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英,王鹏伟(广东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带领中国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而奋斗的历史,是为中国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历史,是为开创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的历史,是为人类进步和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历史。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出发的历史起点上,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正确解读其奋斗观,对于新阶段继承和弘扬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想信念是奋斗的精神之基。任何国家、民族、政治群体都有某种政治社会理想作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坚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坚定理想、牢记使命,敢于担责、勇毅前行。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处于内外交困,国人的共和理想破灭、奋斗方向迷失、奋斗目标模糊,陷入空前的悲观、消沉、绝望时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成立了无产阶级政党。毛泽东说:“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1]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既是理想的社会形态,也为中国共产党改造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奋斗的价值旨归: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共产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远大理想。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理性信仰。弗罗姆将信仰分为非理性信仰和理性信仰,“非理性信仰是盲目地相信某个人或某些事,它植根于对一个个人或非个人的非理性权威的屈从。”[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由于对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盲目崇拜,或是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情感屈从,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发展性等基本认识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国人的希望不是彼岸的,而是现世的。中国共产党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为了寻求一种可以救亿万同胞于水火、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思想理论,以此改变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命运,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遵循和实践指南,致力于改造中国、改造世界。
一个真正有理想信念的人会践行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因此,理想信念不仅仅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行为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表现在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奋斗实践中。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广大共产党员勇挑重担、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发愤图强、锐意进取,克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有一些人在诱惑与困难面前灰心丧志、投降变节,在思想上被缴了枪,精神上跪下来,丧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做出出轨越界、跑冒滴漏的事情,这些人在实践中不能坚守理想信念,成为了共产党队伍中的淘汰者。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先进性,坚持以行动来验证表态、用实践来兑现承诺,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转化为实际的奋斗行动、奋斗实践。
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理想信念坚定,就会立场坚定、言论坚定、行动坚定,就知奋斗向何方。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不是唾手可得、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奋斗,也不是一代人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如何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党的奋斗实践相联系?在长期的努力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把党的远大理想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共同理想、路线方针政策等相结合,将理想信念民族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将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通过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历史主动性,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一步步实现目标、接近理想。因此,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精神之“钙”和方向指引。
理想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现实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源自人民。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3]的观点,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提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观点,探索出群众路线的政治原则和工作方法,以此汇集成就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实现了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为了人民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有具体的、实在的内容。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不断满足人民各种利益需求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原则的。毛泽东早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就说:“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5]。这里的“吃饭”不仅仅是吃饭问题,指的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所有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胡锦涛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习近平提出:“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8]忧民、爱民、惠民,为人民谋利益,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为人民谋利益中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的。
基于国家民族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为国家谋独立为民族谋复兴根本上也是为人民谋利益。从中国近代历史可知,个人命运常常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当国家或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没有哪个个人可以幸免,正如前人所说:“覆巢之下,焉(安)有完卵”。因此,国家民族利益也是关系个人生死、尊严、自由、平等等的切身利益。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肩负历史使命而诞生。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得到人民的拥护,最终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的历史任务,得到人民的支持,最终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契合了人民的愿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存在。作为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逻辑起点。
中国共产党坚持依靠人民汇聚成就伟业的力量。马克思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9]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实践力量来自哪里呢?毛泽东提出:“世界……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0];邓小平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1];江泽民提出:“人民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12];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13]。近代中国,人口众多,但在外敌面前却没有抵御的力量,归根结底是因为人民群众没有被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习近平说:“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表明,只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能凝聚起成就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相信,只要依靠人民,世界上就没有攻不破的‘法宝’”[15]。人民的力量有那么强大吗?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坚实根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正是将人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依靠人民的力量,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依然认为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前进。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力量的工作原则和方法。通过群众路线的方法,中国共产党凝聚起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力量。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既包括了中共七大上刘少奇提出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16],也包含了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提出的“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的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17]。
综括起来,中国共产党通过群众路线凝聚奋斗力量的要点有:一是深入群众当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想法、需求、困难、愿望等,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问策于民,群策群力,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三是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奋斗力量;四是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以此凝聚共同奋斗的现实力量。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通过运用群众路线了解民情、凝聚共识、问计于民、施政于民、践行初心、凝聚力量,成为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
习近平说:“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8]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高度决定了这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长度、广度和韧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创造出百年辉煌成就。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习近平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9]“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20]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崇高价值的追求、对人间大义的维护、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克服身体、精神和外界的各种局限、困难、挑战,不断求索、追寻,表现出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坚贞不屈、乐观进取、求善、求精、求真、求美的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艰苦奋斗。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就要持久奋斗[21]、艰苦奋斗[22]。邓小平指出我国在贫穷落后的情况下要搞四个现代化就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23]他强调:“丢掉艰苦奋斗传统,就是丢掉了对理想、对事业的追求,就是脱离群众走向腐化堕落的开始。”[24]胡锦涛强调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发展进步,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党才能兴旺发达[25]。新时代,习近平指出:“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26]奋斗精神是国家、民族、政党、个人自立自强、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动力。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无法战胜国内外穷凶极恶的敌人而建立新中国,也无法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无法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包含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等丰富内涵的奋斗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标识。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27]。中国共产党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同时注重争取青年,引导青年继承和弘扬奋斗精神。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28]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29]。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是美好的、伟大的,可以造福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但要完成这个事业是艰巨的,需要很多代人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引导一代代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将个人的事业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联,在参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中创造出彩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在工作中坚持艰苦奋斗是不易的,因为正如习近平所说:“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长期的”“奋斗是曲折的。”[30]对党的历史进行考察发现,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有许多党员干部没有做到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而艰苦奋斗,有的脱党、叛党,有的违犯党规党纪,甚至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共产党人无法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呢?毛泽东曾说:“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 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31]由此可知,像糖衣炮弹这些外在诱惑或不良思想观念会消磨人的奋斗精神、摧毁人的奋斗意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不但与敌人做殊死斗争,与外在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作斗争,还与消磨人的奋斗精神的不良思想观念作斗争。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说:“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32]这种现象符合人性的特点,因为任何人都会因取得胜利或成功而开心,进而对自己充满信心。但自信过头就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当一个人过着舒适的生活,自然难以离开舒适区,再去吃苦奋斗。这表明人要保持奋斗精神,就要与自身的懒惰思想、不思进取的思想做斗争。而这些由于取得工作成绩而产生的骄傲情绪、功臣思想、贪图享乐的观念就是消磨人的奋斗精神的不良因素。此外,在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也是影响奋斗精神继承和弘扬的不良因素。
奋斗精神与以上不良思想和风气是水火不容的。继承和弘扬奋斗精神,是克服不良思想和作风的重要方法;同时,与这些不良思想和风气作斗争,也是形塑奋斗精神的重要途径。党在百年奋斗中,取得了与不良思想和风气作斗争的重要经验: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和主观世界改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在工作中真干、实干、苦干、巧干,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不骄傲自满、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不斤斤计较,不乱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时刻防范糖衣炮弹。三是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保持血肉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四是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来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塑造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继承弘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奋斗效果不仅取决于奋斗过程,还取决于奋斗本领。1939年毛泽东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33]本领恐慌其实就是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成就伟大事业时应注重提高每个党员的奋斗本领,进而提升整个党的奋斗能力和奋斗效能。中国共产党坚持通过努力学习和勤于实践来提高奋斗本领。
学习力也是一种奋斗能力。无论自然界的事物,还是社会现象,都有其发展的规律。要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就要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效力。中国共产党重视通过学习提高解决事物的矛盾、问题和克服困难、挑战的能力。在革命时期,由于许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知识匮乏,党通过举办学习班、讲习所等来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奋斗本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党办夜校、高校,通过教育和扫盲行动,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复杂,即使有的党员干部有奋斗的愿望和行动,也会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及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学习更是成为党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还会出现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要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就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办法,提高奋斗本领。
通过学习提高奋斗本领,关键要回答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思想境界、政治觉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眼界和视野,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第二,明确学习哪些内容是提高奋斗能力的关键。学习内容要系统全面,一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并掌握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历史的潜在规律,预见历史的发展趋势,提高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二是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三是学习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益智,以学修身。第三,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毛泽东提出解决学习困难的办法是“挤”和“钻”。“挤”就是挤出时间;“钻”就是把读不懂的东西当仇人或堡垒一样攻它,直到攻克它。如果正面无法攻克,还可采取“旁袭侧击、四面包围”的办法,从旁的东西学起,先打下基础,再一点一点搞通正面的东西[34]。由此可知,学习本身是磨炼人的意志、提升奋斗能力、培育奋斗精神的实践活动。第四,将勤学与善思结合。学习不但要在理论上弄通学会,还要与时代相结合、与国内外环境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和实现的目标相结合,进行独立思考,取得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边思考,边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学习贵在坚持。学习不但要付出体力,更重要的是付出脑力。不管是思想懒惰还是身体懒惰,都难以坚持学习。在人类的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的现代,要紧跟时代、掌握知识、提高本领,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奋斗实践不但是践行理想信念、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奋斗目标的活动,同时也是磨练意志、增长本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奋斗实践中积累经验、修正错误、磨炼奋斗意志、锻造强硬本领。
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实践中淬炼奋斗本领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毛泽东曾说:“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35]这就必须“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36]人类的知识正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断增长的、丰富的。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实践中,在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学真知、悟真谛、获新知,实现理论的创新创造。第二,在实践中探索和掌握工作方法。好的工作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好的工作方法是在奋斗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探索出许多独具特色且颇具成效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在奋斗实践中才能将好的工作方法逐渐掌握、娴熟运用、贯彻执行,并改进工作方法、创造新的工作方法、技巧。第三,在实践中磨砺意志。一个人的奋斗意志锤炼,不能只靠学习,更要在奋斗实践中去磨砺。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只有在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经过磨砺,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锻炼,才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只有在摸爬滚打后才能锻炼出坚如磐石的奋斗意志和坚不可摧的奋斗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学习和借鉴自身和他者的经验教训,以此把握规律、坚定信心、开创未来。这是因为,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社会制度、现实条件不同,人们奋斗的理想、目标不同,追求的价值甚至有巨大差异,但他们奋斗的方法、精神和教训有许多是通用的,具有超越历史和地域的价值。中国共产党人敞开胸怀和视野,不但着眼党自身的奋斗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汲取,还重视以史为鉴、以他党为鉴、以他国为鉴,从中吸收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学习和借鉴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奋斗所持有的重要观点。
《旧唐书·魏征传》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有浩瀚的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有丰富的个人奋斗案例和国家治乱兴衰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成就个人提供了丰富借鉴。习近平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37]。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为中国共产党处理当代问题、破解社会和国际难题提供了思想智慧。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时,中国共产党汲取了近代先贤们的经验教训。具有不屈奋斗精神的近代先贤们为了使中国赶上时代,进行了各种改革、革命实践,历经了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实业层面到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的反复探索,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为后人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料。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国文化精神,汲取近代历史经验教训,在探索中国道路时,坚持不走历史老路,而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党的百年奋斗之路是坎坷的,有大量成功的经验,也犯了不少错误,走了许多弯路。古人云“胜不骄,败不馁”。中国共产党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坚持在奋斗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承认错误,并在前行中以经验为指导,以错误为警示。
如何吸收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并指导未来工作呢?中国共产党逐渐总结出一些好的方法:第一,把成功的奋斗实践上升为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历史决议等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经验的总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第二,将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发挥其较长时间的正向效能。第三,将成功的做法变为党的优良传统、工作套路、思维方法,经过学习训练,不断在共产党人中代际传承。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常常以过去的错误、失误来警示自己,以免重蹈覆辙。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38]列宁说过:“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39]。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能够发现错误、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也经常犯错误。但是我们注意和研究犯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40]“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这样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41]由此,以错误和教训来警示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奋斗的重要观点。
《诗经·小雅·鹤鸣》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视野虚心学习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建设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的创新发展上借鉴他国有益成果。近代国人学习、借鉴了西方国家许多不同的理论成果,而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在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奋斗实践提供了思想遵循。其次,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他国现代化有益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了苏联的做法。但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及时发现苏联模式的致命弊端时,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以苏为鉴”及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的思想。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时,对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也进行认真学习和借鉴。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42]学习他者,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学习他者,并不是迷失于他者,而是要立足自己,有选择地借鉴。即“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43],决不能照抄照搬。中国共产党扎根本国土壤、立足本国实际,汲取充沛养分,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坚持在学习借鉴中以我为主,将一切有益成果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