问题、校勘中的臆改和理校问题、注解中的望文生义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也有些学者对百年杜甫研究做了回顾与展望,总结了百年杜甫研究成绩,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和拓展之处。
“正是20世纪前杜诗西译先行者们零星译介所拉开的‘序幕’,才逐渐引发了后来英美百家译杜的高潮迭起。”[3]英美百家译杜对杜甫的解读也在20世纪以来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根据文献被引量以及发文数量,发现近年来学者文军和李特夫为此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文军主要研究成果和方向包含杜甫诗歌英译译介结构研究,以及以杜甫诗歌英译的个案为例探究汉语古诗英译的描写模式;同年,他和陈梅共同研究创建杜甫诗歌英译数据库。2012年,文军和李培甲依据对国内杜甫诗歌英译研究的统计情况,论述了其现状并指出了杜诗英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建议。李特夫则系统梳理和分析了20世纪英语世界主要汉诗选译本中的英译杜诗,对这些专著进行解析,对选译本和专译本中的杜诗刊行情况加以细致梳理和版本学考察。很多国内学者也热衷于以具体的杜甫诗歌为例,从翻译的角度研究诗歌的翻译策略和译本对比与分析。比如,郝稷对翟理斯翻译的杜甫诗歌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曾祥波对全球首部学术性的杜诗英文全译本“The Poetry of Du Fu”中的杜甫形象、杜诗诗歌“真实性”、杜甫的性格及能力等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翻译的技术性操作的说明等方面进行分析。
“文学史研究,应该由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逐步转向作家—作品—传播—接受的四维研究。”[4]国内学者主要对“诗史”传统的接受、对杜甫诗歌的接受历史和对杜甫书画名物的接受历史进行研究。黎清研究讨论了杜甫“诗史”在宋代的接受。同年,孔令环研究发现:“受现代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现代人对杜甫的接受呈现出与晚清前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5]在书画名物接受方面,以尹恒为代表,他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杜甫诗意书画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探究了馆藏杜甫诗意画的创作特点及艺术风格。
海外接受研究也是一重要领域,主要集中于杜诗译作在海外的传播研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传播情况以及文化解读。郝稷研究了英语世界中杜甫及其诗歌的接受与传播,并讨论了杜诗学的世界性,而李特夫从汉语文学经典到翻译文学经典刊上讨论杜甫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历程。2012年,常呈霞通过统计近10年国内中文期刊涉及杜诗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类文章,对杜甫诗歌进行回顾和简要评述。也有学者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研究杜诗海外接受情况,比如李特夫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来研究英美杜诗英译中的误读、误译现象。
杜诗本体研究是杜甫研究领域里的基础研究,主要涉及对杜诗诗体、诗律、诗法、诗风等问题的探讨。早在2004年,葛景春在《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思潮的转型》中就通过对李白与杜甫的诗作对比,对杜甫的诗风、诗体、诗律以及审美思想进行了解读。同年,钱志熙又从杜甫大量的词作来自述其创作行为入手,研究杜诗与“歌”及古老的乐歌传统的深厚关系,提出杜甫以诗为歌、具有歌者意识等重要结论,为杜甫艺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角度。[6]2001年,韩成武等进一步研究杜诗七律,对杜甫“当句对”作出界定,认定杜甫的贡献是把前人的五律“当句对”引入七律,并通过创作实践把这种对仗形式推入极致。[7]葛晓音从七律发展的时段性,以及杜甫自觉探索七律体式的原理等角度来研究其“变格”,更透彻地解释了这一争议的性质,有益于更清晰地评价杜甫七律体格创新的意义。[8]杜甫大量征引《诗经》入诗,王斯怡等学者在《杜诗引用〈诗经〉探微》就对杜诗引《诗》所涉及的篇目、各篇引用的次数做了较全面的考察和分析,立足宏观视野,力图把握杜诗创作艺术规律及发展脉络,表现出极大的创新性和丰富的文学意义。
“杜甫在文坛上首次得到极高赞美和无限崇拜,来自元和年间(806-820) 的韩愈、白居易和元稹。”[9]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情圣杜甫》中提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将之从神坛拉下来,还原为一个感情丰富又特别善于表达的普通人。张忠纲较早对杜甫的忠君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辩证的分析,指出“杜甫的忠君思想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有其历史必然性,并非愚忠”[10]。葛景春认为:“杜甫之所以被后人尊为‘诗圣’, 不仅因为他是一位集大成式的杰出诗人,而且还因为在他的身上,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美德,是儒家‘仁义’和‘以民为本’思想的忠实实践者。”[11]刘明华也曾指出:“大量的文学史著作都认定杜甫对于战争的坚定批判态度,是具有‘非战’精神和‘人道主义’的重要作家。”[12]杜甫所具有的“非战”精神,及与其紧密相关的“人道”主义是杜甫思想在20世纪前期的重要发现,并通过文学教育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学者万冲从当代诗歌的角度重新解读杜甫以“仁心”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情怀与“深仁大爱”的精神。杜甫这种出于内在仁心而推及天下黎民的胸襟,以牺牲自己以拯救万民的情怀,被当代诗人认领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特征。
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新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领域,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中1577篇题名杜甫或含杜诗的论文,对比分析不同时段关键词演进的知识图谱,以此把握该领域的未来方向。对比近5年来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热点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题更多集中在跨学科研究、杜甫形象研究与文化传播研究三方面。首先,跨学科研究。近5年来,尽管“文学”依旧占据杜甫研究的主要领域,但是“美术”领域则由第5位升跃至第2位,“舞蹈”领域由第13位升至第7位。与此同时,杜甫研究和其他领域如哲学、书法、绘画和音乐的交融也逐渐开展起来。其次,杜甫形象研究。通过对比发现近5年来的杜甫研究热点已逐渐从“杜诗”转向“杜甫”,甚至关于“李白”这样的关键词也在图谱中得以显现,反映出当前学术界对杜甫形象的关注和研究方兴未艾。最后,杜甫诗歌中的文化传播研究。知网上的聚类图谱可以看出,“文化”与“新闻传播”领域所占比重也有一定提升。
本文通过梳理现代杜甫研究发现,国内杜诗研究成果数量和作者队伍规模日益壮大,高质量的学术文献层出不穷,对杜甫的研究主题明确,内容详实。近年来,杜甫研究思路也愈发清晰,在已有热点上也在不断开拓新的主题,如与建筑、舞蹈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等;同时其本体研究也不断深入,接受研究的视角逐渐多元化。
尽管国内杜甫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绩,并建立了《杜甫研究学刊》,但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归纳如下:(1)对杜诗英译研究的面过于狭窄,样本狭小。多数译著为杜诗选集,杜诗绝大部分英译诗歌未受到研究者的重视。(2)国内杜甫诗歌研究大多基于诗歌风格和创作,研究杜诗英译海外传播和接受情况的论文数量有限,不仅对杜诗中关于中华文化价值的挖掘不够,针对海外产生的影响研究也有限,不利于中国典籍“走出去”。
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走出去在新形势下被明确为国家战略,中华文学典籍彰显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华文化魅力,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杜甫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和现实主义传统的巅峰,蕴含着我国灿烂历史文化中人们所熟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完美典范,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杜甫诗歌在文学表现上以情为美,这一点与西方的审美表现是一致的,更贴合当下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杜诗传播研究未来仍有较大探索空间,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第一,抓住契机,精准传播。曾在美国引起一时热潮的“寒山诗”内容与当时美国青年的精神渴求不谋而合,引发研究热潮,甚至影响了美国后期印象派的形成。所以,“寒山派”诗歌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当今疫情肆虐的西方社会现状引发精英阶层对历史和时代的反思,而杜甫诗歌中的家国情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借此契机传播杜甫精神,相对容易提高西方读者的认可度。第二,与时俱进,采用多模态传播模式。杜甫诗歌研究目前大多通过书面形式,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阅读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多模态、多媒介成为新型学习模式。因此,通过编制杜甫主题电影、视频等形式,在多媒体上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既增强受众的普遍性,又提高受众的接受度。此外,通过网络会议、诗歌朗诵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诗歌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参与,扩大其走出去的范围。第三,深挖文化内涵,增加互动和受众参与。当前国内杜甫研究的话题比较广泛,但是杜诗的文化价值在海外传播的研究成果较少。如杜诗衍生的字画等文化作品依然值得海外推广,可以通过杜甫主题研讨会鼓励中西方学者和大众的互动,或者设立海外杜甫文化奖,鼓励民众参与。第四,实时反馈,实现文化交流。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诗歌传播至海外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然而杜甫文化在西方的接受程度并不清楚。可以通过一些社会调查的方式实时跟进,对杜甫文化在英美世界的接受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根据反馈改进传播的内容和方式,顺势提升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的影响力。第五,建立语料库,促进西方杜甫研究。建立西方研究者对杜甫译作和相关作品研究成果的语料库,并基于语料库开展相关研究,有利于对杜甫以及杜甫文化价值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此外,采用大数据方式对杜甫研究的深入梳理,普适性与客观性兼备的同时也可展示杜诗研究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