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王子棋
摘要:德国国情是德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的重要部分。国情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德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的中德跨文化能力及思辨能力。此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还要进一步提高德语的语言技能。本文根据德国国情课程主题教学的特点,尝试结合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使用解释讨论法教学方法,以“典型的德国人”为例,设计德国国情课程。
关键词:内容依托式;德国国情
一、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
内容依托式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是“一种在交际语言教学基础1)134上发展起来的教学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它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个主题的内容之上,将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1)133由此可见,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涵盖提高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维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升。此外,作为一种教学范式,CBI又涉及教和学两个维度,要求尽可能实现教与学的平衡,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平衡,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情课程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德国国情是德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应该具有德语B2级及以上水平。通过德国国情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德语国家基本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有关德语国家的各种背景知识。2)按照这个规定,本课程以《德国概况》作为基本教材,选取德国地理、教育、节日、经济、社会、环境保护、政治体系、典型的德国人、德国的反犹主义等15个基本主题和热门话题作为教学内容。
在课程相关材料的选取上,我们注意了以下两点:1、语言材料真实,语言难度控制在B2-C1的水平。2、材料类型多样化,包括德国官方网站的文字材料、漫画、视频和音频等。
(二)教学设计
基于内容依托式教学的理念并兼顾德国国情课程的特点,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和启发式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典型的德国人”属于倍受关注的德国研究主题,也是各界一直探求的问题。因此,对于德语专业学生来说,这个主题非常值得分析和探讨。本文将以该课程中的“典型的德国人”主题为例,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为基础,以解释和讨论模式作为基本教学模式,參照Stroller 和Grabe 提出的”Six-T”原则建构德国国情课的教学过程。根据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该主题拟解决的核心问题,该主题的教学设计如下:
专业技能 教学方法与实施步骤 语言技能(B2-C1 )
培养技能 课程内容
专业知识
+
语言能力
+
思辨能力
+
学习能力 典型的德国(人)
小组讨论(主题导入)
相关采访视频
相关主题报告(内容深化)
教师从德国历史、制度及教育等层面进一步讲解
小结 德语理解
德语表达
能够理解一篇复杂的文章中具体或抽象内容的主要观点,就其个人有所研究的领域进行专业性的讨论,并自如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化本位
教师举例讲解
阅读材料
小组讨论
刻板印象
教师举例讲解
阅读材料
小组讨论
总结
讲解与练习
本课程采用德文授课。教学目标和内容包括:1.知识层面:了解典型的德国特性及其内在原因;掌握文化本位和刻板印象这两个术语以及中德文化本位和中德刻板印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是《德国国情》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2.语言层面:能听懂对母语者采访内容;能基本理解相关文章;能正确并有条理地用德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根据上面的教学设计,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典型的德国(人)、文化本位和刻板印象三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以主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释法和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典型的德国(人)并阐释其内在原因,协助学生挖掘该主题的深层次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包括PPT在内的多模态方式整合教学资源,使用原版文字资料、德国采访视频、互联网漫画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发给学生题目为“德意志精神”的阅读材料,请同学提前阅读材料。
1.主题讲解。这部分以主题导入开始。主题导入的原则是既要开宗明义,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个原则,我们通过漫画+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入主题。其中德国特性的动漫图片源自“德国之声”3),在学生看完动画片的基础上引出第一个问题“您印象中的德国和德国人是怎样的?”,要求学生分组(2-4人)讨论这个问题,并在讨论结束后每组给出答案并阐释理由。小组讨论后播放关于“典型的德国(人)”采访视频。通过这段约5分钟的德语视频,学生既能真实地感知德国民众的看法,又能提高德语听力能力。播放视频后,教师做“德国历史与德国特性“的主题讲座,梳理中世纪直至近现代时期德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文化发展。然后,在教师报告和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和总结德国传统与德国国民特征。
2.主题扩展。在总结“典型的德国”之后,引出“文化本位”和“刻板印象”等学术概念,请同学分组讨论并举例,让学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了解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点,并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的认知。
三、总结与反思
本次基于内容依托式的讲解+讨论型国情课教学设计有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促进学生对德国国情知识的认知,进而提高对中德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二是通过对德语素材的阅读、视听和讨论来加强学生的德语语言理解和输出能力。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主题相关材料的选取,力求材料的“客观性”、“代表性”和“最新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重点突出和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的学习任务设计,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
尽管基于此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德国国情课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国情教材因其实效性和更新需求,很难找到长期适用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教材。教学材料的不充足造成本课程受任课教师的影响颇大。其次,目前,授课班级的人数一般为30人,人数较多,因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保障全体学生得到有效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武和平等.2014.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教育部高等需诶奥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2006.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https://www.dw.com/de/verstehen-sie-deutschdeutsche-eigenarten-im-cartoon/a-4616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