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的急诊护理路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2022-03-25 03:35
黑龙江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医护急诊科成功率

宋 倩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心血管病因[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根据心电图表现,即ST段弓背向上抬高判定。目前,对于STEMI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救治时间,患者越早接受PCI效果越好[2]。但目前我国STEMI患者普遍存在PCI治疗延迟现象,部分患者甚至失去再灌注治疗机会,导致临床效果和预后较差[3-4]。急诊PCI需要急救医生、护士的配合,并形成一套标准流程以获得最佳救治效果。为提高诊治效率及优化医疗资源配合,本研究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STEMI急诊护理路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1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3.42±6.18)岁;体质量49~82 kg,平均体质量(61.92±7.34)kg;既往病史:冠心病13例,心肌梗死11例,脑卒中7例。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3.25±6.44)岁;体质量48~84 kg,平均体质量(62.20±7.65)kg;既往病史:冠心病15例,心肌梗死10例,脑卒中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诊断标准,心电图检查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ST抬高0.1 mV及以上;首次发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伴有肝、肾、肺等严重并发症;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发性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急诊胸闷、胸痛患者来诊,分诊护士进行初步评估,然后指引其至心电图室检查,心电图无异常者继续候诊,ST段抬高者上报医生,开通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心内科医生评估病情后确定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的急诊护理路径:(1)组建STEMI急诊医疗团队。成员包括急诊心内科医生1名,PCI医生1名,急诊科预检护士1名、抢救护士3名。团队成员每周参加1次STEMI急救护理相关内容、技能培训,并进行现场模拟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团队。(2)制定STEMI急诊护理路径。①胸痛胸闷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预检护士在2 min内完成评估、分诊,快速询问病史,评估病情危重程度(气道是否通畅,呼吸、循环情况,神经损伤程度),病情轻微者引导其至心电图室做心电图,病情危急者送入抢救室,给予吸氧等急救处理,立即通知心内科医生,开启STEMI急诊绿色通道。②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急诊科护士5 min内完成再次评估、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及血标本采集,同时心内科医生采集18导心电图,在15 min内确诊患者STEMI后给予300 mg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责任护士电话通知导管室、CCU、绿色通道外勤护工等各部门,一键启动导管室,确保20 min到达岗位。③就诊20~30 min内,责任护士对患者评估其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并进行用药、排便等健康教育,完成发病至就诊时间追踪,必要时给予复查床边心电图。确诊后立即请心内科医生会诊,临床医生及护士进行PCI术前准备,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就诊40 min内,导管室医生及护士准备好抢救药品、仪器,与急诊科医生、抢救室护士完成患者交接。⑤就诊90 min内,球囊开通血管。⑥PCI术后转运至CUU,给予持续生命体征监护,包括心电监护、监测心肌酶谱、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常规等,及早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率、急诊室至球囊扩张时间(DTB)达标率、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及预后状况。(1)救治效率:记录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完成心电图时间、完成介入准备时间及DTB。(2)DTB≤90 min比例、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状况:预后包括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出血等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效率情况

观察组分诊评估、完成心电图、完成介入准备及DTB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效率情况(±s) min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效率情况(±s) min

组别对照组(n=51)观察组(n=53)t值P值分诊评估时间2.79±0.62 1.05±0.21 19.315 0完成心电图时间7.43±1.86 4.81±1.33 8.287 0完成介入准备时间51.37±7.46 31.67±5.45 15.420 0 DTB 96.52±10.60 79.13±7.88 9.519 0

2.2 两组患者DTB≤90 min比例、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状况

观察组DTB≤90 min比例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未康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DTB≤90 min比例、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状况 例(%)

3 讨论

STEMI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急性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挽救生命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国际要求的DTB时间在90 min内,但多项研究显示,我国目前AMI患者的DTB时间与国际要求时间仍存在较大差距[7-8]。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于STEMI患者而言,缺乏针对性、时间性及计划性,导致各环节时间、资源浪费,救治效率不够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分诊评估、完成心电图、完成介入准备及DTB时间短于对照组,DTB≤90 min比例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未康复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的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对STEMI患者救治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改善预后状况。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的急诊护理路径对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控制各项护理操作时间,明确护理路径,急诊护士采取的各项护理措施均有据可循,体现出急诊救治的科学性、时间性和计划性,从而减少各环节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救治效率和抢救成功率[9]。STEMI急救护理医护团队的成立,能够实现对急诊医生及护士进行定期培训考核,确保护理效能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整体团队协作能力,为STEMI患者急救效率提供有力保障。常规护理流程中,患者至急诊科就诊后,均需完成心电图检查及诊断方可进入抢救室,导致可疑STEMI患者常因等候心电图检查而延迟诊断。而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的急诊护理路径中,急诊科预检护士快速完成病情评估及分诊,病情危重者直接送至抢救室,可减少患者分诊时间。心电图改由急诊科医生检查,并同时完成STEMI诊断,避免第一治疗时间的延误,遏制心肌进一步损伤,进而改善预后[10-11]。对于可疑STEMI患者一律开启绿色通道,提前一键启动导管室,缩短介入准备时间及DTB,先手术后补办手续,缩短整个急诊救治时间,有效提高救治效率。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医护团队合作的急诊护理路径,实现STEMI急救护理工作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不仅能够提高急诊科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还减少了医疗资源浪费[12]。

综上所述,基于医护团队合作构建的急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对STEMI患者的救治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急诊科成功率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