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剑 马建昌
(1.康乐县果蔬种植服务中心,甘肃 康乐 731500;2.康乐县食用菌研究种植服务中心,甘肃 康乐 731500)
西蓝花又称青花菜、绿花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变种,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新鲜花球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5%~4.5%。另外,西蓝花含有丰富的钙、钾、磷及铁等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有效预防胃癌及肠癌等的发生。为确保全年供应,近年来设施大棚西蓝花种植模式应用范围日渐扩大,获取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西蓝花与花椰菜在生长习性、形态等方面较为相似。但是,西蓝花具备更为强健的长势、更加优异的耐热性及抗寒性。西蓝花植株高大,其叶片数量达20片后即抽出花茎,在顶端生长出花球状的青绿色群生花蕾,因而又被称为青花菜。西蓝花叶片初期呈蓝绿色,随着生长逐渐转变为深蓝绿,同时其蜡粉日渐增多。西蓝花叶片较长,根据其性状不同,可以划分为阔叶及长叶2种。
西蓝花生长过程中,其对光照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偏爱于充足光照。在充足的光照环境中,西蓝花植株可健壮生长,以形成强大的营养体,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同时可确保花球紧致,品质优异[1]。但需注意的是,盛夏时期过于强烈的光照会阻碍西蓝花生长发育。
环境温度在5~2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西蓝花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20~25 ℃为其最佳发芽温度,15~20 ℃为幼苗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西蓝花耐寒性及耐热性均较强,20~22 ℃为其莲座期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15~18 ℃为其花球适宜的发育温度。温度超过25 ℃,会影响花球品质,但是无冻害问题,在5 ℃甚至更低温度范围内,花球均可缓慢生长。
在西蓝花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在其叶片生长旺期及花球形成期均需水分管理,此阶段即使存在短暂的干旱现象,也会导致西蓝花产量降低。而在西蓝花苗期,若土壤湿度过高,或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极易诱发黑斑病、黑腐病等病害。在花球形成期,田间持水量应控制在70%~80%。
西蓝花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养分要求并不高,但是若土壤过于贫瘠,其植株发育将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若土壤内有机质含量过高,易导致花蕾疏松,引发花薹空心。基于此,应将西蓝花种植于排水便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性能良好且pH值5.5~8.0的田块内。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西蓝花需要充足的肥料,其所需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的比例为14∶5∶8。在西蓝花幼苗期,应多施氮肥;待其花芽开始分化后,对磷元素及钾元素的需求量显著增加[2]。在西蓝花花球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多的硼元素、镁元素、钼元素等,因而在其现蕾前可叶面喷施适量微量元素,以提升西蓝花的品质及产量。
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需确保品种生长力强、花球紧密、花蕾较小、叶片颜色呈深绿色及具备较多的蜡质。当前,常见的早熟品种为东方绿宝、玉冠等,常见的中晚熟品种为绿岭、东方绿莹等。另外,在设施大棚西蓝花种植中,可采取春秋茬栽培方式,此时应选择早熟、花球紧密、顶端突出的品种。
3.2.1 播种时间。在秋冬季节种植,苗龄以23~ 25 d较适宜;在冬春季节种植,则苗龄以30~35 d较适宜。基于此,需充分考虑栽培品种、育苗季节、苗龄等各个因素,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3]。较为常见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中旬或者10月下旬,第2年春季西蓝花即可成熟;或者8月底播种,冬季即可大量上市。
3.2.2 播前准备。一是苗床。一般采取近2 a没有种植过任何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也可以通过基质穴盘栽培方式进行育苗。通常,将苗床的宽度设置为2 m左右,可在苗床中部预留1条通道,以便操作管理[4]。二是基质准备及消毒。在育苗过程中,应将基质内总养分质量分数控制在2%左右。即养分内有机质质量分数需超过40%,pH值以5~6为宜。配制好基质后,需对其进行杀菌处理,一般选用75%多菌灵作为杀菌剂,将15~20 g杀菌剂加入15 kg基质中,充分混合并加入适量水分。装盘前,可在基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一两天。三是穴盘准备。通常采取128孔聚乙烯塑料盘作为穴盘。若使用旧盘,使用前需将其在高锰酸钾1 000倍液内浸泡10 min。四是种子选择及处理。应确保所选择的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0%。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将种子与50%福美双100倍液按照33∶1 000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晾晒干燥后即可用于播种。若选用的种子是包衣种子,不需要进行药剂处理。
3.2.3 播种育苗。穴盘消毒后,将配制好的基质填入其中,需注意水平放置穴盘,保证所填入基质松紧度一致。将装满基质的穴盘叠放五六层,采用膜孔板开挖播种孔,深度控制在7~8 mm,需注意用力均匀,避免播种孔深度不一。每个播种孔内播种1粒种子,接着覆盖1层基质。在设施大棚西蓝花种植过程中,较为适宜的育苗密度为130株/m2左右。待播种结束后,整齐排放穴盘,避免其相互间留有缝隙;冬季播种结束后需注意及时覆膜,搭建小拱棚,为种子萌发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5]。在冬季及春季,播种工作结束后需立即浇入充足的水分,接着将1层地膜覆盖于苗盘表面以达到保温目的;而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可将遮阳网适当覆盖于苗盘上,以降温保湿。
西蓝花种子出土率超过50%时,应立即揭开覆盖的薄膜,幼苗出苗后两三天,将苗床内所存在的杂草彻底清除,合理控制苗床湿度。西蓝花幼苗2叶时,应将小拱棚及时移除,同时在田间间苗一两次,以及时去除弱苗、幼苗及密度过大的幼苗。保证苗床温度不低于25 ℃,以防因苗床温度不合理而影响西蓝花的产量。西蓝花5~7叶期,需加强水肥管理,保障棚舍内通风,降低棚内湿度,炼苗3~5 d,以提升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待真叶四五片时,即可选择壮苗并移栽。所选壮苗应满足以下要求:茎厚 2~3 mm,无机械损伤,长势良好,节间较短。
3.3.1 整理田块。移栽幼苗前,需深耕田块,同时施入充足的底肥,一般施入腐熟有机肥60 t/hm2、45%三元复合肥75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硼砂15 kg/hm2。可在田间设置高垄,每年冬季及春季可在垄表面覆盖地膜,覆膜前必须做好芽前除草工作[6]。
3.3.2 定植时间。在设施大棚内,一般于每年2月底至3月初对西蓝花进行春季移栽;每年9月中旬进行秋季移栽,9月25日前完成全部定植工作。
3.3.3 定植密度。不同品种西蓝花的适宜种植密度不同,需科学安排定植间距,以提升西蓝花群体质量。紧凑型西蓝花品种较为适宜的栽植行距为50~70 cm,株距为32 cm,定植密度为5.25万株/hm2; 而半紧凑型西蓝花品种适宜的栽植行距为50~70 cm,株距为41 cm,定植密度为4.05万株/hm2。
3.3.4 定植。西蓝花一般呈“品”字形定植,定植深度为4~5 cm。定植结束后需立即浇透水。定植时,如果土壤墒情不理想,需在定植后立即浇透水,同时在田间保水两三天,以提升苗木成活率。
3.4.1 温度控制。西蓝花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 ℃,而生长前期的适宜温度为18~25 ℃,生长后期的适宜温度为20~30 ℃。结合西蓝花的生长习性,适当调整地膜覆盖时间,以调整植株的生长速度。另外,需在棚舍内加强通风管理,若温室内覆盖薄膜,需及时揭开[7]。
3.4.2 肥料管理。定植后5~7 d,需及时在田间施入尿素75~105 kg/hm2、磷酸二氢钾45~ 60 kg/hm2,施肥的同时浇入充足水分。西蓝花发棵期需施入600 kg/hm2三元复合肥;待花蕾长达1 cm时,根据西蓝花生长情况,为其追施45%三元复合肥 600 kg/hm2。
3.4.3 水分管理。西蓝花缓苗后,需加强水分管理,保证土壤墒情适宜。在西蓝花结球期,田间浇入充足且均匀的水分,保证花球得以膨大。收获前,需合理控制田间的持水量,以保证花球商品质量[8]。此外,需避免田间积水影响西蓝花的正常生长。
3.4.4 中耕除草。西蓝花采取覆膜种植方式,需要及时清除畦沟内存在的杂草。
3.4.5 病虫害防治。防治病虫害时,优先采取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措施,配合化学防治措施。第一,农业防治。需选择具备良好抗性的优良品种,并做好轮作倒茬工作,前茬作物尽量为瓜类、豆类、水稻等非十字花科作物[9]。对种植田块精耕细作,定植前10~15 d需彻底清理田间残茬,土壤翻耕深度需控制在30~35 cm。第二,物理防治。在黄板上涂抹黏着剂,以诱杀蚜虫等害虫。可结合虫害发生状况,悬挂675~1 350块/hm2。第三,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瓢虫等害虫天敌,以杀灭害虫。采取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喷雾防治菜青虫、小害虫;采用白僵菌或绿僵菌粉剂处理土壤,以防治地蛆、蝼蛄等地下害虫。第四,化学防治。常见西蓝花病虫害的化学防治药剂见表1。
表1 化学防治常见西蓝花病虫害
待西蓝花花球直径为12~18 cm,质量为400~ 600 g/个,紧致不松散,颜色呈深绿色时,即可进行采收。避免过早采收,以防花球产量及品质受到影响;防止过晚采收,以防西蓝花抽薹开花,导致其食用价值降低。一般在早晨或者傍晚采收,避免在高温时段采收[10]。在采收过程中需注意下刀快、准、稳,同时为西蓝花保留3片大叶,将多余叶片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