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问题及其提升路径—以北京为例

2022-03-24 23:51袁汝兵
科技智囊 2022年7期
关键词:科普公民素质

袁汝兵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北京,100044

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2016 年5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自1992年首次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已走过30 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1992年时的0.30%提升至2020年的10.56%,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快速发展(从6.20%至10.56%),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人力资源基础。[1]

2020 年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至2035 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2021 年11 月11 日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科学素质建设担当更加重要的使命。2021 年6 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及至2035 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国家支持的3 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4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也是全国公民科学素质的“领头雁”之一。高质量推进北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仅可以加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而且对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还有利于提升北京国际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此,基于支撑《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简称《北京纲要》)编研工作,文章系统分析了北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构建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一、公民科学素质的概念及其内涵

《科学素质纲要》指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即“四科两能力”。其中,崇尚科学精神是核心,树立科学思想是根本,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是关键,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是基础,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目的。较之《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此次对公民科学素质概念的界定更加强调科学精神,能力指标也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转变为“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涵更科学、定位更明确、价值体现更充分。

除了“四科两能力”之外,公民科学素质还是“公民+科学+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当今社会公众确需具有一定程度普遍的科学素质,但作为高度分工的社会,不同群体和个人所需要的科学很不一样。即便是最杰出的科学家也同样有许多不了解、需要弄清楚的事物,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有可能不知道“冬季日地距离近一些、夏季日地距离远一些”这类基础科学知识。[4]因此,公民科学素质所包含的科学应当是一种公民科学,是“公民在开展日常事务时,能够自发与其关注的问题、利益和活动产生联系的科学形式”[4],是一种基于科学知识但又具备全面性、基础性、稳定性并能不断发展的素质。需要何种科学素质主要取决于使用的群体,培养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目的也不是让大家都在行动上接近科学家的科学、都去投身科学,而在于形成像科学家一样看问题的思维,形成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基于更加自觉的公民意识,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采取行动,从而为创新型社会形成作出有效贡献,让自身所在的世界更加美好。

二、北京公民科学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20 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24.07%,比2015年的17.56%提升了6.51%。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24.30%,北京、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双双超过24.0%,成为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领头雁”。[1]但也要看到,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相比,北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相关体制机制尚待完善,科技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等。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

(一)从国际比较看,北京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空间还很大

数据显示,美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2005 年达到27.9%以后,一直保持在28.0%左右,瑞典2005 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35.0%,加拿大2014 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即已达42.0%。[5]经验表明,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增长符合S 形曲线增长规律[6],即起步期缓慢增长、发展期快速增长、稳定期高水平小幅波动。北京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底子较薄,1997 年首次进行北京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北京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4.0%,经过十余年的低速增长,2010 年达到10.03%,与美国1995 年、欧盟2005 年水平相当;2010 年以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至2020 年已跃升至24.07%,年均增长1.4%[7],目前仍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二)从区域发展看,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

一方面,中心城区、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逐级递减,差距逐年拉大。海淀区2020 年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31.0%)一马当先,是全国唯一超过30.0%的区。此外,朝阳、西城和东城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均超过25.0%。在平原新城中,除昌平(18.1%)较高外,其他各区均在13%~14%之间。生态涵养区分布在9.5%~12.1%之间。从往年数据看,2015 年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最高的区比最低的区高出16.4%,2020 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1.5%。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2015—2020 年,北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均实现较快增长,但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水平(25.7%)仍远高于农村居民(12.07%)。[8]

(三)从路径方法看,重知识轻精神、重科普轻实践等倾向明显

业界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路径不够明晰,仍有较多的人认为科学素质建设即科学普及,对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学传播、科学教育多元促进科学素质的认识不足。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11 年发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即已将“科学实践”取代“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首位关键词。[9]我国科学教育对科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特质强调不足,效果评价仍以关注标准答案为主,而对基于证据和推理的科学理性关注不足,对学生动脑、动手、动嘴、动笔等能力的培养都有待改进。在科学普及方面,政府、高校院所等开展科普工作较多,企业参与热情有待激发;依托科技场馆组织了相当数量与规模的讲座、展览,但走进基层开展技能培训、科普服务等活动较少,对促进生产、乡村振兴等支撑能力不足。

(四)从体制机制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体制机制仍待优化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简称“北京市纲要办”)是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议事协调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北京市科协”)是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牵头单位、办公室依托单位,由40 余个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组成。但在实践上,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整体性、计划性仍有待加强,北京市纲要办的工作机制仍不够完善,统筹协调力度需要进一步增强;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发挥程度不一,责任需要进一步压实。在政策上,1998 年11 月5 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将北京市科协组织的职责界定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组织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日常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协助制定科普工作的规划、计划,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科普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北京市科协承担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职责规定不够明确,与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的分工不够清晰,对“有关部门”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职责表述也较为笼统。

三、新时期北京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路径

长期以来,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3 股力量:科学教育界、传统科普界和科学传播界。[10]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科学传播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3 条重要路径。其中,科学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科学普及侧重全民教育,偏重实用主义;科学传播强调传播主体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强调公众参与科学。《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的颁布促进了以上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有效促进了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除了上述的3 股力量之外,基于对公民科学素质内涵实用性、集体性、实践性等属性的理解,公民科学实践也是促进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内的科技创新主体也是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科技创新行为更是产生“四科两能力”中科学精神的源头和动力。

(一)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孕育和引领全社会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人们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诞生于古希腊,是一种超越功利的考虑、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11]2021 年12 月24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将科学精神的内涵定义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为新时期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指明了方向。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引入新方法、激活新思想,科学精神在此过程中得以不断深入和拓展。

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北京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能持续担当全国“领头雁”之一的宝贵资源。未来,北京应继续强化这一优势,抓住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历史契机,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升级、建设高水平人才阵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让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有更多的“闲暇”和“自由”投入科研创新活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以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等“关键少数”为依托,深入开展以科学精神为价值引领的铸魂工作,不断丰富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升北京公民科学精神海拔的新高度。

(二)强化科学教育作用,充分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

科学教育对创新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受教育程度与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正相关也证实了教育对科学素质培育而言不可或缺。薛其坤指出:“越是在融合创新的时代,创新人才就越要对专业基础知识有入木三分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12]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强化科学教育作用的发挥,首先,要让其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具备一定数量的可以阅读不同信息中关于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技术语的能力。其次,科学教育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求知欲和想象力、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下创新的种子。再次,科学教育要激励青少年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远大志向。面向青少年开展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大家尊崇向往的职业;健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多元发现和培育机制,引导青少年树立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远大志向,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输送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三)强化科学普及作用,促进公众科学思维与科学思想形成

科学普及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科学普及的知识化倾向一直比较严重,很多科普活动都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作为重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了解知识远不如学会发现和使用知识重要。顺应时代特征,未来的北京科普要积极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持续提高科普供给和科普服务能力,加强面向公众的实用科技知识、科技方法普及,让公众有更多的科技获得感。助力公众提升面对信息的辨别力、分析力、判断力,掌握信息辨别的基本方法,改变过往对信息不加鉴别、全盘接受的消费方式,科学分析信息价值,做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科学素质提升的社会环境,积极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公众形成基于知识但超越知识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实现“科学素质建设由‘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变”。[13]

(四)强化科学传播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厚植创新文化沃土

科学传播是创新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的科学传播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以促进科学文化、创新文化建设为重要目标,厚植社会创新文化沃土,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一要强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技术应用,建设即时、广泛、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科学传播体系,推动科学、传媒和公众互动。二要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表彰对科学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促进公众形成对科学精神的直观认识;发挥北京科技周、北京科学嘉年华等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首都科普”的影响力。三要实施科普原创作品支持计划,开发动漫、短视频等受公众欢迎的新形式科普作品,提升北京科普创作水平;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平台,推动科幻产业人才集聚,促进首都科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四要强化科协组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职能,发挥其作为群团既立足创新前沿又联系广泛的优势,推进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各单位优化创新环境,营造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价值认同和文化氛围;整合科技、教育、文化、宣传等行业创新文化资源,形成推动创新文化建设的合力。

(五)强化公民科学实践,提升公众运用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

已有大量研究指出,在微世界(及与学校相关的任务)中体现出来的能力与日常环境所需的能力几乎或根本没有联系。[4]公民科学是一种基于公众日常存在的科学形式,自出现以来即得到科学、政策、教育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它寻找到了科学与生活的交集,是从以知识、探究为本到以实践为本,从以个体为本到以集体为本科学范式的转变。每个人都基于社区而生活,社区里蕴含的环境、健康、安全、交通等科学问题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把社区作为一个大型的科学实验室、用一种融入生活的方式开展公民科学实践,既能有效地让参与者认识到科学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让科学更好地服务公众,又能让公众充分地参与到科学实践和社区治理中来。在此过程中,参与者彼此充分互动,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科学类集体活动的产物就能得以持续产出、持续更新,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当然,要确保基于社区的公民科学实践卓有成效,需要进一步强化参与者的公民属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活动、公共事务中来;加强与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科学传播相关各方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街、乡科协等各级科协组织作用;加强与“吹哨报到”等基层治理模式的对接,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公民科学实践取得更好成效。

四、结语

北京作为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领头雁”之一,应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论述精神的前提下,把首善标准融入科学素质建设全过程,加快完善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设计,持续推进科学素质建设理念和实践创新,率先构建科学素质建设高地,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猜你喜欢
科普公民素质
论公民美育
科普达人养成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素质是一场博弈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