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2022-03-25 00:39翟媛媛于瑞涛
河南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科技型科创河南省

翟媛媛 李 菡 于瑞涛

(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3)

0 引言

我国正处于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的新阶段,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及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1]。新时期的河南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金融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关键要素,既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规避化解创新风险提供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2]。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创造的主力军,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创新的需要,改善传统融资模式及渠道的弊端,笔者在河南省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服务模式,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

1 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河南省已建立起由河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等11个单位组成的省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河南全省科技金融工作;组建了河南省科技金融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等2家基础研究机构,开展科技金融理论研究;构建了由1家科技贷受托管理机构、2家“科技贷”专业机构、3家政府投资基金受托管理机构、8家基金管理机构、11家“科技贷”合作银行和18个地市科技金融联络员组成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了河南省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全线上企业融资需求发布、对接业务办理、统计分析等功能。以上机构体系的建立可共同服务政策链、资本链、信贷链、风控链,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科技金融体系[3]。

1.1 提供科技与金融融合政策链

河南省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一是出台指导意见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河南省政府关于创新机制全方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机制和科技创业投资机制;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政策措施》提出了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十项举措;出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实施方案》设立全省第一支科创类母基金;河南银保监局联合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河南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完善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着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二是出台实施方案形成科技金融服务指南。河南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出台的《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实施方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方案》《河南省科技金融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河南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河南省科技信贷准备金管理方案》等一系列措施,以省市联动、投贷结合,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为支撑的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区域科技硬实力、经济创新力。

1.2 建设全周期科创金融资本链

为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河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根据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分别设立了三类基金。一是支持企业初创期的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5亿元),采取直接投资方式,投资范围主要包括河南省内的国家及省级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科技型小微企业等省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二是支持企业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3亿元),母基金重点支持自创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子基金主要支持各级各类财政科技计划和其他社会资本支持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新产品、新材料、新模式、新业态等[4]。三是重点支持自创区重大项目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11亿元),主要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研平台、领军人才创业等项目在自创区落地开展股权投资。据河南省科技厅公开数据显示,三只基金省财政共出资6.5亿元,总规模19亿元,实现了财政资金3倍以上的放大,实现了创业投资、母子基金和天使投资全覆盖。截至2022年6月底,三只基金已累计投资92个项目,资金共计14.53亿元,培育出2家上市企业,4家上市在辅导企业。

1.3 建立健全创新科技企业融资信贷链

为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断建立健全科技型融资信贷链。一是深入推进“科技贷”业务,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通过与银行共担风险,引导银行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实物资产抵押比例至30%以下,利率不超过5%,政府对其出现的损失进行30%~60%的补偿。公开数据显示,经过6年发展,河南省财政累计出资2.7亿元设立科技信贷准备金,合作银行达到16家。2022年,河南省“科技贷”上半年实现放款25.17亿元,支持企业422家(次);累计实现放款97.65亿元,支持企业1 816家(次),平均贷款利率4.19%,已扶持1家企业上市,2家通过上市审核,16家上市在辅。同时,指导带动郑州、洛阳等地区开展地方“郑科贷”等科技信贷业务,2022年上半年共支持300余家科技企业20亿元以上。二是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河南省企业专利质押融资额累计达到105.51亿元,质押项目数量695件,位居中部六省第一。近3年,河南省企业实现质押融资专利520件,融资额21.6亿元。

1.4 探索企业创新创业风控链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河南省融资担保行业逐渐打破缓慢增长的瓶颈,进入发展快车道,在分散和化解创新创业风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行业担保机构增速明显,融资担保机构资本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河南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河南省共有融资担保机构273家,全国排名第6位,中部六省第1名,行业增速首次超10%。近三年,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共增资78.7亿元,国有控股融资担保机构增资占比98%。二是河南省多层次、多维度的融资担保体系正加速完善。2022年,河南省首次选取了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揭榜挂帅攻关险)等5个险种列入科技保险补贴的范围,按照实际支出保费的30%,给每个企业每年最高补贴额度不超过20万元的补贴。

2 河南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来,虽然河南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科技金融创新产品供给不足

一是创业风险投资供不应求。现有风险投资机构相对较少,科技担保体系不健全,尤其是真正投资于初创期企业的资本类别更少,风投向企业生命周期后移的现象明显,偏离了创业风险投资的本意。二是科技金融平台及机构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虽然建有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但工作协同及上下联动机制不够明确,尚未形成覆盖各县市区的科技金融决策及服务网络。三是信贷业务近年来虽然获得了快速增长,实现了全省覆盖,但是也面临着地区信贷资源分布不均、受经济形势影响后续风控难度加大等问题。如何在业务推广和风险把控之间做好平衡从而保证该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此外,如何对科技型企业加强信贷产品创新、科创担保增信、上市发债融资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2.2 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体系不完善

科技企业对金融的需求在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会有多元化的表现,基于企业全发展周期的服务体系尚待完善。一是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和平台较少,目前河南省仅有1个河南省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可办理“科技贷”业务、投融资信息对接和政策咨询工作等,仅有河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星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家专业机构可专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仅有1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在挂牌服务。二是发挥科技金融牵头作用的科技主管部门人力缺乏,亟需加大科技金融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相关机构的服务效能。三是金融机构并未建立起专门服务科技金融的事业部。目前虽已有郑州银行成立科创金融事业部以及2个科创专营支行试水推进专营机制,但服务体量上远未达到业务所需。

2.3 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发展不平衡

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与国内较早开始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的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单一融资渠道未有明显改善,以银行体系为代表的融资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担保、保险、租赁、小额贷、创业贷等多方合作共同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体系有待完善。二是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仍旧明显,地方政府在支持科技型企业获得金融支撑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目前虽建立了科技贷、科创基金、科技金融补助、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活动,但一些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还存在空白。三是目前的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和工作机制不够全面,协同性不够,尤其是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欠缺的问题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

3 对构建河南省现代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议

近些年来,河南省虽然在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积极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经济下行形势下,中小企业订单量不足,现金流面临较大压力,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受到创新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金融生态不平衡等方面因素制约,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综合我国其他省市的建设经验,笔者提出五点建议。

3.1 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倾斜,加大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入聚集科创金融资源,加快发展专业化科创金融机构,重点争取设立科创金融专营银行。二是提高地方金融组织服务科创能力,探索建立试验区科创金融特色机构评价标准、业务体系和监管制度,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开展“监管沙盒”试点。三是实施科技金融人才战略,大力聚集科技和金融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科技金融专业服务人才,建议通过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加大基础项目研发及领导管理人才培育。四是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通科技金融连接管道,最终构建形成体系健全、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金融服务体系。

3.2 加强科技创新全周期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科技金融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形成“创新创业投资+信贷服务创新+科创担保增信+知识产权和科技保险服务+上市发债融资”全链条、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二是针对股权投资募集难、投资难、退出难等问题,探索发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二级交易基金以及二手份额转让基金、建立完善国有创业投资企业跟投机制等方面的先行先试。三是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新模式,争取投贷联动试点,逐步建立专业化的研究和投资团队,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科技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变现。

3.3 推动金融、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示范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简化基金设立流程,由引导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设立和运作引导基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加大对母(子)基金管理机构和社会出资人奖励激励力度以及引导基金收益让渡幅度,设立优惠条件鼓励社会出资人购买引导基金所持基金股权或份额,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三是发展供应链金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持续探索“保险+园区+政策”发展服务模式,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创园区等创新集聚地提供一体化保障。

3.4 推进要素市场发展和平台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创建科技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平台,有效突破金企信息不对称瓶颈,提升金融数据治理水平。二是通过数据赋能、强化金融科技应用提供有效支持。比如贷前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手段[5],深度挖掘企业科技、税收、工商、电力等数据;贷后运用金融科技工具持续跟踪,真实、准确、动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风险状况,实现全流程风险管理。三是打造“河南—科创板”,搭建上市服务基地,优化金融辅导和管家服务,协助科技企业做好资本路径规划,助力河南企业走进资本市场。四是加快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体系,鼓励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深入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保证业务,鼓励金融机构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资建立专业融资机构或业务板块。

3.5 优化金融环境,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开放

一是在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要重点强化平台支持,推动区域社会信用大数据中心和科技金融政务区块链平台建设。二是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扎实推进质押融资专利价值评估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与知识产权质押相适应的授信流程和风控体系,为推动科创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三是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发挥地方财政和地方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资金助力、风险分担作用,稳妥有效地做好风险化解及分担工作。四是推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服务,探索在航空港区开展本外币合一的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加强资源配置流动,提升科技创新型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性。

4 结语

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主体协同推进;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从基础平台设施、基础制度安排、基础产品服务开始建设。河南省在科技金融政策供给、企业全周期资本链构建、信贷融资供应链创新、创新创业风控链建设等方面已经有所建树,但仍需在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培养领域复合型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全周期金融服务、推动科技金融和产业融合,促进要素市场发展和平台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增信机制、提升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的积极性,坚守为科技企业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持续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初心和使命,方能持续改善科技创新土壤,培育科技金融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科技型科创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