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问题及措施研究

2022-03-25 07:29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余思宁
区域治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流域水质污染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余思宁

流域是指以水体为中心的由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流域地表水是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地表水的清洁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水体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近年来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地表水中普遍存在多种污染物,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氮磷营养盐、重金属、有害细菌以及其它污染物。

目前,部分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由于长期受纳超过本身自净能力的污染,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整体趋于下降。若不及时对水污染进行治理,流域水环境将进一步恶化,水生态系统平衡将遭到破坏,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害群众健康。针对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保持警惕,全面落实流域内污染源以及主要排污口整改工作,强化非法行为打击力度,实现流域水环境状态稳中趋好,水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状况

(一)流域现状

湖北地区属长江水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水系交错,被称为“千湖之省”,湖北省磷矿资源丰富,高磷地质环境背景导致流域水环境中磷浓度普遍较高,磷的水环境容量较小。立足新发展阶段,在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推进过程中,以流域作为单元可充分发挥水环境的整体功能,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湖北地区流域现有的主要污染来源包含工业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乡生活污染[1]。例如当地养殖户未对养殖场内的禽畜排泄粪便以及其它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禽畜粪便中的大量有机物、营养盐、病原菌、寄生虫等随雨水淋溶进入水体,造成流域水质恶化。部分当地工业企业生产工艺不够先进,环保意识淡薄,缺乏配套的污水处理装置,产生的挥发酚、石油类、氮磷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湖沟渠,造成了无组织性的流域面源污染[2]。城市建成区内污水管网系统尚未全面覆盖,雨污混接现象普遍,造成生活污水未能收集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往往因为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无法长效稳定运行,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因子浓度一般较高,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总体呈现“四屏三江一区”基本格局:“四屏”指鄂西南武陵山区、鄂西北秦巴山区、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四个生态屏障,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保持;“三江”指长江、汉江和清江干流的重要水域及岸线;“一区”指江汉平原为主的重要湖泊湿地,主要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洪水调蓄。

(二)流域水污染整治状况

湖北地区的环境监管相关机构目前主要关注点在于全面推行流域水污染综合性整治实践工作,旨在严格消除流域范围内各种类型的水环境污染因子。当地环境监管部门针对焦化行业与造纸行业中的不合格企业展开了综合整治,登记并且核查了入河排污口;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了必要的修缮优化,以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深入推进化肥农药监管控制及减量施用工作,向当地种植与养殖从业人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及使用绿色低残留药物等技术手段[3]。由此可见,当地环境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综合性管理,加大了整治工作实施力度,致力于深入打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卫战。

二、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基本内容要点

流域水污染的全面防治规划基本实施要点应当包含转变滞后性的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全新的环保空间格局予以全面打造,以及节约流域范围内的宝贵水资源。在此前提下,环境监管部门目前针对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性整改防治规划应当设定为空间均衡、节水优先、促进实现绿色发展、系统治理等目标要点,切实促进滞后性的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以及企业生产方式转型[4]。

流域水质污染因素具有多元化以及隐蔽性的特征,环境监管机构部门人员如果凭借既有的环境管理实践经验,通常很难给出完整与体系化的水质污染原因。结合专门的科学监测仪器这一手段,能使水体污染成因判断结果精准度更高,可以为环境管理机构相关人员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并保障分析研判的准确性。准确判断区域性的水质污染状况与污染等级工作离不开水质监测的技术手段支撑,环境监测人员目前必须要正确认识水环境监测管理的实践价值。要做到准确判断污染状况,关键前提应当体现在完整收集现有的水质监测样本。监测业务人员对于目前收集得到的地表水样本需要进行专业化的仪器测试操作,确保结合量化分析的数值结果来确认地表水现有的水质污染严重等级。

现阶段的工业生产排污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等都会引发流域水环境水质恶化现象,如果表现为持续性的恶化发展趋势,那么各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健康将会遭受非常明显的侵害威胁。因此环境监管部门亟待运用科学的手段方法来准确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并加强监管执法,从而督促化工企业以及城乡居民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流域水污染的现象状况必须要得到及时妥善的防范整改,进而做到全面促进流域水污染风险等级的降低,对于当地民众的饮水安全健康权益给予更大程度的保障维护。因此,环境监管机构需要结合因地制宜的流域水质净化以及污染防范整改工作思路来形成科学的决策规划方案,严格防范流域发生水质恶化、洪涝灾害、水生态体系功能退化、水资源紧缺、重大水污染事故等问题。

三、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现存问题

(一)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布局结构存在弊端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体系格局是否科学合理,从根本上关系到流域水污染的防控整治实践效益[5]。但是目前仍存在某些工业企业欠缺齐全的环保审批手续以及完备的专业化污染监测仪器设施,沿河布置的化工产业园区存在体系结构设计缺陷等情况,种种尚未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利于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实践工作的开展与系统布局,甚至可能会造成流域水污染风险等级提升的不良后果。例如,排入水体中的重金属类污染物具有长期性的叠加与累积效应,易对水环境质量及水生态产生多样化的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威胁侵害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健康利益。

(二)防治规划欠缺可行性与实效性

流域水生态环境通常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和自我修复能力,但如果突然受到较大冲击,如人为排污、汛期溢流等,则短时间内流域水生态系统难以恢复到最佳状态。流域的人口经济状况、土地利用情况、地理气候、水文水系条件等等均存在差异,因此水环境承载力各不相同,需要遵从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但是目前研究还不够深入,流域水环境治理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精准判断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并且水环境污染影响因素通常较为复杂,城乡地区现有的防治规划普遍存在笼统性与含糊性等不足,从而导致无法切实保证防治规划开展实施后取得良好成效。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具有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过程复杂等特点,流域水污染状况调研与规划制定工作往往存在脱节现象,数据信息共享不充分,规划制定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前期开展流域水污染状况的调研工作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容易导致其制定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监管规划欠缺可行性,无法实现全面消除污染物以及降低流域生态风险的效果[6]。

(三)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现行法规标准未能得到严格执行

当前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法规制度正在不断修正与完善,立法机构工作人员重点针对整治流域水污染以及项目审查验收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管约束。但是从总体角度来看,现有的流域水污染综合性防治监管规划仍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现行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实践推行力度仍较为薄弱。流域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工作由于受到以上因素的阻碍影响,未能彻底消除流域化工污染,客观上增加了当地民众健康利益受到损失的风险。

流域水环境的监测监管规范制度和方案如果存在漏洞或者缺陷,那么环境监测人员通过采集获得的水体污染状况样本就会失去典型性,降低水质监测的价值。现阶段的环境监测规范体系制度针对水质监测中的样本采集、样本处理以及数据分析汇总环节已经给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监测规范制度本身存在较弱的推行实施力度。某些环境监测机构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做到全面完善和实施现有的水质监测规范制度体系,导致监测业务人员存在盲目性以及随意性。

四、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完善措施要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流域水污染的全面防治规划本身存在亟需调整与优化之处。近年来,城乡各地的流域水污染安全风险等级均表现为明显上升的态势,强化流域水污染管控迫在眉睫。在此前提下,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规划设计应当着眼于如下的防治规划完善思路要点,见表1。

表1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问题与对策一览表

(一)合理优化流域水污染防治监管的体系布局结构

优化现有的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布局结构有益于形成更为合理科学的流域水污染整治格局,对于存在体系结构弊端缺陷的流域水污染监管工作进行优化[7]。在现阶段的具体实践监管工作中,环境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员需要运用优化体系布局的专业技术手段来全面防治流域水污染,尤其应当侧重于严格排查与准确防控面源性的流域水污染因素。环境监管部门针对当地现有的化工产业园区应当促进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体系结构格局,集中整治化工产业区域的流域水污染,进一步降低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全面推行严格管控的实践工作中,针对流域范围内的重要入河(湖)排污口,关键性的实践完善整改思路应当体现在健全现有的排污审批操作实施流程。环保部门的具体审批负责人员必须要建立规范化的排污审批操作步骤规范,运用动态化与实时性的技术手段来监测各个排污口的有害有毒物质排放情况。在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全新排污监控措施手段的帮助下,流域排污管控的相关结论数据就会更加精准与科学,有益于流域水污染的专项整治以及动态监测实践成效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二)全面展开流域水污染状况的调研实践工作

若没有对流域水污染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综合整治规划的开展实施将缺乏详实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全面开展流域水污染状况的科学调研工作具有非常显著的必要性。当地监管部门应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并定期进行系统性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污染调查信息化设备仪器并应用于现场调研工作,重点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从而保证后续规划制定时能够获得针对性更强、准确度更高、时效性更新的流域水污染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全面支撑科学性更强的规划决策制定[8]。同时,可依托于大数据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充分利用智慧监控等网络信息化系统大幅提升流域水污染排查调研工作效率,还可进一步加强后续监督管理。

(三)增强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施行力度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各项设计规划应当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有效推行,否则就会失去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践规划的价值[9]。环境监管人员针对流域范围中的重点排污源头应当展开综合性的定期监测工作,同时还需要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多种高科技力量,结合跟踪评价等专业技术手段实现对流域水环境的全面感知与动态管控。为确保消除流域水污染隐患,应深入贯彻推行污染源头综合排查监管工作,形成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主体,限定整改期限,最终实现闭环式管理。

例如,在开展综合性的流域整治规划工作中,环境监管人员需要运用智慧平台来准确核查工业开发区内的重点涉水企业排污指标数据变化情况,进而倒逼工业区范围内的各个生产企业认真执行排污相关规定,履行现有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标准。当地环保部门应根据规定抓紧落实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此外污水处理厂现有的专业化污泥处置以及其他处理设备仪器都要尽快实现升级改造,健全现有的污水处置专用设备仪器系统。

五、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流域水污染的全面防治规划目前正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然而从整体角度来讲,流域水污染的管控工作实施开展力度仍较弱,甚至明显影响到流域水质的净化效果目标的实现。在现阶段的流域水污染防控与整治实践工作中,环境监管机构部门必须准确排查现有的流域水污染分布特征并且精准锁定污染来源,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域的规范保障制度,才能逐步达到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流域水质污染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