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楠
(贵州大学 党委宣传部,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动力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阳明心学思想内含诸多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阳明心学具有独特的理论风格,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彰显了深刻的实践品格,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启示意义。积极吸收借鉴阳明心学中的有益因素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推动阳明心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阳明心学是宋代以来理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博大精深的心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儒学思想以及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其不仅深化和改变了宋明理学思潮发展的整体格局和发展方向,也对后来理学演变乃至明清以降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和功勋卓著的名臣,同时也是先秦以来传统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在立德、立言、立功各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实现“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深邃思想的哲人,其思想内涵丰富、哲理深刻,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典范。王阳明之所以能够以“三不朽”而垂范于史册,与阳明的心学思想和个人生命历程密切相关,同时也因为阳明心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向,呈现出了阳明心学思想及阳明个人生命历程中“立志”“修身”“力行实践”的重要特征。
一个人一生思想的发展,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人格学问成长过程。王阳明作为儒家思想发展史的代表人物,其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对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的诠释,同时又与宋代以来的思想和明代的社会状况有所关联,与王阳明对个体生命历程的体悟密切相关。因此,借鉴阳明心学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有必要对阳明心学思想与其生命历程进行梳理。王阳明生活的16世纪,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北方半游牧民族侵扰不断,君主庸碌、阉宦当权,压制读书人,社会各种矛盾处于激发状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多数儒者奋力以求救赎之方。然而,自1313年以来,朱熹对儒学的诠释居于正统地位,并成为科举考试的基础,程朱官学尤其是官方朱子学在明中期出现了僵化,在这种形式化、教条化的相关思想的刺激下,王阳明开始对朱子哲学进行批判和修正,促使理学向心学转变。王阳明个人的思想学说正是在明中期这种复杂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并逐渐成为举国闻名、门徒遍布各地的学派。阳明心学指导着王阳明本人建立了不朽之功勋,他的不朽奇功也印证着其心学的伟大。
王阳明幼年从事科举之学,必然涉及朱子的学说。然而,阳明对朱子理学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信仰,从信仰到怀疑,最后到批评朱子理学的思想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王阳明逐渐确立起自己一生颠扑不破的立场和终生践行的心学体系。王阳明自幼追随父亲迁居京师,勤奋好学,面对塾师“惟读书登第”为第一等的回答,阳明不以为然并反驳“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2]1 221。在少年时代即立下学做圣贤的远大志向并终生服膺于此,以至阳明后来的学问思辨中始终十分重视立志,强调立志的必要性:“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2]974王阳明认为立志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学为道的前提,更是学圣贤经略之志,用功迈向圣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若没有树立道德修养的志向和目标,就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终将一事无成。因此,他常告诫他的弟子:“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3]57在王阳明看来,只有真正立下坚定不移的道德修养之志,才能克服一切修习的障碍。在18岁时,青年王阳明拜谒著名理学家娄谅,娄谅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阳明于是“遂深契之”[2]1 348,从事宋儒的格致之学,自此王阳明挺立其学为圣贤的人生理想,不断追寻为圣为贤之道。正是满心圣学,王阳明时时处处无不以天下国家为念,并按照儒家传统的修齐治平指引自己尽心国事、天下事。
从幼时“学以成圣贤”志向的确立到少年时对“圣人可学而至”的契合,阳明在对“第一等事”的探索思考中时时处处无不以天下国家为念,无论是在飞黄得意之时,抑或在千难万险之际,始终不渝。在此期间,阳明始终止心圣学,虽然在格竹上有所失败,纵然对朱子哲学有所怀疑,但他仍然按照朱子理学的方法进行圣学工夫。不过,王阳明终究未能解决物理与吾心统一的问题——“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也”[2]1 224,这一问题也长久地困扰着他,经历长期的彷徨之后,乃于龙场处困之际悟出自心求理,由此形成一套与朱子学相区别的学问体系,并以之指引着自己一生的学问思辨与具体实践。
正德三年,面对内臣弄权,王阳明抗疏直谏,随即被廷杖入狱,后被贬谪贵州龙场。虽然身处蛮荒不毛之地的困厄之中,但他始终以立大志行圣道为己任,不断追求人生理想,探索人生价值。如何成圣依然是王阳明所关心的“第一等事”,当他在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之时,阳明找到了圣贤之学的真正道路,认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以说,在经历“千死百难”之后,王阳明终于领悟了后来始终一贯所主张的理并不在心外,而“心即理”的思想。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核心与理论基础,虽然朱子和陆九渊都持有“心即理”命题,但阳明是在龙场这段出生入死的经历下,才体悟到格物致知的宗旨就是“吾性自足”,也即不是在心外求事物之理,而是求事物之理于心中,这是其“心即理”说的基本义涵。依阳明之见: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此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平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3]2
根据此段引文可以看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向外求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无须求理于外,之所以说孝之理不可在父母身上求,忠之理不可在君身上求,信之理不可在朋友身上求,仁爱之理不可在民身上求,是因为此孝忠信仁之理实际上是人在道德实践中将心之理赋予行为与事物的。因此,王阳明认为,理就在个体的心中,并明确提出没有“心外之理”,也没有“心外之物”。但他此处所强调的“物”,与“心即理”的“心”是关联着的“物”,“万物之理”实际上就是“心之理”在万物于具体过程中的表现,即道德原理与道德法则,这些道德规则来自于天性的赋予,是天理的本心,而不是物的自身的本性。与此前诸家面对“心即理”的说法相较,王阳明对“心即理”命题的内涵揭示和说明更为具体、深入和充实——王阳明关于“心即理”命题的诠释,发挥了个体之人的主体精神,突出了人的尊严,正因为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是以吾心的存在贯穿其中。王阳明将吾心的存在认为是一种“理”,同时其存在又具有活动性,在这一意义上,阳明认为的“理”就不能是脱离个体的人的行为的“理”,而是在人的行为之内。故此,阳明断言“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自此,阳明将“心即理”作为心学思想体系的立言宗旨:
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分心与理为二,其流于伯道之伪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3]45
王阳明自龙场悟出“心即理”并将其作为自己学问的立言宗旨,而后在贵阳文明书院给诸生讲学时,明确提出了其心学思想体系的又一重要的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前所论及,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是“心即理”,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自己的心中,如此求理就不存在一个向外求知的过程,阳明强调:“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3]6由此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思想:“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出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侧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浅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3]109-110在王阳明看来,朱子的知行观在当时社会上出现了知行分离的情况,如果社会上人人都相信“知先行后”的话,必将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知而不行”,“知而不行”随之会产生“终生不知、终生不行”的后果。因此,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补偏救弊,起到端正人心、消灭邪说的效应。王阳明认为:“正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3]13阳明既肯定了“知”的指导作用,但也强调“知”只有通过“行”才能完成,将知行看作一贯的整体过程,由此认为只有“知行合一”的道德伦理实践工夫才是归于圣贤的真正道德实践方法。王阳明一生经历的实践,证明了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人要去认识一个事件,只有去实践,历经“事上练”的修炼工夫才行。也就是说,要以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从而巩固正确的意识,懂透正确的理念。正如王阳明一生在学问思辨、教导学生、剿匪平乱时所做所想的一样,他从不空洞地运用圣贤典籍、兵书,而是始终一贯秉持“知行合一”的践履工夫。此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使得“心即理”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3]43。
在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命题之后,王阳明于1521年又揭示“致良知”这一重要问题,成为其思想成熟和其心学思想学说体系的高峰与最高概括。对此,阳明强调:“良知之说,只说得个即心即理,即知即行,更无别法。”[4]194这表明,“致良知”是在“心即理”“知行合一”命题上的深化和升华。所谓“良知”,王阳明以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3]6由此可知,在阳明心学视域下,“良知”即本体,即心即理。“致”则是“良知而行”,即实现良知,为良知的展现。因此,“致良知”即“行”良知或实现良知的工夫,要将良知本体通过人的有体有用的生命活动,转化为现实生活世界的良知行为,使良知行为或良知现象生活化、社会化。因此,“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将自己内在的良知本体应用到自己的道德实践中。可见“致良知”乃是阳明学说的核心内容。
王阳明一生虽然政治仕途艰难多舛,学术生涯波澜坎坷,但他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为圣的志向始终未曾动摇,其从政业绩、立德修为和学术成就,皆辉煌突出,可以说阳明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式的人物[5]。王阳明一生的生命实践充分证明,阳明心学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了实践与信念的有效合一,为世人破除“心中贼”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也为消除明代社会与道德危机找到了具体方法。成圣成贤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实践自身,“立志”“躬行”“践履”始终一贯地体现在阳明的生命历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民族精神昂扬振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7]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肯定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以其在贵州龙场悟道为标志,之后开始在不同地域传播,乃至对整个东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阳明心学远继先秦儒家的心性之学,近承宋明学者对于理气心性问题的诸多思考,形成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思想学说。阳明心学不仅从理论形态上对“心”进行探讨,而且强调必须使此“心”外化于人的生命实践行动中,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彰显了思想育人的价值。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8]275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1]。阳明心学所具有的独特理论风格,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很大的互通性与契合性,正是二者之间的相通性使得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鉴阳明心学优秀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性地与之结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阳明心学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个体道德发展,是以“良知”为道德主体,“致良知”为修养方法,“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的哲学思想。为了解决人心被人欲所遮蔽而不能坚守道德准则的问题,王阳明从形而上的维度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等思想,将心与天理统一起来,从而让人们重视道德体验,将道德准则内化于心,使人能够自发地遵循道德律令。为了解决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的现实问题,王阳明从现实生活实践的层面,提出了“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思想来破除当时学者割裂知行的现状。
阳明心学之所以能够适用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语境,理由有二:其一,阳明心学认为德性本体——良知——内在于每个人心性中。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1 306作为德性本体的良知不仅在形而上的层面对道德具有天生的觉悟,并且还能够指向实践的工夫层面。王阳明高扬人的主体,认为人的内心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使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且人能够通过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来唤醒与增强内心的良知,展现了阳明心学激发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理论旨趣。其二,“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本质上是一种实践之学。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3]42“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4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是在生活实践中互相包容、渗透并行的一个动态过程,将知行联结并使其进而合一的则是实践,从理论上看“知行合一”指的是价值论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王阳明反对脱离生活实践来谈论知行合一,重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事上磨练”“格物致知”等工夫去培育人的德性与提升人的德行,只有真正去实践了才是“知行合一”。
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培育品格与塑造人格的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塑造高尚的品格。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只有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主体性地位,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思政教育,从而促进思政教育从根本上落实到每一个大学生主体。与此同时,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等方式来激发大学生道德主体性,能够启发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坚守本心,自觉提升思想水平与道德觉悟,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实践育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教导,更应侧重于实践,促进知行合一。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知与行分割开,从而导致知行脱节,教育成效不显著。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思政实践,要将思政课程的理论内容落实到实际中,才能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阳明心学作为一种注重主体性与道德实践的思想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教育精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阳明心学作为传统心学的集大成,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宝库。王阳明作为传统儒家三不朽式的典范,对当代大学生立志修身具有重要的模范作用。阳明心学所彰显出的立大志、修其身、力行实践的宝贵品格,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立志
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伴随王阳明饱经世故的人生经历而发展起来的学说。王阳明十分重视立志,强调立志是做人与为学的根本。王阳明少年时就立志成为圣贤,在后来经历了千锤百炼的人生实践中,成圣的志向一直指引着他在人生道路上前行,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心学学说。阳明一生的实践经历表明,立志在其学说中具有“本根”的含义,指引着阳明不断前进。“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3]260王阳明用“气之帅”“人之命”“木之根”“水之源”来形容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之所以如此强调立志,是因为人并不都是圣人,但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每个人的良知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蒙蔽,如果没有志向端正人心的方向,那么人心则可能从恶或从善,系于道德功业或沉迷于声色犬马。因此,立志在做人与为学意义上具有“本根”的含义。
立志作为人生的起点,对人生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2]974不仅如此,志向还具有激励作用。王阳明的一生极其坎坷,在官场上遭人排挤、陷害,被流放到环境险恶的贵州龙场。而这一切都没有让王阳明放弃成圣的志向,反而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领悟到了心学的真谛。可以说,王阳明的一生都在为志向而努力。
王阳明的一生“此心光明,亦复何求”,而立志成圣的志向给予阳明自我实现与认同的人生力量。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立志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通过行之有效的立志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引导当代大学生立志,即是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对共产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仰和信念。
首先,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知识体系与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处于由不成熟状态转向成熟状态的过渡期,同时大学生也是最具活力、创造力的群体。立志是大学生开创属于自己人生道路的第一步,志存高远,方能行稳致远。志向是大学生的“人生之舵”,决定了其成长方向。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延续中进行的。无论在人类的哪一个发展阶段,青年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大学生立志,不仅决定了其人生的成长方向,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其次,立志所具有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摆脱虚无感,体会到价值感,从而不断增强自我认同,避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能够促使大学生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将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转化为磨练自身的契机。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前提,志向是“人生之舵”。王阳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立志对感受生命的高扬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意义。所以,要重视立志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自觉将青春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之中。
2.修身以立德
王阳明的经历实践强调,立志之后要进行躬行修习,修身以立德。王阳明的修养工夫思想建立在其心学基础上,宣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3]156。具体言之,在王阳明看来,实现志向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即修正受到染污的“心”,使被私欲所蒙蔽的“心”恢复其本来的状态,使之内化出仁心善念,让本明的良知光明起来、挺立起来。因此,“修身”既是对人心的修正,也是个体自身心性修习的过程。王阳明强调学者须“自得于心”,他指出:“孟子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夫率性之谓道,道,吾性也;性,吾生也。而何事于外求?”[3]265修身贵在“自得于心”,即独立思考、自我反省,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不被外界所干扰的价值观。正如王阳明告诫学生“六经”即是“吾心之常道”,只有将学经与修炼本心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自化”。这正是王阳明乃至儒家修身工夫中最重要的“体贴之学”[9]。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规定了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强化了立德在教学环节中的先在性与对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导向性。“立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8]275。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修身以立德”是阳明心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向来都将崇德修身作为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1]。大学生思想水平、道德文化素养的提升,一方面要通过思政课程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积极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修身是大学生“成才之基”,只有时时修身,才能明德笃行。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借鉴阳明心学修身的优良传统,而且可以创造性地汲取阳明心学中丰富的修身方法,从全方位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为有德之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勤学、明辨、笃行三个维度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勤学是大学生修身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学习与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挖掘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切的道德情怀,是当代大学生修身立德的重要思想来源。明辨则是要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从容自信面对各种文化思潮激荡,从而塑造好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笃行就是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将道德修养内化为精神认同,更是要外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既要知也要行,从“知行合一”的工夫中将自我修养落到实处。
修身以立德不仅是阳明心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青年大学生“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12]。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汲取阳明心学修身的智慧,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新时代青年。
3.力行实践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作为阳明心学的关键性命题,同时也是王阳明力行实践的工夫路径。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对于人生而言,修身既要有本体,又要有工夫,既要在心上用工,又要在“事上磨练”。明代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诠释王阳明的“致良知”时认为,“致”就是行,“致良知”也就是行良知。黄宗羲发掘了王阳明关于知和行的关系: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工夫,就是知行合一工夫,这就是力行实践的精神。只有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学有所成。王阳明指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3]4,强调要把知行合一作为知良的重要途径,以此实现学以成圣的远大目标。“知行合一”从其本质上就是要达成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唯有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方能做到知行合一。黄宗羲在对“致良知”“知行合一”进行相关诠释时指出,“致字就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4]181。在这样的意义上,阳明心学“知行合一”体现了力行实践的精神,可以说这是王阳明学说的重要精神。这种力行实践的精神品格,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具体言之,王阳明力行实践的精神品格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加深与完善实践育人过程;二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者要通过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磨练精神意志,练就高尚品格。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新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仍存在不够完善等问题。在阳明心学体系中,知与行是一个相互包容、并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样也是相互包含、渗透并行的双向过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停留于理论思政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思政。实际上,实践是取之不尽的教育源泉,只有将“学思”与“践悟”相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实践思政要在实践活动中将教、学、做三大过程统一。具体而言,则是要经过现实场景的触动充分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引导学生在情景中理解、在过程中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拓展宽阔的知识视野与世界视野。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实践育人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比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科学育人的层次。对于大学生而言,实践是培养其“知、情、意、行的过程,也是道德在不断内化和外化的转变中获得发展和成长的过程”[13]。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能够在实践中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引导当代大学生坚持“事上磨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学真知、出真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阳明心学是一门关乎人的道德修养的学说,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心的作用,引导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挥道德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与道德觉悟,继承与发展了儒家丰富的德育传统,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从立志、修身、实践三方面启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提升思想素质,启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出能担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