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以二十国集团峰会习近平主席讲话为例

2022-03-25 04:08:44徐雪英赵柏锜郭洺菲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关键词:十国集团国家文化

徐雪英,赵柏锜,郭洺菲(浙江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成果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中国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并要求提升文化自信,都是中国为改善国家形象所做出的努力。然而,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误解乃至偏见依然存在,对我国片面的、歪曲的报道,对我国政策意图的误读现象仍然突出(卢小军,2015),这就需要通过正确的对外宣传来改变西方人对于中国根深蒂固的观念。外宣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向海外国家讲述中国发展变化的核心渠道之一。通过外宣翻译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能够帮助中国树立和维护国家形象。二十国集团峰会作为高级别的国际经贸合作论坛,是展现中国经济建设成果、传播中国经济建设经验的重要平台。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中的讲话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旨在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外宣翻译对这一系列讲话的处理则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已进入新时代,中国为世界和平、全球发展以及国际秩序的维护贡献着积极的力量,并前所未有地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因其角色的转换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王宁(2018)认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演变发展的。在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从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落后腐朽的封建国家,再到可能威胁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变。形象的转变不仅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同时可能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态势,因此国家形象是中国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国家形象不同于个人、组织和集体形象,其蕴含的层次和意义更为丰富。国家形象与一个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表现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国家文化、民族文明、综合实力等要素的外在体现(杨琳,许秦,2018)。国家形象通常包含国内形象和国外形象两个部分,国内形象是国家公民对于国家的总体印象,而国外形象则是国外民众对于一个国家的态度、看法、观点的集合。国家形象可以从包括比较文学、传播学以及形象学等多个层面进行解读,综合体现为一个国家的内外部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认知。国内学者吴赟(2019)提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赢得更多话语权,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这一要求也对国家形象建设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中国人民能够切身感受到,而国际公众却很难有直观的感受,这就需要做好国际宣传工作,树立正确的国家形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要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中,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推动中外关系建设,诸如“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时代举措也会因国家形象的提升而得到更加有效地实施。中国一直在积极引领全球治理,深度参与全球合作。从外交层面上来讲,中国所期望构建的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形象。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应重点塑造和展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和“全球性的负责任大国”这三方面的国家形象,这也是从海外民众、国家角度对当今中国形象的基本总结。从国内角度来看,央视网曾高度总结习近平主席在各个讲话中的内涵,展现出习近平主席眼中的中国形象,即温暖中国、奋进中国、团结中国、创新中国、开放中国、友善中国。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呈现出多层次、多内涵的特点,整体展现出积极的态势,这与国内外的宣传是密不可分的。

三、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建设

翻译与形象的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法国学者巴柔(2001)认为“形象就是对一个文化现实的描述,这种描述制造了(或宣传、赞同)这个形象的个人或群体,表达或显示他们乐于置身其中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虚构的空间。”这种对文化现实的描述,从形象学角度来讲,可以通过“自塑”和“他塑”来完成。目前,中国的国家形象便是通过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依照他们固有的认知和研究所进行的描述来构建的,形象建构的主体是西方人而非中国人。西方发达国家长期掌握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官方对于中国的宣传带有较强的政治倾向,影响着普通民众对中国的看法。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长期形成的“东方主义”的观念让西方人总是“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前人赋予东方的怪异性、异质性、落后性、柔弱性和惰怠性”(萨义德,2007)。中国在“自塑”国家形象方面较为欠缺,一是受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以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机会较少;二是中国在对外宣传时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等问题,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影响国家形象。而翻译是将中国作者对中国自身的形象描述的文本传递给西方人士的重要途径(朱伊革,2018),通过翻译将原语及其文化中的形象有效且完善地在目的语中进行构建,是翻译必须达到的目的。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不仅在传播历史、文学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翻译对于传播党政文献、官方文件的作用愈发重要。翻译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其中外宣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在国家形象的构建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一种服务于对外宣传,为达到一定宣传目的的翻译实践行为。目前对于外宣翻译的定义尚不明确,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张健(2013)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语为信息载体、以多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同时包括境内的外籍人士)为受众的交际活动。吕和发,邹彦群(2014)认为,外宣翻译是一种与国家形象的推广和塑造、国际环境的构建与发展、文化和企业“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关系最为密切的应用翻译门类。我国的外宣翻译主要是对官方文件、政策文本以及领导人讲话等进行的翻译活动,通常由国家官方翻译机构如中央编译局以及官方翻译人员进行。国家建设以及国家发展的内涵都需要通过外宣翻译来向世界传播,因而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诸如“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举措亟需为世界所熟知,我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也因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不断丰富而完善,这也对我国新时代的外宣翻译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黄友义(2019)表示,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下的外宣翻译要把中国领导人讲话的核心理念——中国思想、中国方案等用外国人能听懂、能听进去、且完全能理解的话语来表达出去,这是对外宣翻译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只有把中国的发展成果、政策含义以及思想内涵准确地向世界传达,才能有助于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形象的建立。

四、G20峰会演讲稿的翻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二十国集团(G20)是当今世界影响范围最为深远的国际经贸合作论坛,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的非正式对话机制,其目的在于推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讨论与合作。二十国集团前身是于1999年成立的七国集团,目前囊括了19个成员国和一个国际组织,即欧盟。二十国集团为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小国家的代表通过对话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平台,也为促进更为良好的全球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张海冰,2017)。2008年起,二十国集团开始召开首脑级峰会,新型市场国家首脑也因此有了与发达国家首脑对话的机会。由此可见,二十国集团峰会是一个国家表达自身观点,提升各国话语影响力以及打造国家形象的优良平台。

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杭州召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全球对话与合作中更进一步。而二十国集团本身也为中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机遇角度来看,敖云波(2010)认为,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使中国第一次有机会参与引领世界发展方向并引导国际新秩序构建,这同样意味着二十国集团峰会是传递中国声音,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时机。而从挑战角度来看,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机制下提出了多种中国方案,在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阻力。王文,王鹏(2019)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会加大联合制华力度,“中国方案”面临着被西方曲解和污名化的威胁以及杭州峰会上所确立的若干原则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中国需要摆正立场,正确阐述中国全球治理理念,在协调好全球关系的同时,准确传递中国声音,构建中国形象。

从2015年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在二十国集团发表了10余篇讲话,内容涉及经贸往来、国际合作、全球治理等中国深度参与的话题。本文以中国网双语文件库中2015年至2019年期间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五次讲话的双语文稿为研究对象,运用语料库研究软件UltraCompare和AntConc3.2.0,对双语文本进行分析。其中,通过UltraCompare的语料对比功能,归纳了五年来讲话中出现的典型话语,并对典型话语的翻译方法进行历时性的对比研究;通过AntConc3.2.0,对语料中的用词、搭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讲话翻译稿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稿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翻译方法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一)世界经济的主要引领者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里所提到的“以我为主”强调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展现了中国希望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全球文化交流的决心。因此,注重中国的主体地位也是外宣翻译必须要关注的焦点,译者在翻译习近平讲话稿时应充分将译者主体性与中国在发言内容中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在习近平讲话的中文稿中,中国的主体性身份主要通过主语来传递,其中以“中国”“我们”以及“我们的”为主语或主语修饰成分的句子数量较多。而通过AntConc3.2.0的词频统计显示,We、Our、China这三个单词出现频数分别为131、35和33,总频数199,五篇英文翻译稿用词总频数为7204,这三个单词占比2.76%,而五篇翻译稿共使用1623个不同的单词,这三个单词占比0.18%,从三个单词的频数占比与单词类别数占比的显著区别可以看出中国作为演讲人所代表的主体,广泛地出现在讲话内容中,而“我们”和“我们的”的高频数也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与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共商、共建、共享的决心和目标。

经统计,“我们”和“我们的”这两个词组在中文文本中共出现79次,而在翻译稿中,单词We和Our共出现166次,这一数据上的差距表明译者在实现源语向目的语转换时,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增译。这一处理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讲话内容中的出现频率,凸显了中国的主体意识,更拉近了中国与参会各方的距离,有利于达成多方的共识。

例1:一个基本判断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世界经济仍然处在深度调整期。

译文:Our basic observation is that the profound imp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re lingering,and the world economy is still in a period of deep adjustment.

该例选自2015年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该句旨在表达中国对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中文以举例的方式直截了当地指出中方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力地表达了中国声音。而翻译文本通过增译的方式,将中文举例子式的语言改为了“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将中国观点扩充为二十国集团成员的整体观点。这一处理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关心经济形势的形象,中方观点向集体观点的转换有利于提升接受度,以便促进全球治理的合作。

例2:究其根本,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

译文:Taking a closer look at today's world economy,we can see that the momentum generated by the last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waning and the potential for growth under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system and model of development is diminishing.

该例选自2015年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原文中的主语原为“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以及“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而译者通过调整句式,将原句改为宾语从句,从而引入了“we”这一主语。这一处理引导参会者共同关注该句主旨,展现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引导者的作用。

(二)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者

中国在推进新时代大国外交的过程中,始终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做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者。习近平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将这一人类文明成果转化为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公共产品,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与认同(王毅,2020)。除此之外,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CIIE)、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China International Fair for Trade in Services,CIFTIS)等大型贸易活动都展现了中国促进国际合作的决心。而在国际讲话中,中国也十分注重其国际合作关系的塑造以及国际合作理念的传达,而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讲话的翻译也发生了一定的历史性变化。

在2015年的习近平讲话的中文稿开篇的礼貌性用语为“与大家见面”,而2016年、2017年以及2019年的讲话中文稿为“同大家相聚”,从中文的表述上可以看出,与2015年所用表述相比,2016年以后的表述展现了中国与世界更为亲密的关系。而从翻译文稿的处理上来看,2015年为 “meet you”,2016年仍为 “meet you”,2017年则为 “be with you”,而2019年翻译为“join you”。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词意的改变,“meet”仅为“遇见、见面”的含义,没有体现与会双方的关系。“Be with you”则在表达了中方与其他国家相伴而行,长久保持合作关系的内涵。“join you”则展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投身二十国集团峰会讨论,是推进国际合作的一员。中国的身份发生了从会议的参与者到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成员的转变,这一翻译的变化也有利于提升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进国际合作的积极性。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国际合作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紧密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全球价值观基础作为理念支撑,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曲星,2013)。这些价值观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均强调各国在不同问题上的共性。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除此之外,涉及共性的概念仍有很多。在五篇讲话的中文稿中,以共同为修饰语的名词词组共有6个,分别为,“共同的道义责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挑战”“共同未来”和“共同利益”,尽管采用了相同的修饰语,但这些概念的翻译却不尽相同,传达出不同的价值理念。

其中,共同的道义责任、共同繁荣以及共同未来中的“共同”被译为shared,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译(a community with a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中的“共同”译法保持一致。而共同发展、共同挑战以及共同利益中的“共同”则被译为“common”。两种不同的译法传递了中国面对全球治理中的机遇与挑战的不同态度。一方面,“shared”有分享、共享的含义。对于“道义责任”“繁荣”以及“未来”,这些概念涉及每一个国家的利益,应当由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来一同构建,仅靠单个国家是无法完成的。另一方面,这些概念对于每个国家的意义又是一致的,每个国家对于道义责任和繁荣的定义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应当是相同的,因而使用“shared”翻译更为贴切。而“common”有公共的、常见的含义,发展、挑战和利益对于各个国家具有普遍性,而各个国家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追求的利益又不尽相同,因此采用“common”更加符合国际形势。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治理中的各国利益与矛盾的准确把握。在国际合作愈发频繁而广泛的今天,细致地掌握各国的发展形势,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表达中国观点,有利于促进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负责任形象。

(三)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论坛,除了为与会各方提供商讨经济议题的国际平台,也为各个国家彰显自己的综合实力提供了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诸多有关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在这些论述中,亲民化语言风格称得上是习近平国际演讲的一大特色,突出地表现在讲故事、引经典、借隐喻和用俗语四个方面(窦卫霖,温建平,2015)。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中的演讲,也有诸多引经据典的例子,官方的翻译也顺应国家利益需求,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此来准确地再现经典的作用。

在本文研究的五篇双语演讲稿中,古代经典、俗语以及成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大多是通过直译进行转换,这种直译建立在准确理解古文以及对古文进行现代化转换的基础上,通过直译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的传统理念和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国形象。

例3:中国古代先贤说:“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译文: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To cure a disease,one should treat its root causes;to fix a problem,one should target its source.”

此处用典源自北宋欧阳修的《准诏言事上书》,该句意为治疗疾病,要从病因根源的生发处即病根去治愈;拯救弊病,也要从弊端的起源处去解决。此处的翻译忠实于该用典的含义,准确地将原语的含义表达了出来,同时在句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通过直译,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准确的传递,这有助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宣传也有一定的作用。

例4:“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译文:A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observed that“Reviewing the past enables us to learn about the law governing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

此处用典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意为借鉴历史,学习历史,可以理解国家兴衰更替的缘由。此处翻译首先进行了增译,使得整个引用在句子结构上更为完整。此外,此处用典的翻译同样采用了直译法,直观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和发展观,既是对中国历史的肯定,同时也是对现今中国发展理念的一种诠释。

此类用典的翻译忠实于原文,准确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治理观念,在印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价值的同时,也有力地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有助于国际各国了解中国文化,丰富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也进一步构建起文化大国的形象。

除了用典以外,成语的翻译对于传播中华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五篇演讲稿内,有诸多经典且饱含深意的成语。对于这类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词类,采取的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法。以“一帆风顺”“饮鸩止渴”和“同舟共济”为例。“一帆风顺”在译文中为“a smooth sailing”,与中文的字面意义基本保持一致,并且保留了中文中的隐喻内涵。“饮鸩止 渴” 译 为 “drinking poison to quench one’s thirst”,同样与中文保持一致。而“同舟共济”则出现了多种译法,其中包括“as passengers of the same boat”“unity”以 及 “stick to gether as partners in meeting”。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有利于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中方的含义。直译展现了中国的文化根基以及文化的特殊性,而意译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借助对经典文化的直译与意译,有力地构建了中国的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形象,同时也与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不谋而合。

五、结语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为基础,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手段来改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从而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外宣翻译作为连接中外文化的重要渠道,承担着传播国家方针政策、态度立场的重任。随着如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合作、国际平台以及国际组织的增多,中国向世界展示自身发展成就的机会也愈发增多。中国应当更加重视外宣翻译的策略、方法,通过外宣翻译对中国形象进行主观的塑造,更有效地树立中国在参与世界经贸合作、全球治理以及文化交流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注 释:

①中国经济网,2020.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9/15/t2020 0915_35746730.shtm l。

猜你喜欢
十国集团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图志
中国外汇(2018年23期)2018-03-11 03:04:20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二十国集团和全球环境治理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
大社会(2016年8期)2016-05-04 03:42:27
期待中国成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
全球化(2015年9期)2015-02-28 12: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