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攀,方才敬,戴小华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发生心肌梗死、肺栓塞、脑梗死等危急重症的危险因素[1]。引起AF的风险因素众多,研究发现的确定因素包括高血压、超重、饮酒、吸烟、糖尿病等[2];除此之外,心房增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可诱发AF,且心脏发生器质性改变使AF得以维持[3]。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整体观”和“治未病”的理论指下,通过多靶点作用,治疗心血管原发病的同时可预防AF及其并发症的发生[4-5]。除此之外,当AF发生时,心房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下,炎症反应加重心肌纤维化[6]。因此,对于AF,可从拮抗炎症反应角度进行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射频消融术后,预防AF的再发成为中医药防治本病的研究热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在防治AF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用“调脾护心、安神定悸”法,注重调护脾胃以求“母病救子”“实子补母”和“未病先防”。前期数据挖掘已总结出临床核心处方参术宁心方,网络药理学是基于大数据对药物成分靶点、疾病靶点、核心差异基因分子功能、信号通路进行数据化分析,可发现药物作用于疾病时的有效成分、具体靶点、分子通路,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7],为临床研究药物干预疾病提供参考。本研究探讨参术宁心方对AF大鼠炎症反应的拮抗作用和网络药理学机制,为中医药临床防治AF提供参考。
1.1 动物 清洁级SD大鼠59只,购自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SCXK(皖)2017-001),其中预实验9只,经预实验验证体重选择250~300 g尾静脉注射最适宜,雄性,12周龄;每笼2~4只大鼠饲养,为排除环境影响,所有大鼠实验前饲养1周,全过程标准化饲养,饮食充足,垫料清洁,温度20~25 ℃,相对湿度50%~60%。
1.2 药物
1.2.1 中药 参术宁心方:沙参10 g,甘松8 g,丹参10 g,人参6 g,陈皮15 g,白术20 g,党参10 g,酸枣仁20 g等,颗粒剂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均由广州一方药业生产,开水冲解,浓度为1 g/mL,给药剂量经人鼠换算公式[大鼠剂量=成人剂量(mg/kg)×70 kg×0.018/200 g]计算为24.23 g/(kg·d)。
1.2.2 西药 胺碘酮由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药业生产,温水溶解,以临床成人最大维持剂量1.5倍溶解,浓度为10.8 mg/mL,给药剂量经人鼠换算公式计算为54 mg/(kg·d);麻醉剂(乙氟烷-大小鼠麻醉机用乙氟烷,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维持浓度为2.0%~2.5%,流量为500~700 mL/min麻醉。AF大鼠模型复制:新配乙酰胆碱-氯化钙溶液(Ach-CaCl2)按Ach 99 μg/mL+CaCl210 mg/mL(Ach的CAS号:60-31-1,购自上海笛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aCl2的生产批号:1807142,购自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网络药理数据库研究 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搜索参术宁心方各中药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限制条件]及其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8.0制作中药成分-靶点图,可视化中药成分-靶点之间的具体联系;使用Gene Cards数据库搜索AF相关靶点,得到疾病靶点,并以Score≥5.0为限制条件;将中药靶点、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交集基因;使用STRING数据库,以置信度≥0.4为限制条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分析,得到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图,并保存为TSV格式,使用Cytoscape 3.8.0对PPI进行可视化处理;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ene Symbol转化,转换为ENSG格式,使用Omic Share平台对交集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1.3.2 预实验 参考文献[8]进行阵发性AF大鼠模型复制,探索适宜尾静脉注射的大鼠体重,取200 g、250 g、300 g、330 g大鼠各3只,特制大鼠固定→尾部40 ℃温水加热→酒精消毒(同时扩张尾静脉)→1 mL注射器平刺进针→回抽(以注射器内进血为准)→注射Ach-CaCl2溶液0.1 mL/100 g,每日1次,连续7 d,最后一次尾静脉注射前麻醉大鼠,测大鼠标准二导联心电图,确认尾静脉穿刺准确后注射药液,同时标记注射时间点,以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f波,心律绝对不齐为造模成功。经验证大鼠体重在250~300 g尾静脉注射最适宜,基于数据挖掘的参术宁心方干预Ach-CaCl2诱导AF大鼠的实验研究造模成功率高,造模方案可行。预实验使用后的大鼠不参加正式实验。
1.3.3 动物造模及分组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组、西药组、中药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各10只;尾静脉注射Ach-CaCl2溶液0.1 mL/(100 g·d)连续7 d造模。中药组按预实验方案进行AF模型大鼠复制,参术宁心方按剂量24.23 g/(kg·d)灌胃,第8天起,每日灌胃后1 h,尾静脉注射Ach-CaCl2溶液,连续14 d;西药组给予胺碘酮54 mg/(kg·d)灌胃;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2 mL/(kg·d);预防组先给予参术宁心方24.23 g/(kg·d)灌胃,连续14 d,第15天起,每日灌胃生理盐水2 mL/(kg·d),1 h后尾静脉注射Ach-CaCl2溶液,至第21天,保证药物干预时间和尾静脉注射造模药物时间相同;正常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3.4 实验前后标准Ⅱ导联心电图的收集 ①实验前各组大鼠理想状态下均麻醉剂采用维持浓度为2.0%~2.5%、流量为500~700 mL/min麻醉,连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描计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待心电图描计清晰后,持续记录5 min,排除心律失常大鼠。②确认AF模型是否成功:尾静脉注射Ach-CaCl2溶液7 d后,在大鼠麻醉状态下连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描计尾静脉注射造模药液后标准Ⅱ导联心电图,保留造模成功大鼠。③最后1次灌胃后1 h,采用同样方法收集心电图,电脑标记注射时间,整理数据,以A点为起始点,B点为大鼠出现典型AF心电图时间点,C点为大鼠AF消失时间点,利用计算机计算TAB(A点至B点的时间)、TBC(B点至C点的时间),为大鼠AF诱发时间,TBC为大鼠AF持续时间。
1.3.5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 试验结束后,大鼠禁食水10 h,麻醉状态下,腹主动脉取血,每只取血量约4 mL,0 ℃冰块中静置15 min,离心,取上层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IL-6水平。
1.3.6 心肌Masson染色 腹主动脉取血后,摘取心脏标本,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固定时间24 h,于4 ℃恒温冰箱内),石蜡包埋。技术路线:石蜡切片脱蜡至水→重铬酸钾染色→铁苏木素染色→丽春红酸性品红染色→磷钼酸染色→苯胺蓝染色→分化→透明封片显微镜镜检,图像采集分析。
2.1 大鼠状态 各组大鼠活动灵敏,呼吸均匀,皮毛有光泽。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后呼吸、心率加快,目光呆滞,眼睛充血,5~7 min恢复,呈乏力、喜倦卧,西药组轻度食欲减退,中药组无明显食欲减退;预防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后呼吸、心率加快,动作迟缓,眼睛充血,4~5 min恢复,呈乏力状态,饮食正常;模型组尾静脉注射后腹式呼吸加快,心率加快,眼睛充血,动作迟钝,13~19 min恢复,呈乏力、喜倦卧,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正常组惊吓后心率、呼吸加快,可以很快恢复,无明显其他改变。各组大鼠存活及死亡情况详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实际存活及死亡情况 单位:只
2.2 AF大鼠模型的制备 实验第7天,除正常组及死亡大鼠外的其余大鼠均可诱发AF。各组大鼠在经历不同的心律失常后出现典型的AF心电图(标准Ⅱ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f波,心律绝对不齐),最后恢复为窦性心律,实验各项数据的收集严格以标准的AF心电图为准。详见图1。
图1 大鼠心电图变化(A为实验前大鼠正常心电图;B为由窦性心律转为AF心律;C为尾静脉注射造模药液后大鼠出现AF心律;D为由AF心律转为窦性心律)
2.3 各组AF诱发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 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AF诱发时间均延长(P<0.05),其中预防组AF诱发时间最长[(3.26±0.46)s],说明提早灌胃中药具有预防AF的作用;西药组AF诱发时间较中药组延长(P<0.05),提示胺碘酮的防治效果较好。预防组、中药组、西药组AF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提示胺碘酮和参术宁心方可缩短AF持续时间;中药组、西药组AF持续时间与预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参术宁心方在发生AF前后干预可对大鼠AF持续时间产生不同效果;中药组与西药组AF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AF诱发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s) 单位:s
2.4 各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比较 预防组、中药组、西药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TNF-α、IL-1、IL-6水平与预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参术宁心方在发生AF前后干预可对大鼠AF炎症反应产生不同拮抗作用;中药组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详见表3。
表3 各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比较(±s) 单位:pg/mL
2.5 心肌(心房)Masson染色 在Masson染色中,胶原纤维被苯胺蓝染色呈现蓝色,肌纤维被酸性品红和丽春红染色呈红色,红细胞呈现橘红色,通过这种染色方法可定性、定量显示组织或者炎症的修复与纤维化程度,蓝色区域在视野内占比越高,则心肌间新生胶原纤维越多,心房纤维化就越严重,反之则轻。所有镜下图片取相同放大倍数。正常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形状椭圆,外基质中少许正常点状蓝色区域,为正常胶原结构;模型组视野内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增大,形状异怪,蓝色区域密集且染色深,呈片状分布,心肌纤维化程度最高;预防组细胞部分异形,排列尚整齐,除正常细胞结果外,蓝色区域较正常组多,点状分布,离散存在,新生心肌纤维化成分较模型组少,镜下病理改变情况好于中药组,说明预防组能更好地预防心肌纤维化;西药组细胞排列大部分正常,形状可,整体橘红色,蓝色区域点状分布,即正常组织多,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低;中药组少部分片状区域紊乱,组织点片状坏死,颜色深浅不齐,心肌间质水肿,视野整体暗红色,红色小点块区域较多,蓝色区域呈条状散在分布,说明胶原纤维和肌纤维较正常组多,但少于模型组。详见图2。
图2 各组大鼠AF心肌纤维化情况(×400,50 μm)
2.6 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通过TCMSP搜索参术宁心方各中药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进行PPI分析:成分-靶点分析可见参术宁心方药物作用靶点集中在炎症相关基因位点,其中一氧化氮合酶3(NOS3)、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内皮素1(EDN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靶点与细胞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提示本方可调控炎症反应,详见图3、图4;KEGG分析显示:药物靶点基因密集在晚期糖基化产物(AGE)-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RAGE)、MAPK、白介素(IL)、TNF信号通路,验证了参术宁心方拮抗AF炎症反应的药理学效应,详见图5、图6。
图4 PPI互作和网络拓扑分析(A为PPI互作图;B为网络拓扑分析图。节点代表靶点,连线代表相互作用,颜色及大小代表频次)
图5 KEGG富集分析(图形节点代表通路,长短和大小代表靶点数目,颜色代表P值)
图6 主要信号通路关系
AF为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脑卒中和心血管危急重症的危险因素[9],国家大力增建“房颤中心”以救治AF病人,AF的防治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AF病人,及时的药物抗凝、减慢心率可减少AF的并发症[10],特别是射频消融术,能有效阻断AF发生异常心电活动[11],但是AF的复发性和具体机制尚不明确[12],临床对本病的防治面临决策难题。其中,心房的快速起搏和心室重构使心房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环境,心脏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进一步加重,互为因果。
中医药防治本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本草纲目》中“参类养心”启发近现代医者如何防治本病,其中经典治法“调脾护心、安神定悸”临床疗效显著。在《难经》中有: “脉来上大下兑,啄啄连属”如是描述,近现代医家根据其心慌、脉搏短绌等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心悸范畴。本病病位在心,和脾胃相关,心与脾胃乃“母子”关系,在五行、经络和脏腑功能等方面由此及彼。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相连于痰饮、瘀血、火热、寒邪等相关[13]。大量研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法不相同,但都趋于相同病因病机为大纲,其中,调脾护心、养心定悸法疗效确切[14]。参术宁心方立意源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劳病者,补脾气以益之,脾旺则感于心矣”,以益气健脾、养心定悸为基本治则治法。参术宁心方以党参、人参、丹参、沙参和白术为君药,意在“参类补气、益气、养心”和白术补气健脾,注重调脾护心和“母病救子”;酸枣仁养心安神,甘松理气止痛,与君药形成补气不忘理气之功, 两药相伍既理气,又养心血,共为臣药;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三药合用佐助君药养心、祛实邪为佐药;蒲公英轻清而性甘,升举而调和诸药为使药。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党参可抑制过度激活的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蛋白激酶A,抑制L型钙电流、Na+-Ca2+交换体电流等内向电流重构,从而抑制异常触发活动的发生,进而抗心律失常[15]。人参、丹参、沙参含人参皂苷,具有抗心肌缝隙连接重塑、抑制 Ca2+-K+离子通道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6]。白术内酯可抑制炎性因子 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 IL-6 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活性,并可抑制 MAPK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从而减少AF的发生[17]。酸枣仁可对心肌细胞电生理产生影响,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可减少 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从而起到抗抑郁、镇静的作用[18]。甘松新酮可影响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传导通路,明显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的快速搏动,可对抗快速性心律失常[19]。陈皮及其成分可较强地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如心脑保护、抗动脉硬化、抗血栓等,其中橙皮苷、柚皮苷具有很强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20]。蒲公英可阻滞血小板聚集,并且蒲公英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自由基有较高的清除率,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从而降低AF发生率[21]。竹茹多糖可作为免疫促进剂,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22]。远志寡糖酯可通过调节氨基末端激酶(JNK)、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中产生一氧化氮、前列环素E2、环氧化酶-2及促炎因子TNF-α和白介素1β,可发挥抗炎作用,继而减少AF发生[23]。网络药理方法进行成分-靶点分析可见参术宁心方药物作用靶点集中在炎症相关基因位点,其中NOS3、IL-6、IL-1、TNF、VEGFA、EDN1、MAPK靶点与细胞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KEGG分析结果显示,药物靶点基因密集在AGE-RAGE、MAPK、IL、TNF信号通路,验证了参术宁心方拮抗AF炎症反应的药理学效应;从实验结果来看,参术宁心方能延长大鼠AF诱发时间(P<0.05),缩短AF持续时间(P<0.05),降低AF大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P<0.05),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
综上所述,参术宁心方内含有人参皂苷、白术内酯、甘松新酮、竹茹多糖、远志寡糖酯等多种物质,有效延长大鼠阵发性AF诱发时间,缩短AF持续时间,通过拮抗炎症作用减轻心肌组织纤维化,与AGE-RAGE、MAPK、IL、TNF信号通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