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流通”模式下社科类图书馆采编工作的难点以及应对策略

2022-03-24 21:10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社科类科研人员图书

●张 晨

为适应新时代对图书馆事业的新要求,图书馆在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全面提速,各项工作逐步向智能化转型,这对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采编工作已成为图书馆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图书采编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采购、编目、分类及对新书的推介,而是图书馆整个管理链条中具有源头作用的重要一环,图书采编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基础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图书馆业紧跟时代脚步,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创新突破,诞生了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大流通”,在这种模式下,采编工作不断创新,使得图书馆书库的布局更加合理,场地环境更加整洁,图书管理更加便捷,服务能力更加高效,管理模式更趋向科学化专业化优质化。当然我们还应当看到,基于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大流通”下的图书采编工作,离现代化模式的目标要求还有诸多不适应,仍有一些问题和困难亟待在改革发展中加以关注和解决。本文主要就社科类图书馆采编工作面临的难点进行剖析,以求探索在“大流通”模式下的应对策略。

一、社科类图书馆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一)采编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素质亟待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采编工作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互联网,并且涉及的专业知识极为广泛,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但是,现在社科类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存在老龄化,文化素质相对不高,业务能力也不强,创新意识不够,直接影响了采购图书的质量效率,影响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采编工作人员的年龄、素质、能力、意识的问题是制约社科类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根本性问题。

(二)社科类图书馆采编经费不足

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价也随之上涨,图书的价格逐年攀升。但是,社科类图书馆采编经费多年来不仅没有增加,还略有缩减,因此,出现了经费不足的问题。采编经费不足,使得工作平台的智能化、自动化难以实现,图书采购渠道无法拓展,资源的开发变得更加艰难,难以及时获取科研人员的读书需求,无法合理规划前期购书计划,不能顺利完成购书任务,从而缩减了藏书的数量,降低了藏书的质量,造成科研人员不来、少来的现象,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二、社科类图书馆采编工作应对策略

(一)观念意识的创新

信息时代的快速革新不断冲击着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模式。采编的工作模式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单向式、封闭式、静态式的工作流程之中,主要是采购、查重、分类、编目、验收、入库。在这种模式下,采编人员选书之前缺少与科研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所购图书无法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从而导致采购工作缺乏合理性。为适应科研工作的需求,社科类图书馆也在积极调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科学合理调整各部门工作职能配置,借鉴“大流通”模式,创建“大采编”模式,将原来的期刊和电子资源的采购并入图书采编部门,形成一个图书、期刊、电子资源三位一体的立体采购模式,三种资源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在这种新模式下,采编工作的质量必将影响社科类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质量,因此,采编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深入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科技水平、服务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环境条件,挖掘出一条未来社科类图书馆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从而推动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效率化、集约化和模块化发展。

(二)业务手段创新

社科类图书馆服务对象相对于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来说,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专业度强、学科敏感度高。但是现有采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不能支持繁琐且繁重搬运整理工作,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能适应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信息传输、数据编制、数据更新等工作。另外,社科类图书一直存在着经费不足且流程繁琐的问题。为了图书馆健康发展,缓解经费不足,合理降低运营成本,图书馆选择了采编业务外包。这种业务外包主要就是通过网络技术使图书馆与承包方形成一个桥梁、纽带,供货方先将市面上的各种图书进行合理筛选,将图书馆需要的有效信息的进行传输,图书馆采编人员进行再筛选,把图书馆需要的信息传送给承包方,承包方根据确认的采购信息进行图书的挑选、编目数据信息的录入与图书的加工,承包方将完成加工的图书移交给图书馆,待图书馆验证无误后上架流通。简单地说,就是图书馆采编部门把编目、加工工作通过承包的方式委托第三方进行处理,图书馆采编部门负责监督审核工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图书馆获取的资料信息精准高效,加快了新书上架速度,缩短了图书更新周期,提高了图书采编服务效率,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效率提高了,时间就节省了,这样就可以让图书采编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去研究创新服务手段、服务深度、服务广度。

(三)人才引进、职业培训、工作机制的创新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因此,为促进社科类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在人才引进、培训、管理等多方面构建一套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体系。

首先,在人才引进方面,要立足未来发展方向,构建一支年轻化、高素质、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高水平复合型青年人才队伍。在这队伍里需要有图书馆学、信息学、计算机学以及其他与本单位科研相关学科背景的人才。新型的采编人员不仅要熟悉科研人员的专业需要,还要对科研人员的需求心理、文献的实用性了如指掌,能够准确告知科研人员所需的学科信息资料和馆藏情况,并且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在浩如云海的信息资料面前快速、准确地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

其次,要重视现有人才职业化培训,注重人才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轮岗培训制度”,使其对全馆各岗位技能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与多渠道的专业培训,尤其是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从而提高他们道德水平、创新意识、职业技能。

第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并制定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奖励机制和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自己岗位职责和义务,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考核主要围绕工作绩效、创新意识、服务态度、业务能力等方面,考核结果和薪资的涨幅挂钩。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工作潜力,还可优化馆内人力资源配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科类图书馆业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把握发展机遇,从服务意识、业务手段、人才培养不断突破创新,从科学化场馆建设到智能数据应用逐步升级,为最终实现新型智能化图书馆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社科类科研人员图书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一束光
图书推荐
一束光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一束光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