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多抗型小麦泛育麦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03-26 05:41罗家俊崔晓东倪闪闪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半冬性周麦条锈病

罗家俊 崔晓东 倪闪闪

(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西华 466632)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在当前中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中,小麦占到了43%左右[1]。河南自古就是粮食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小麦栽培的中心地带,它的面积、总产量和贡献一直居于我国首位,其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小麦总播种面积的1/4,总产量约占1/4[2]。泛育麦18是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用百农AK58作母本、豫农038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于2009年选育出优系09-4112,2009年用泛麦8号优4系作母本、用优系09-4112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品比和选穗双向选择,于2014年选育而成[3-5]。组合为“泛麦8号优4//百农AK58/豫农038”。201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190012)[6-8]。

1 亲本来源

1.1 百农AK5858

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育成。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匍匐,冬季叶色淡绿,分蘖多,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高70 cm左右,高抗倒伏,饱满度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亩成穗45万穗左右,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42~45 g。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抗纹枯病,根系活力强,成熟落黄好。2005年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

1.2 豫农038

由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教授选育的小麦新品系,2005年参加河南省预试。半冬性中熟品系,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多,株型紧凑,旗叶上举,抗冻性强,株高适中,抗倒性强,结实性好,穗粒数多,一般亩成穗40万穗左右,穗粒数42粒,千粒重43 g,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

1.3 泛麦8号优4

组合为“泛矮2(濮优9715/莱农9214)//神麦1号”,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8 d,比对照豫麦49晚熟1 d。幼苗匍匐,抗寒性一般,分蘖成穗率高;起身拔节慢,抽穗晚;株高73 cm,较抗倒伏;株型略松散,叶片较大,穗层整齐,穗子大、均匀,成熟落黄好;纺锤形穗,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平均亩成穗数39.5万穗,穗粒数37.4粒,千粒重43.5 g。2007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高抗叶锈病,中抗条锈病、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2007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郑州)测试,容重796 g/L,粗蛋白质含量15.42%,湿面筋含量27.9%,吸水量每100 g 53.4 mL,降落值381 s,形成时间7.2 min,稳定时间10.4 min,沉淀值73.5 mL。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泛麦8号优4为泛麦8号优质系。

2 选育过程

2005年用百农AK58作母本、豫农038作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择,于2009年选育出优系09-4112,2009年用泛麦8号优4系作母本、用优系09-4112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品比和选穗双向选择,于2014年选育而成。泛育麦18的系谱见附图。

附图 泛育麦18选育系谱

3 特征特性

半冬性中熟品系。幼苗半匍匐,苗期叶片窄短,叶色深绿,苗势壮,冬季抗寒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偏低,亩穗数适中,穗层较整齐。春季返青晚,起身慢,两极分化慢,苗脚不利索,抽穗偏晚。成株期株型松散,穗下节长,旗叶宽大、半披,茎、叶、穗蜡质重。株高适中,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中等。纺锤形穗,穗较大、均匀,结实性好,穗粒数多。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熟相一般。田间自然发病较轻。

2016-2017年度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233.5 d,成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2 d,平均株高80.9 cm,平均亩穗数39.6万穗,穗粒数37.3粒,千粒重40.7 g。严重倒伏点率为0。2017-2018年度区试,平均全生育期217.8 d,成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0.7 d,平均株高75.6 cm,平均亩穗数38.3万穗,穗粒数35.1粒,千粒重38.8 g。严重倒伏点率为0(表1)。

表1 2016-2017年度区域试验群体动态及主要性状

4 抗性

2016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2017年接种鉴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田间自然发病较轻,冬春抗寒性较好,较抗穗发芽,成熟落黄好(表2)。

表2 抗病抗逆性

5 产量

2015年河南省品比试验,15个试点,平均亩产532.7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0.32%,增产点率61.5%,居264个参试品种第66位。2016年河南省品比试验,15个试点平均亩产531.3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6.45%,增产点率71.4%,居参试227个品种第19位。

2016-2017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 A组区试,13点汇总,11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点率84.6%,平均亩产555.1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8.9%,极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2位。2017-2018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A组区试,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453.3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8%,极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3位。2年区试汇总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均大于1.0%,平均增产7.8%,平均增产点率92.3%。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13点汇总,达标点率100%,平均亩产458.5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3%,居本组第1位(表3)。

表3 2016-2017年度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6 品质

2017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结果(郑州):蛋白质含量14.7%,容重792 g/L,湿面筋含量26.9%,降落数值402 s,沉降指数56 mL,每100 g吸水率51.7 mL,形成时间5.3 min,稳定时间8.9 min,弱化度77 F.U.,恒定变形拉伸阻力313 E.U.,延伸性116 mm,最大拉伸阻力334 E.U.,硬度62 HI,出粉率65.2%。2018年区试混合样品质分析结果(郑州):蛋白质含量14.8%,容重782 g/L,湿面筋含量25.3%,降落数值201 s,沉淀指数76.5 mL,每100 g吸水率50.3 mL,形成时间4.8 min,稳定时间 7.8 min,弱化度 66 F.U.,拉伸面积56 cm2,最大拉伸阻力 302 E.U.,硬度 57 HI。

7 栽培技术

适宜在河南中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播期10月上旬,基本苗12万~15万/亩,底肥用小麦专用复合肥30~40 kg/亩。拔节期追施尿素15 kg左右。种子用专用包衣剂27%酷拉斯(2.2%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6%噻虫嗪)30 mL+水140 mL,拌麦种10 kg包衣。分蘖期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以硬草、早熟禾、野燕麦等单子叶草为主的麦田,于小麦分蘖期(杂草1~3叶期)每亩用15%炔草酯40 g加水15 kg进行防治。以荠菜、米米蒿、猪殃殃、婆婆纳为主的地块,于小麦分蘖期,亩用麦丰灵(40%唑草酮WG 3 g+50 g/L双氟磺草胺SC 18 g+56%二甲四氯钠盐35 g)或55%阔极(2.6%苯磺隆+2.4%唑草酮+50%二甲四氯钠盐)40~50 g/亩。返青期注意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红蜘蛛和蚜虫,可与化控化除结合进行。防治纹枯病的药剂:240 g/L噻呋酰胺SC 10 mL/亩、75%肟菌·戊唑醇WG 10 g/亩、37%井冈·蜡芽菌150 g/亩;防治蚜虫与红蛛蛛的药剂:30%噻虫·高氯(10%噻虫嗪+20%高效氯氟氰菊酯)20 mL/亩、4%联苯菊酯50 mL/亩、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 mL/亩。初花期注意防治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病虫害。杀虫剂可选择30%噻虫·高氯20 mL/亩;杀菌剂可选择48%氰烯菌酯·戊唑醇50 mL/亩。全生育期根据墒情进行浇水,灌浆期中期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 kg/亩。

猜你喜欢
半冬性周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2021河南省审定小麦新品种(一)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