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远洋 吴维仲 孙 成
2019年12月,武汉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高校推迟春季开学时间,具体开学时间视全国疫情而定[1]。防控新冠疫情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各级教育部门按照教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全力防控,坚决防止疫情在学校蔓延[2]。“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是应急之举,更是我国“互联网+教育”重要成果的展示[3]。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之时,较“非典”时期相比,网络技术更加发达、先进,但利用慕课资源和直播平台进行大规模的线上授课,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4]。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在国内高校更多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还远没有被广大师生高度认同[5]。为应对新冠疫情,教育部指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战“疫”举措后,各高校前瞻性应对策略不充分、师生对平台功能不熟悉、教师线上教学培训缺失等矛盾凸显[6]。可见,为确保如期“开学”,制定《延迟开学期间本专科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并着手建立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的高校教学应急响应机制,全力推进高校各门课程的在线教学改革已是必然。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平台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直播工具教学以及平台课程+直播教学等线上教学改革,有效利用各类网络资源,打破线下授课的时间、地域限制,利用微信、QQ加强师生的线上交流、互动,不仅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的实质等效,也为同学们创建了全新的线上学习体验,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同时,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7]。
2020年2月5日,学校发布《关于做好延迟开学期间本专科教学工作的通知》,按照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要求,推迟2019~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按照“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要求,将以往的线下授课为主转变成以网络形式为主的线上授课,充分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和线上平台实现本学期的线上教学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或直播工具建立网上虚拟课堂,引导教师创新远程教学模式,快速提升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着力推进“线上教学、线下研讨”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1.平台选用。线上教学平台按教学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慕课类平台,即各高校在网上建立的已有课程,据统计自2014年慕课在国内兴起以来,国内有10余个慕课平台,460余所高校建立了3200余门课程,[8]慕课类平台可满足各高校的基础类课程;另一类为直播类平台,如雨课堂、钉钉等,教师可上传课件,以屏幕共享、视频直播方式进行授课。
(1)利用学校指定学习平台选课开展教学。为方便学校统一管理和保证线上教学秩序,学校教务处与部分教学平台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如雨课堂、超星、智慧树等平台,学校教务处将学校教务系统与学校指定教学平台进行了学生数据、课程数据对接,学校各学院可组织教师在学校指定平台上选取与本学期课程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且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课程开展在线教学,不同老师授课且教学计划内的同一门课程只能选择使用同一门线上课。
(2)利用已有网络课程资源或自建网络课程开展教学。各学院也可组织教师选用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上面已有的课程,或以已有的课程为基础建立自己的课程开展在线教学,完成在线教学任务。不同老师授课且教学计划内的同一门课程只能选择使用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上面同一门线上课。
(3)利用线上直播平台开展直播教学。对于本校特色类专业课程,不能使用学校指定教学平台以及已有网络课程资源的,各学院可以组织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课程组老师线上备课,并通过线上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QQ等,进行直播授课。
2.线上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各学院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线上课程设计,授课教师根据选用的线上教学平台特点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选用慕课类教学平台的教师可根据培养方案中教学大纲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课程节次进行学习,并将以往线下授课的课件及资料进行修整,完善学生线上课程学习;选用直播类平台的教师可按照以往线下授课方式进行准备,并按照选用的直播平台特性进行线上互动,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线下到线上”缺少师生互动,则更需要增强师生的互动环节。
(2)课程创新。教师可采用“慕课为主,直播互动为辅”或“直播为主,微课为辅”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上资源、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等资源,并结合各类直播互动平台积极开展以线上平台为基础的创新型线上教学方式。
(3)课程互动。对于线上教学,慕课类课程是以线上授课为基础进行录制的课程,其课程相对于以往的线下授课方式及师生互动不同,可轻松地实现“知识到学生”的传递,直播类平台可在其基础上实现“老师到学生”的传递,并在线下授课的基础上增强师生的互动环节。但较难实现“学生到老师”“学生到学生”的传递,所以在线上教学设计中互动性显得更为重要。在线上授课平台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组织“课上互动”“课下讨论”,授课教师可以借助钉钉、微信群、QQ群等方式增强课程互动性。
(4)课程共建。同一门课程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原则上使用同一线上教学计划;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计划实时共享,按照“两性一度”建设标准,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着力推进“线上教学、线下研讨”的课堂教学改革。
(5)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制定线上教学质量督导工作方案,建立了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督导与监控制度。校院两级督导联动,开通线上督导账号,启动网上巡课与督导;建立在线督导专家组,由线上教学一线优秀教师构成线上督导专家队伍,线上听课,点、面结合,推广、分享线上教学典型经验、典型案例。
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51人,以该学期前13个教学周为例,在线授课教师人数710人,共开课798门1816门次,线上授课覆盖非毕业年级14245人,累计线上学习4268021人次。
多元化的平台选用方案课满足了在线教学需求,以本学期前13周教师授课方式统计,近60%的授课教师选用慕课类平台已有课程进行线上教学,这也能反映出近几年来我们慕课平台建设的成果,我国现有慕课课程数已位居世界第一。
学期初,教务处向非毕业年级发放了在线授课问卷调查,同时也向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征集了线上授课的意见,其主要问题都在授课平台方面平台卡顿、学习不便等。
针对平台卡顿问题,学校与各线上平台负责人进行及时反馈,其原因是由于开学初期全国高校都在进行大批量在线授课,各慕课类平台未有过如此大的信息交互而造成的网络拥堵。经过与平台沟通,学校已与部分线上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平台单独为学校架设服务器,避免再次造成网络卡顿问题,并且能及时与学校教务系统中学生、老师及课程数据同步。针对其他平台,学校建议老师做好备选方案,在线授课存在卡顿时及时跟换备用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等直播平台进行授课。
针对学生反馈的平台问题,学校教务处组织相应教学管理人员联系各个平台负责人,对于可进行针对性改进的平台,及时做好平台升级工作,并且在本学期在线授课各阶段对各平台进行持续性改进。
针对教师反馈问题,学校教务处组织在线授课专家组总结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如各平台的交叉使用、平台+微信等授课方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在线授课。
新冠肺炎疫情国内爆发之时,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省教育厅发布《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及国内各线上教学平台运营商积极响应,免费开放平台课程,全力支持高校开展线上教学。学校通过政策引导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院及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战“疫”举措的有效落实以及“金课”建设和“线上教学、线下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