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信息化转型的创新策略

2022-03-24 19:43:22贾真于舸
科技资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职工工会微信

贾真 于舸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

高校工会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联系学校党组织与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起着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维护广大教职工基本权益的重大责任。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给当前高校工会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渐渐影响着高校工会的工作方式和形式。虽然部分高校工会已经踏入了信息化建设的门槛,但在向信息化转型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仍呈现出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和能力不足的局面,且在整体上向信息化转型的进程缓慢。

1 高校工会信息化转型现状

1.1 已踏入信息化建设门槛

目前,很多高校的工会已经开始了向信息化的转型之路,开始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具体表现在高校工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建立,像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中山大学等许多全国知名高校都建立了自己工会的官方网站,还有不少的学校工会也都建立起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时不定期地在网站和公众号上进行校务公开。在各个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基本上都包括了各个学校的工会概况、教代会简介、工会的新闻动态、各项通知公告、服务之窗等模块,主要是用作进行工会日常信息的公开发布以及对工会的宣传等功能。一些高校工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所发布的内容也是包括了工会的基本信息、新闻动态、活动资讯等切合教职工现实需求的信息,主要是在公众号中以推文的形式发布教职工参加的一些日常活动,不过与网站不同的是部分高校在工会的微信公众号上还设置了工会会员中心一栏,而且还会有更详细的相关服务,让教职工们在手机上便可以直观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这样一种方式,各高校工会对校内的各类工会政策、活动通知进行了更为有效的宣传,有利于教职工更便捷地获取工会的相关政策活动的信息。

1.2 着重于网站的建设

互联网早期的发展阶段可以追溯到PC 互联网阶段,可以说最初的内容载体是网站,所以高校工会大多都是从建立官方网站开始信息化的转型之路,并且目前着重于对官方网站的建设。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工会网站的内容都处于不定期更新的状态,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此外还有不少工会网站首页的版面布置十分抓人,例如:武汉大学工会的网站一点开便是武汉大学历来夺人眼球的樱花美景图片,让人眼前一亮,且板块内容较为细化,便于教职工们寻找;南京大学工会网站的首页在导航栏下方设置了南京大学重要活动的快捷打开方式,版面制作也十分精美,同时还在首页开设了十分醒目的“智慧校园”板块,方便教职工们进行学校活动的报名以及处理报销预约等相关事宜;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很多高校工会网站不同的是,复旦大学工会网站设置了“女性家园”一栏,点开便是复旦大学的妇女委员会,为女教职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3 信息化转型进程缓慢

虽然近年来高校工会在互联网+时代下有着信息化的意识且付诸了行动,但由于是刚刚起步,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信息化传播服务平台单一、创新意识较缺乏、网络交流反馈渠道不完善等很多问题。总体来说,目前高校工会的整个工作还处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对“互联网+工会”融合发展的意识较为薄弱,工会服务相对滞后,在整体上向信息化转型的进程缓慢。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新媒体结合的疆域,提高为教职工提供良好服务的能力。

2 高校工会信息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探析

2.1 新媒体阵地有待拓宽

目前,踏入信息化门槛的高校工会基本上都是建立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但普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对于其他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还未有所涉及。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了新媒体时代,手机终端发展迅速且为大众所偏爱,大量的自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且用户一直在不断攀升,还有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都为高校工会建立新媒体矩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可以充分地为高校工会的信息化所用,并能够助力高校工会提升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自行开发手机客户端App,或者在各大网站以及微信客户端、抖音App、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建立工会的多个网络阵地,教职工除了通过在校园内获取工会信息外,随时随地都可以及时地通过自己更偏向的某个网络平台和渠道获悉自己想要的相关信息,尤其是会对新一代的习惯运用互联网交流的年轻教师们形成极大的便利。拓宽新媒体阵地可以说是高校工会向信息化转型的敲门砖,而目前高校工会还未完全将这份敲门砖握在手里,因此还需要在媒介融合这个大趋势下充分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发展。

2.2 缺乏内容创新意识

当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具体叙述如下。

一是高校工会网络信息平台内容的丰富,就目前各高校工会对于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情况来看,网站和公众号的内容总体上来说还是略显单薄,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在所调研的高校中,网站的内容大致都是工会概况、时讯报道、日常通知公告、服务之窗、法规制度等内容,首先并无其他特色的板块和内容设置;其次部分模块的内容存在重复的情况;再次一些高校工会网站上工会的相关文件下载的模块文件提供不完整,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设置该模块;最后是部分工会的网站信息更新速度慢,内容产出能力跟不上。微信公众号由于是后期开拓的传播平台,内容板块设置部分几乎照搬网站内容,与网站上的内容别无二致,导航栏部分很单一,推送的文章输出量也较少,缺乏量的积累和新鲜血液的注入。二是高校工会网络信息平台的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在内容呈现形式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内容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墨守成规,几乎都是以文字为主同时辅以图片的形式,并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缺乏音视频、H5等其他新媒体形式的内容展示,无法应对当下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信息传播方式。虽然重大事项的发布无需采用新媒体的呈现方式,但对于一些活动宣传或是其他日常信息来说,呈现形式丰富能够在一开始就吸引住教职工,满足教职工们的个性化需求和感受,同时也能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此外,微信公众号在推文的标题设置上也较为普通,不足以抓人眼球。

2.3 对“互联网+工会”的认识不足

虽然高校工会几乎都设有官方网站,也有部分高校工会都建立起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但由于一直以来单向的服务模式已经深入教职工们的内心,学校工会的工作大都依旧处于传统自上而下的模式,导致高校工会的领导和教职工们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工会工作结合的认识不足,因此未能将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充分应用到高校工会的工作方式和相关教学工作中。例如:第一,对于平时工会的一些活动的宣传大部分还是使用张贴海报的方式进行,尽管会将海报张贴于教学楼或者校园中的其他醒目地方,但也会存在行人匆匆掠过的情况;第二,还有大部分高校平时工会的文件整理和信息汇总都还是采用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纸质文件记录虽稳定性高,且不易更改和伪造,但对于大量数据信息来说,可能会出现文件丢失、耗费人力物力的情况,那么在这些情况下,网络信息的手段就会更便利一些;第三,目前工会的相关活动都比较传统,像拔河比赛、球类运动比赛、知识竞赛等,虽然确实可以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但对于许多新一代的青年教师来说,在身心俱疲的一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在家中休息或者拥有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而且长期以来教职工的活动几乎都是以运动或者知识竞赛这些比较传统的形式来展开,缺乏了新鲜感,那么通过向信息化转型创新工会的工作方法,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工会的日常工作中,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发展,为学校的教学等各方面工作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既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创新与改革,也能够满足不同教职工们的需求,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氛围。目前,由于高校领导对工会的信息化转型重视度和认识度不够,再加上教职工的年龄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工会向信息化转型的进程,因此高校工会向信息化转型的开展工作目前还处在初步的阶段。

2.4 教职工的网络交流反馈渠道匮乏

目前,工会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大多都用于宣传工会和公布日常通知,缺少教职工意见反馈的板块和其他吸引受众眼球的特色板块,教师们的意见建议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话语权和监督权自然也不能得到正当行使。而且更新速度慢、涵盖内容少,教职工们不能及时地获取到工会和学校的相关信息,导致教职工对工作的参与度降低。同时网络交流渠道也较少,目前大都是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形式,虽然在微信客户端上设置了教师群聊,但还是主要用来平时的日常通知和消息的发布,不能成为教职工们讨论相关事宜、畅所欲言的平台。没有了一个讨论工会事宜的自由空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也影响了工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拓宽网络空间里多个新媒体的交流平台,教职工既可以选择自己习惯的交流平台,也可以在网络空间内就某些尖锐的问题发表真实的观点,自由畅谈。教职工们彼此之间在各个媒体平台上进行交流,对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沟通,也能使问题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在交流渠道和空间被极大地拓宽之后,教职工们的话语权得到更好的实现,工作也会更加便捷有效,那么参与工会工作的积极性无疑可以很好地被激发。

3 高校工会信息化转型的策略

3.1 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网络信息传播平台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已经迎来了万物皆媒的时代,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快手等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不仅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更是赢得了各年龄段人的青睐,尤其是抖音,上至老人,下至孩童,受众年龄范围十分之广。同时,新媒体的使用已在各行各业以及生活中大范围普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互结合创新发展,这对于高校工会的信息化转型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例如:《人民日报》,它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借鉴案例。《人民日报》在1997 年便推出了《人民日报》网络版,是党报中第一家推出网络版的传统纸媒。此外《人民日报》不仅进行了社交融合,即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还进行了终端融合和全媒体融合,分别开发了《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和称为“中央厨房”的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因此,高校工会可以抓住这样一个机遇,与网络信息和新媒体形成深度的融合发展[1]。首先,就是对于官方网站建设的普及和完善。受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职工渐渐开始习惯于通过网站获取相关信息,网站成为了目前教职工了解学校和工会信息的重要平台,工会网站作为连接工会与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为教职工提供网上服务的窗口,自然要从各方面体现出为教职工服务的职能,因此各个高校要抓紧对网站的普及。部分已经建立官方网站的高校工会,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网站的建设进行完善,在网站上及时更新教学活动的相关信息、公开校务信息、丰富网站栏目和内容。其次,还可以尝试开发工会的手机客户端,它可以说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最便捷的方式。如果说在手机上完成输入网址或者在众多保存的标签中查找需要的网址需要一定的时间,那么手机客户端只需要教职工安装一次之后直接一键点击便可以进入高校工会客户端的界面来查询信息,以此来实现更便捷、多样、高效的服务与管理。最后,再继续往更深处深耕,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短视频、官方微博等,也可以开发微信小程序,只需“扫一扫”或者“搜一搜”就能打开应用,这种着重强调“用完即走”用户体验的全新互联网应用形态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对于不常使用App 的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高校工会通过以上这些与网络和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建立起自己的新媒体矩阵,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教工之家”,实现教职工们彼此之间、教职工和学校工会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让教职工随时随地都可以及时获得自己想要的学校和工会的相关信息,完成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构建[2]。

3.2 坚持内容为王,在互联网上创新高校工会的宣传方式

网络信息时代里为了吸引受众发布低俗负面内容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那么高校工会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内容本身的重要性。《人民日报》在进行媒介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便很好地对内容进行了润色。首先,从《人民日报》的网页版来看,人民网的内容并非简单翻版《人民日报》上的有限内容,而是建立起了综合性的门户网站,整合内外资源,充分利用了其新闻优势[3]。一方面,对报纸的内容进行选择,制作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与报纸一起对一些重大报道进行联动采访,同时人民网还搭建了和读者互动的桥梁,即在报纸上发表和网友的互动内容。其次,就是从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内容上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导航栏不仅简洁明了,且创意十足,目前包括夜读、美好生活、云游敦煌这3个专栏。美好生活直接对应一项人民日报与“真生活”App共同发起的“晒出美好生活,赛出精彩人生”全民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全民健身、国潮文化、中国品牌等美好生活正能量主题,由各领域名人、KOL 担当发起人,邀请网友晒出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夜读主要是向受众不定期分析睡前读物;云游敦煌则是一个有关敦煌文创的小程序。另外,在内容推送上大概每天8~10 次,每次推送文章1~4 次不等,平均每天可以推送12 篇文章及以上,其中“来了!新闻早班车”是以短讯形式发布前一天的重大新闻,还有提供生活服务类信息的,都十分贴近受众阅读心理[4]。人民日报的微博则是会保持每日发博的频率,内容都会及时锁定新闻热点及时地发布新闻信息,既有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又有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同时还会开放当下的热门话题与网民进行双向互动,并且还会适时地发布一些微访谈、微直播、微话题等。目前,粉丝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粉丝已达1.4 亿,可见其传播效果,因此高校工会在建立网络信息传播服务平台时,内容质量是必须引起充分重视的。例如: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上,受当下碎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若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图片加文字的呈现方式,则和枯燥冗长的文章别无二致,是不足以吸引教职工为之驻足。所以要充分采用新媒体技术,在推文中可以加入一些音视频,辅以动画和声音,或是为推文起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在一开始就抓住教职工的眼球。更新速度慢也是目前很大的一个问题,既然要加大宣传力度,内容输出的量就必须要跟上。开拓网络传播服务平台只是信息化转型的开始,在今后高校工会更需要及时更新各传播平台上的内容,创作出充满新意的内容,时效性和趣味性两不误,如此才能将高校工会在互联网上的创新宣传落到实处,加大高校工会的宣传力度,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5]。

3.3 打造“互联网+工会”,创新工会的工作方法

在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工会的工作方式需要更加地灵活自主,与时俱进。高校工会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向教职工们匿名征集意见以及“微心愿”,例如:在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等其他自媒体平台创建相关话题的匿名征集表单或投票,引导教师们通过网络平台向工会提供创新的活动想法,集思广益。目前,使用较多且方便的是微信上的投票小程序还有金山文档的小程序,在这些相关的小程序上新建投票或问卷,再从教师的微信群聊窗口将其直接分享给教职工,便可以在手机上即时操作。再者,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创新工作方式,并组织丰富多样的新型教学活动[6]。可以利用H5技术进行内容的生动呈现:在教师节等一些重大节日制作电子海报、制作学校和工会相关活动的简介和邀请函、相关比赛和竞赛信息的发布,等等。由于H5 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平面海报会在页面中搭建虚拟场景给人以视觉冲击,且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小程序等多种非文字元素,因此极具创意感,互动性极强,能够为教职工们带来更真实化、场景化的体验;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整合管理工会的基本信息,像工会成员的信息、干部的信息、教职工的信息、教学工作相关信息等多方数据信息,形成资源整合,打造高校工会的网络信息数据库,既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储存,也便于信息的查询整理;还可以充分运用5G 技术打造智慧工会和智慧校园,为工会发展和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数据分析,更加清晰地把握现实的相关工作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提高工会和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精准度[7];最后还可以利用VR、AR 技术或者借助其他网络游戏活动平台为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因为目前一直处于常态化的疫情防控阶段,很多线下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可以用VR、AR等技术构建出虚拟现实场景让教职工们借助相关设备机内这些活动的场景里,并实现在这些教学活动场景内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也可以与一些网络游戏平台合作,推出相关的线上沉浸式剧本杀游戏或线上狼人杀等网络游戏,给教职工们以新鲜感。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工会”这一新型的工作模式,尽力向“云工作”靠拢。搭建信息化平台会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使广大教职工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提高教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参与度和满意度[8]。

3.4 借助网络建立民主管理平台,实现工会与教职工之间的交互传播

民主的管理制度对于社会上的任何行业、职业、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更不用说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高校工会了,因此在向信息化转型中利用网络建立高校工会的民主管理平台、健全相关机制和制度至关重要,可以十分有效地帮助广大教职工和工会之间实现即时的交互传播。首先,高校工会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络论坛,例如网易论坛、知乎、百度贴吧等。并在论坛上创建多个相关话题,教师们可以在论坛上就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工会工作的相关事务等展开讨论,畅所欲言[9]。由于网络空间交流传播的包容性、自由性、交互性、即时性都较强,因此教职工们的意见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表达,监督权也能更好地实施。其次,通过网络建立崭新的民主管理平台,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增加工会工作的透明度。在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高校工会建立的新媒体阵地上将学校和工会的重大问题、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教职工的选拔任用、财务收支、职称评聘、奖惩制度和结果等内容进行规范性的公开,同时在内容上做到最大限度的具体化。校务公开是民主管理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广大教职工通过不同的形式或方式参与到高校的各个重大事项中,让教职工有满满的参与感,提高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从而完善高校工会的民主参与。最后,还有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运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拓宽教职工们信息反馈和建言献策的渠道,为教职工们铺平道路;利用大数据对征集的意见信息进行分类别整理,以便对策的更好落实;工会中的奖惩制度要分明,但可以对相关人员通过网上交流平台进行问责,不对外公开的方式,也是遵循人道主义的一个体现;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必须保证从校务的公开到信息的反馈收集,然后到征询多方意见、组织实施、再评议反馈、再回头整改等一系列程序的环环相扣,确保其严谨性[10]。

因此,民主管理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教职工更便利地与工会交流沟通,而且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可以在网络这一相对自由的平台上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促进工会与教职工彼此之间交互、即时传播的进一步实现。

猜你喜欢
教职工工会微信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3:58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5:06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14期)2022-07-16 05:49:36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记者观察(2018年14期)2018-11-19 21:22:23
工会
微信
微信
微信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