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丁玲 穆婉红 刘淑明 张 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这“三大规律”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中国人要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就需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投身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因此,作为农业院校的一名教师更是深感开展课程思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高校课堂上,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气象学”课程为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涉农类学科专业特点和授课经验,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和实践策略。
“农林气象学”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以及气象条件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等相关基础知识。该课程长期以来作为农学、林学、园艺、植物保护等涉农类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农业院校本科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作铺垫,同时,该课程很强的实践性有助于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气象问题,为其从事农业生产及相关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农林气象学”课程授课对象是非气象专业低年级的本科生,而气象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又非常广泛,因此,在未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之前,该课程主要授课目标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会涉及思政教育,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思政教育都是即兴发挥,缺乏完整的思政教育教学思路和体系。
为了系统地融入和实践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笔者与应用气象教研团队的同事一起经过5年(2016—2021年)的探讨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良好反馈。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的课程思政内容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升华的效果会更佳,但如果在原有的课程讲授模式中直接加入思政内容,就会导致课时不够用,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前期准备阶段,仔细地梳理和分析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思政的知识点进一步分级细化,建立更为精确立体的知识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不仅可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授课质量、提高教师授课方法的灵活度,同时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一个基本的详略纲领。
在分级细化的知识框架下,笔者从“农林气象学”课程特色出发,在原有教学积累和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将原有的思政德育元素进行总结和扩充,再通过研究探讨,多渠道收集材料,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根据专业特色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4-8],最终确定了课程思政的4个思路。
1.从“用”的角度出发,引入生活实例让知识落地
笔者利用“农林气象学”实践性和通识性的优势,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让知识落地。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沟通效率,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和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有些生活实例往往还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勇气和高贵品质,这些优秀的品质必然也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授气象灾害中的雨涝灾害时,讲授灾害的成因特征等专业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播放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制作的暴雨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的暴雨等级,同时也体会防灾救灾所面临的困难。在防灾减灾部分引入真实事件,以及在抗洪抢险中奋战的人民子弟兵、奋战在一线的气象和水文工作者等。例如,2019年8月受“利奇马”台风的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81岁的周桂凤冒雨跪着观测,让学生知道在风雨中有一群平凡的英雄在默默地守护着民众,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学习他们的宝贵品质。
2.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
(1)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思维方式。在绪论部分给学生介绍经典气象科学理论及相关历史时,学生就很好奇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此时,笔者就会给学生讲述科学研究中常见的几个步骤,并结合气象学知识和自己的科研体会让学生对科学研究建立初步的认知。而在之后的课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课程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科研训练。在温度实验的过程中,就有学生发现分析自己的浅层地温观测数据后与理论上的常见规律有一定的差异性,笔者引导学生从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同时设计几组对照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分析。
(2)在授课过程中“点睛留白”,鼓励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在讲授经典的“挪威气旋模型”时,笔者指出该模型已被证明是描述中纬度气旋形成和发展的有价值的工具,虽然现代概念还没有完全取代这一模型,但高空大气资料和卫星资料为气象学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气象学家提出了“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的部分就可以留白,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探索。在处理气候资料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时间尺度较长,鼓励学生借助不同的工具去处理数据。例如,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就有同学自学编程语言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实践证明,这种“留白”的方式,会鼓励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3.从学生视角色出发,通过换位思考找寻引发共鸣的思政元素
笔者认为课程思政是否有效,要看教师讲的内容是否真的深入学生内心,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可以回想学生时代哪些老师、哪些知识、哪些事件等对自己产生过启发和影响,可以将这些引入到课程思政中。例如笔者通过回想自己的大学经历,在现今的教学中融入了以下3个方面:①知识本身的魅力,如天气学原理中地面和高空图的完美配合;②授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比如严谨、专注、负责等;③反思自己在学生时代忽视的重要能力,如表达能力。站在教师的角度,“农林气象学”这门课程中基本的科学素养训练、环保意识、行业规范、职业精神都是笔者想传达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要意识到课程思政一定是循序渐进、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是建立一个课程思政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和学生互动磨合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课程思政风格。
4.从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发掘精神传承要义
笔者认为这条思政元素主线适用度最广,可以适用于任意一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是知识大厦的累积,都是经过不同国家一代乃至几代人的艰苦积累,汇聚和利用许多人的研究成果才得以完成,同时也是人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伟大人格的集中反映。就“农林气象学”课程思政建设而言,一方面教师通过讲授气象学理论建立的过程和科学事迹,用科学家们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降水形成的过程时,就可以引入瑞典气象学家伯杰伦发现“冰晶效应”的小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形象地理解“伯杰伦过程”,同时引发学生对“意外科学发现”更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气象观测的角度出发,通过介绍人类古代、近代气象观测仪器的发明及成就开展课程思政。例如,在讲授温度观测仪器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时期的温度计,让学生了解到温度表的基本观测原理是热胀冷缩,不同时期的科学家是如何应用这一原理,解决了哪些困难才最终形成我们今天的气象温度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现代自动气象观测中温度又是如何测量的。在讲解气候时,从代用的“冰芯”资料,就可以延伸出为什么冰芯可以作为代用资料的思考,以及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在南极科考时采集冰芯的故事等。这一系列的气象发展史及事件往往既深邃悠远又活泼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科的热爱,又能够启发学生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思考、对科学家精神的学习,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这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综上,笔者和教研团队一起总结了“农林气象学”课程中可以融入思政教育的知识点及涉及到的思政元素(见表1)。
表1 “农林气象学”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对应
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从课程体系整体角度设置几个主要的价值引领思政元素制作成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数量不用很多,一般1~2章课程内容制作一个典型案例即可,内容上做到“精”且思政元素不重复。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将这些典型案例作为课程思政的主线。在挖掘课程思政知识点时不难发现,往往多个知识点都可以归为同一种思政元素。因此,将课程体系中其他章节与典型案例中思政元素相同的知识点作为课程思政的辅线。这种两条线的建设方式,由于主线和辅线的相互呼应和补充可以将主要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一以贯之,从而对学生以多渠道、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德育”。同时由于明确了思政元素的详略布局大大提高了课程思政的课堂实践灵活度,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做到课程思政内容的潜移默化。从众多思政元素融入点中笔者选取环保意识、科学素养、职业精神、团队协作、家国情怀作为主要价值观。而针对每一个要传递的价值观,选择素材多、针对性强的知识点制作成典型案例作为课程思政主线,同时将课程其他章节中涉及到这些价值观的知识点作为课程思政辅线。例如,在给学生传递环保意识时,可选择第6章“气候与中国气候”中的相关知识点作为典型案例主线,而辅线则可以选取绪论中的臭氧、第2章“温度”中的逆温、第3章“水分”中的雾霾等知识点,以及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可选择绪论中的科学探索的本质(即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作为典型案例主线,而辅线则可以选取每一章中的基本科学常识(如第1章“辐射”中的防辐射内容)、同时可以渗透到每个气象实验中的仪器操作、实验报告填写及数据处理等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笔者在“农林气象学”课程的部分章节还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①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手段,各高校也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创建各种在线平台,这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线教学网络综合平台”自2009年就已经投入使用,已经运行13年,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的教学和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在近几年又重新改造了教室的上课系统,并大大增加了“智慧教室”的建设数量,不但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教学,而且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②合理地分配线上和线下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也可为课程思政提供更多的传播形式,将思政内容以视频、微课、多媒体课件、在线文档多种形式制作成“课程思政资料包”,供学生反复阅读和观看,同时又可以较好地解决线下课程中时间不足的矛盾。例如,在讲授第4章气压知识点时,笔者先在线上发布问题“为什么商用飞机的遇险安全提示中没有跳伞这一项呢”来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好奇心就会驱动学生去提前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授气压的相关专业知识,最后在知识拓展环节加入气象与航空的相关知识,并且引入电影《中国机长》的原型事件和汶川地震空降兵十五勇士的真实事件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同时提供《中国机长》视频、中央电视台《面对面》采访视频,以及以气象空难为主题的多媒体课件供学生线下学习观看。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调动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通过线下的拓展资源,也让学生更真实、更形象生动地体会这些平凡的英雄身上所体现的职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课程思政资料包”的形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后期教师的备课时间成本,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可执行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上的实际情况安排思政教学的方式及详略内容,增强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灵活性。
农林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运用的方法和技术也逐步提高。而大农类专业更是和实践息息相关,对于农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培养实践能力尤其重要。因此,笔者及所在教研团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于2015年开展开放实验室活动,具体实践方法如下。①开放实验室气象仪器,为学生实践探索提供平台。笔者制定了《气象仪器借用规范》,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或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找到感兴趣的课题,可以随时借用实验室仪器进行实验探索。这样不仅助推了学生的探索欲,而且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仪器操作、团队合作及沟通总结等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关于辐射的实验内容时,正好是在炎热的夏天,学生对遮阳伞的遮阳效果感兴趣,于是借用与辐射相关的仪器进行实验探索。②开展情景式教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年都会组织大农类和地理科学类的本科生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平台进行“生物学大实习”活动。该活动围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养成生态文明素养3条主线,打破课程壁垒,系统整合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笔者及所在教研团队主要参与负责以气象学为主导学科选择实习线路、组建教学团队和设计教学内容,最终确定了2条主要的实习线路。气象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动植物生长及生态环境的气象因子观测分析和情景式体验。这种情景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探索自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气象因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入野外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由于引入了大量的生活事例、短视频等素材,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明显增加,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找老师探讨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而这些问题往往与新加入的课程思政元素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气象相关的话题或者事例,会主动找老师询问,也会主动在学习群中进行分享和探讨。
在教学中科学家故事以及与科学发现、科学定律等相关故事的加入,深受学生的喜爱。这些小故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也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启发了学生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思考,以及对科学家精神的学习。针对课程思政中加入科学故事这一主题的教学效果,2020年春季学期笔者对2020级农学类共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达到了98.5%。“农林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实验教学课时占到总课时的1/3,笔者及所在的教研团队也将课程思政应用到了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基础实验中气象基本观测、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的严格要求,设计引导综合实验和规范论文撰写,以及开放实验室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综合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实践证明尤其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好奇心和严谨态度的影响更为突出。“农林气象学”实验课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也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带来了正面引导,表现在试卷中应用型题目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在设计“农林气象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时,涉及环保意识、公民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等主题的内容覆盖广泛,占到所有思政元素融入点的近1/4。因此,笔者依然以2020级150名农学类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该主题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反馈评价结果表明,95.7%的同学认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对于环保意识、公民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提升最显著。
课程思政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这就需要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当然反馈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可以观察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课后交流等方式,最好的效果是“润物细无声”,既传达了思政的价值观念,又不让学生觉得是在说教。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自己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上多下功夫,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多总结经验,经过反复几次打磨修改后,一般都会达到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