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促进剖宫产产后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3-25 03:35毛美金
黑龙江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泌乳外科剖宫产

毛美金

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江西 上饶 334600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适用于产力异常、头盆不称、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等不易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在围生期医学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下,剖宫产技术不断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且目前已高于全球多数国家[1]。剖宫产在解决难产、保障母婴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产后切口疼痛、各种远近期并发症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后恢复[2]。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制定围术期优化护理方案,以减少手术应激、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达到快速康复目的。相关研究显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且不影响安全性,有利于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因此该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促进剖宫产产后快速康复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的84例行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中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53±3.85)岁,17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93±0.62)周;婚龄21~33岁,平均婚龄(27.73±1.69)岁,手术时间33~72 min,平均手术时间(49.36±4.82)min;术中出血量390~78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568.05±47.38)mL,术中输液量750~1 500 mL,平均苏红输液量(1 084.81±89.13)mL。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13例。医保类型为居民医保28例,职工医保14例。观察组中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28±3.46)岁,19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02±0.66)周,婚龄20~31岁,平均婚龄(27.22±1.68)岁,手术时间30~76 min,平均手术时间(50.17±5.44)min,术中出血量380~80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570.92±51.44)mL,术中输液量750~1 500 mL,平均苏红输液量(1 076.52±97.63)mL。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6例。医保类型为居民医保25例,职工医保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剖宫产指征,且为择期剖宫产,手术顺利,术后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方式为硬腰联合麻醉,术后带自动镇痛泵,足月、单胎妊娠,已婚,精神状态正常,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8~10分,阅读、理解、认知能力正常,能独立完成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妊娠内外科疾病,包括高血压、血液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严重妊娠并发症,有急慢性头痛及腰肌劳损病史,术前、术后病情变化,有精神病史,有智力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医护访视进行常规口头宣教,术前12 h禁食,6 h禁饮,术中调节手术室温度,维持体温,术后6 h可进流食,肛门排气后逐渐改为半流食、普食,术后1~2 d拔除导尿管,指导家属搀扶搀扶下床活动,告知母乳喂养好处,鼓励产妇多进食鸡汤等促进泌乳。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①心理:责任护士快速讲解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目的及意义,告知如何正确配合手术和护理,对于存在不良情绪者,给予语言、动作安慰,改善术前心理状态。②饮食:术前6 h禁食,2 h禁水,术前2~6 h口服500 mL 10%葡萄糖液。(2)术中。①止吐:麻醉前,预防性使用止吐剂。②保持体温:调控手术室温度为24~26℃,身下垫加温毯,加热术中输液、冲洗液及血制品,保持温度在37℃左右,转运时也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出现低体温。③母婴接触:新生儿娩出后,尽早与产妇接触,增进母婴亲密关系。(3)术后。根据产妇手术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人产后康复单,包括饮食、活动、子宫复旧、情绪管理、营养评估、乳房护理及盆底肌动能锻炼等,并向产妇介绍具体措施。①早进食:术后2 h饮用少量温水,无不适后给予300 mL 10%葡萄糖液,术后6 h可进普食,术日根据产妇尿量和饮水量给予补液,肛门排气前,禁食奶类、糖类,避免肠内大量积气。②早拔管:术后12 h拔除导尿管。③早活动:产妇返回病房后,及开始下肢活动,双下肢尚无自主感觉时,由责任护士指导家属协助产妇进行被动活动,包括对腓肠肌、肱二头肌、肱四头肌的按摩,踝关节顺时针、逆时针环转运动,足背屈背伸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等。定时更换体位,术后6 h产妇麻醉清醒后取半坐卧位或侧卧位,进行抬腿、伸臂等活动,术后12 h后,指导家属协助产妇离床活动,责任护士床旁教授产后康复操。④早泌乳:术后用热毛巾清洁乳房,并指导产妇按摩乳房,疏通乳腺管,促进泌乳,出现乳房胀痛等情况时,毛巾局部热敷5~6 min,并指导产妇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少食含油量多的汤类,并分析初乳乳汁成分,根据分析结果平衡产妇营养供给。⑤术后当日,进行疼痛评估,及时给予止痛措施,包括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等,疼痛明显者,遵医嘱给予曲马多,指导产妇及家属按摩子宫,3~5 min/次,每隔30~50 min按摩1次,连续按摩2~3 d。⑥并发症预防:术后给予口香糖假饲、早进食,预防肠胀气,哺乳前用维生素AD滴剂涂抹乳头、乳晕,指导产妇正确喂养姿势,哺乳后用医用冷敷凝胶乳贴贴乳头,预防乳头皲裂。为避免两组患者互相干扰,对照组与观察组产妇分病室安排,有责任护士分组负责,同期实施研究。

1.4 观察指标

(1)术后康复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2)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7]评估产妇主观疼痛程度,采用0~10个数字段的直尺,根据产妇面部表情及主诉判断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于术后6 h、12 h、24 h进行测评,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3)舒适度:术后1 d,采取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8]评估产妇舒适度,包含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1~4分)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4)生命体征情况:记录产妇术后6 h生命体征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脉搏。(5)泌乳始动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在<24 h、24~48 h、>48 h时间段初始泌乳例数。(6)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肠胀气、乳头皲裂及膀胱刺激症等情况。所有数据的收集与录入均有双人完成,对每项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每项数据合格及数据的准确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情况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情况(±s)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首次排气时间(h)31.65±5.32 22.47±3.46 9.375 0下床活动时间(h)35.62±6.78 15.43±3.57 17.076 0住院时间(d)7.73±0.91 5.92±0.76 9.894 0疼痛评分(分)3.45±0.88 2.31±0.45 7.475 0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

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术后6 h 6.33±1.47 5.29±0.84 3.981 0术后12 h 4.78±0.96 3.35±0.79 7.454 0术后24 h 3.45±0.88 2.31±0.45 7.475 0

2.3 两组患者术后GCQ情况

观察组术后GCQ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GCQ评分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GCQ评分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生理15.65±3.28 20.55±2.72 7.453 0心理16.59±3.80 22.31±2.35 8.297 0精神15.97±3.23 21.16±2.85 7.808 0社会文化和环境18.02±2.49 24.34±1.76 13.433 0

2.4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6 h时生命体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情况(±s) 分

表4 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血氧饱和度(%)97.38±1.06 97.82±1.31 1.692 0.094收缩压(mmHg)125.96±7.41 123.85±10.34 1.075 0.286舒张压(mmHg)77.62±6.52 76.73±6.71 0.617 0.539呼吸频率(次/min)20.39±1.94 20.15±1.53 0.630 0.531脉搏(次/min)84.43±8.64 85.32±7.45 0.506 0.615

2.5 两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情况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泌乳始动时间情况 例(%)

2.6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例(%)

3 讨论

剖宫产虽能够帮助产妇解决多个难题,但其作为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产妇术后免疫功能下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同时,多数产妇因担心手术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加之饮食受限,影响产后泌乳时间[9-10]。因此,剖宫产围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妇术后恢复尤为重要。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护理理念,其通过优化围术期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来达到快速康复目的[11]。该理念强调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经优化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其在心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领域均已取得良好效果[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术后首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及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 h、12 h、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CQ中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后快速康复,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促进泌乳,降低并发症率,且不会引起产妇生命体征剧烈波动。万娜等[15]研究显示,剖宫产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促进术后恢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依据循证医学证据,采取不同于常规护理的围术期干预手段,加强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产妇术后因麻醉、手术等刺激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切口疼痛等原因导致自主活动减少,出现肠胀气、排气功能障碍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缩短常规禁食、禁饮时间,术前给予葡萄糖液补充能量,可减轻术中不适[16]。术后早进食、早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避免肠麻痹,加快肛门排气,并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肠胀气等发生[17]。术后采取多种止痛方式,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使产妇得以尽早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且不会引起患者生命体征剧烈波动[18]。传统护理中仅调控术中室温,输注液补液和冲洗液温度均低于体温,易增加心脏负荷,降低产妇凝血功能和肝脏代偿能力。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采取用术中液体保温结合体温保温措施,预防组织水肿,可加快术后切口愈合,促进快速康复。传统护理主张剖宫产后1~2 d拔除导尿管,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提倡术后12 h拔管,促进产妇自主排尿,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还可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等发生率[19]。乳房按摩、清洁等有助于乳汁分泌,减少泌乳始动时间。子宫按摩可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对产妇进行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肠胀气、乳头皲裂等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信心。经过此次研究发现,常规护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剖宫产围术期管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临床实际及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护理方案,为患者更好地提供护理服务。另外,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仅调查产妇术后短期恢复情况、生命体征情况与舒适度,是否对患者长期有效,仍需后续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剖宫产产妇快速恢复,同时促进泌乳,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泌乳外科剖宫产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荷斯坦牛头胎患隐性乳房炎次数和乳中体细胞评分对2胎体细胞评分的影响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