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 萌, 杨迅周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 450052)
黄河国家战略提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认识黄河文化内涵、把握黄河文化资源特征成为黄河国家战略和黄河文化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表明,黄河文化具有多样性、流域性的特征[1],黄河文化开发有利于解决黄河流域资源环境约束的问题[2],沿黄地区地域文化、特色文化、黄河故道、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是黄河文化开发的主要对象[3-7],河南是黄河文化起源、发展的重要区域[8]. 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领域学者认为,资源空间特征、交通可达性是资源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9-14]. 结合黄河文化和旅游开发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以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河南省沿黄地市黄河文化资源,分析河南省黄河文化资源的类型构成、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提出文化资源开发建议.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黄河由三门峡市进入河南,在濮阳市台前县出境,在河南境内全长711 km,流经三门峡、济源、洛阳、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等8个地市. 在所有黄河流经省份中,河南省境内黄河河道最宽、悬差最大、滩区面积最大、滩区人口最多、历史灾害最重.
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来自河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河南省文旅厅官方网站等公开平台公布的相关通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相关通知.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位置数据来自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系统(https://api.map.baidu.com/lbsapi/getpoint/index.html),行政边界取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利用ArcGIS 10.3软件“空间统计工具—分析模块—平均最近邻”“空间分析工具—密度分析—核密度”模块进行空间分布模式和空间集聚状况分析.
1)最邻近距离. 最邻近距离是表示地理空间中点状要素相互临近程度的指标. 通过测定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这些距离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10]:
式中:n表示文保单位数量;A为区域面积;rE表示理论最邻近距离;表示实际最邻近距离;P为最邻近指数.
2)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分析是一种传统的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是通过离散点或线数据进行内插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落入搜索区的点具有不同的权重,运用距离衰减函数测度事件局部密度的变化情况,越靠近中心的点权重越大,反之,权重较小,其计算结果分布较平滑,通过核密度估算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所研究对象的空间布局特征. 对于数据x1,x2,…,xn,核密度计算公式为[11]:
式中:k(x)称为核函数;h>0 为带宽;(x-x1)表示估计点到事件处的距离.
文物保护单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地方集体文化记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二者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文物保护单位”是对确定纳入保护对象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统称,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从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说,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可供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开发利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12],反映人类文明[13],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文物保护单位类型结构. 自1996年至2019年,国务院共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5批合并项目)5053项,其中河南省共442项,沿黄8地市231项,如表1所示.
表1 河南省沿黄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型构成Tab.1 Type composi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the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单位:项
类型构成方面,沿黄8地市古遗址、古建筑类文保单位共169项,占比73.16%;石窟寺及石刻和其他类文保单位23项,占比9.96%;古墓葬类文保单位22 项,占比9.52%;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17项目,占比7.36%.
地市构成方面,郑州文保单位数量83项,占比35.93%;洛阳文保单位数量50项,占比21.65%;焦作文保单位数量28项,占比12.12%;开封文保单位数量21项,占比9.09%;新乡文保单位数量20项,占比8.66%;三门峡文保单位数量12 项,占比5.19%;济源文保单位数量9 项,占比3.90%;濮阳文保单位数量8 项,占比3.46%.其中,郑州、洛阳、三门峡、濮阳4个地市文保单位中古遗址数量最多,开封、济源、焦作、新乡文保单位中古建筑数量最多.
2)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 截至2021 年10月,河南省共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扩展名录)五批次681项. 其中,申报地区为郑州、洛阳、开封、三门峡、济源、焦作、新乡、濮阳沿黄8地市的478项,占比70.19%. 从地市申报数量来看,焦作、洛阳、郑州非遗总数领先,分别为86项、81项、80项,濮阳、开封、新乡、三门峡为第二梯队,分别为64项、57项、56项、41项,济源最少,仅有13项,形成“3-4-1”梯队结构.
参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以及田小波、胡静[14]的研究,将河南省非遗项目整合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知识实践类和民俗节庆类,见表2. 从类别结构看,全省表演艺术类、知识实践类非遗项目占比较大,分别为30.40%、28.05%,民俗节庆类占比17.47%,民间文学类、工艺美术类占比较少,分别为13.51%、10.57%;沿黄8地市与全省类型结构基本相同,形成“知识实践类、表演艺术类为主,民俗节庆类、工艺美术类次之,民间文学类稀缺”的类型构成. 其中,民间文学类洛阳市数量第一,表演艺术类、民俗节庆类焦作市遥遥领先,工艺美术类、知识实践类郑州市均为第一.
表2 河南省沿黄地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构成Tab.2 Type composition of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单位: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化遗产存续状态. 河南省以及沿黄8地市非遗类型构成高度反映出全省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 同时,沿黄8地市非遗项目数量在全省占绝对优势,每种类型非遗项目全省占比均超过50%,说明沿黄地市是河南省非遗项目的“富矿区”.
本文选取河南省沿黄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析河南沿黄地市文化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模式. 利用ArcGIS 10.3软件的平均最邻近工具计算出河南省沿黄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近邻距离指数(表3). 整体看来,沿黄8地市文保单位呈聚类分布模式. 分地市看,郑州、洛阳文保单位呈聚类分布,开封、济源、焦作、新乡文保单位随机分布,三门峡、濮阳呈离散分布. 分类型看,古建筑、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文保单位聚集性高于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类文保单位.
表3 河南省沿黄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邻近指数Tab.3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index of national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the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2)空间集聚状况. 从图1可见,河南沿黄8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了1个超高密度核心区、2个高密度核心区、3个次密度核心区以及若干小核心区. 其中,1个超高密度核心区以登封市为核心,辐射巩义市、洛阳市偃师区. 2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位于洛阳市主城区和开封市主城区. 3个次级密度核心区分别位于郑州市主城区、荥阳市东北、新郑市西北. 此外,在博爱县—沁阳市、新乡市(凤泉区)—辉县市、济源市、三门峡市陕州区、濮阳市—濮阳县形成若干小核心区. 由此可见,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受自然地貌、政治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例如,超高密度核心区登封,因独特的中岳崇拜[15]促生发育了嵩山为核心的文化高地,较封闭的自然地貌帮助文物及其蕴含的文化习俗得以良好存续,此外登封位于郑州、洛阳河南省两大城市辐射区,为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
图1 河南省沿黄8地市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核密度分析图Fig.1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nat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units in the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从图2可见,河南省沿黄地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聚核随历史演进不断变迁. 史前时期的文保单位在沿黄地市广泛分布,呈“一超多点”,在郑州城区西南、新郑市西北、新密东南形成一个超级核心. 夏~北宋时期的文保单位在沿黄地市分布逐渐向平原地区、黄河北岸移动,呈“下山集聚”,形成登封为核心,辐射洛阳、荥阳、新郑、济源、焦作的连片集聚. 南宋~清时期的文保单位在沿黄地市分布呈现向北岸、向下游延伸,呈“十字组团”,形成郑州、焦作、洛阳组团,和下游的开封核心,围绕黄河南北、上下游呼应. 民国至今的文保单位在沿黄地市的集聚之势明显转弱,集聚核变迁为开封、洛阳、郑州、濮阳等,且集聚等级均不高.
图2 河南省沿黄地市不同历史时期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核密度分析图Fig.2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national cultural protection unit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从文保单位空间分布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文保单位空间分布受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一方面,政治权力集中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更加集聚,文物遗存就更加丰富. 例如,史前时期郑州西南部(新郑等地)是轩辕黄帝的政治中心“有熊之丘”;夏~北宋作为“汴洛两京畿内名山”的嵩山与洛阳、开封成为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南宋~清朝,怀庆路与怀庆府登上历史舞台;民国至今,濮阳是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初期我党领导的全国最大的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不断进步,人类栖息地逐渐从山上、河边走向平原地区,导致沿黄地区文保单位历史分布呈向下游、向北岸的延伸甚至更替.
总的来说,河南省沿黄8地市文化资源丰富,不仅代表了河南省文化资源的基本面,也是河南省文化资源的核心集聚区.
文化资源类型构成方面,沿黄8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表演艺术类、知识实践类为主,文保单位以古遗址、古建筑为主. 郑州、洛阳各资源类型均占主导地位,此外,表演艺术类、民俗节庆类非遗项目焦作市遥遥领先,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开封独占鳌头.
文化资源空间分布方面,沿黄8地市文保单位集聚性明显,形成了1个超高密度核心区、2个高密度核心区、3个次密度核心区以及若干小核心区,并呈现“下山、跨河、向下游”的历史变迁. 从不同地市看,郑州、洛阳、开封文化资源最富集,濮阳、济源相对贫瘠,但是各地市文化特色鲜明. 三门峡市突出古遗址文化,济源市突出水利文化,焦作市突出以太极拳为代表的非遗文化,濮阳突出近现代红色革命文化. 影响因素方面,黄河与嵩山构成沿黄地市自然格局的基调,在黄河的基本河情影响下,区域内的自然地貌、政治因素、社会经济均成为文化资源发育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针对河南省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第一,突出特色性原则,明确开发利用重点空间. 人类活动对空间的依赖奠定了文化资源的空间属性,特定的空间有利于凸显并有效传承文化特色. 河南省沿黄地市文化资源空间集聚明显,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根同源、互相交融的文化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突出特色化. 从省级层面来看,表演艺术、知识实践、古建筑、古遗址是河南省沿黄地区文化资源的代表,郑州、洛阳、开封三个地市是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那么在宏观层面上,河南省黄河文化空间的塑造要体现“古老”“亲民”的特征,以郑州、洛阳、开封作为对外展示河南黄河文化的核心空间进行打造. 从各地市层面来看,也应以各自的代表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富集的区域作为开发的重点空间,如三门峡的仰韶文化遗址、济源的王屋山、焦作的陈家沟和嘉应观、濮阳的单拐村等. 在河南省沿黄地区,沿一条河(黄河)、围一座山(嵩山)、串联三座城(郑汴洛)、构建多个组团(文化资源形成的小核心区),打造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重点文化空间.
第二,突出真实性原则,构建文化核心保护空间. 文化场景理论认为真实性是构建文化场景的重要原则,保护性开发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底线. 对于物质文化资源,要严格遵循文物保护单位相关保护要求,依法划定保护范围等,在其保护范围内严禁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对于非物质文化资源,要严格保护其传承“空间”,通过非遗传承人、传习所、社会生产基地相互作用,构建非遗保护空间;对于黄河文化而言,黄河两岸生态文化亦是文化保护的重点,黄河滩区、湿地、悬河等不仅是河南黄河的代表,也是孕育河南黄河文化的特色空间,要在重点的湿地、滩涂、悬河段、大堤段等代表性区域划定黄河生态保护区. 通过文保单位保护范围、非遗文化保护空间、黄河生态保护区等核心保护空间的划定,打造一批河南黄河文化地标,以点及面,引领黄河文化和沿黄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
第三,突出创意性原则,打造文化价值实现空间. 文化价值转化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基于一定文化认同塑造特定文化氛围唤起文化消费. 首先,应当将文化元素融入河南省沿黄地市的城乡建设之中,例如,将郑州的商鼎元素、少林元素,洛阳的古都元素、河洛元素,开封的宋都元素、悬河元素,三门峡的天鹅元素、彩陶元素等融入街头公园、主题雕塑甚至是城市路灯、路牌等城市公共设施,将不同地市打造成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生活空间. 其次,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包含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电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设备及用品生产等传统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旅游、文化创意设计、动漫设计等新兴产业,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将传统演艺、民俗文化与现代工艺、现代需求、现代习惯相结合,大力发展主题文旅景区、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资源空间向文化消费空间转型,促进文化力转化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