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视剧与小说的不断出版,清朝宫廷生活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许多涉及清宫的文字、影像作品中,常常有一个存在感不强但却能很好推动剧情发展的角色——御医。宫廷御医一直是清宫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太医院中也留下了大量的医案、典籍,影响深远。清朝末年,许多宫廷御医离开了太医院,进入民间开始行医、设立医馆,开宗立派。
来自北京中医医院的王国玮教授告诉我们,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社会中不少人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都和清宫中的贵人们类似,肥甘厚腻吃得较多、运动较少、精神压力也较大,常见的一些健康问题在清宫医案中均有涉及,诸多当时的治疗、养生方法,对我们来说有借鉴意义。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脾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持续增高。王教授告诉我们,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饮食习惯偏于肥甘厚腻,同时运动较少等。同样的问题困扰着清朝宫廷中的人,太医院中也传承下了许多养护脾胃的方法、经验。王教授介绍,如今大家已经较为熟悉的代茶饮正是清宫中备受推崇的一种养生方式!
中药代茶饮是一种十分巧妙的服药形式,茶药结合、以药代茶都是清宫中常用的代茶饮形式。代茶饮方大都用药轻灵精巧、药性平和、味多甘淡,药良而不苦口,这使得代茶饮有着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王教授告诉我们,代茶饮这种用药形式的重要特点是“小量频服”,利于慢性病的防治,利于机体功能的调整,亦利于长期坚持服用,用于日常养生防病以及治病都十分合适。
曾有研究统计了清宫代茶饮中的药物出现频次,发现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四味药物分别是陈皮与“消食三剑客”——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王教授告诉我们,这四味药材也正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健脾消食药,许多消食的方剂中都会用到它们,日常调理脾胃时,也有它们的用武之地。
皮最早记载于中医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以“橘柚”的果皮入药,药用历史十分悠久。而至唐代,道地陈皮已经成为宫廷御用贡品,一直延续至清朝。清宫典籍、医案中不乏对陈皮应用的记录。陈皮是陈年的橘皮,橘皮经过3年以上的陈化,才能称之为陈皮,存放年限越久的陈皮,功效越好,价格也越贵,故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赛黄金”之说。
陈皮、归肺、脾经,味苦、辛,性温,主要的药用功效为健脾理气、燥湿化痰,是一种疗效良好的理气化痰药材,临床应用颇丰,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二陈汤、止嗽散等较为知名的方剂中都有陈皮的身影。
焦三仙其实是三种药物的统称,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这3种功效各有特点的消食药合起来被统称为焦三仙。
山楂酸甜可口,是一种有广泛医学应用的药食同源之品,近百种中药方剂中均有山楂的身影。山楂作为中药时主要有3种形态: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
生山楂是新鲜的山楂,其消食的同时亦善于活血化瘀。将生山楂置于锅内用文火炒至外表呈淡黄色,取出放凉则得到了炒山楂,炒山楂消食作用较生山楂更强。生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表焦褐、内部呈黄褐色时,喷淋清水,取出晒干则得到了焦山楂。焦山楂的药性更加柔和,消食导滞作用更强,尤其善于消肉食油腻所致的食积,同时增加了止泻作用,焦三仙中用到的便是这种焦山楂。
神曲也是一种经典的消食中药,由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而成。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或不加麸皮直接炒神曲),烧至起烟时将神曲倒入,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便是炒神曲。取神曲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时取出,略喷些清水,放凉则得到了焦神曲。
神曲入脾、胃经,味甘、辛,性温,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效。善于消米面、淀粉类食物所致的积滞。
焦麦芽是由麦芽炮制而成的。麦芽置锅内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为炒麦芽;炒至焦黄色后喷洒清水、取出晒干则为焦麦芽。焦麦芽有行气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常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等的治疗。焦麦芽尤其善于消米面、淀粉类食物所致的积滞,生麦芽疏肝、通乳的效果则更强。
由于这三味药材均有不错的消食功效,能很好的帮助消化,助脾胃健运,同时功效特点各有侧重,临床上经常将这三味药同时使用,也就慢慢形成了“焦三仙”的称呼。目前临床运用的多种消食方剂中均有这三种药物的身影,药店就能买到的中成药物大山楂丸更是直接由焦三仙构成。
王教授告诉我们,由于王公贵族往往饮食条件较好,脾胃问题的发生比例较高,所以许多清宫医案中都有焦三仙的身影。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常服用的“加味三仙饮”中,陈皮、焦三仙均在其中。
此方剂见于《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此书由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编著,节选了清朝宫廷医案中具有代表性的慈禧、光绪御用医方,诸如长寿、益补、调经、种子等方剂,概予精选收录,并加以客观的评议,其中就收录了“加味三仙饮”。
焦三仙、枳壳(炒焦)、广陈皮、酒连(研)、细生地、甘菊、鲜芦根(切碎)、竹叶。
消食健胃、清热生津。
水煎温服,药方使用谨遵医嘱。
陈皮12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焦麦芽12克。
健脾消食、解腻化积。适用于脾胃运化功能不好的人,证见饮食过多导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反酸、腹胀、大便稀溏等。
上述药材放于壶中,煮水代茶饮。吃肉比较多时可以多加焦山楂,吃米面或者淀粉类的食物较多,可以多加焦神曲或者焦麦芽,如果腹脹较甚可以多加陈皮,如果没有腹胀可以加6克甘草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
孕妇、哺乳期人群、婴幼儿不适用。
中医认为,肝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疏泄,能够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更能够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而一旦这种疏泄功能出现了问题,往往就会出现肝郁气滞证。王教授告诉我们,虽然宫中生活条件不错,但森严宫规与可能存在的冲突、斗争,使得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后宫嫔妃,大都存在不小的精神压力,而这也导致肝郁气滞在宫中多见。所以,清宫医案典籍中记述不少应对肝郁气滞的妙方。
如今,肝郁气滞仍然是一种困扰大家的重要健康问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较之以往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均在增长,一方面导致神志病的发生率增高(如失眠、焦虑、抑郁等),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脏腑健康,肝郁气滞所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王教授介绍,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的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都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有关。而清宫医案与记录中的一些防治肝郁气滞的方药,经过专家调整后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家疏肝解郁。
玫瑰花是中医以花入药的典型,花类药物往往有着“轻扬升散”的药性特点,能够很好地调动人体气机。玫瑰花归肝、脾经,味甘、微苦,性温,能够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王教授介绍,玫瑰花在清朝宫廷女眷中非常流行,慈禧太后喜欢玫瑰花可以说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她喝茶时一定会放上几朵玫瑰花。
慈禧太后所食用的玫瑰主要来自北京妙峰山,妙峰山玫瑰因为受气候和水质影响,生长旺盛,花大且香气浓,用来做食品或者化妆品均可。王教授从众多珍贵医案中吸取精华,为现代人推荐一个适合春季代茶饮用的疏肝理气方。
陈皮10克、玫瑰花5克、枸杞10个。
玫瑰花疏肝解郁,枸杞子滋补肝肾,陈皮有和胃醒脾开胃解腻的作用。三味药制成代茶饮,有疏肝解郁、滋补肝肾、醒脾开胃之效。
沸水冲泡,代茶饮用。适用于有大便不畅、口苦酸涩、腹胀不舒、精神困顿症状的人。
王国玮教授告诉我们,清朝宫廷御医用药的特点是轻、巧,不用猛药,方剂毒副作用小,较为安全。王国玮教授分享了传承自清朝太医院的调肝方,原来,王国玮教授之父、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肝病大家王鸿士曾拜入清朝御医瞿文楼门下学医,颇得真传,瞿文楼所用调肝之方反映了清朝宫廷御医的用药治疗思路。王鸿士以此为基础调整便有了“二代调肝方”。王国玮教授结合临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减运用,便有了“三代调肝方”。
南柴胡、法半夏、川棟子、炙元胡、姜川朴、杭白芍、酒黄芩、毛橘红、云茯苓、茅苍术。
醋柴胡、鲜石斛、川棟子、炙香附、姜川朴、焦栀子、杭白芍、云茯苓、炒枳壳、醋元胡、青皮、陈皮。
醋柴胡、白梅花、川郁金、炒白术、姜川朴、焦栀子、杭白芍、云茯苓、炒枳壳、醋元胡、酒赤芍、香橼皮。
这3个方子中都用到了一味重要的药材——杭白芍。芍药原产于我国,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周已有栽培,它既是观赏植物,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芍药入药则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芍药在中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仅在《伤寒论》中就有19个方子包含芍药,目前主要以白芍与赤芍的植物根入药。调肝方中的杭白芍主要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
芍药除了能入药,还可以用于烹饪。芍药最早的食用记载见于秦汉时期,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中记载:“芍药之和,具而后御之。”说的是用芍药调和食物齐备后献与楚王。此处便是将芍药用作食物(一说作为调料)而非中药。春属木,与肝气相通,正是需要养肝的时节,日常食用芍药制成的菜品,便能够为春季养肝提供助力。
芍药花、面粉、鸡蛋。
首先将芍药花瓣用淡盐水轻轻搓洗干净。随后将比例为1∶1的面粉与鸡蛋调和位面团,揉成面饼。随后将芍药花瓣放于面团上,将其压入面团内固定。完成后将面饼放入蒸锅,蒸熟即可食用。
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一直是清朝皇家御用的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相传,乾隆皇帝每次到避暑山庄,菜谱中少不了一样菜品——昆仑紫瓜。这种昆仑紫瓜正是大家熟悉的茄子。初夏正好是茄子上市的时节,所以乾隆皇帝每次到避暑山庄,供应的新鲜的蔬菜中少不了茄子。在明清时期,茄子虽然已经广为种植,但限于百姓的生活水平,尤其是油料价格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较为昂贵,茄子并未成为百姓日常食用的蔬菜。
茄子的原产地是印度、泰国等地,汉代传入我国。目前市面上主要有长茄子与圆茄子两种形态。长茄子多生长于雨量大的南方及东北,圆茄子则多产自华北。这两种茄子不仅形状迥异,口感滋味儿也大不一样。
中醫认为茄子归脾、胃、大肠经,味甘性凉,有清热活血、止痛消肿的功效,适当食用也能够起到健脾和胃、消脂的作用。夏季暑热当令,容易外感暑湿,多吃茄子和青菜等瓜果蔬菜,对于清热降火、宁心养胃都有好处。
(编辑 车 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王鸿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疑难病、肝病专家)学习中医,从事儿科、内科临床工作40载,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发挥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治疗各类肝病的道路。提出“百病从肝治,治肝先实脾”的治肝思路。在治疗内科杂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现在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等职。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