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激发学生思维“千层浪”

2022-03-25 12:56丁景芝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导学问题小学数学

丁景芝

摘 要:以“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主线、载体、媒介等,能让问题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问题”的起点、“问题”的生长点、“问题”的发散点等。借助于“问题”导学,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催生学生的多维想象,进而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进阶。“问题”导学,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迁移,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感受、体验到数学学科学习的内在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思维激发;认知进阶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真正的学习,往往就是发端、发轫于一个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以“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主线、载体、媒介等,让问题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擎。“问题”导学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催生学生的多维想象,进而促进学生认知的不断进阶。问题导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一、找准“问题”的起点

胡适先生给学生开出的“防身药方”中的第一味药就是“问题丹”。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从问题的生成、问题的建构等视角来研究问题导学。要引导学生找准问题的起点,找准问题的源头。因为,只有找准问题的起点、源头等,问题才能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让学生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需求。

比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就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经验等。通过学情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平均分”的经验,这为学生建构分数的概念提供了条件、基础和保障。教学中,我们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将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将一个蛋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让学生认识到,尽管每一个饼的大小不同,但由于都是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因而都可以用“一半”(二分之一)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将一块饼平均分成四份、八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从平均分的过程形态方面予以变化,即变化学生平均分的操作方式。如将一个正方形的纸通过横向平均分成四份、纵向平均分成四份、沿对角线平均分成四份、纵横(田字)平均分成四份等,拓展、深化学生的认知。通过多元化的操作,学生深刻认识到,分数的大小与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关,与其他因素诸如平均分的对象的大小、形状等无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思维的起点,设置启迪性的问题,从而催生学生的深度思维,促进学生的高阶认知。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经验、知识等。只有这样,问题才能成为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纽带,才能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媒介。找准问题的起点,还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大脑”,等等。

二、找到“问题”的生长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学习尝试论的倡导者桑代克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找准问题的起点,更要找准问题的生长点。问题的生长需要予以一定的刺激。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推进问题。“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礼记·学记》)作为教师既可以设计问题链、问题串,又可以设计主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主问题关照下提出相关的枝节问题。只有找准学生思维、认知的生长点,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长效发展。

比如教学“年月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等相关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立足于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诸如“一年有多少月”“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仅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基于问题展开思考、探究。首先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要将十二个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为什么二月份是28天或者29天?”“为什么有的年份是365天,有的年份是366天?这中间有没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是学生数学思考、探究的动力。教学中,笔者充分应用学生的问题,将之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点、生长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网络查询,通过计算认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科学性。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认识到“年月日”相关规定的合理性。由于有了问题的支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发现、创造。

基于问题的生长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不断地进阶。基于问题的生长点,学生的数学学习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受、体验到数学的无穷奥秘。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审视问题的意义、功能、价值、作用等,从而通过问题催生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辨析。借助于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找出“问题”的发散点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问题不仅具有聚焦学生思维、想象的作用,问题还具有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一个问题,如果能激发起学生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的数学思考,就是好的问题。因此,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产生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策略、路径等。在探究多样化的问题解决路径、策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在教学中,超越了传统的“碎片化”的问题设置,而走向了一种“大问题”“主问题”的教学设定。借助于“大问题”,催生学生的多样化思维,彰显“大问题”的发散性。我们知道,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要从边、角两个视角展开。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有怎样的特征?在这样的大问题下,学生会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如长方形相对的边有怎样的特征?相邻的两条边有怎样的特征?长方形的四个角是什么角?正方形相对的两条边有怎样的特征?相邻的两条边有怎样的特征?正是借助于大问题,学生展开了多样化的探索。有的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有的驗证长方形角的特征,有的对正方形的特征展开系统化的研究,等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提出这样的问题,诸如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系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怎样的关系?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着怎样的差异性?长方形怎样变成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怎样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在“长方形的边、角有怎样的特征”这一“大问题”关照下,学生展开了多样化思考、多样化的探究,产生了系列化的问题,得出了丰富的数学结论。

发散性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多元化的认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问题的引导功能、发散功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多视角思维、想象、创造,从而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比较、综合等。问题的“发散点”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问题”导学不仅是一种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范式,“问题”导学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犹如一颗石子,能激发学生思维、认知的千层浪。“投石冲破水井天”,“问题”导学不仅仅是一门教育科学,更是一门教学艺术。作为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问题”导学,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迁移,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感受、体验到数学学科学习的内在魅力。

参考文献:

[1]夏小刚.基于提出问题的数学教学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社,2008:62-85.

[2]任旭,夏小刚.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思维发展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 (4).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8.

[4]温恒福.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03.

[5][英]戴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M].王新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导学问题小学数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