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330088)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科学生要具备的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导致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不高。有的英语教师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降低教学难度,放缓教学进度,但仍未改变在同一教学目标基础上采取同一种教学方式的现状,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下”,难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是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知识基础、认知特点等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分类指导,促进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发展的教学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显著。之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推动了分层教学在美国的发展。我国关于分层教学理论研究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黎世法教授提出了“异步教学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进行教学[1]。学者华国栋指出,要将一个班内的学生分为两三个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2]。之后,很多学者都开始关注研究分层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实施策略,并逐渐将其推广到学科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很多英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采用一些较为新颖的诸如分段阅读、整体阅读、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一定提升。但是由于教学方式比较固定,教学目标统一,难以照顾到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让学生全面了解英语阅读材料内容以及提升其阅读综合能力的目标。
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处于被动地位。近年来,一些新教学方式的推广和应用,让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把控者,但教师依然占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堂对学生进行提问,基本上都是教师按照教材,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好内容,学生被动接受。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也是由教师提出,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和教学内容结合比较紧密,但是有的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起来有难度[3]。包括应该读哪些内容,从哪读到哪,读多长时间基本上都是教师规定的。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很被动,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相应内容的阅读,教师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安排,学生就跟不上进度。长期下去,学生就失去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总体知识基础较差,英语学习困难,认识不到阅读对英语专业知识提升、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没有阅读兴趣。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里面,不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能够从字词句的表达中体会到文本的意义,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分层教学营造的阅读环境更加轻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更好地通过文字表述理解文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思维。
英语阅读整体的教学质量要看多数学生的阅读量有没有增加,阅读的深度有没有增加,阅读水平有没有提升,具体到日常的某一章节、阶段性测试以及期末测试中,体现为学生对阅读理解题目的解题情况是不是比以前更好,成绩有没有显著的进步。在英语阅读文本中,有很多的长句,主句带从句,从句中又含有从句,还有一些虚拟语气的运用,往往表达的是与事实相反的一种假设,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4]。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英语词汇量,更难读懂长句子。利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让基础差的学生逐步增加词汇量,让基础好的学生深度探究文本的内涵,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从整体上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英语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思维以及文化意识等,而学科素养的培养离不开阅读教学。目前,高职英语的阅读文本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商务、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文艺作品等,这些多元的阅读资源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喜好,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让学生能够读进去,不仅掌握字词句的运用,了解文本的结构形式,更能通过语句去了解英语表达的方式,对其内涵有清晰的认识。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学生在以英语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会从初期的句式模仿到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去主动表达,学科素养会逐渐提升[5]。
实施分层教学就要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合理地划分水平层次,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这一步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基础,分层的依据要科学合理,指标要尽量多元,这样便于全面考查学生。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动机、能力、兴趣、如何看待阅读教学等内容,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单独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同时,结合学生日常在课堂中的表现,比如阅读的流畅度、问题解答情况、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深度等,初步判断学生的阅读水平[6]。除此以外,要看学生的测试成绩,这是反映学生阅读水平最为客观的形式。为全面测试学生的阅读水平,测试题目要多元,选择类型不同、考查方向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来测试学生的阅读水平。结合调查问卷、日常表现以及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好、中、差三个等级,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灵活进行调整。
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科学分层后,要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设计,这是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教学设计要着眼于水平中等的B 层次学生,同时兼顾A、C 层次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好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到让大部分的B 层次学生能“吃得好”,少部分的A 层次学生能“吃得饱”,C 层次的学生能“消化掉”。结合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水平,重点突出A、B 两个层次学生的授课要求,同时筑牢C 层次学生的基础,培养其阅读的兴趣[7]。教师在熟悉、钻研、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将语言点的内容以及文本的知识内涵细化到教学设计中,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准备好阅读内容,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做到阅读内容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为下一步的分层教学做好准备。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原则是对于多数的B 层次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技巧的培养,多侧重精讲精练;对于基础水平较好的A 层次学生,尽量少讲,要求其多自主阅读,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深度挖掘文本内涵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C 层次学生,要降低教学目标,浅讲多练、讲练结合,要求其能基本了解文本的内容,掌握一些词、句的运用,积累基础知识。具体实施过程: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进行总体的教学,之后再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8]。对于大部分B 层次学生,开展词汇、语法、长句分析等教学,从语法特征、长句结构教学入手,讲解虚拟语气的运用、长句的组成以及标点符号的作用等,让这个层次的学生不仅能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应用技巧。通过教学,引导这个层次的学生向A 层次发展。对A层次学生的教学就要在其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句型的应用,并拓展词汇量,引导其能在同一个语言点上构造出更为复杂的句型,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挖掘文本内涵的能力。对于C 层次学生,要从最基础的词汇累积开始,提高其词汇量,虽然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生词,但生词过多,不仅难以理解文本内容,还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教学,让这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基本了解文本的内容,逐步达到B 层次学生的水平。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目在英语考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过级考试中的比例逐渐提高,阅读理解题目的内容和形式为阅读教学评价提供了基础。具体到闭卷考试中,因为阅读教学是英语学科教学中的一部分,而且与听、说、写、译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必要进行单独的阅读教学评价,可在试卷中适当增加阅读题目的比例。题目的设置分为基础、中等、难度三个层次。基础题目要占50%-60%的比例,将一些文本结构比较简单的故事、社会热点等材料作为考核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9]。中等题目占30%,可以从教材中选取阅读材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难度题目占10%-20%,增加一些难度,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选择时事政治、新闻报道等一些生词汇偏多的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再根据日常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情况,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确定学生是留在原层次,还是上升为更高层次。通过分层教学评价,能让每层次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有利于其树立自信心,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
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消除学生的“层感反应”,引导学生对分层有正确的认识,同时需要教师提升教学组织能力,照顾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指导,实现阅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