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进步,网络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给受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节目,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带来冲击。为使传统媒体制作出更好的节目,本文从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现状问题分析入手,梳理了新媒体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在比较了两者的语言特点之后,得出了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运用的启示。
关键词:广播电视 节目主持人 新媒体 语言
一、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的特点与现状
1. 特点
传统的播音教育要求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时语言要做到“三性三感”,即规范性--语音语调规范、语法准确; 庄重性—大方端正; 鼓动性—真情实感; 时代感--新鲜跳脱; 分寸感--准确适度; 亲切感—谦恭和蔼。主持人把握好这它可以创造既规范又具审美性的语言表达境界。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却为主持人完成好节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成为了一种规则。
2.现状及问题
面对新媒体主持人及其节目的强势来袭,以及受众群体被严重 “瓜分”,传统媒体人似乎还没完全做好准备。这里且不说节目形式,只从主持人的角度看,有些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重规范性、轻鼓动性,即过分强调语音、语调、语法清晰标准,而忽略基于节目的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第二,重庄重性、轻亲切感,即在节目中语气过分严肃、紧张和肢体语言过分僵硬,尤其在某些探秘类的节目中表现出语言故弄玄虚,令受众感到不适(其实这是对庄重感的一种错误解读,从而给人刻板之感),同时为表现播音主持语言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产生距受众于千里之外的无温度感。这些问题也成为传统媒体主持人节目发展的阻碍。
二、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新媒体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发展迅猛,时下其制作的节目也较受欢迎。这也与新媒体主持人的语言运用密不可分。其语言不再强调“三性三感”,特点大致为:
1.语言风格较亲民,这是新媒体的交流、互动,以及新媒体的主播的平民化特点决定的。
2.偏离传统的个性表达,这也与新媒体个性化特点息息相关。它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主持的多样化口音,新媒体主持人遍布各个地区,有很大一部分主播都直接说着家乡方言来做节目。
第二,普通话中夹杂外文,如“一切OK了”,都是一种主播个人的语言习惯。
第三,语气、节奏随意变化,很多网络直播节目的主播的实时情绪变化会很容易影响到语言的表达。
第四,突破原有的语法规则,具体体现有:中英文词混搭(“get到”意为学到、得到);用叠词等来表意(“怕怕”);词性、词义改变(“雷”名词动化处理,应是“被雷到了”“方了”代表“慌了”);省略成分(“我晕”是“我晕倒了”省略说法);
第五,新创网络表意、表情或谐音词,(“杠精”代表好挑刺的人)(“绝绝子”表示好极了或差极了)(“鸭梨”意为“压力” )
3.语速偏快,许多新媒体节目是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限时的,所以为保证传播更大的信息量,很多主持人的语速都会较快。
新媒体的语言特点顺应了快节奏、多元化的网络时代的发展,这些可以总结为,新媒体主持人的语言具有“灵活和多样性”,就现阶段实际情况与趋势来看,它在制作节目和呈现节目效果上起到了至关重要。它也和市场选择有关系,因为在网络时代任何人创作的节目只有被更多人喜欢才能存留在网络上被大家认识。故现在新媒体节目呈现出一种细分的态势。新媒体的节目并不是像传统媒体节目一样面对着社会的全体受众,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在网络上等待特定的人群来选择收听或观看,即它是面对着有特定需求的受众而制作的。比如文化学者、收藏家马未都在网络节目中展现了他儒雅的而有不失幽默的个人语言风格,他的受众是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同时 “二龙湖浩哥”张浩以自然不做作的搞笑语言风格成为网络剧导演和娱乐主播,让不少喜欢诙谐、幽默的段子来解压的年轻人成为了他节目的粉丝。还有美食短视频制造者李子柒,将优美的大自然与自然生活化取景相结合的拍摄风格受到了喜爱美食、美景,热爱生活的受众的青睐。虽然视频中没有画外音出现,但她在视频中和奶奶进行交谈时的自然朴实的同期声表达也有助于表现节目田园质朴的风格。
新媒体节目主持人当然也存在语法、语音不准确和语言低俗等问题,但在这里不作为研究重点,就不多加以论述了。
三、 新媒体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的比较
两者不分伯仲,各有优势。下面从两大方面进行比较:
1. 语言的灵活多样、规范性和分寸感的表现上
除专业主持人外,多数的网络新媒体主持人或主播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没有受过语言相关的专业化训练,不会受到语言表现形式的固有思维或习惯的束缚,也不受传统媒体体制的制约。所以如前文所说,在语言表现的多维度的灵活多样性方面,新媒体主持人或主播做的应该会更出色;而由于受到较严苛、系统的专业训练和职业教育,传统媒体主持人在普通话的规范性运用和对语言态度分寸的把握上体会现的更好。
2. 语言对不同类型节目的适应性上
对于社会的大多数受众的节目,如“奥运会直播与转播”的系列节目、“新闻联播”、“国庆典礼及阅兵式”等较为大型、严肃、庄重的制作场合和节目类型,传统媒体比较有优势;而当为了满足一部分有共同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受众时制作的节目,细化市场的新媒体因其具有以上所说的特点而占有优势。
四、新媒体发展带给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的启示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遍地开花,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媒体主持人需要多看多学多借鉴。具体可以在以下两方面上对主持人语言进行改进:
1.形式上,这里可以从四个点着手。第一是根据节目内容,在语言样态上进行改变。2019年央视制作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由主播原来的严肃播报的形式转变为针对新闻事件而展开的讲解与评述相结合的幽默、亲切的聊天形式。该节目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时发布,节目发布后,瞬间受到网友的海量点赞、转发和关注。第二是根据节目内容,去除套路,借助口语化,使主持人语言更鲜活,饱有温度,让语言真正亲和起来。第三,根据节目内容,调整语言节奏,使关键词集中呈现,避免语言的冗长、拖沓,使受众更加喜闻乐见。第四,根据节目需要,适度、合理的运用网络流行语来提高主持内容的生动与趣味性。
2.内容上,主持人可以通过提升业务素养与增长知识储备来做到主持语言的“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如以前的电视体育赛事的解说,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少,更多的是通过激昂的语调来唤醒受众的爱国情节。可以说“有理”、“有情”,难“有物”。随着体育比赛更多的被受众熟知,受众对于比赛的专业知识和比赛背后的故事也逐渐关注起来。现在如“聚力体育”等一些网络体育节目平台的出现,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中挑选由不同的解说员来解说同一场赛事。目前传统媒体播出的体育赛事中,节目除邀请专业的解说嘉宾外,解说员的解说也更具专业性,内容更加豐富,这样“有理”、“有情”,也“有物”的节目才能服务好受众。
新媒体在不断发展,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应该在把握自身的优势的同时合理借鉴学习新媒体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优点,力图将节目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浩. 融媒时代主持人的语言样态研究【J】.今传媒,2020(03):31-33.
2. 田泽金. 新媒体语境中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样态探究【J】.科技传播,2020(12)上:104-106.
作者简介:姜楠(1979.6),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从事播音主持教学研究
注:本文系长春师范大学高水平项目支持计划(长师大GZC【2021】002号)课题“ 网络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运用新策略”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