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合 周丽
摘 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就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将党的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是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的逻辑重点和鲜明特色。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党的奋斗精神,是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目标坚定、攻坚克难的毅力,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决心,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态度,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意志,责任担当、敢闯敢为的信念,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品质。文章着重从精神层面分析大学生们在投身创新创业时所存在的问题,并为之提供解决路径,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共产党人;奋斗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5-0045-04
Abstract: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employment and solve employment problems. Integrating the Party's fighting spirit into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stimulating their enthusias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hich is the logical focu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ultivating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 aim of integr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Party's spirit of struggle is to cultivate their firm goal, the perseverance of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the determination to work hard, down-to-earth attitude, the perseverance, their will, the belief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urage, and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piritual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when they are engaged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study provides solutions, which has certain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words: new era; communist; fighting spirit;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奮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弘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是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是引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难困苦、意志坚定、敢于担当、努力拼搏、勇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是新时代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把党的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中,使奋斗精神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助推力,为大学生们创新创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机会。如,教育部每年都会举办“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大赛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助力推动产学研用有效结合,为大学生毕业后投身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仍不容乐观,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依然在低水平线徘徊。调查显示,当前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也没有相关的创业实践经验,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为4%,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2%,这与欧洲和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整整十倍的差距[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与实践能力极度缺乏,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毅力
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而初入社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缺乏敢拼敢闯的韧劲,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创业的失败。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有的只有理论上的思维模式,并没有实践经验的磨合。初入社会时,对创业抱有较为强烈的热情,在他们心中,对于创业有着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大部分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盲目进行创业,而对于社会的现实状况并未进行调查研究。当其投入创业时,一旦遇到困难,往往会感到迷茫而无法对挫折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寻求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直至丧失顽强拼搏的斗志,致使创业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群体,其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远优越于70后和80后,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吃苦的经历,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和抵御挫折的韧劲。在现实的社会中,创业的过程极其艰难,特别在创业初期,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在创业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便会表现出畏缩不前的态势,将会极大降低创业成功的概率。诚然,每个人在创业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不会一蹴而就,但创业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考验创业者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毅力,是否具有挑战失败的勇气和魄力,这在90后、00后大学生身上极度匮乏。
(二)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承受失败的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股顽强的闯劲,要有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意志。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创业道路上无法心无旁骛地朝着自己原本设定的目标奋勇前行,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过早夭折。虽然他们在创业初期热情高扬,但是很少将这份执着坚持到最后。在创业中期一旦遇到困难便会产生退缩的念头,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没有坚持到底的拼搏意志。诚然,大学生在创业实践初期,基本都是目标远大,饱含着对创业前景一帆风顺的设想,对创业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但大部分学生都是头脑风暴过后便趋于平静。在创业初期他们热情高扬,当获得一点成功后,会沾沾自喜、盲目自大。然而一旦失败,由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的态势。面对突如其来的心理落差,他们内心无法平和。失败后他们缺乏沉着冷静的思考能力,无法分析失败的原因,更不能对失败做出正确的判断,无法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缺乏承受失败的勇气,导致创业中很多项目夭折,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投身创业成功概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肩负责任的意识
在创业的过程中,大部分年轻学生在责任面前,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在困难面前会表现出退缩的姿态,在创业的关键时刻也很难豁得出去,没有把责任担当看成天经地义,没有把“责任”二字刻入内心深处。在创新创业的路途中一旦出现担子过重,就害怕去承担,将初创时期的初心和使命抛于脑后。没有责任意识,缺乏团队精神,他们便无法去挑战艰苦的任务,有的甚至還表现出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的心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很难肩负责任去立志攀登,使创业成功的概率渺茫。
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大学生们在创业中也要守望初心,肩负使命担当。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初心使命,将初心和使命注入学生们的灵魂血液,并融入学生们的肉体中。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群众从最初寻求温饱问题的解决方案到现在实现全国全面脱贫,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聚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虽然过程艰苦,但他们意志坚定,始终坚定自己的步伐,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艰辛的过程。在创业的道路上充满了困难和潜在的风险。年轻的大学生们,在创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阻力,他们只有排除万难,历经无数次的失败,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离成功才能越来越近。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们要时刻做好迎接失败和经历风险的准备。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其过程都会充满机遇和各种挑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但要教会学生们学会创业,更要教会学生们在创业的这一漫长过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进而为未来的成功做好铺垫。大学生们要经受住这份漫长的等待,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向创业的顶峰。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极为有必要的,使奋斗精神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助推力。
第一,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是一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意识,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培养好创新创业意识有利于激发大学生们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创业的成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党的奋斗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中,用新时期党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们在创业的过程中永不服输、敢闯敢为的精神意识。让学生们深入学习,深刻领悟党的奋斗精神实质,深刻体会共产党人身上的那种坚不可摧的坚定信念,将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遇事能保持冷静头脑,迅速分析原因,以便能快速地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第二,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的热情。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中,给学生们观看和讲述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场景纪录片,使学生深刻体会共产党人建设新中国的艰辛历程,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共产党人即使在工作和生活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依然不会放弃,依然执着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那份初心和使命,使学生们内心深处受到激励和鼓舞,引起共鸣,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大学生们将创业进行到底的执着信念。通过对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传播,培养大学生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意志,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第三,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历史。党的全部历史凝结着理想信念、奋斗精神之魂,凝结着守望初心、忠诚为民的精神品质。这样的优秀品质在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更应该要继承和遵循,也是每一位即将投身到创业浪潮中的大学生们应该学习的。这就要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在创业中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的数量判断,当然也不是创业项目成功与否的质量评判,而应该是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所获得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判断[2]。
三、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机制
有学者指出,人人都有创新创业的欲望和基础,即便学生将来不是发明家和创业家,所学到的创新方法和创业精神也会帮助学生就业、工作和生活[3]。所以说,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创业的技能,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以及工作方面的技巧。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把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带领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传递给大学生,让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成为激励大学生们开展创新创业的精神力量。
(一)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目标坚定、敢于攀登的奋斗毅力
共产党人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途中,不会因为暂时的胜利而驻足停息,也不会因为路途的艰难而惘然兴叹。每一位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建设祖国的目标,心中时刻怀着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执着信念,并坚守着那份初心和使命。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的坚定目标和敢于攀登的毅力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敢于攀登的勇气和决心。培养大学生们树立目标意识,塑造大学生们一心向着目标前行的魄力,把对目标的执着化作迎难而上、不达目的决不回头的坚定意志,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们面对目标时刻保持坚守如初,慎终如始的奋斗精神,将会有效地推进大学生们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并最终走向成功。
(二)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奋斗决心
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一个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带领人民勤劳致富的路途中,奋斗精神是我们党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有力武器。共产党人始终以奋斗拼搏的姿态一步一个台阶往前走、向上攀,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都不会停止脚步,而是一心向着目标负重前行,把对目标的执著化作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在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心中都充满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并始终无怨无悔地坚守。这样的精神意志正是学生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应该拥有的宝贵品质。高校在开展对学生们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将这份精神融入其中,教育学生们在投身创业的过程中,更应该具备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决心。教育学生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创业过程中披荆斩棘,学会及时处理和克服在创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始终怀有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
(三)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奋斗态度
共产党人不会好高骛远,始终将目标设在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的坚守上,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建党100周年以来,共产党人凭着这种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气势,专心致志地为实现全民美好生活的目标努力奋斗,正体现了共产党人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当代大学生们受环境影响,容易出现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的态度,要想在创业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就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因此,在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要适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们讲解创业的故事,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创业的实际场景中,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让学生们真正懂得:当我们每个人立志于创新创业时,就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目标前行,摒弃好高骛远的不良行为,践行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最终推动创业取得更大成功。
(四)要重视培养大学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奋斗意志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树立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定意志,而这些意志正是无数共产党人身上所具备的。创业无疑是充满艰辛和困难的,但只要培养大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创业的道路上将会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克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植入学生心中,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共产党人一路走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始终保持着初心和使命,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的奋斗史,将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守创新创业的初心和使命。同时,营造艰苦奋斗的育人环境,营造奋发图强的企业文化精神,引领和传播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使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五)要重视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敢闯敢为的奋斗信念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为了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1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励精图治、肩负使命,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付出无数共产党人的心血、汗水乃至宝贵的生命,这是对人民的责任担当,是对人民一诺千金的坚守。中国共产党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永远保持敢闯敢为的执着信念,正是当代大学生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在创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责任担当意识,将会使我们丧失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即使在创业中取得了成功,也将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海尔品牌的创始人张瑞敏是一位“改革先锋”,在谈及如何将海尔做大做强时,他说:“我们这代人一直有个朴素的理想,要为国家做点事。”正是这样一句简单而质朴的话语,促使着海尔公司取得了如今辉煌的成就。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拥有敢闯的韧劲和勇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将会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长远。
(六)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奋斗品质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的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越来越积极,但他们对其内涵和本质认识不够深入。要么把技术含量低、对传统市场“经营-消费”关系进行机械式复制的生存型创业视为创新创业的成果;要么把创新简单理解为“发明创造”,忽略了思想创新与意识创新[4]。我们弘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要学习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追求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品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热情与执着,还要培养他们敢于和勇于创新的奋斗品质。
四、结束语
总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力弘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将党的奋斗精神注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融入到他们的灵魂血液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奋斗精神的实质,并将这一精神力量植入创业的过程中。用党的奋斗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用党的奋斗意志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韧性;用党的奋斗信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毅力。将党的奋斗精神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能力,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疫情后的中国有效缓解紧张的就业局势。
参考文献:
[1]2017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EB/OL].http://www.sohu.com/a/14558276
0_817782.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3]孙洪义.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问题——兼叙“3·3·3”课程体系和7P教学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2):8-14.
[4]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
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新时代高校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Z2018X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明合(1968-),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教授,院长,宣传部部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