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抑郁症状况;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慢性肾功能不全,又被称为慢性肾衰竭。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可发展为尿毒症,即慢性肾衰竭的晚期,此时则会造成肾实质性损伤,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康复治疗,而对于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思想压力较大【1】。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无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不然我们提出通过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治疗期的全面指导。鉴于此,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1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患者为对象,都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共1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患者为对象,都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以平行对照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年龄区间35岁~76岁,中间值(51.17±3.21)岁,男女例数各计24例与31例,病程1~10年,中间值(5.07±0.65)年。观察组年龄区间36岁~77岁,中间值(50.51±3.17)岁,男女例数各计33例与22例,病程1~9年,中间值(4.95±0.59)年。客观比较上述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的讲解,通过健康宣教正确认识疾病。观察组患者加强心理干预,了解患者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通过多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的认识,从而制定心理康复计划。随后应当取得家庭和社会支持,了解患者的家庭状态和社会关系,并通过与家属亲友的交流,让其与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建立治疗信心。要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如患者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療费用上往往存在心理负担,同时面对疾病往往有恐惧感,甚至抗拒治疗,害怕治疗,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护理指导策略。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不良情绪的评估结合SAS和SDS焦虑与抑郁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开展前后对比,得分越低,说明心理状态越好。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数据中看,观察组SAS和SDS评分结果在护理后存在较大差异,且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医疗服务质量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和医德医风建设的综合反映。因此各医院都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在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除了关注病情变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在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大多数就诊患者都处于在刚进入患角色阶段,行为退化,感情幼稚,依赖心理强,自我控制力下降,表现为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2】,医护人员应当改善临床护理模式,完善护理管理方式,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让患者得到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
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其心理压力大,且该疾病需要长期治疗。通过心理干预模式,能够矫正患者的错误心理,尽可能地削弱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从心理专业者形式上看,包括健康宣教、情感支持等等。应当做好对患者的疾病支持,为其讲解康复治疗的方案和预期效果,同时要争取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怀,帮助患者共同度过疾病的危难期【3】。最后的是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包括治疗期间的经济问题,可介绍医保相关政策,这对于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有较好的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等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心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有助于提升康复期生活质量,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莹霏,曾秀珍,邱丽莉. 阶段变化护理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2021,22(02):224-226.
[2]何小妮,周文静,杜亚丽.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 心理月刊,2021,16(12):94-95.
[3]吴腊梅,王丽平. 情志干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2):1876-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