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柿叶翻红霜景秋。
寒露一过,秋风渐起,暑热消退。岭南丘陵中野地里生长的柿子树,高挂的黄叶稀稀疏疏,蒲扇似的,在蓝色天幕下摇曳晃动,橙红的柿子像一只只小小灯笼,以喜庆的色彩装点秋天的乡村空间。一千年前,柿子树下经过的宋诗人张舜民,写下了“稻熟鱼肥柿子黄”的诗句。
马山村,与巍峨的南台山脚只有一望之地,为广东平远的石正镇所辖。几百年前,马山环村山坡柿树遍布,祖辈靠山吃山,将村前屋后粗生易长的柿子做成了一门手艺,形成了“马山柿花”产业。如今,马山村的男女老少还坚守着“柿花”传统手工艺,以“水柿”为载体,将最美的秋色转化小康生活的“甜蜜柿业”。
秋稻收成之后,马山家家户户的秋晒场面,频频曝光于电视荧屏、各类报刊,并成为微信朋友圈“网红”。柿花,即是用柿果晒制的柿饼。我镜头下的马山晒秋,画面特别的舒畅:长长的竹笪摊晒圆圆的“柿花”,让错落有致的农家别墅、门坪瓦顶涂抹上浓浓的秋色。
当我为眼前晒秋美景赞叹不止之际,梅州人像摄影爱好者的身影也在不远处的楼面闪现。我认识的梁老师圈内知名女摄影师,她的人文摄影非常讲究细节、画面力求真实。此时,梁老師的镜头关注到主人凌伯的双手。我顺着她的尼康镜头望去,凌伯的双手如古铜色,蚯蚓似的血管爬上掌背、指间,貌似笨拙的手指,拿捏起柿饼来,却如少女琴师在弦上跳舞的手指,轻盈而富有节律。
凌伯边捏柿饼,边与我聊天。他说,柿饼是纯手工活,青果削皮是个粗活,青涩柿皮脏手脏衣服。去皮的柿果尽快晾晒,盘符、倒核、转饼、晾晒等十多个环节,每一块柿饼成品平均要经手工摸捏三四百次,遇到好天气约20天才能成品。为让削皮的柿子赶上清晨第一缕阳光,马山村的农户每天凌晨四、五点便开始起床忙活。
我听罢凌伯所言,又望着那竹笪上排列整齐的柿饼,均透着红红亮光,心想:柿饼虽小,却饱含着马山人辛勤劳动的汗水,是源于自然的农产艺术品;马山村秋晒场景,更是一幅传统民俗画卷。
“马山柿花”闻名乡里,手工制出的柿饼口感软糯、清甜,保留了柿子的原汁原味。红彤彤的色彩、圆圆的外形,富有弹性的质感,无论搁置在柜头,还是作茶点摆放。瞧一眼,乡愁暖心;咬一口,清香入脾。当然,柿花最大的价值是天然滋补,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止血,明朝《本草通玄》说柿饼的药用价值是:“止胃热口干,润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
作为当地摄友,一直关注着马山村的变化。马山人很务实,年轻的外出务工,年长的坚守“柿业”,以“柿”生财。普遍瓦房时代,他们在山坡上扎营晒柿果、做柿饼;如今,幢幢别墅依山而建、栉比鳞次,晒场也由山坡上转到楼顶大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摄影家从马山采风归来,喜欢用“甜蜜柿业”“柿业火红”之类的标题。如今,笨拙的自己只琢磨到词不达意的两句:“竹笪晒柿收秋色,望眼金黄屋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