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军 王诗婧
(1.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湖北武汉 430024;2.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所作出的应对策略,也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早在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在《“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中提出要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1]。2019 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计4762 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还将安排100 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孵化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 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 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形成百十万千“专精特新”企业群体[2]。各地为了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也加紧了新一轮的培育工作,财政奖补、股权融资等各类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民营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专精特新”企业长期专注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劲、配套能力突出、要素集聚功能强大。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对加快科技创新、激发产业发展动能、补链强链增强经济韧劲、形成产业集群、壮大区域经济发展根基意义重大。
我国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和“卡脖子”技术,这不仅制约了我国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也卡住了国家经济的“命脉”。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推动制造业由“三低一弱”走向“三高一强”,科技创新是关键。“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家队”,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科创情报SaaS 服务商智慧芽发布的《202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能力和科创力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的4672 家“小巨人”企业拥有专利申请48.18 万件,平均专利申请98 件;有效发明专利6.57 万件,平均有效发明专利约13 件;软件著作权5.56 万件,平均软件著作权约11 件。三类指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专精特新”企业虽然体量不大,但创新实力强、专业程度高、发展潜力大。面对国内经济发展短板及外部环境挑战,引导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是解决“卡脖子”难题,打造“杀手锏”技术,打造“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不足,除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之外,还与产业链上存在“断点”和“堵点”密切相关。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表面上体现为产品、技术和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却是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3]。我国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畅通是关键,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从我国4762 家“专精特新”企业的行业分布看,90%以上企业集中在“四基”领域,处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关键环节,是“补短板”“锻长板”的重要支撑[4]。“专精特新”企业既可以围绕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达到补链强链的战略意图,还可以专注细分领域,攻克核心技术成为“单项冠军”,提升我国与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集群化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的形成既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也需要中小企业的深度参与,大中小企业相互补充、紧密合作,方能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从我国4762 家“专精特新”企业的区域分布看,一半以上企业分布在东部地区,具有高度集群化特点。主要原因在于“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领域拥有相对优势、市场占有率高,可以发挥强大的集聚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实际上,“专精特新”企业在许多地区已成为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对打造专业化产业聚集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这些特点决定了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突破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并把企业做精做优做强,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专业化领域或细分市场[5],专注于提升产品性能或服务质量,形成局部竞争优势。从国内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看,只有“专”才能“精”,只有“精”才能做久做强。“专精特新”发展模式是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规模效应,打造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6]。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民营企业的“专精特新”之路并非坦途。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2021 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投入“千强”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高达8185 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33.6%,平均研发强度达到2.57%,比全国平均研发强度高0.17 个百分点。近几年的《中国民营经济报告》也显示,民营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以及有效发明专利数多年占比超过75%。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为社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创造了大量的正外部性,贡献了“创新红利”。但相对于民营企业庞大的基数而言,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仍不足,“主力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缺乏“进取者优势”,不愿、不敢、不能创新。
一是创新意愿不足。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2—2021 年,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从1085.7 万户增长到4457.5 万户,10 年间翻了2 番,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民营企业将科技创新视为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华为、腾讯、美的、百度等大型民营企业,在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方面不仅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的平均水平,还高于许多国有企业,但一些中小微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却稍显不足。从2020 年我国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中“专精特新”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看,分别为6.44%、6.91%、4.77%、2.58%,与大型企业10%以上的研发强度相比仍有差距。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缺乏原始创新或关键技术,基础元件受制于人,创新的利润贡献相对有限。这类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低水平、高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并存的特点,使得他们对科技创新必要性的认知不足,不愿投资于技术创新。对科技创新的不合理认知已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创新意愿的重要因素[7]。
二是创新资源短缺。我国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突出,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营企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相对较差,大学毕业生对民营企业的认可度并不高。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用工荒、招工难”现象仍较为普遍,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则更为突出。以技术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8]。
三是发展战略不适。发展战略是企业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对经营运作所进行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其主要目标是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过去,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是机会导向,“模仿、跟风”导致战略趋同化严重。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局势处于增速有限回落、动力转换、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传统的依靠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发展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盲目跟风扩张的“套利式”发展战略已经难以为继。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些民营企业仍囿于旧的发展思路,未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极大阻碍了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
除了自身因素外,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还面临一系列外部挑战。近年来,为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但一些政策在执行中仍存在“肠梗阻”、“最后一公里”不畅、支持适配性不足等问题,致使民营企业难以获得持续支持。
一是融资渠道不畅导致创新投入不够。资金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催化剂”。我国现行融资体系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规模小、风险高、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获得中长期资金难度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企业成本”调研报告》显示,民营企业短期贷款、长期贷款和债券融资占比分别为72.8%、17.0%和4.6%。为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倒逼民营企业过度依赖“短贷长投”,将短期银行贷款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还为银行坏账的发生埋下了导火索。即便如此,有限的金融资源仍难以覆盖多数中小微企业,相当数量的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负担远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长期存在,极大限制了民营企业增大创新投入的能力。
二是服务体系不优导致创新效率不高。科技创新服务是创新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助力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谋划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并持续出台相应政策将改革成果予以制度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但仍存在服务功能单一、专业人才短缺、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特别是面向民营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孵化器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分布不均,与技术创新紧密相关的技术鉴定、评估、交易、推广、咨询等科技服务市场发展不充分,导致一些有价值的产品或技术因无法获得有效认证而无法进入市场,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
三是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不仅能给创新主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担、利益分配、激励和容错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激发民营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目前,我国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逐步加大了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但激励政策的安排仍存在一定缺陷,如财政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商品化的支持不足,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无法得到应有补偿,市场选择、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等。这些政策作为科技创新利益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排的不合理性会弱化创新的制度约束和市场压力,抑制企业的创新意愿,造成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要助力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之路行稳致远,需要企业、资本和政府共同努力,集聚内生发展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核心所在,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非易事,既要改造思想观念、发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增强创新意愿,让企业“愿创新”,还要强化企业自身建设、突破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瓶颈,让企业“能创新”[9]。
一是专注主业,发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既是要素整合者、生产组织者,又是市场开拓者。企业家精神能够与企业发展、经济政策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政策实效。推动民营企业在“专精特新”之路上走高、走远,发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创新意愿是关键。可以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强化企业家培训、发挥行业商会组织作用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家紧跟时代需求、改变思想观念、发扬工匠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致力于将企业打造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
二是强化协作,整合创新资源。“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人才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提升民营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突破人才短缺瓶颈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的同时,努力构建开放式创新模式。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横向合作,积极参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架构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突破企业边界协作创新,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提升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配置效率。
三是战略转型,专注行业深耕。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企业需要及时转变发展思路、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特别是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必须要摒弃规模崇拜、拒绝多元化诱惑。民营企业只有专注行业深耕,本着“生产一代、研发二代、预见三代”的思路,聚焦主业,走专业化之路,不断提高产品及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在竞争中创优势、求生存、谋发展。
强化资金支持是助力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重要保障。大量“小而专”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时间短则十年、长则数十年,要尊重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资本摒弃“挣快钱”的思路,形成“与时间做朋友”的耐心,不断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活水”。
一是强化信贷产品服务创新,提升信贷支持力度。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必要在现有融资体系的基础上,以精准化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体系。一方面可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融资产品,如放宽“专精特新”企业抵质押条件,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商标、专利、应收账款、订单质押融资以及产业链融资等信贷产品和服务[10],升级完善覆盖“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融资服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保险的支持作用,不断降低科技创新项目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11],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资金支持。
二是利用全国性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资本市场对支持“专精特新”具有天然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科创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个板块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2],特别是新三板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服务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但这一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企业科创活动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有必要在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科创板等专业资本市场的同时,抢抓北交所设立的重要战略机遇[13],支持专业证券机构为“专精特新”后备企业设计从“新三板挂牌到北交所上市”的整体上市规划,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帮助企业更早熟悉和进入资本市场。
三是发挥地方资本市场作用,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是专门为特定区域企业提供股权、债券转让和融资服务的场外私募交易市场,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多个地区在当地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专设了“专精特新板”,旨在帮助其所在区域“专精特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资本服务与智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市场融资与服务功能,一方面积极调动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力量,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全国性资本市场合作,探索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进军新三板的“绿色通道”,打通企业上市“最后一公里”,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引导中小型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培育“专精特新”还需为民营企业量身打造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和制度保障等配套支持政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14]。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推动协同创新。创新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依靠民营企业自身单兵作战、单打独斗,而应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协同发展。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来自行业龙头企业在资源和场景上的赋能。为助力“小规模,大协作”共赢生态的形成,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可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有效降低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通过“小规模,大协作”增强形成特色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二是注重人才引育,强化智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根本在人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开放式协作创新,可以突破企业边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自身人才短缺的问题,但“专精特新”企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仍有赖于“自有”人才团队。要彻底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必须“引”“育”并重,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整合现有各类人才计划,将民营企业创新人才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15],并对民营企业急需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就学、就医和购房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使企业平等享受政府人才引进和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在创新人才引进和储备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要加大稀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力量,统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保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人才供给。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成熟有时需要一代甚至几代经营者的努力才能实现,要让民营企业专注于“专精特新”的前提条件是要稳定企业的预期,其中民营企业权益保障的制度化是稳预期的重要基石。因此,引导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必须强化制度保障、激发企业专注“专精特新”的定力,一方面要破除所有制歧视,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清理和废止阻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规定,保证民营企业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获得平等地位,让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和严格执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真正让民营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上得实惠、获发展。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容错机制,完善创业保险体系,降低创业者的破产风险,让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