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管委会 江苏常州 213022)
异地校区转向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目前,在旧校区所在城市新建校区的扩张模式已经受到空间制约,但异地办学的热潮还在持续,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伴随着新校区的建立,肯定能带动城市发展,但全国高等教育的总量是一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幅规模扩张的时机已经过去,正在逐步转向内涵式发展[1]。
当前,高校新建校区必须摒弃粗放的规模性扩张理念,把内涵式发展作为建设的逻辑起点,坚持通过政产学研用合作把新校区建设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妥善处理新旧校区的关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新校区办学资源配置、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
从多个异地办学的高校实例来看,新建异地新校区相对于主校区仍然在学科建设、科研实力、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平台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师资建设绕不开学科建设,好的学科能够吸引优秀教师人才,而优秀的学科人才也是考量学科建设优劣的指标之一。异地校区缺少科研资源、高层次人才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导致学科建设缓慢,形成了优秀师资人才与科研水平发展互相牵制的局面,人才与科研水平不足,导致了新校区在师资建设上的困境[3]。
地域性或者学校等级层次性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异地校区的科研发展[4]。我国科研资源分配地域不平衡的特点非常明显,东部多西部少;根据科研单位的层次不同,优质科研资源又大部分集中在985、211高校或中科院系统中的研究院所。相比较而言,省属或者地方性的普通高等院校则只能获取非常有限的科研资源,异地校区与主校区之间科研资源的分配也显示出这样的特点,科研资源具有自我聚集性,越强越多,越弱越少。而异地校区普遍处于高等教育稀缺的地方,正是科研资源发展不聚集的地区,加之受到主校区的调控,科研发展建设举步维艰。形成科研资源的缺乏与异地校区科研的发展困境的恶性循环。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浪潮中,高校正经历着从粗放向集约的内涵式发展变革,重点向着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起冲击,在这种改革大潮中,学科考量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由数量转向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成为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杆,以申请大项目、组织大成果、建立大团队、建设大平台为导向,科研政策也转向以此为倾斜。异地校区的科研水平羸弱与学校高标准短周期的产出需求不相适应,考核达标的门槛太高或者节奏太快,使得学校科技政策在异地校区出现不适用的现象。
第一,异地校区长期缺乏稳定的科研队伍,建设初期的科研人才有相当一部分从本部派出,且全职在新校区的教师不多。教师要在多个校区完成基础课程的授课,才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这些教师的科研工作基本放在有科研基础的老校区完成,提升不了新校区的科研实力和氛围。如果养成了异地校区以教学为主的定性思维,那么在新校区中建立起来的师资结构只能使科研能力得不到提升。
第二,新校区一般年轻教师居多,缺乏高层次和高水平的科研领军人才和中间层次的科研人才力量,既形成不了梯队也形成不了团队,是制约异地校区科研队伍发展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有团队带头人和团队骨干级别的人才来指导和带领,但是新建异地校区有的只是优良的硬件条件,对于软性的科研团队和组织良好的科研平台极其缺乏,吸引不了人才也培养不了人才,进一步恶化了师资建设的困境[5]。
研究生作为高等学校优质的基础科研力量,单个人的贡献虽然不大,但是基数庞大,成为了高校发展科研的中坚力量[6]。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他们求学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有无法替代的基础支撑。异地校区研究生培养工作发展滞后,制约科研能力建设,从而影响师资建设,其原因如下。
第一,异地新校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少,发展不足。异地校区专业与本部校区基本上不重合或有很大差异,研究方向会由于招聘人员的既有方向而比较分散,不成体系,新校区在学位授予点数量难以取得突破,更不用说更高层次的硕士、博士。第二,研究生培养依赖的导师数量稀少,除了校区建立初期分配过来的,新进的师资由于缺少科研成果加持,很难获得导师资格。第三,研究生招生指标难以获得,从本部主校强势学科手中争夺研究生指标相当困难,资源只会集聚在优势的地方。受制于上述问题,研究生规模很难扩大,研究生规模小又无法支撑基础性的科研工作,导致科研成果产出困难。
建立多校区一体化的科研管理机制,通过实体机构创新和线上管理平台创新,以现代通信手段应用为引领,解决多校区之间科研管理散布的困境。一是科研管理人员统一化,在异地校区设置科研管理部门的办公点,办公点的管理人员由主校区科技部门直接指派,在异地校区常驻,授权负责日常科技事务的管理和信息传递,提升各异地校区二级单位科研分管领导和秘书的业务能力,在主校区科技信息上要保证异地校区能做出快速响应。二是建立健全信息传递途径,以多种即时通信软件将主校区各类科研信息传递到校区科研人员手中,科研人员也能够即时反馈意见。三是设立专职岗位,负责多校区间的科研信息工作,把国家级、省部级、各校区所在地的科研信息进行汇总,形成动态参考信息或摘要,供所有教职工查阅。四是加强主校区的科研机构主管领导和部门主管对异地校区科研管理的联系和走访,及时了解异地校区的科研需求和症结所在,以便职能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政策体系。
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建立崇尚科研追求创新的精神。一是要强化教师群体的整体科研意识,开办针对不同类别项目的专场申报政策宣讲会,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学术会议,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经验,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从撰写科技类基金项目的申请书开始,提升教师对科技创新的思考积极性,有目标、有针对性地锻炼科研项目申报水平;二是要激励教学型教师申报课题,建立帮扶制度,请申请成功的教师指导其他教师,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要予以绩效考虑,将申请书撰写提交作为考核指标,激发教师完成任务的主动性;三是初期以培育为主,放眼长远,鼓励教师坐得住冷板凳,健全科研投入保障机制,尤其是在异地校区科研资源稀缺、科研水平整体不高、高层次科研成果少的情况下,科技政策要适应异地校区情况,在论文级别、项目级别及成果转化等方面适当降低标准。
异地校区要采取“两结合一集中”的方式,结合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的科研资源和便利条件,在科研建设投入上把人力和物力有针对性地集中到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最大程度地集多方资源于一点争取突破。
依据自身定位,依托主校区成熟优势的科研发展体系和经验,采取主动与主校区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共同建设科研平台、共同攻关重大科研项目等各种合作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建设自身的能力,培养自身的人才,积累自身的经验,发展与本部优势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整合异地校区现有的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争取在某些方向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异地校区不能等着主校区拨款科研经费扶持,要积极发展自身的科研造血功能,要因地制宜,发掘驻地城市的科研资源,拓展对政府对企业的调查分析,建立政产学研用联系,在科研建设上走满足当地社会经济的特色化发展道路,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科技问题、技术难题,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和科技服务能力体系,形成具有自身优势和实力的科研亮点。进一步结合当地实际,提高社会影响力,成为政府采纳意见的重点单位,引领当地科技发展。
异地校区的科研师资人才建设需要从引进与培养两个层面来发力,一方面提供优秀的科研基础平台和良好的福利待遇,改变高端人才对异地新校区的偏见,成功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改革创新科研人才的培养方式。
要重点考虑制定在异地校区具有生命力和适应性的培养政策,主要从以下3方面入手。
(1)强化人才进修实施,把入职后的个人进修工作常态化和必要化。鼓励青年教师在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校际、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培训,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访问深造,全面提升教师的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把进修、访问学者、博士后进站等多种形式的进修作为教师考核重要指标。
(2)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团队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人才,要有计划、有先后、有区别地引导优秀青年教师积极争取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人才计划,积极争取资源,做好后备人才的保障工作。
(3)加强异地校区和主校区之间的人才交流,制定合理的人才交流政策,鼓励有学科联系的人员在多个校区间担任职务、进修学习、挂职锻炼,并将其作为日后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
本部校区的优势学科发展到现在,在老校区的有限空间和资源下已经达到极限。将老校区中若干个优势学科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依据新校区所在地的产业结构,有选择性地整体搬迁到新校区。高校异地办学要抓住和用好老校区的学科优势和品牌优势,采用整体移植的办法,成建制地迁移,加上新建校区高标准的硬件配套,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无论是从本部校区整体搬迁而来的学科团队,或者是从外校或者科研机构整体引进的学科团队,都需要进行梯队发展的重新规划。打造一支精干、高效、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真正将学科的发展生生不息传递下去。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包含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人才、后备年轻人才、稳定的服务支撑团队。在这个人才梯队中要强调人员不能同质化,要有不同的学缘关系,年龄要有跨度,各有各的个性特质,避免千篇一律。
高校的一个基本功能和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发展优势学科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给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平台和支撑。对刚建设的异地校区,除了培养本科人才之外,还应该立即着手培养一定规模的研究生,形成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后劲储备。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建设,人才也是来源于优势学科的培养,这本身就是共同积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人才的储备是学科建设初期最珍贵的支撑条件,而其中研究生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学生,要保证一定规模的研究生培养。借助学科建设的投入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研究生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研究才能,促进科技创新,反哺学科建设并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反馈。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突出优质资源共享,在主体校区与异地校区之间,要做到优质资源互交互通、互惠互利、开放协作,推动资源共享,公平、良性竞争。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要建立多校区学生都能共享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完备交流平台和网络互联,使得学生能够同步获取资源、修读课程、共享学术大餐和名家风采;在其他教学辅助资源方面,如实验平台、科学仪器机时、文化体育设施,也应该打破地域界限,共享共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7]。
突破高等学校新建异地校区的师资建设困境,从科研水平提升与建设优势学科着手,也符合异地校区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在“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中,优势资源短缺与学校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将会伴随着异地校区的整个发展过程,这绝不仅仅是异地校区内部的矛盾,解决思路中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因素,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如何减少成功道路上的风险,是每个高校管理人员以及教职员工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从老校区涅槃重生必须经历的痛苦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