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江梅子,易晓明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开展对当下高校美育体系建设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推动新文科建设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文化繁荣”为目标,促进“跨专业、跨学科门类交叉融合”[1]是新阶段高校文科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各高校纷纷开始对美育以及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从高校美育的现状来看,中国高校美育主要作为公共选修课,辅助以相关艺术讲座、艺术展演等形式开展。从开设的课程中能够看出,目前高校中的人文艺术或美育选修课、通识课多以不同的艺术门类为分界线来设置。但这样也存在学生对美育课程的满意度不高,难以获得对艺术和美更广泛的感受与理解等问题。此种背景下,跨媒介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门类,它以扩展学生的感知、思考、参与和创作艺术的能力以及构建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主要特点,该种艺术形式融入高校美育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审美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跨媒介性”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学者汉森-洛夫在分析文学、视觉艺术和音乐的复杂关系时所提出,后被来自美学、艺术学、社会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学者引用,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2]。20 世纪早期,“先锋艺术”流派兴起,在此过程中,跨媒介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首次出现。1966年,迪克·希金斯在他的文章中正式使用“跨媒介”(intermedia)一词,他认为“跨媒介”必然涉及两种及两种以上媒介的相互碰撞,而这种碰撞更多地体现了媒介之间的辩证互动与对话,并强调打破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3]。简言之,我们可以将跨媒介艺术理解为一种强调多重媒介融通与交互的艺术形式。具体而言,跨媒介艺术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跨媒介的最主要特征便是不同媒介之间的互动与交融,在视觉艺术领域,跨媒介艺术同样链接了音乐、电影、戏剧、文学、哲学等形式当中的元素,将其通过动态或静态的艺术装置、跨媒介行动表演等方式呈现出来。它强调在融合中体现和表达某种含义,虽然在技术层面各媒介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它们又在艺术的表达上呈现统一性的特征。比如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在1965年创作的《一把和三把椅子》,这件跨媒介的“概念艺术”作品将视觉形式、真实触觉形式以及智性思考领域三者同时呈现于同一空间中,这件作品融合了三重媒介形式,触发了观者对“椅子”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融合了外部的、内在的、思想精神层面的理解,激发了参与者的思考,突破了传统艺术在表达上的局限。随着人工智能、视觉虚拟和新媒体等技术的出现与普及,跨媒介艺术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求着更加多元化的融合。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跨媒介”等同于“融媒介”,即将几种媒介简单合并在一起,希金斯指出:“跨媒介强调的是媒介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使用新方法来看待熟悉的旧事物的问题。”[4]跨媒介艺术家通过各媒介的交互和融合性的思考,建立起一种各媒介分离又相互联系的融通之感,这不仅仅局限在外在形式和感觉上,而是在行动和思维的层面上进行融合,进而引发参与者整体性的认知、体验与思考。艺术家采用跨界的创作方式,也是在融合自身经验与全新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以期获得更多艺术创新的可能性。
从观者的角度,跨媒介艺术在形式上更加追求在“交互”与“沉浸”中给参与者带来全身心的参与体验。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融合与跨越沟通的趋势越发显现,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强也逐渐推动人类个体智性活动的空前发展,身体的、实践参与的部分被削弱。跨媒介艺术重视艺术的实践经验,强调更多感知方式的实际参与,观者通过全身心参与的跨界感知,促进交流与融合。有学者提出,需要通过多媒介、多感官通路来理解的跨媒介艺术是在“日渐被虚拟事物控制的世界中对实在性的某种呼唤与表达”,需要身心系统的整体参与,体现了“多感官知觉”和“心智联合共存”的复杂特征,是“去中心化的、需要各种感官乃至心智系统协作运行的复杂性的共感知性活动”[5]。这并不意味着跨媒介艺术不主张智性的思考,而是更加关注观者在全身心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整体性的理解与平衡。正如有学者指出,“跨媒介艺术不仅需要欣赏者运用实际视觉进行感知,也需要运用心智进行思考,以及富有哲学意味的跨媒介实践。同时它创造的不是纯粹视觉性或纯粹感知性的审美,而是具有复杂‘共感-知性’的审美经验,需要人们反复观看、凝神聆听和深入思考才能领会其玄妙之意”[6]。
每个艺术家和创作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文化的影响,以跨媒介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的部分,就在于它更加关注艺术、审美和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有学者提出,“跨媒介艺术创作打破了艺术的线形发展,关系大众文化与社会语境,与文学、影视、时尚处于相同的传播平台”,随着“受众群体的增大、传播媒介的扩展,进而实现了多元发展和社会多层面的互动”[7]。跨媒介艺术十分关注艺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叠,跨媒介艺术家创作的主题经常是从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事物的关系出发进行探索与思考,它试图打破现代艺术中“高雅艺术”的藩篱,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跨媒介艺术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不是为了单纯的感性体验或享受,而是融入艺术家对真实的社会生活的体会和观察,以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
时代的发展孕育了人类感知方式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复杂性认知的需求。美育课程的功能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文字、语言、理论性的知识或技艺,而是通过跨媒介的艺术体验来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将艺术思维真正融入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当中,并运用这种复杂性、系统性的思维促进学习者建立自身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提升学习者解决社会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跨媒介艺术中跨界的、转换性的思维可以引导学习者创造性地解决更多领域的问题,增强其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并将课程中学到的各种内容延伸到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中。有研究者也证实了在不同主题的领域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促进更高水平的心理技能[8]。同样,通过艺术跨界融通与实践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艺术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在其他领域的一般性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和学习者共同的探究与对话,并伴随着清晰明确的创造性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在跨媒介艺术活动中建构意义,完成学习过程。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就曾指出:教育需要基于探究、对话和解决问题,并将学生认为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9]。跨媒介艺术的学习也体现了后现代“根茎式”的学习方式,它主张在“张力”中理解艺术知识本身的整体性和混沌性的特点。这是因为,艺术来源于创造、想象和构建联系,这个联系常常是无规律可循或是随机的。跨媒介艺术的学习也体现了艺术本身的“自主性”特征,它不是孤立和局限的思维方式,而是鼓励生发性和联系的构建。正如吉尔·德勒兹的观点: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存在多重性、变化性和流动性,是没有固定的起点或终点的[10]。教师通过探究和对话引导学生理解和创作跨媒介作品,可以帮助学生超越单纯的“是非对立”的角度,学习从“生发和联系”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体会艺术中的动态张力,实现意义的构建。
高校美育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基于更广泛的学科视角,从传统的分科式艺术课程转向以学生审美素养提升、以跨媒介艺术为基础的高校美育通识课。有学者指出,艺术本身即是一种“形象化探索和表达观点的媒介”,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意义又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11]。当前媒体多元化的时代让艺术形态变得更加多元,艺术课程也势必要进行综合化,“课程内容和方法都要突破原有艺术概念以及分科艺术体系和传统技法”。同时,当代艺术学科的内容要进行相应的内容扩展,“吸纳新型综合艺术”,进而突破艺术学科的范畴和更广阔的人文、自然学科构建联系,站在艺术之外去理解“艺术和世界的关系”[12]。
主题式跨媒介艺术实践活动是美育课程的主要载体,即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结构化主题进行学习。这种课程实施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能更好地融入跨媒介艺术的特征。学生可以在同一个主题的学习中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学习经验选择不同的媒介表达方式,美育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多重跨媒介艺术创作的途径,同时可以基于学习内容的需要邀请校外艺术家或专业媒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构。相比于媒介形式的选择,这种主题式的跨媒介艺术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应该是整个艺术实践的过程,即从提出问题到项目设计、问题解决再到项目完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应是以学生的自我主导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完成的,教师则主要通过对课程的精细设计、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为学生提供课内外的各种实验场所和项目过程中的跟踪与调整等方式进行参与,以帮助学习者在正确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完成项目计划。
跨媒介艺术教学不能止步于概念的传授,这种方式缺乏生动性和真实感。因此,跨媒介艺术教学需要通过多感官体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身体等多方面的发展。跨媒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实践领域,因此跨媒介艺术教学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在融入传统和新兴的艺术形式与学习方向中不断发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材料与媒介来进行创作,比如手机摄影、粘土、动画、旧海报、杂志等。教师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质材料的特性,进而选取适合课程主题与适合自身情况的艺术媒介,并在不断的实践和融合中增强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如前所述,高校美育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培养学生学习某一门类的艺术知识技能,使其成为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引导其亲身参与艺术并获得生动、丰富的艺术体验,进而扩展其视野,提升其审美与人文素养。跨媒介艺术主张学生在全身心和艺术相遇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具体而言,高校要确立清晰明确且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在跨媒介艺术活动中构建意义。此外,重视实践和课堂讲授式教学相互融合,重视小组和项目的合作,引发学习者在真实的交往与互动中进行主动观察与思考,并将其对跨媒介的理解与自身经验融入学习过程中。在与外界环境和同学的交流与互动中实现循序渐进的成长,进而真正获得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