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李雪
(集美大学 师范学院,福建厦门 36100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基于对学情的掌握情况进行授课,对学生主体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各高职院校的应用频率大大提升,但是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深入研究,也发现了该模式存在的些许问题,因此,为了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加强交流与合作,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加大投入,全面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是对课堂改革需求所做的反应。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在此背景下也应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前进。元宇宙时代的到来,线上与线下打通,融合现实与虚拟,整合多种信息技术而产生虚实相容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这将会催生线上线下一体的新型社会关系。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线上教学实践效果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看,线上线下融合成为教学的“新常态”[2]。
高职院校将实践放在重要地位,传统教学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并集中反馈错误,最后进行总结和作业布置,这是高职院校传统教学的实施流程[3]。这种教学模式的益处在于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有利于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运用。弊端则在于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尤其是目前高职院校中学生操练时长受限,加上课上教师讲解、师生互动、解答疑问等环节都需耗费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较少[4]。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处于17-20 岁的年龄区间,因此,对职业缺乏合理的规划,学习基础较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上课积极性较低,导致教学成效未达到理想预期[5]。
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例如,借助线上学习模式进行预习,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学生在学习基础上的差异;随堂测试、问题讨论等环节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接收课堂反馈,解决学生疑问,进而促进课堂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指标多样,评价机制更为公正客观,有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是由于目前线上线下教学混合程度较低,对教学的积极作用有限[6]。
实施混合式教学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线上教学的课程面向的是全院学生,因此在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使用同一教学资源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难以激发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7]。其次,由于奖励机制尚未建立,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热情不高,对学生缺乏监督和管理,造成混合式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结果。最后,教师对线上资源的不合理运用。例如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盲目照搬现有课程资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及教学方式的创新都极为不利。上述混合式教学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其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效果。
知识只有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要发挥线上资源的优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和高效互动的优势。将二者结合,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最大效益。该教学模式主要将高职院校的教学分为以下四个阶段[8]。
课前学习是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环节。在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来促使课中、课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首先,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其次,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发布学习内容,让学生预先学习。再次,依据学生之前已有的经验,选择与整合教学内容,将相关的课程资源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9]。最后,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在网络平台中的预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及时解决。
课中学习主要围绕前测和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两个环节,两个阶段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就已经初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在课中环节,教师能够节约大部分的时间,避免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进行重复讲解,教学更具针对性。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意味着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操训练,提升实践能力。而教师则会把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
课后主要针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及后测开展课程,课后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完成情况的检验。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课下学习通道,做好课后反馈,对学生未掌握好的知识点及时进行课后辅导。在作业的布置上,应当注重差异性,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注重深入学习。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思维,在学习前预测,在学习中监测,在学习后反思。
教学评价是贯穿整个课堂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励、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对最终成绩的判定还是取决于平时成绩以及期末成绩两大模块。教学评价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即增值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运用,而不应该以成绩作为衡量其能力提升的唯一指标。
从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理念较为认可,但是由于主体不同,对其认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加大技术资源、师资力量、设施配备等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全面开展[10]。学校层面的改革,不仅需要广大教师进行实践探索,学校的管理人员及学生也应大力配合与支持[11]。混合式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师必须走出舒适区,贯彻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混合式教学技能。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校网络、教室投屏等硬件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缺乏资金支持,导致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不佳。企业需要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备、管理等要素,与高职院校形成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具备相应设备的企业合作,为学校线上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想要落实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重视线上课程资源的完善、线上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效能,对其进行资源整合。这样,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12]。
尽管线上教学有着线下教学没有的优点,但学生在线上学习时无法与同学、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学习氛围不够浓厚。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觉性差等问题[13]。为了切实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有优质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兴趣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以往的研究数据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出勤上线率及学习点击率与教师是否进行监督检查存在密切关联。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指导和监督,不能够完全依靠学生自觉。教师可以将线上学习的考核与线下学习的考核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是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充分挖掘并理解混合式教学区别于以往传统教学的地方,提升混合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占比。其次,对现行的混合式教学予以评价、及时反馈。这是创新混合式教学管理机制的两个重点[14]。只有完善混合式教学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了改变高职院校重形式轻时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需依据院校的目的及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还体现了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创新,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宏观把控,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课堂效果,发挥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和教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