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 理论品格、实践特质和目标价值

2022-03-25 22:26王博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通过追溯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和经验,可以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所遵循和追求的“共同富裕”,在理论上,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历史性、实践性理论品格;在实践上,坚持了长期历史实践的宏观战略,采用了灵活回应客观现实的实践策略,激发了多元主体的巨大合力;在目标价值上,体现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推动共产主义理想迈进的价值追求。准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蕴含的理论品格、实践特质、目标价值,有利于凝心聚力,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

关键词:共同富裕;理论品格;实践特质;目标价值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2)01-0029-11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尚未有“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只有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进行了一以贯之的探索和实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延展和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入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中。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中国共产党所遵循和追求的“共同富裕”,包含着先进的理论品格、鲜明的实践特质和崇高的目标价值。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一以贯之地追求“共同富裕”,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断凝心聚力、进一步发展“共同富裕”的内涵,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

一、“共同富裕”的理论品格

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在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共同富裕”都始终被鲜明地写在党奋斗的旗帜上。“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回应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问题,凸显了其长期发展且必然实现的品格和特质。

(一)“共同富裕”的人民性品格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略,更是认识和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共同富裕”的主体结构统一了个体性和群体性的基本矛盾,落脚点在于“共同”,充分体现了“人民性”的价值品格。

其一,“共同富裕”追求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的富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首先,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富裕”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充分发展基础之上的,追求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的、旨在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富裕”。其次,“共同富裕”的“共同”不是“同时”或“平均”,而是更加强调惠及全体人民的公平和正义;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更不会忽略少部分人的相对贫穷。

其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财富的动态过程。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充分涌流。这就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实践,以主人翁精神大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其三,“共同富裕”是社会财富由全民共享。马克思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1]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分配方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分配方式包含了“共享性”的以下三方面特质:一是“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共同富裕”不是思辨性的理想追求,而是需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实践活动。二是“共享”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并贯穿生产、消费、分配全过程,因而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论的基本观点,展现了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比较优势。三是“共享”是全部社会财富的共享,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分配方式有责任和使命使“共建”成果全面惠及“共享”主体,即全体人民。

(二)“共同富裕”的实践性品格

“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是在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科学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认识和分析世界、思考“共同富裕”实践逻辑的具体诉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原理。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不仅要从观念上认识“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更要从现实性上认识“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动态过程和价值目标的统一。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其理论内涵,也要明确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纯粹理性思辨的结果,绝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其在人类历史活动中会必然实现。纯粹理性思辨语义下的“永恒性”的“共同富裕”,只是一个遥远且无限接近于纯粹理想的抽象目标,它只会消解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动力。实质上,“共同富裕”是过程,是追求其实现的动态过程,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优化生产、消费、分配全流程的实践过程;“共同富裕”也是目标,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是其应有之义,因此,“共同富裕”是动态过程和价值目标的统一。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要充分重视“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就其实践性而言,“共同富裕”事实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价值观,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具备现实的可行性。“共同富裕”虽然不是普世的价值判断,也并非全人类的共识,迄今人类文明中也尚未有“共同富裕”的成功實践,但是它无疑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最真实、最关切的诉求,普遍的贫穷、悬殊的两极分化也绝非人类文明的必然之义。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社会、经济条件之上,并将其从思辨性哲学问题带入物质性实践问题的具体活动,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的实践探索。二是如何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阻力。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各种阻力、需要攻克各种难关的漫长实践过程。只有科学阐释清楚“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并及时总结实践过程中具体的经验、教训,才能科学揭示“共同富裕”的实现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具体实践中解悟什么是“共同富裕”,而且要构建科学的理论,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分析和解释“共同富裕”的元逻辑,从而准确认识和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阻力,也要求我们将具体问题的具体方面作为行动指南和实践抓手,用实践活动克服具体“阻力”;进而进行总体性和全局性的部署来解决矛盾,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三)“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品格

中國共产党“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品格,体现在“共同富裕”继承了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且其最终实现是历史必然。

其一,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是对全人类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的继承。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回溯我国历史,“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3],已经表达出华夏先民们对“共财”的理想;先秦时期,管子提出“以天下物利天下人”“与天下人同利”[4]、晏子提出“权有无,均贫富”“薄于身而厚于民”、孔子提出“不患贫而患不均”“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5]、墨子提出“有财者勉以分人”[6]等思想主张;之后又出现了李觏的“平土均田”、张载的“井地治天下”、王安石的“抑豪强伸贫弱”、王夫之的“均天下”乃至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等思想。纵观中华文明史,可以说以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均富”为基础的“共同富裕”思想贯穿始终。其次,西方文明也存在对“共同富裕”的一般追求。近代以来,空想社会主义者们见识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大部分人深陷贫穷和痛苦的惨状,提出了对“共同富裕”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构想。例如,托马斯·莫尔描绘在“乌托邦”中“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富裕”[7]。又如,康帕内拉在其著作《太阳城》中论述了公有制的合理性,指出“在公社制度下的太阳城的居民既是富人,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8]。至19世纪,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大胆对空想的理论进行了实验。例如,英国人欧文在《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等著作中分析了傅立叶“和谐制度”、圣西门“实业制度”等理论的不足,设计出所谓“劳动公社制度”,并对其进行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试验。

其二,“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是历史必然。唯物史观是审视“共同富裕”必然实现的密匙。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分析了劳动与劳动者自身的解放,提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阶级革命的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公有制,才能最终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两极分化的弊病。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准确分析了“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然逻辑。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确立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合理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他们批判了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产生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对人的剥削,进而从人的本质出发论述了劳动产品归属劳动者的逻辑理论,从而确立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合理性。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者只有通过革命实践才能摆脱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异化和剥削。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学说,指出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只有通过人民群众自己的革命活动才可能实现。历史唯物主义论证了人自我解放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这一实现途径。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极分化”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既充分评价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发展生产力的积极贡献,又揭示了资本剥削的本质,并且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解决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的问题。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私有制基础上劳动者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根本矛盾,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带来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了工人阶级相对贫困的必然。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新社会的因素”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所谓“新社会的因素”即“资本扬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与资本的竞争导致了“资本的消极扬弃”,其结果是导致资本集中,从而产生垄断;而资本集中下的垄断是产生“两极分化”的条件和结果。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导致的则是“资本的积极扬弃”,体现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规则下对资本主义的改造过程;而这种改造是克服资本集中、无序竞争导致两极分化的关键所在。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构想了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途径。一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如果生产力水平低下,“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9]。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还必然保留着“资产阶级的权利”,按劳分配还无法完全满足“共同富裕”的要求;只有到了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马克思强调了生产力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二是“共同富裕”必然以公有制为制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束缚、剥削和压迫劳动的根源;只有废除私有制,消灭生产、消费、分配全过程的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因素,才能克服资本主义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不再进行产品的交换,社会利益直接表现为个人利益,才有可能消除两极分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共同富裕”要求人的精神文明充分提高。一方面,只有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实现长足进步、达到较高水准——人民群众“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0],才可以说我们有能力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类精神文明充分提高,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共同富裕”理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财富,更关切人的自我实现——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物的依赖而自由全面地发展。

二、“共同富裕”的实践特质

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经历了成果斐然的实践探索。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历程坚持了长期历史实践的宏观战略、采用了灵活积极回应客观现实的实践策略、激发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主体的巨大合力,体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质,从而发挥出了巨大的实践效能。

(一)“共同富裕”坚持了长期历史实践的宏观战略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宏观战略。追求“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战略性目标。最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是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基本构想,经典作家在文献中分析了“贫富悬殊、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描绘了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公有制分配方式的基本方式。列宁进一步阐述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工人,全体中农,人人都能在绝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完全达到和保证达到富足的程度”[11],并于十月革命胜利后在苏俄进行了初步尝试。斯大林尝试了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式推动“共同富裕”的初步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早期革命理论家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构想,并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表述了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私有制、没收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等作为党的纲领。《纲领》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必然诉求。尽管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面临“三座大山”的巨大压迫和争取民族解放的艰巨任务,在这样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上追求“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是不现实的;但是,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已经认识到了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是阻碍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例如:陈独秀指出,“财产私有制虽不可因之遽废,然各国之执政及富豪,恍然于贫富之度过差,绝非社会之福”[12];李大钊在擘画社会主义理想时,也描述了“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13]。这些都表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批判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开始了对“共同富裕”和共产主义一致性的初步探索。“共同富裕”是人民幸福的基本表达,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回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理论家的构想和愿景,追求“共同富裕”一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始终。

(二)“共同富裕”采用了灵活回应客观现实的实践策略

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实践,实事求是地采用了灵活策略,不断地回应了客观现实的具体诉求,总体呈现出逐步递进、渐进发展的特点。

其一,以改善农民阶级生活条件的革命斗争尝试探索“共同富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动员了广大劳动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革命热情。面对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必须首先发动人民解放生产力——“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解放生产力”[1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这一时期,党追求“共同富裕”实践的主要思路,是以“革命加生产”的方式探索解决农民阶级的“吃饭问题”。具体地说,土地革命时期,主要是组织和领导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农民阶级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只有让农民拥有土地,才有可能发动和实现革命。土地革命瓦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巩固了初生的苏维埃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热情。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党中央制定了减租减息、增开荒地、增加农贷等政策。由此,革命根据地不仅实现了粮食和其他日用品的自给,而且保障了抗战物资的供给,保卫了革命成果。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废除了旧社会强加在农民头上的苛捐杂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总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广大农民阶级,改变了中国农民的历史地位和生活状况,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以革命生产的方式初步释放和激活了农村生产力,使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初显曙光。

其二,以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模式尝试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启了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195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并从巩固工农联盟的高度审视了农民阶级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15]的基本方略,并具体采取了三个方面的主要措施。一是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建设,从而奠定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二是通过“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合作社,消灭富农和个体经济成分,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6]。三是以“苏联模式”为范本,通过“一五计划”实现工业化;并以工业化为基础,促进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在城市地区,以供给制和工资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主要诉求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17]。

其三,以“先富带动后富”,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共同富裕”的方式和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苏东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克服了“苏联模式”带来的平均主义消极影响,提出“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目的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18]的实践策略。“先富带动后富”,就是在实践上采取先局部试点、再推广经验的渐进式改革策略。在农村,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先后创建了经济特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以及国家级新区等区域试点。这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由东部到西部逐步推进的发展战略,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由农村到城市。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19]。于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到全国范围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集中管理、单一经营等缺点,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诞生了大批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又推动了由乡村到城市改革的全面实行。二是由点到面。改革是有风险的,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建立了各级改革试验区。带有实验性质的改革区域承担了破解制度瓶颈、探索技术进路的使命,因地制宜创新制度理论,解放思想、统一共识。从最早的“经济特区”开始试点,到逐步开辟“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各级“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和“国家级新区”,推动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了沿海、沿边、内陆协调联动的区域开放新布局。三是由沿海到内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位条件差距大,沿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与内陆地区差异大,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必要打造沿海开放龙头和内陆区域经济腹地,最终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四是“先富带动后富”。为了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率领全国人民打响了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调整的“扶贫攻坚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切实维护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走好共同富裕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步步推进了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的实践。

其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20]。新时代,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一切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矛盾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在总体上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画好了蓝图,制定了从2020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时间轴。在具体实践上,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新发展理念提升生产力水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共享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战略措施,补足“共同富裕”短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履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大战略延展和庄严承诺。

(三)“共同富裕”激发了多元主体的巨大合力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在实践中坚持了党的集中领导,发挥了人民政府的积极效能,激发了市场的主体活力,凝聚了社会的价值共识。概言之,就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协调了多元主体的角色关系,形成了多元主体的巨大合力。

其一,坚持党的集中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首先,党的领导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共同富裕”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真实的、全面的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中国人民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没有一个真正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党的坚强领导,发展成果就无法自始至终地真正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只会随着市场发展而形成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只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不辞辛苦、不怕牺牲,坚定推动“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最终达到每个人都自由全面地发展的理想状态。其次,党的领导保证“共同富裕”的实践和探索一以贯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不少政治组织追求“共同富裕”之所以无功而返,就是因为其缺乏一个稳定的、无私的、坚强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理想信仰前赴后继,保证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蓝图能够一绘到底。

其二,发挥政府积极效能。在经济政治生活中,政府角色的错位、失位和越位都会出现消极后果。与资产阶级政府“守夜人”的角色定位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政府发挥了积极有为的实践效能。人民政府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有效结合了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的有机关系,是保证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部分。人民政府适度、有效的干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我国政府至少发挥着以下三种效能:一是维护公平正义。政府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全社会享有公平竞争、合法致富的能力和途径;通过杜绝一切破坏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途径和手段,使合法致富、勤劳致富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遵循,确保机会均等。二是实施积极的偏向性政策。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理论家崇拜市场作用,反对积极的偏向性政策,因而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极分化。我国政府在“共同富裕”实践过程中推行了积极的偏向性政策。如: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初,为了实现让一部分人“先富”,我国政府针对资本市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实行了农村支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利益分配制度;对东部沿海地区提高了资源供给水平;等等。同时,为了兼顾“共同富裕”,也积极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运动,出台了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群体实行转移支付、对口援助等措施和政策。三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资本的价值由未来收益预期决定,资本的增殖是“资本逻辑”的一般规则,资本增殖的过程是市场机制下“人化的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逐利的资本必然会出现无序扩张。若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避免资本侵入社会正义领域,政府必须扮演积极角色,让市场真正作用于发展生产力,克服所谓“资本逻辑”的消极影响。四是推动生产、分配、消费的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把生产、消费、分配统一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一宏观过程之中,对生产与消费、积累与消费进行了辩证统一思考。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国的迫切诉求,但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又始终贯穿着“共同富裕”的实践主题,如构建更合理的分配关系、推动居民消费均衡发展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政府通过就业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的养老和医保制度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来推动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由此不难看出,政府围绕“共同富裕”构建了生产、分配、消费的良性互动机制,而“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也有利于推动生产、分配、消费的良性互动。

其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具备优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优势资源的积极价值,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企业发挥着关键主体作用。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各个企业还必须充分重视自身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更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追求“共同富裕”的内生性价值,成为助力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元素。

其四,凝聚社会价值共识。“共同富裕”并非全人类的共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语义就暗含着反对“共同富裕”的线索。事实上,目前为止人类文明尚未有对“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这也导致了舆论上潜藏着质疑“共同富裕”、反对“共同富裕”的声音。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言行一致的实践是对这类声音最有力的反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表达。“共同富裕”凝聚了中国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形成了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巨大合力。

三、“共同富裕”的目标价值

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无疑是一个既艰难又光辉的历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中国共产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利于维系党的执政基础、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推动共产主义理想的迈进。

(一)“共同富裕”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习近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首先,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最真实体现,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决斗志。其次,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关系到民心向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力是中国人民赋予的,如果不能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丧失民心,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根本诉求,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方面的关键表征和重要尺度,必须以此为抓手,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实践向前发展。

(二)“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共同富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在理论上,“共同富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构想了“共同富裕”的基本形态,明晰了人类走向“共同富裕”的科学方向,但却没有也不可能指明具体的实现路径。在苏联模式探索遗憾失败的教训下,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实践,也丰富了现代化理论。所谓“历史终结论”一度以资本主义的剥削和扩张作为人类文明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尺度,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却走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推动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选项。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为全人类消除贫困作出来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经70多年风雨,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到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转变,展现了党为了摆脱贫困而作出的巨大努力。现行标准下,中国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899万农村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本身就是对全世界减贫工作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也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力量。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长期陷入低潮,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性提出了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焕发了社会主义的光辉。

(三)“共同富裕”践行了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能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描绘的“共产主义世界”会不会是人类一厢情愿的镜花水月?这曾经是不少人的疑惑。在理论上,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漫长的探索,由此得出共产主义的阶段论。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也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我国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基本矛盾,而实现“共同富裕”正是破解两极分化“马太效应”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化解我国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在实践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共产主义的本质,因此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共同富裕”绝非仅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富裕”,而是包含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究其实质就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更高层次的人类需求,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因此,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就是要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就是要向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稳步迈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6.

[3]礼记[M].郑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196.

[4]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97.

[5]论语[M].何明,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95.

[6]墨子[M].张永祥,肖霞,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71.

[7]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4.

[8]康帕内拉.太阳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7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11]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

[12]陈独秀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9.

[13]李大釗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6.

[1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8.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61.

[17]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0.

[18]中共中央文件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374.

[1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692.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

责任编辑:曹桂芝

收稿日期:2021-09-15

作者简介:王博,男,甘肃白银人,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杭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周年巡礼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实现共同富裕的 科学指引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擘画
共同富裕,传递企业力量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以法治力量保障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