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辉
对于语文科考试乃至整个高考而言,赋分为60 分的作文举足轻重。而作文的成败又常常取决于审题的是否准确。纵观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我们可以从作文命题的任务指令及写作要求中发现一些常用语。如果考生能于平时认真地品读、思考、辨析这些常用语,在考试中便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审清题目要求,从而过好审题关,为之后写出切合题意的高分作文奠定基础。
1.“结合”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用于作文题中,通常指以某个主题或某种感悟为主,其他材料只起补充阐释或论证的作用。如“结合材料”,就是要求考生在写作时,以题目提供的某个主题、话题或某种观点为主,而材料用以阐释或论证主题、话题或观点;有时考题未直接提供主题、话题或观点,考生便需从命题材料中提炼观点或主旨,然后又用材料来阐释或论证。无论是哪种情况,文章的观点、论证甚或延伸等均必须与材料发生“密切联系”,以达到“相互融合,合成整体”,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因此,“结合材料”类作文题,一般来讲有既定主题,或者材料中已包含较为明确的主题。如2021 年全国甲卷作文题: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中有任务指令用语“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即要求紧扣“可为与有为”这一主题,以材料的内容来阐释或论证,并可作适当延伸。本题材料总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深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接着以节日、歌曲、作品、烈士、榜样为例,说明其“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最后说明我们当前的状态,即精神上“心中有阳光”,行动上“脚下有力量”,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为我们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土壤,即外在客观环境。由此,考生在构思时就要先理解材料,在此基础上,紧扣“可为与有为”这一主题,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阐述“可为”之背景;结合节日、歌曲、作品、烈士、榜样等,阐明“可为”之条件或“应当有为”之必要性;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议论青年“应当有为”之责任。无论是议论“可为”与“有为”为何,二者关系如何;或如何于“可为”处“有为”,均须结合材料。如此构思谋篇,方为切合题意。近些年全国卷中的此类作文题最多,如2020 年全国Ⅰ卷、Ⅲ卷、新高考Ⅱ卷与2019 年全国Ⅱ卷的“结合材料”,2019 年全国Ⅰ卷的“结合材料内容”,2020 年全国Ⅱ卷的“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2019 年全国Ⅲ卷、2016 年全国Ⅰ卷的“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等。
2.“综合”
“综合”,《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用于作文题中,它是指把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的多个内容、多个含意整合成一个观点,而综合的各内容、各含意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由此可知,“综合”类作文题,材料内容及含意通常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而综合的基础是理解,关键则是抓住关键词,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并厘清其中的联系。因此,考生构思之前,需要分析并理解材料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分别表达了什么思想,这些内容与思想中哪些是主要的,这些主要的内容与思想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联系,最后将这些内容与含意有机地整合起来。“结合材料”的“结合”,处理的是所写文章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综合材料”的“综合”,处理的则是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如2020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的任务指令性用语为“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属“综合材料”类作文题。题中材料有三段。第一段点明背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第二、三段分别以中心句“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与“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谈及“距离”与“联系”。材料在给出基本观点的同时,列举了“距离”与“联系”的具体表现,阐释了“联系”的重要意义。考生写作时要紧扣主题,结合材料中的背景,围绕“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来阐述对于“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的认识与思考。既不能脱离疫情这一背景,也不能脱离“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来分析,更不能脱离“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来议论。否则就偏离了写作的任务指令要求。近些年全国卷中的此类作文题也比较多,如2018 年全国Ⅱ卷、2016 年全国Ⅲ卷、2015 年全国Ⅰ卷、2015 年全国Ⅱ卷等作文题均给出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这一任务指令。
3.“围绕”
“围绕”通常指以某一问题或事件为中心。用于作文题中,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那就是指写作时必须以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为文章的中心,而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也就是说,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为写作的主题或话题,而不能偏离材料所述内容或材料的主旨。如2018 年全国Ⅲ卷作文题: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本题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材料有三句标语:第一句是1981 年深圳特区的口号,是关于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深圳就是快速发展的奇迹;第二句是2005 年浙江的时评标题,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理念,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新的发展方向;第三句是2017 年雄安的新区标语,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政策规划。三个不同的时间点,三个不同地域,呈现出中国发展的轨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纵向来看,时代之路是变化发展的;从横向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在写作时,考生就要根据材料的内容性质和主旨方向的指令,整体立意,既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与含意来立意,也不能在三则标语中任选一条或者两条来立意;要从自身出发,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国家、时代的三个时间点的理念变化呈现出来。
4.“根据”
“根据”一般是指以某种事物或行动作为前提或基础。用于作文材料的处理时,“根据材料”就是指文章的观点或主旨必须从材料中来,而在提炼出观点之后,则以观点为中心展开议论,在论证的过程中可不一定再出现材料内容。如果写议论文,一般要求在开篇恰当地引述或概述材料,从而引出观点,之后紧扣观点写作即可;若开篇没有出现材料的影子,即使文章主旨符合材料中心,一般也会被视为“空降观点”,而不能归为切合题意类文章。须注意:“提炼观点”必须整体观照材料,不可断章取义。如2016年全国Ⅱ卷作文题: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本题有任务指令“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为“根据材料”类作文题。材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说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二是说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即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既是“根据材料”,那么考生就要在整体理解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的基础上,“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可从其中一条途径说起,议论其与另外两条途径之间的关系,或从其中两条途径议起,谈其与另外一条途径的关系,也可把三条途径结合起来,议论提升语文素养的各种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总之,注意三条途径兼顾,不可遗漏。
“材料”,《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提供著作内容的事物”,在作文题中是指提供某种信息内容的文字、图表、漫画等,它既包括材料的内容,也包括材料的形式。而“结合材料”“根据材料”或“综合材料”中,“材料”着重指材料的内容,其中也包括材料的含意。一般而言,在作文题中,“结合材料”指在写作时要出现材料给出的人物或事件或语句(即材料内容),或者出现材料含有的意思(即材料含意)。如2021 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内容”于作文题中,一般指文字材料所叙述的具体事件或者图画材料所呈现的人物事件,也包括了材料的含意或主旨。如“结合材料内容”,它是指考生在写作时,可从材料给出的人物、事件或语句立论或阐释主题,并在议论的过程中以材料所述人物或事件来论证;而不仅仅只在文中涉及材料的含意或主旨。也就是说,较之“结合材料”,“结合材料内容”要求引述材料更为具体翔实一些,它要求考生在文章里出现材料所述的人物或事件甚至语句。较之“材料”一词,“材料内容”的要求更为明确、具体。如2019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材料内容及含意”一语,近年来出现于作文题中的频率较高。此用语中,“内容”与“含意”相对而言,二者就要相互区别。那么,“内容”应侧重指材料中展示的相对显性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即材料的表层信息,考生可直接读懂的信息;而“含意”则指内在的深层信息,需要概括分析的信息,为相对隐性的信息,一般指材料的中心或主旨等。此处不说“内容和含意”,而是说“内容及含意”,旨在取消内容的独立性,强调内容与含意的紧密相关性,以防立意偏题者鱼目混珠。如2020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的写作要求之一即为“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
“材料内容和寓意”偶尔也出现于作文题中。关于“含意”与“寓意”,《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的解释是:“含意”,(诗文、说话等)含有的意思;“寓意”,寄托或隐含的意思。用于作文题中,“含意”应指材料的深层意义或言外之意,通常是就一般性材料而言;而“寓意”指有所寄托、更为隐晦的意思,通常是就寓言、故事、漫画等主旨更为委婉含蓄的材料而言,一般带有一定的针对性或指向性,如对社会某类现象的讽刺或批判等。如2019 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的写作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用于作文题中,“启示”是指材料本身告诉读者的道理,或者说是材料所隐含的哲理,一般指材料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含意;通常其后会有“思考”“感悟与思考”等词相呼应,反映材料让人有所领悟的认知过程。如2021 年全国乙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感触”,指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绪。它强调以感觉为基础,属于反映事物表面特性的感性认识,既包括对事物产生的某种情感,也包括对事物的一定的认识与理解。用于作文题中,通常其后会有“感悟与思考”等语与之呼应,反映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如2020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2017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感受”,体会。它与“感悟”“感触”相近,但在作文题中,较之“感悟”,“感受”侧重对某件事情产生的较为直观或肤浅的看法,其后也常会有“思考”等词与之呼应;较之“感触”,“感受”侧重对某件事情更为理性的认识,比“感触”的认识更深一些。如2020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之一即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感悟”,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用于作文题中,它是指考生阅读材料而从中悟到的某种感情或道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其中理性思维更多一些。用于作文题中,它通常与“思考”一起出现,构成“感悟与思考”一语。如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之一即为“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认识”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作文题中的“反映你的认识”的“认识”侧重指对材料的理解,其后面常有“评价”“思考”等词与之呼应。如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态度”,是个人以自己的需要为标准对客观事物给予的评价或评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后面也常带有“看法”“理由”“思考”等词与之呼应。如2015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看法”,对客观事物所持的见解、观点与认识。由于此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其后也常会有“认识”“理解”“权衡”等词与之呼应,一起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如2016 年全国Ⅱ卷作文题的任务指令:“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评价”,是对某个人或事物或其他对象的衡量、评定的过程;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种认识、理解、思考的过程,是对考生的一次思维的训练。一般较为客观。如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的写作任务指令之一即为“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1.“自选角度”
“自选角度”,表明作文题中材料的立意角度较为丰富,意味着考生可较为灵活地选择文章的立论方向。如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的写作要求为“自选角度”。材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阐述正面观点——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倡导“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二是呈现不理解、不愿意和不尊重劳动的三种现象。由于要求“自选角度”,在构思时,考生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既可从“是什么”的角度来侧重谈“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价值和意义;可从“为什么”的角度侧重分析“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可从“怎么办”的角度侧重探讨“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具体方式和手段;还可综合三者来写。或者从驳论的角度,考生可全面批驳以上三种现象,也可以批驳其中两种,还可以只批驳其中一种。由于材料内容以呈现反面现象为主,因此,立意行文以驳论为主更佳;如果只是正面阐释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立意把握材料不够全面,或许很难获得高分。
2.“选准角度”
“准”,即准确;“选准角度”,即选择最为准确的角度。什么是“准确的角度”?即针对材料而言,最能反映材料的中心或主旨的立意角度。曾有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将材料作文的立意角度分为中心角度(也称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和沾边角度。无疑,“选准角度”首选“中心角度”,其次是重要角度。而只有选择中心角度、重要角度立意的文章,才可能获得高分。如2021年全国乙卷作文题: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的写作要求为“选准角度”。材料首先指出“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对理想的追求;后以扬雄“弓、矢、的”设喻的观点进行举证,颇具普遍意义和启示作用。其中“弓”为基础,“的”为目标,“矢”具有方向性,要射中目标需要各种要素共同起作用。杨雄的观点中,“修身以为弓”是基础,可理解为通过不断学习、磨砺、锻炼获得一定的才能,修炼良好的品德;“矫思以为矢”是实现理想的方法、策略、途径,可理解为矫正思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意志坚定、脚踏实地等;“立义以为的”是最终的目标。根据任务指令“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等,可知关注点应放在“义”字上,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青年的角度,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思考,才是切合题意的立意角度。
3.“选好角度”
“好”,是相对“不好”而言。怎么判断“好”与“不好”呢?笔者认为,应依据这样两个方面的标准来判断:一是就材料而言,这个立意角度是“好”的,即准确的;二是就写作者而言,这个立意角度是“好”的,即考生感觉比较好写又能写好、思考比较深入、积累了较多写作素材的。“选好角度”,就是以上两方面达到完善的地步。比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的写作要求为“选好角度”。材料为“人”字描红漫画。表面上说用笔写“人”,实际上说做人、为人。材料形象内蕴,4 幅图画,分别从起笔到中锋、收尾及形成方正的“人”字,均有书写说明。第1 幅图“撇”书写说明是“逆锋起笔,藏而不露”,结合“起”字,“藏”可理解为贮藏、隐藏之意,可意指人生之始应敢于迎难而上,适时积累并隐藏自己的能力、实力,韬光养晦,不外露、不张扬虚浮。图2 的书写说明是“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蕴含的道理是人生应该在有为的过程中不偏私,不履斜,不取巧,踏实勤恳,做事为人适宜得体,端方正直。图3的书写说明是“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其意为“人”字的那一捺在收笔时要顿一顿,实则是说,人之行事与为人做事讲求方式方略,即使胜利在望,在收官阶段,也要行稳,不要轻率冒进仓促而为。最后才能形成图4 的一个完美端方的“人”字,如此也就可能让他人去描红,去模仿,成为别人的榜样。考题要求“选好角度”,考生便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如可以谈“如何做人”或“书写人生”;可以谈做一个完美端方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应该如何立身行事;可以谈人生如何起步,如何追求目标、追求理想、做事立人、追求美好;还可以谈如何看待不同的人生态度或不同的行为,或褒或贬,并结合当下进行辩证思考,写出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表达自己鲜明的人生抉择。
当然,以上所列作文题中关于任务指令及写作要求用语,仅为部分易混淆之常用语;其他常用语因较易理解与区别,此处便不再一一列举。此外,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国家高考命题评价体系的实施与日趋完善,高考语文的作文试题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的写作任务指令与写作要求用语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高中的师生都应养成咬文嚼字、辨析字词的习惯,不断学习,方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教学学习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