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正良
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 年经济工作具体安排中,强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制造业是黑龙江省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黑龙江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根本要求和现实选择。因此,抢抓机遇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力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变革机制。通过提升供给侧的产出能力和水平,持续升级产品质量,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传统生产模型下,处于卖方地位的制造商和处于买方地位的消费者面临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不对称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无法把自身需求及时向制造商传递,制造商也无法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变化信息,供给侧和需求侧存在信息脱节现象;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制造商产品的过程中,很难通过抗衡势力降低价格或改变制造商的销售策略。在数字经济时代,这种状况将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市场交易中消费者地位的变化能够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研发模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企业在数字化平台的帮助下,能够实现买卖双方信息的有效对接,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以最大限度解决,并依靠互联网的声誉机制,逐渐提升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需求侧的市场势力,缓解了买方相对卖方固有的弱势。在数字经济时代,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模式,制造业企业在产品数据管理、协同产品商务等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在量化分析消费者消费方式、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的基础上,综合形成最真实的数据,并将其融入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全产业链进程中,极大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资源管理水平、质量控制能力和优品率。此种定制化供应链能够凭借制造业企业的流程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环境,以实现降低原材料购买成本、战略决策失误成本、物流成本,促进供需平衡,扩大有效高质量产品供给的目标。
效率变革机制。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改造升级黑龙江省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进而快速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一方面,基于产业链视角,数字经济背景下,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筛选整合信息、有效配置资源、精准匹配需求和供给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借助数字经济的平台优势,企业依托智能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等新模式对产业链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和共享,实现了各利益相关主体资源的整合汇聚和优势互补,降低了采购、生产和分销等环节中的成本和无谓要素损失,进而有效降低产品生产周期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基于制造业企业内部管理视角,信息技术提升了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使信息能够在各个层级之间实现更加快捷和准确的传递,企业科层组织逐渐由先前的闭环状态向网络化状态转变,有效提高了管理层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精确性、时效性。
动力变革机制。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融入新型要素“数据”,从而驱动黑龙江省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为其转型升级培育更多新动能。一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产要素已不局限于土地、劳动、资本、稀缺资源、企业家管理才能、政治关联等要素,“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化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度正逐渐超越传统资本。二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市场预期,严格把控生产数量,从而节约了储存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三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网络设备互联实现制造商、供应商、下游客户、生产设备、产品或服务以及用户之间的全面互联互通。“新基建”的发展,有效克服了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和同质化问题,使得各个使用者能够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不断放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时空覆盖边界,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
坚持强化顶层设计,树立正确政策导向。数字经济时代,谁拥有数据,谁就能掌握资源、把握先机。当前,黑龙江省正处于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导向对于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着统领作用。数字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蓝海,也是推进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新要素。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先机。应坚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编制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及专项政策,形成贯穿始终的工作主线。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强发展数字经济的本领,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为数字经济助推黑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健全新型基础设施,提升要素效率。依托数字经济推动黑龙江省制造业要素升级、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 网络、大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力求打通全省制造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二是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平稳进行,包括产业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等,助力“新基建”快速发展。三是合理规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制造业的重要程度和分布密度,对不同地区设置不同优先级,逐步实现黑龙江省“新基建”全覆盖。四是对新型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予以充分关注,优化“新基建”的各个环节流程,达到内部各技术模块之间高度协同的目的,提升“新基建”助推黑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数字经济助推黑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供给体系的支撑。若要保持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加强对应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是大力实施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制造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同时了解互联网技术和制造业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建议引导省内部分具有产业经济学研究基础和科研优势的高校开设数字经济专业,综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多方实践需求,通过联合培养、定向委培等方式,打造“互联网+制造业”跨行业人才教学培训体系。二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鼓励企业依托自身平台培养和引进人才,使相关技术人员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基于行业、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进行创新和产品生产。三是改革数字化专业人才的流动、选拔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人才社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解决专业人才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凝聚人才队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各项选拔和考核制度,打通人才职务和职称晋升通道,充分激发相关领域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智能化水平。以创新驱动战略为目标导向,建立全省制造业数字化建设所需的关键共性技术体系。一是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集中力量重点升级改造黑龙江省制造业数字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技术。二是加大对数字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力度,补齐“卡脖子”的技术短板,深度研发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硬件以及互联网底层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技术和制造执行系统等软件。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的创新和供给能力。三是鼓励制造业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组织研发部门持续开展数字技术研发和智能产品创新,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聚焦战略前沿和领域制高点,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五是健全科研工作体制机制,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为主导,支持各类科研组织抓住热点,结合自身优势和黑龙江省对数字经济细分领域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科研项目。
制定制造业细分行业数字化发展差异化政策,优化数字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制造业各个细分行业的数字经济嵌入水平、产业基础差异较大,其对数字经济的需求程度以及数字经济对其作用效果均存在很大差别。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实现数字化生产需要投入成本,如果某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建立数字化生产系统的成本大于收益,或者根本不需要数字化生产时,即使政府投入技术和资金支持,数字化生产系统对此类制造业企业的作用依然有限,将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某些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对数字化平台的需求较为迫切,但可能面临平台建设的成本约束,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根据制造业细分行业特点制定出数字化发展差异化政策,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