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刚,史可媛,冯修猛,戴 勇
(1.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2.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评估所,上海200031;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督导办公室,上海 200003)
以“迈向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的分类督导与评价”为主题的上海教育督导与评价国际论坛,于2021年11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这是全球首个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分类督导与评价”主题的国际化、专业性高端国际论坛。海内外专家学者、高等教育领导者、一线高等教育实践者与教育评估专业人士围绕高等教育分类督导与评价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热点、难点与痛点问题,在主论坛与七个分论坛中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交流与深度的思维碰撞。本次国际论坛向国内外同行提供了高等教育督导与评价改革的“中国方案”与“上海智慧”。
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督导与评估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和节点。上海教育系统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形成了“多列纵队”、错位竞争发展的格局。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杨宇为开幕式致辞,他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新任务、新特色,肯定了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排头兵作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评估领域探索开展的高校分类管理评价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梳理了近年来上海教育系统着力深化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他最后总结说,要在过去与未来的辩证中把握新导向,增强督导与评价的引导力;在破旧和立新中找到新办法,加快落实国家教育督导与评价改革的任务要求;在国内和国际的交流交融中催生新动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督导与评价体系。
来自上海各高校的负责人根据自身院校特色、发展情况呈现了主题各异的学术报告。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平台建设、大数据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大学对大数据技术在学科优化布局、学位点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体系方面的具体应用。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以“再聚焦”作为发展办学的重要手段,对接产业需求、推动跨学科创新。他指出“破五唯”就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加快一流学科建设。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将学校的最终发展目标定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从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应用技术,提升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建设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工作等方面激发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性张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杨力立足培养学生未来发展动态适应性的需求,从基本内涵、历史传承,创新实践、应用成效和未来发展介绍了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的“立信模式2.0”。此外,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着重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通过增强强制力、保障力完成制度创新的路径,分享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四方联动、三级贯通的校企紧密型合作体制机制,践行四个对接,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平台载体。
除了分享实践经验以外,也进行了前瞻性理论探索。华东师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从“创新—评价—政策”互动的立场审视了高等教育督导评价的议题,作了题为“原始创新·学术评价·政策环境”的报告,阐明了原始学术创新以及原始学术创新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境遇。他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具体国情下进行原始学术创新所遭遇的瓶颈与多重障碍,探讨了如何从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评价项目等角度进行中国国情下的原始学术创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加拿大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许美德(Ruth Hayhoe)教授认为,照搬西方的评估模式就是在“中式建筑”上盖“西式房顶”。中国高等教育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传统,中国需要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评价框架,深刻研究章开沅、鲁洁等知名教育家的思想,将高等教育评估根植于中华文明传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
国际教育组织的代表专家就未来世界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对教育评估新趋势进行了前沿性预测,指出未来世界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将会对高等教育评估的内容与形式产生深刻影响。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主席、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张建新教授介绍了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未来要提升高等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凸显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质量,建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质量文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原主任德科·范·戴姆教授认为,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技能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常规技能不断被人工技能与大数据技术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非常规的创新性技能。为了应对上述挑战,高等教育需要加强培养以批判精神和创造力为核心的21世纪的技能人才。
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征程中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会的学者们从研究型高校评价改革路径探索、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职业院校评价的现代化三种各具特色的院校类型为分类评价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1.研究型高校评价改革路径探索
分论坛二聚焦“大数据赋能:研究型高校评价改革路径探索”。论坛从中西、内外不同角度,提供了政策性极强与操作性强的行动框架。与会专家以“治理”为中轴线,就学校怎么制订政策,政策怎么调整,怎么落实,遇到问题怎么解决等问题开展了发散式讨论。研究型高校评价需要回应时代需求,形成“以建促评、以改促评、以研促评、以教促评”的良好格局。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优化社会服务与科研成果转化是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高校的社会服务包括高校在直接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发展的服务。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属于广泛意义上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浙江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建胜分享了大学社会服务能力评价面临新形势所展现出的引领力、组织力、融合力、影响力。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沈海涛针对华东理工大学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如发明人自办企业、使用“专利分析导航”等做了详细介绍。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以科技服务为切入点,指出大学可以通过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搭建的技术交易与服务枢纽平台输出知识成果。技术交易场所诉诸大学与企业等多方需求,给大学与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而关于大数据为研究型大学评价赋能的实践,香港城市大学先进结构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吕坚,以根据业绩评估教授发展的评估体系为例,介绍了如何运用IRIS、CityU Scholar等大数据工具,对教师科研与教学进行有效评估。中国知网高教事业部总经理强浩从知识供应商的角度,谈了知网在评价体系方面对精准把握数据而做的探索,为学科全链条的数据和信息提供全要素、全流程的支撑性服务。
与会的德国、日本专家也介绍了本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德国卡塞尔大学高等教育国际研究中心教授乌尔里希·泰希勒着眼于机构评价,从高等教育评价术语分析的角度,给教育评价提供了理论性极强的分析框架,对评价概念的混乱无序表达了他的担忧。日本广岛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大学黄福涛教授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形成,如今日本所有国立大学每6 年至少须接受三种不同的评估,由此导致了日本高校对外部评估能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性存疑,对程序繁琐的多次多方评估产生了评估疲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张倩苇从微观层面着手,讨论了对高等教育教师与学生反馈素养的培育。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实现联动发展、学生反馈与外部反馈相结合,以及在反馈过程中嵌入对话机制等路径,为高等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2.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
分论坛三以“固定位、明特色、强应用: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为主题。论坛就应用型大学的高度决定地方制造业的高度达成了基本共识。然而,应用型大学发展定位不明确,一方面要避免陷入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陷阱;另一方面又要与职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以便更好地履行其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基地建设、应用研究成果孵化等基本职能。因此,我国急需建设适合应用型大学特色的评价标准体系,精准研判外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解读了上海的十四五规划。指出要继续保持制造业对全市的经济贡献,上海应用型大学要肩负起发展上海制造业的重担,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做了“双一流”监测评价发展的报告,提出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有机整合,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避免高校同质化。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项目主任维克多·波登讨论了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质量模型与分类框架。指出问责制不应成为专属于某一特定机构的标准,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不应存在优劣比较,尤其是应用型高校要避免走入同质化的误区,摒弃对研究型高校的追捧。
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指标体系建设,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督导室副主任戴勇围绕国家政策对应用型大学类型的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指标体系走向“去学术化”的优化完善路径、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是很够。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国虹从就业端出发,提出应在评价维度中加入市场评价、用人方评价,指出“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岗位收入、用人单位满意度、经济社会贡献上与“应用研究型高校”的差距。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从外在指标入手,认为“三级指标”最能体现“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差异,评价的重点在于“双师型”指标的教师占比、企业兼职教师的占比、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情况、产学研的合作情况等等。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世岳分享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应用型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与我国一样面临着“学术化”“实践漂移”等同质化的趋势。
3.职业院校评价的现代化
分论坛四聚焦“基于不同类型:职业院校评价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院校、每个地区的教育都各有特色,实现类型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学校、地区生成特色的自我评价体系。论坛从职业院校、评价理念和制度、实施以及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视角展开讨论,对于打造人人参与、整体改革、二次分类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改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基于参与教学整改的经验,构想了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匡瑛指出,当前用人单位仍然存在将技能等级体系与学历体系相对应的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建设制度化的高技能人才社会荣誉体系,增设高技能人才高级别奖励项目,这样才能激励技术技能人才创造价值。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工商业行会职业教育考试评价委员会原主席汉斯·约阿希姆·巴尔从数字化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对双元制进行了阐释,企业与学校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密切结合,对我国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启发价值。上海睿泰集团总裁刘成从企业以及为企业培养好用的人的“元”问题出发,通过重视真实的企业文化场景和工作场景的营造,解决人才评价体系跟产业的耦合度低的问题。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总督学、同济大学教授董大奎分析了目前的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适应性评价方面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政认为职业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项目制,但项目制需经历的申请、实施、验收和再升级四个环节无不在推动同质化的发展。
通过具体的评价实践个案分享,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中国职业院校评价的微观局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梁克东主要分享了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三个瓶颈:意识不足、能力不够、缺乏利益机制。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杨爱玲从教师科研评价体系改进与实施的角度介绍了上海版专的探索和实践,指出该校的科研体系全面体现了职业院校成果的类型及科研特点,强调对教师的过程性考核。
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价一方面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紧握国内政策导向,紧紧围绕“破五唯”的根本改革方向,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的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第三方评价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引导第三方评价组织以先进的评价理念与技术手段参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过程。
1.国际视野下的国际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
分论坛五聚焦“新理论、新趋势、新方法:国际视野下的国际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由于每个国家有自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它们的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呈现出鲜明的本土特色,尤其表现在政府与专业协会介入高等教育认证的程度上。因此,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实质就是如何辩证看待和协同处理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与外部质量保障(高等教育认证、专业评估等)的关系。
日本东北大学国际战略室副主任、教授米泽彰纯介绍了日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本土以及国际质量保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为了使高等教育质量获得国际的可比性与竞争性,为建立国际共同、互通、公认的质量标准做了很多努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孙进认为,由于德国具有分权性特征,德国高等教育的认证体系既不全权由政府管理,也不任由市场决定,这对我国有宝贵的启发意义。同样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丹将法国教育督导制度与德国比较,发现两国在督导模式上具有共性,但也要注意在本土化转向过程中考虑自己的特性,比如侧重协作性和定性评估。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代林利从历史视角做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联邦政府与认证协会关系的分析,基于嵌入理论揭示了政府的参与程度从“深度嵌入”走向“过度嵌入”的现象。
对于国际高等教育评价的未来展望,专家们持有不同看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董秀华分析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质量标准新特征与质量评价新范式,认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在理念和管理评价等方面形成与指标改变相匹配的普及化评价标准和评价范式。昆山杜克大学学术评估办公室副主任熊滢介绍了中外合作大学的经验,从教师评价的可持续性、教材选用等方面展现了中西方评估体系、评估文化的碰撞。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寇海明立足未来视角,认为高等教育更广泛的价值是“公共价值”,不能只考虑传统意义上纯粹的知识传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考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韩映雄连续3 年监测了100 门通识课程,由此分析了高校课程分类评价的可行性。
2.“破五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
分论坛六以“破五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为主题。对于“破五唯”的动因与理论瑕疵,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晓教授坦言,现在“破五唯”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的“唯”之间存在逻辑冲突,比如“唯帽子”和“唯职称”本身就存在逻辑冲突;第二,部分“唯”被忽略,如“唯项目”,它的危害性甚至要比唯论文、唯奖项更大。第三,有的“唯”如果完全破除后,带来的不公平性和危害性会更大,比如按照分数招生的高考制度。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余利川指出我国高校科研采用层级化管理,造成科层制、学术内卷化,过度重视市场,对学术原创性兼顾不够,过于重视大学排名、国际化,过多重视国际评价指标,对本土学术没有很好的传承。
不破不立,科学对待高等教育评价要正确处理好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关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江小华从“立”的角度谈了高校教师晋升中学术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的建设。操太圣教授认为影响代表作同行评议制度的有三种力量,一是行政力量,二是人情的力量,三是理性的力量。西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徐辉教授认为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有多重内涵。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评价要注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等;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要在实践中培养能力,鼓励以个人能力为国家和集体做贡献;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要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配套制度的规范化。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童康采用实证研究的办法对上海六十余所高校开展了调查。
有关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国外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罗知北教授发出了在传统的学科知识与社会、市场边界日益模糊的当下,学术工作该如何适应或超越知识生产模式II 的拷问,为确保学术研究的质量提出了专家网络的四种学习模式。此外,英国考文垂大学副校长、牛津国际教育集团首席发展主任大卫·皮尔斯伯里指出,后疫情时代很多西方国家国际留学生人员减少,大学办学经费、教职工人数不得不削减,据此他提出应建设一个高等教育跨区域合作的“未来框架”。
3.第三方教育评价的现代化之路
分论坛一的主题为“独立性、专业化、公信力:第三方教育评价的现代化之路”。随着社会力量在教育评价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规律和现状,继续依据分类评价的原则,着重发挥特色化的评价功能。首先需要确认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定位,然后通过实现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信力,最终达到管办评分离的目的。
爱思唯尔、软科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评估经验。爱思唯尔(中国)科技智库总监杨卉从企业、行业的视角介绍了爱思唯尔提升第三方评估公信力的心得。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作为一个专业的第三方排名机构,总经理程莹介绍了软科的评价理念,包括以发现优质高等教育为目的,关注决策者的实际需求,找到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
对于教育评估机构的新追求、新定位,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顾春明院长表示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的不可替代性是关键。获得“垄断性”的关键在于拥有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规范的评估工作手册和评估信息系统、机构合理的专家力量、可回溯的评估资料、专业评估报告、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广泛认同的评估文化。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刘云生教授认为应从人民立场来思考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的身份定位,它应该是社会公共教育利益的代表者。从育人宗旨来思考第三方教育机构的任务角色,它应该是评价育人者;从集群力量的角度来思考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的专业角色,它应该是“教育智慧集大成者”。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冯晖从变局、布局、破局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教育评估评价专业化的建议。最后针对第三方评价领域存在的“量化崇拜”“量化神话”等现象,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振天教授认为,量在高等教育实际生活和发展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要注重量化评价中量的完备性,尽可能地发现在表层数据背后隐藏的数据,做到虚的指标实化,隐性指标显性化。
我国“十四五”规划指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突破口是教育评价改革,通过抓住教育评价这一“牛鼻子”倒逼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由于教育评价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多元性与艰巨性,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驱动力与抓手。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上海教育督导与评价国际论坛致力于理论、实践与政策之间的深入对话与观念碰撞。各个分论坛都聚焦于高等教育评价与督导领域中的热点、难点与痛点问题,思维与观点不断碰撞,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呈现了一场关于高等教育评估领域积极探索、深入开展高校分类管理评价的对话。
在高等教育分类评价方面,研究型高校应利用大数据优化社会服务与成果转换,转变育人评价机制。应用型高校与职业高校要避免走入同质化的误区,摒弃对研究型高校的模仿,评价指标体系应强调“去学术化”。破五唯破了什么,又该向何处发展,要处理好高等教育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关系。第三方教育评估的现代化之路在中国的发展道阻且长,即便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权威性与认可,做到真正的“垄断”。本次国际论坛主要围绕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政策文件,加强了高等教育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深度对话,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的体系、机制、管理与操作等问题,明确了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的多元主体、工具与操作程序等,兼容学术性、实践性与政策性,为提升我国在高等教育督导与评价中的话语权与辐射力贡献了上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