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2022-03-25 07:16李倩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贾宝玉贾府林黛玉

李倩

如今,随着各种新媒介的出现,人类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者不再进行单一的纸质阅读,而是在不同的媒介之间“跨”来“跨”去,不断地切换,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当前,教师借助多样的媒介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大势所趋。

接下来,笔者就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一、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媒介来获取信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让他们“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学习利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利用不同的媒介来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通过描写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展现了贾府内外的环境以及各色人等的特点。拿到如此经典的篇目,教师要如何做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考虑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多次被人们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电影、话剧、广播剧等,笔者决定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媒介来获取与作品相关的信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从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有的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阅读电子书籍或手机报;有的看网络电视,有的看网络电影;有的通过喜马拉雅、蜻蜓FM等收听广播剧……

通过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生获取了不少有效信息。

示例:

有的学生看了戏剧《林黛玉进贾府》,格外关注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对照原文和戏剧,整理出了相应的剧本。如:

贾母:我的心肝儿肉啊!(大哭)我的这些儿女,最疼的是你母亲,如今她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让我怎么不伤心呐!

(众人掩面而泣)

邢夫人:好了好了,别哭了,别哭坏了身子。

林黛玉:(退两步,跪行大礼)拜见外祖母。

贾母:(忙扶)快起来。怨我,明明到了,却又哭哭啼啼,惹得你也伤心,当真是糊涂了!(指着邢夫人)这是你大舅母。

林黛玉:(行礼)拜见大舅妈。

邢夫人:(忙扶)快起来。

……

有的学生观看了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发现其中人物的服饰非常讲究。如:

林黛玉的服装飘逸灵动,衣袂蹁跹;整个人恰似仙女下凡。正好对应了原文中贾宝玉所说的“神仙似的妹妹”。

因为在戴孝期,她的头上带着素白的银饰,给人一种清丽绝尘之感。这一装扮非常符合原文中的描述。

有的学生听了广播剧《林黛玉进贾府》,了解了整个故事的大致脉络:林黛玉离家进入贾府,初识了贾家上下人物。寄人篱下的她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怕被人耻笑。贾母疼爱林黛玉,忙嘘寒问暖。当林黛玉正在和贾母叙谈之时,王熙凤笑着登场。之后,林黛玉又随着贾母见了贾宝玉。两人初会,便都觉得似曾相识。贾府众人的故事由此展开……

……

不同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媒介,自然也会了解到不同的信息。对此,教师可以让他们在一起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

二、借助媒介中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了帮助他们更加系统地学习这篇课文,教师需选择其中一种媒介,组织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考虑到电视剧是易于被学生接受的一种艺术样式,且与原著的契合度比较高,于是,笔者决定选择王扶林导演的87版《红楼梦》,组织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引导他们探究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异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效且准确地利用媒介中的资源。当然,不同的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资源。即使是视频资料,也有很多种选择,教师在挑选的时候要注意视频的质量。

将视频资料和文本同时放在学生的面前,我们要如何引导他们阅读与交流呢?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和视频中的画面,思考它们有何不同。

在语文课上,笔者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向学弟学妹们推荐《林黛玉进贾府》,你更愿意推荐文本还是电视剧呢?”为了方便他们讨论,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再向大家展示讨论的成果。

显然,课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宝黛初见”“宝玉摔玉”的情节,都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87版《红楼梦》这一电视剧中也保留了文本中的这些情节,足以说明这些情节是非常重要的,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去,探讨文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性格特征。

当然,媒介仅仅是工具。教师利用其中的资源只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欣赏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不同点。

影视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热衷于读原著呢?原著究竟有何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林黛玉进贾府》与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让他们思考以下问题:

1.视频中有哪些片段是文本中原本就有的?

2.文本中有哪些细节是视频中没有提到的?

3.这些细节是不是真的可有可无?

很快,学生就会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有的学生提到原著在建筑和家具的陈设方面着墨颇多,而电视剧中却只是将其作为背景,匆匆 略过。(当时的拍摄条件有限,人手、资源也都不足)那 些建筑有多宏大,装饰有多特别,我们都无法进一步 地欣赏和探究。在原著中,作者为了凸显贾府的富 贵,写了“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等物品。这些描写看似多余,实际上却显示了贾府的 奢华。因为这些物品都是权力的象征。林黛玉在贾 母的院里看到的“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也值得 我们细品。要知道,紫檀树的生长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一般来说,只有那些树龄在800年以上的紫檀树 才能被制作成器具。这种珍贵的木材在古代几乎被 帝王垄断了。通过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我们便 能感受到贾府的富贵与奢华。

受拍摄条件的限制,《西江月》这两首曲子也未曾在电视剧中出现。在文中,这两首曲子集中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字面上句句是對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际上都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这两首曲子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为后文作了铺垫。如此,后面“宝玉摔玉”的情节才不会显得突兀。

又如,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半旧”的家具也是影视作品无法准确呈现的。为何“半旧”?如何才能让观众意识到这是“半旧”的家具?这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原文中,“半旧”的家具既彰显了大家族的底蕴,又展现了贾政不喜奢华的特点。

另外,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非常的生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人们会觉得林黛玉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王熙凤就应该是那个样子。观众没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且,电视剧的节奏一般都比较快,观众几乎没有时间去回味或思考其中的细节。

通过比较,学生不仅了解了不同媒介、不同艺术样式的特点,而且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有效地培养了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拓宽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让他们从多个角度阅读文本,丰富其进行语文学习的手段。

(作者单位: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贾宝玉贾府林黛玉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肖像描写
关于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探究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谨小慎微林黛玉
未完的前尘烟雨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贵族小姐的精神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