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技术应用

2022-03-27 13:33厉建东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疫病防治生猪养殖技术应用

厉建东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猪业作为养殖业的重点,其规模和数量不断的增加,生猪肉品质不仅影响着人民安全,同时与进出口产量密切相关。我国近几年出现严重的非洲猪瘟疫病导致畜牧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力调整,养殖模式趋于规模化、专业化,但很多养殖户在疫病防控过程中难以做到规范,容易出现各类疾病问题,本文主要从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猪场疫病监测有效措施和防治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供养殖业者参考。

关键词:生猪养殖;存在问题;疫病监测;疫病防治;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对养猪业的不断重视,大量资金不断涌入生猪行业中,在农村等基层地区生猪养殖成为了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很多企业和个体户成为了养殖生猪的主力军,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猪健康问题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生猪健康的诸多因素有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恶劣、粗放式饲养管理和随意引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诱发生猪出现各类疾病,导致猪场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要正视各种问题的发生,通过有效的疫病监测手段,争取在生猪发病之前做到有效预防,减少损失,同时加强疫病防控技术的应用。

1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

1.1饲养密度过大

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部分养殖户不断增加饲养密度以达到目的,从而忽略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在场地选址、建设过程中存在过多的不合理之处,饲养密度过大造成大量的粪污沉积,若短期内不进行处理便会出现大量的有毒气体积聚,造成大量有害细菌繁殖,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饲养密度过大同时是导致传染性疾病快速传播、发生潜在疫病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饲养密度过大引起圈舍生猪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低,间接提高饲养成本。根据高志文[1]的研究发现:饲养密度过大同时是引起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和传染性腹泻等重大疾病的主要原因。

1.2养殖环境恶劣

极端天气是限制我国生猪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晚温度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容易出现各类极端天气。如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寒冷、猪舍内通风不良等因素容易造成舍内温度失调、湿度加大,导致生猪出现冷应激,诱使各类疾病的发生。部分南方地区气候潮湿、温度较高,若没有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容易造成生猪出现了热应激症状,湿度较大利于有害细菌繁殖,诱导各类有害疾病的发生。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规模养殖场没有完善的粪污处理设备,造成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害病菌在粪便中不断繁殖,最后传播导致生猪出现大面积死亡,诱发新疾病的发生。同时中小规模的养殖场缺乏生猪运动场,因此生猪极其容易缺少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出现各类疾病,影响生猪养殖效益。

1.3粗放式饲养管理

大部分农村和散户养殖者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通常采取粗放式的饲养管理,在生猪舍内建设投入、饲料成本控制、工作人员安排、饲料检测和疫病监测等生产环节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往往会造成饲养成本过高、饲养环境恶劣、生猪质量较差、易发病和饲养死亡率高等负面特点,严重降低了畜牧生产效率,降低经济效益的同时浪费更多生产资料。

1.4不科学的引种

大部分农村和散户养殖为扩大养殖规模时常采用从外地引种的方式,但在引种过程中常违反引种要求,没有对生猪进行合理的疫病检疫、对引种地进行场地进行监测以及按规定时间对引种动物进行隔离和观察。虽然引种猪表现正常,但引种过程中生猪常携带较多有害病原。潜伏传播造成当地生猪品种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生猪安全,若大量有害病原进行传播,生猪生长到一定阶段,疾病会呈现暴发性感染,给当地生猪行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2猪舍疫病检查方法

疫病出现最常见的位置便是猪舍内,为了减少疫病对生猪的危害,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检测,最大程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杀菌,为舍内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2.1监测生猪健康状况

舍内养殖常会出现单只或整个舍内猪只健康状况出现异常,而生猪健康则会关乎到整个猪场的安全养殖。为保证生猪舍内的健康养殖,必须要合理掌握生猪的具体信息,如:生长发育信息、引种信息、配种信息等,若生猪出现患病或疑似症状,要及时进行隔离救治,如出现严重传染病症状,要及时进行扑杀,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生猪健康成长。

2.2流行病学诊断

此类情况主要通过调查生猪疫病发生的症状、疫病类型以及规模程度进行判断,并合理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合理根据生猪患病情况选择性救治、隔离和扑杀,及时划分疫区和疫点,给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和防控措施,将疫病传播范围控制在最小程度。

2.3实验室诊断法

此类方法主要针对肉眼难以发现和难以治疗的生猪疫病,要以多次实验、反复确认的方式进行确诊,如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等疾病,确定治疗方法,减少生猪死亡损失,精准治疗。

3科学合理的生猪疫病防控对策

3.1加强舍内环境控制

生猪舍内环境控制在养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有害病原滋生、切断病原传播速度,有效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是舍内健康养殖的基础,一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消毒,确保工作人员不携带有害病菌,作为移动传染源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對生产工具、生猪活动场所进行消毒,要做到定时、全面消毒,确保生猪处于一个卫生、安全的环境下生长,有效保证生猪肉品质安全。根据王永[2]的研究发现:通过合理调整生猪舍内饲养密度能够有效缓解生猪疫病防控压力,减缓疫病传播速度。实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加强舍内环境通风,确保生猪舍内温度、湿度处于正常值,利于生猪生长发育。

3.2加强饲养管理措施

生猪防疫的关键在于饲养管理,适宜的饲养管理措施有利于减少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生猪饲料的保存和选择作为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起到了关键作用,高质量的饲料为生猪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抵抗力,有效降低生猪疫病的发生概率:①不同生猪发育阶段合理选择饲粮,切不可粗放式进行饲喂,要合理根据生猪采食量进行饲喂,不可过度饲喂,引起过度肥胖,也不能为了节约饲料成本,随意饲喂不属于该阶段的饲粮,最后适得其反,导致生猪发育不良、抵抗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②饲料保存于环境卫生良好、通风、温湿度正常的环境下,防止饲料病变,一经发现饲料出现霉菌毒素等污染要及时更换饲料,防止造成生猪出现更大伤亡,尽量减小损失;③定期对日粮进行检查,采用肉眼观察和实验室化验等方式检查,确保饲料在干净卫生的情况下饲喂生猪,以防止霉变饲料导致生猪抵抗能力下降。

3.3强化免疫接种,增强猪群抗病能力

根据王家鹏等[3]发现积极开展生猪免疫接种,制定生猪防疫计划能有效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合理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将难以救治的弱猪、病猪及时进行淘汰,减少养殖压力和饲养成本。

3.4科学引种,加强检疫力度

科学引种能够有效增加猪群免疫能力,但是引进病猪也会导致整个猪场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因此加强检疫力度就变得尤为重要。引进生猪进入猪舍时需要隔离饲喂30d,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后确定无危害病原携带后才可以引进,这样引种方法能够增加生猪抵抗力,增加生猪群体免疫能力。

4小结

当前我国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猪死亡率高等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列举舍内疫病检查方法和给出科学的疫病防控对策进行解决,旨在为养猪业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高志文.春季生猪疫病防治关键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6):177-178.

[2]王永.养猪场猪疫病监测与疫病防控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4):30.

[3]王家鹏,袁晓娟.生猪疫病防治技术的应用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3):15.

猜你喜欢
疫病防治生猪养殖技术应用
关于猪场兽医防疫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猪疫病防控及治疗措施分析
农村生猪集中养殖污染及其治理
从市场需求前景出发支持生猪养殖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数学模型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泸水县生猪养殖中药品安全使用情况调查
规模化猪场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