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鑫
第一次喝土家油茶汤很偶然,是在酉阳酉州古城。
那是金秋十月,阳光灿烂,桂花开得正好,空气中氤氲着淡雅的香味。古色古香的长街上,特色小吃琳琅满目:蘸着鲜红的辣椒泥的米豆腐,令人垂涎欲滴;洁白如玉的汽汽糕,温润绵糯,入口即化……
而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一个布质招牌——“土家油茶汤”。
在我的印象中,食用油与茶叶好像怎么也沾不上边。我走近细瞧,不知道怎么形容它。说不是茶,碗中明明有大叶子茶;说是茶,碗中还漂浮着米花、花生、黄豆、洋芋片。
虽然不知道怎么形容,但香气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劲儿往鼻子里冲。我忍不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再说。我叫上一碗,低头深吸一口,然后不由“啊”了一声——舌头被烫着了,赶紧含上一大口矿泉水。
卖油茶的老人笑了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大家都叫他冉老爹,他说:“年轻人,喝油茶得悠着点。”他走到我身边,将喝油茶的方法娓娓道来。
原来,刚出锅的油茶汤很烫,但是热气被猪油盖住了,看不出来。若是贸然喝一口,不被烫着才怪。因此,土家族还有一句谚语:“油汤不出气,烫死傻女婿。”吃的时候,要轻轻吹气,将油层吹开,然后轻呷细喝。
我如法炮制,慢饮慢嚼。茶叶之香、黄豆之脆、腐乳之滑、核桃之酥、米花之鲜、玉米之黏……一碗汤,多种滋味交织,令人叫绝。
土家油茶汤,让我当了一回“傻女婿”,出了一回大洋相,也让我一喝上瘾了。
晚上,我回到家查资料,發现土家油茶汤历史悠久。清代文人的笔记中说:“土人以油炸黄豆、玉米、米花、腐乳、芝麻诸物,和油煮茶叶,作汤泡之,饷客致敬,名曰油茶。”原来油茶汤,是土家族款待客人的一种食品。
一周后,我实在管不住喉咙里的馋虫,又来到酉州古城的拙园,吃冉老爹的油茶汤。没想到,冉老爹一眼就认出了我这个被油茶汤烫到的“笨后生”。
我有点不好意思,一连喝完两碗,才过足了瘾。冉老爹说:“我就知道你还会来,土家族还有一句谚语‘一碗油茶二两药,哪顿不喝奈不何’。”“奈不何”是土家方言,没精神的意思。
冉老爹给我讲起了油茶汤的往事。从前,土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油茶汤,招待客人离不开它,一日三餐也离不开它。人们去干活之前,总要喝上一碗,这样做起农活来才特别有劲。
看我已经迷上了土家油茶汤,冉老爹热心地给我传授制作方法。他添柴入灶,把火烧旺。当锅大热之后,加入二三两猪油。三五分钟后,油香四溢。这时,迅速加入新鲜茶叶,直到炸熟炸透,再铲起放入碗内。
然后就是炸“泡货”。把花生米、黄豆、核桃仁、腐乳、干洋芋片一一炸脆,分盘装好。其中,油热几分下锅,何时沥油,多大火候,“泡货”品种有异,操作也有异……我一边看,一边记在便签上。
炸“泡货”,共有20多个流程,冉老爹一气呵成,给人行云流水之感。
最后,冉老爹将锅洗净,倒入半盆山泉水烧开,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开数分钟后,舀水入碗。炸熟的茶叶,被沸腾的水一冲,芬芳四溢。再把“泡货们”一一放入碗内,令人垂涎欲滴的油茶汤就诞生了。我望着眼前这个老人,有一种莫名的温暖与感动。
从那以后,我常在家里做油茶汤。每当读书到深夜,我就会做一碗土家油茶汤来充饥解乏。尤其是在月光下,边看书边喝油茶汤,有一种很唯美的感觉。这时,我总会想起冉老爹,想起他憨厚的笑容。
我还记得,在报纸上看到相关单位推出《重庆非遗小吃地图》的消息,酉阳土家油茶汤赫然在列。我赶忙跑到酉州古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冉老爹。
冉老爹接过报纸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眼睛也有些湿润了。那天,他硬拉着我喝了一碗土家油茶汤。
现在,酉阳的其他景点,诸如龚滩古镇、叠石花谷、龙潭古镇,都有油茶汤卖了。城里的大街上,也开了几家土家油茶汤店,这些店的生意都很好。人们都说,土家油茶汤里,有土家人的乡愁。
冉老爹还悄悄给我说,他靠着这做油茶汤的手艺,攒钱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我想,这汤是美味的汤,也是土家儿女的致富汤。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青年作家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