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的应用探析

2022-03-24 21:10郑婷婷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对象课程体系

●郑婷婷 邹 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思想政治领域表现为主体在信息技术下对于观看或图像化信息交流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1],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用好用活传统媒介,同时也需要创新性地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声音,尤其是在图像化信息表达日益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消费图像带来的视觉和精神的快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把握有利时机,适时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开展实践工作。

一、图像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图像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生存环境是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他们是互联网的原著居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大学生对于网络的热衷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新媒体到自媒体,越来越多的学生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图像信息符号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8月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整体的88.8%[2]。可见,互联网用户对于图像信息的接受程度已经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想,而且逐渐从静态图像向动态视频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中思维最为活跃的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最高,运用“图像化”信息传播应用度也很高,是新媒体用户的主要力量。因此,我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主动改变,在教育过程中适时地使用静态图像和动态视频、运用活泼生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够有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善。

(二)图像应用有助于教育关系的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润滑剂”,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3]。在高校以往的教授和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似乎是处于对立面的,教育者不断传输信息,教育对象被动地接收信息,两者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的模式,这样的教育关系并不够理想。然而,在图像展示的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同时作为图像的观看者,处于共同学习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可以有效减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差距,由“我”和“你”转化为“我们”[4],变“我说你听”为“我们一起看”,“我们”共同观看学习的形式大大优化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增进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情感交流,使二者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平等和融洽,从而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共存,不再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三)图像应用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很容易使教育对象感到疲倦,因为多数课程都是“我说你听”的模式,听取的时间较长,教育对象就会感到有些乏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同时,从知识记忆效果来看,由于图像的表达更加直观和具体,使教育对象直接接受视觉刺激,可以给观看者留下更深的印象。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图像的记忆效果要远远优于文字。试想一下,我们对于一部影片的记忆程度是不是要高于对其小说的记忆,将中国古代的建筑诸如气势撼人的长城、高大庄严的天安门等以视觉图像呈现,这种具象化形象作为国家的象征,是社会群体进行国家认同的典型象征符号[5],这就是图像的力量。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脑入心,就是要使需要传递的信息在教育对象脑中留下印象,心中留下印记,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也就无从谈起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因此,图像应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四)图像应用有利于发挥教育时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力求做到对所有学生全覆盖。但是,仅仅凭借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达到我们的需求,比如学校开展的讲座、报告会等,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对于校园庞大的学生群体来说,因为场地等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学生受教的积极性和覆盖面。图像的应用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例如,讲座的直播、录播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慕课也是一种图像化模式的教育,我们只要在线便可以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学生受教育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再比如,“易班”教育平台上的“优课”,有很多丰富的资源被共享,所有注册学生可以免费听取不同高校的课程、讲座等,大大提升了育人的时效性。

二、图像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应用的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给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都是静态的、呆板的,教授讲学生听,很多学生对于此类课程也是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这给教育者也提出了教育教学的挑战,教学模式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积极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将教育对象作为教育的中心,将教学模式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来抓。此外,现有课程体系中,部分的图像运用仅仅作为一般的满足视觉感受的形象出现,没有将图像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让教育对象领悟到图像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不能够充分发挥图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图像在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中的应用有待加强

高校的第二课堂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第二课程中的图像应用也不容小觑。如:大学校园中的摄影展、图片展、微视频大赛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微博直播、“上墙”等功能也广泛应用于各类会议的转播和演出的实时互动。图像化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改变也在悄悄进行中。但是,我们更多地把这些技术手段仅仅作为娱乐手段,把学生的作品仅仅看成是兴趣爱好,没有将第二课堂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我们需要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载体和重要依托,寓教育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同时也亲身实践教育。

(三)图像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能得到科学管理

图像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如何使图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得到重视、充分运用、形成合力、发挥效果、形成机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探索。目前,“图像化”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不被大家认同,传统的教育者认为那样太过娱乐化;“图像化”的教育方式有可能因为教育者的施教水平而被简单拼凑,使得图像的概念远远超出教育的概念;“图像化”的教育方式可能在各部门中不能合理运用,导致教育无法形成闭环反馈,环环相扣。要使图像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协同各种因素使其发挥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够切实发挥图像应用的真正作用。

三、图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路径

(一)将图像有效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图像的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中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能否把图像的运用服务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是我们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那些能够承载和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引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图像信息才能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图像形态发展,旨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由静态抽象的文字说理向生动直观的图像解析跨越[7]。变文字为图像,变呆板为生动,是我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一次革新。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用好图像但是不能滥用,要学会去甄别,使用图像也并非让图像彻底取代老师的课堂讲述,发挥好教师解读和图像呈现的作用,使二者相得益彰才是运用图像功能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

(二)强化图像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图像化的媒介和手段看似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太大的关联,但是如果从中加以引导,都能够对教育对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中抽象的文字可以转化为形象的形态,随着图像构建的情境不断扩展,给人的带入感也不断增强,《战狼2》的热映让无数中国人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激起了我们的强烈爱国热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网上展馆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运用3D模型技术,采用多媒体互动叠加图文、音视频等形式,360度全景展现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美乡村教师、榜样的力量等节目。我们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依托此类形式,开展电影点映活动、网上展馆参观学习、“树典型 学先进”宣传教育等活动,丰富活动开展形式,将“看不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看得见”学生活动中,以具体替代抽象,以有形带动无形,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进行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要求在活动中有机统一在一起[3]。

(三)科学管理图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使用

教育要想达到我们的目标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样,图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需要管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教育全过程都要层层把关,形成有效的反馈响应机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使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科学设计图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应用范围、使用方式,着力发挥图像在第二课程教育中的作用,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时,教育者也要在教育过程中,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反馈信息,完善图像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图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真正达到图像对教育对象的育人实效。

新时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虚拟现实技术、移动互联终端直播不仅仅是学生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微博、微信也不单单是社交平台,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地融入平台,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广大青年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带来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教育者对象课程体系
神秘来电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