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践路径研究
——以洛阳为例

2022-03-24 08:18薛栋许广月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洛阳高质量

薛栋,许广月

(河南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黄河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民族的根源和灵魂[1]。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保护治理黄河责无旁贷、发展改造黄河义不容辞”的重大意义,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为维系、弘扬、传承黄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的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记载,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更是被视为黄河流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洛河而知华夏[2]。洛阳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正面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然而,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黄河长期以来“体弱多病”,沿线省市的发展程度与长江流域相比有较大差距。“铜头铁尾豆腐腰”就是对黄河曲折蜿蜒的生动刻画。河南省的沿黄地区就处于黄河“豆腐腰”的位置,河道形态复杂、水势急湍多变、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滩区面积广、历史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和自然禀赋较差等突出因素是掣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原因。而洛阳作为“豆腐腰”的首部,更是处于黄河出峡谷到平原地区的关键位置,对黄河下游的防洪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由此可见,洛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和责任。

基于此,研究分析洛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和优势,总结归纳以洛阳为重要节点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经验与路径,这对重新审视老工业基地洛阳的现代化转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黄河流域绵延5 464公里,横贯我国西中东三大地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使得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属于典型的大流域高质量发展[3]。但资源禀赋和国家政策导向的不同使得黄河流域各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一)黄河流域沿线省区经济发展现状

黄河沿线途径的9个省区中,2019年的GDP总和为24.74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5%,其中,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也是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省份。各省区的多样化发展为黄河流域注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2019年各省区经济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9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发展情况

表1的数据显示,2019年河南省GDP同比增速比全国高0.9%,达到了7.0%,GDP较2018年提高了8.7%,跃升至5.43万亿元,位列于黄河流域9个省区中的第二名,具有总量大、增速快的特点。同时,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经济总量常年居于全国前列,拥有发达的交通枢纽网络、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多项优势,这不仅是促进河南省实现“内循环”的战略支撑,还是推动“外循环—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2019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值为8.5∶43.5∶48.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0.7%,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于加快,但相较于山东、山西、宁夏等省份,第一产业占比仍略显偏高。其原因在于河南省作为“中原粮仓”,发展以保证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不减为前提。因此,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将发展重点落脚于实体经济,引导社会资本流入河南省核心产业,减弱经济发展对农业的依赖性,是提升河南省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思路。

(二)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经济发展概况的比较

黄河流域从西向东的五大节点城市依次是兰州、西安、洛阳、郑州、济南。其中,洛阳作为唯一的非省会城市,地处黄河中段,恰居五大节点城市的中心,形成了“一肩挑两头”的格局。五大节点城市的2019年发展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9年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发展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2019年,洛阳的GDP在五大节点城市中位居第四,与郑州、济南、西安等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其GDP同比增速却达到了7.8%,居于五大节点城市之首,GDP也随之突破5 000亿元大关,逐渐成长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其中,郑州、洛阳分别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第二大城市,二者相距仅百余公里。表2的数据显示,郑州在2019年的GDP已突破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 129.9亿元,是黄河流域唯一迈入万亿门槛的城市,也是黄河流域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而洛阳2019年的进出口总额仅为郑州的3.74%、济南的14.01%,洛阳自贸区的建设并没有为其进出口贸易带来明显优势,且工业增加值为郑州的62.68%,说明洛阳市的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产品附加值偏低,投入产出效果仍需改善。

二、洛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洛阳市在社会民生建设方面相比以往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整体发展在全国仍处于中等水平,其高质量发展成效偏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以重工业产业为主的支柱产业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没落,不仅给洛阳的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方面带来重创,还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洛阳的经济转型。

(一)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加快

自2015年以来,洛阳市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洛阳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其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6.7∶49.6∶43.7逐渐调整为2019年的4.9∶46.3∶48.8,产业结构虽然由2015年和2016年的“二三一”格局逐步转变为现阶段的“三二一”格局,但是其经济结构的重多轻少、老多新少的特征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其中,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低,产业变化保持平稳状态;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呈现上升态势,工业增加值有显著增加,并在2019年突破2 000亿元。但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市重工业在2018年占工业的比重仍高居不下,达到了86.31%,而高技术产业仅占3.39%。并且,在洛阳市工业体系中占比较大的有色金属、非金属、化工等行业囊括了国家大部分正在进行去产能的行业。同时,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河南省稳居前列,但其利润总额却经常处于中游水平,如2018年仅位于第七名,而且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更是长期处于河南省末流。由此可见,洛阳市不仅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占比过高,还拥有较多的低附加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传统行业如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占比偏高,在2018年其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28.92%,而新兴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小。

产业发展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在洛阳市的产业结构中,以制造业、采矿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洛阳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自身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对市场导向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高,产业运行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是洛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在县域经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第一产业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业抗风险能力差、农业现代化发展迟缓、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落后等。另外,其第三产业缺乏新增长极,经济增长源主要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行业整体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差,而高新技术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贡献度较低,不利于实现第三产业的长效转型。

(二)环境治理有待改善

生态环境的发展质量可以从侧面反映某个地区的绿色发展成效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4]。从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16―2019年的年度空气质量报告看,洛阳近几年的空气质量没有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达标比率均不超过50%,而且在2019年符合优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仅为3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0.4%,而符合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合计达到了15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3.3%,符合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合计为3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2%。由此可见,洛阳市的环境治理形势依旧严峻。

尽管洛阳市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调整,对燃烧源、工业源、扬尘源实施了重点监控,但因其盆地地貌不利于大气污染稀释扩散,因此以上措施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偏远县区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的废弃物以及小作坊废气废渣等随意排放,无不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协同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洛阳市环境发展质量偏低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合理发展有很大关系,现阶段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必将带来环境污染,短期内与经济发展不可兼得。对各项结构的调整和源头的管控只是治标不治本,城乡环境的改善亟需转变产业发展结构才能得到彻底根治和逆转。

(三)城镇化建设缺乏合理性

洛阳对于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农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不仅缺乏功能性、实用性创新,还缺乏整体性、连贯性设计以及科学性、理论性的指导,导致城镇化进程与预期产生明显背离。其中,区域城镇化发展速度不一致是洛阳城镇化进程最明显的特征。从基层行政划分数量看,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18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包含了130个乡镇和59个街道办事处,规划的不合理性使得大部分镇域面积较小。同时由于土地、金融等要素的相对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与农产品不完全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村地区存在长时间的剪刀差现象,加之偏向于城市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农村的公共积累较为羸弱,财政严重吃紧,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冲击,乡镇级财政更是雪上加霜,资源配置不仅极度困难,还饱受权力的限制。另外,洛阳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规划同样缺乏协调性,不能对洛阳的高质量发展和协同治理黄河形成有效支撑。从城镇化发展进程看,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洛阳在2019年的城镇化率虽高于河南全省均值5.89%,达到了59.10%,但仍低于全国均值1.50%,与郑州更是相差15.50%,城镇化建设仍处于偏低水平。因此,当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时,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进程。

(四)资源集聚能力较弱

资源的集聚对于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来说都是必备功能,没有资源集聚就没有经济发展的辐射和扩散。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只有打通与周围“卫星市县区”的资源双向流动互补渠道,形成相辅相成的纽带关系,才能对要素进行优势整合、吸纳、扩散[5]。但是,从“十二五”以来,洛阳的资源集聚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短板。以洛阳和郑州对比为例,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发布的《202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显示,2010―2018年郑州人口净流入达到了335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列第八,城市人口密度在2018年更是达到了10 937人/平方公里,而洛阳市同期城市人口密度为7 120人/平方公里。虽然在2010―2018年洛阳市区人口净流入从17.5万人增长至21.9万人,但与郑州年均37.2万人的人口净流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最新数据显示郑州在2019年的人口净流入已增至46万人。值得一提的是,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中的济南、西安与郑州一道长期居于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一百强的前十五名,洛阳却处于五十名开外,甚至与另一重要节点城市兰州的人才吸引力指数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洛阳市在高端核心科研人才资源的集聚上也处于劣势,其2018年R&D活动机构从业人员中,硕士毕业占比为27.62%,而博士毕业仅为3.23%。高端人才的匮乏会使得本地智库建设运行缺少充足的储备力量和及时有效的政策建议,严重影响洛阳发展改革的效率,同时会导致洛阳的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失去准确的航向标。

(五)人口结构失衡

近年来,洛阳市的GDP总量虽然高歌猛进,但是其GDP增速却从2017年的12.31%降至2019年的8.49%,尽管该阶段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渡期,但通过观察洛阳市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发现,洛阳市自2015年以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五年减少,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也从69.1%降至65.6%,而黄河流域其他重要节点城市普遍处于70%以上。此外,洛阳的出生率自2016年以来连续四年下降。由此可见,劳动力资本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对洛阳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合理的人口结构对劳动力资本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6],而现阶段洛阳的人口结构不仅面临着适龄劳动力人口连年减少的窘境,还面临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困境,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同样自2015年以来逐年上升,在2019年增至92.76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较2015年提高2.3%,达到了13.4%,至此洛阳已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的持续走低,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减少,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不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还会加剧洛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负担,延缓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创新步伐,对洛阳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洛阳优势

与其他城市相比,洛阳虽然在自然资源、经济规模等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但具备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传统文化积淀,因此有着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国际化旅游的“功底”与前景,同时迎来了多项重大发展机遇。尽管其他城市也享有其一或是其二的要素资源,但缺少了洛阳所独有的“整体”与“融洽”优势。

(一)文化传承,丰富高质量发展新内涵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河图”“洛书”为标志、“河洛郎”为特征的河洛文化精神,是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血脉和精神纽带[7]。深入挖掘河洛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内涵以及讲好“黄河故事”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洛阳立足建设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的战略定位,以自身的文化优势为基础,实施了融入黄河文化带战略工程,又以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为桥梁,把散布在河洛大地的博物馆相互串联起来形成文化有机体,进一步推动洛阳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前沿阵地。

同时,旅游业作为洛阳第三产业的支柱,有着丰富的产业积淀,全市70家旅游景区中有28家处于4A级以上。对此,洛阳开辟了多样化的文化创新传承发展道路,并以文旅产业融合为载体,以创新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为主题,全面发挥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各类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开设了一批精品研学旅游线路,打造了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伏牛山滑雪节等特色文旅品牌。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全方位弘扬和展示了河洛文化,促进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还极大提升了河洛文化的传播效率,使得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洛阳文旅产业对黄河流域的多样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二)政策扶持,筑牢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河南省在2020年3月出台了《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并于12月正式发布了《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为新时代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都市圈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

在城市定位上,洛阳与郑州形成了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同时以打造都市圈为依托,串联济源、焦作、平顶山、三门峡构成了豫西发展联合体,未来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此外,洛阳还不断加快行政区划调整的进程,凸显洛阳中心城区在都市圈的核心地位,并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用融会贯通的运输系统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8]。

在探索具有洛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洛阳集中建设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促进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六大产业园加速升级,并以此为基础继续扩建了节能环保、绿色建材、高端医疗三大新型产业园,成为产业外部引进升级和内部创新孵化的沃土。借助洛阳自贸区建设的契机,洛阳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开展申建综合保税区工作,成为中西部区域性进出口贸易开放中心的核心载体和平台。此外,洛阳在构建高质量综合物流运输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全面打造了从生产服务型到商贸服务型一体化的国家级物流枢纽,同时不断延伸物流运输网络在“一带一路”中的应用场景,用合理完善的产业结构、包罗万象的开放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承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建设副中心城市和洛阳都市圈的进程中,洛阳市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正统筹推进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为代表,建设了一批区域联动合作项目,由此衍生出了“洛汝平”合作开放的东南向发展轴、“洛渑三”科技文化的西向发展轴、“洛济焦”绿色升级的北向发展轴,打通了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力、实现与周边城市和县区协调互补的渠道。

(三)思路创新,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自“十三五”以来,洛阳市转变传统发展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开创了符合实际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因势利导整合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以新安县为例,当地政府通过结合集体经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及文旅融合打造了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和县级沟域经济示范区,发展了一大批农旅一体化、光伏发电等当地特色产业,对该地区实现了受益覆盖[9]。与此同时,以政策支持、人才引进和培育战略,积极鼓励个体创业,搭建广阔的合作交流平台,吸引、培育更多优秀青年参与家乡振兴的伟大进程。

(四)产业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制造业作为洛阳市的突出特色和最大优势,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储备,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因此洛阳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担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主力军。首先,洛阳利用自身传统制造业的雄厚积淀,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专注培育研发高技术含量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其次,洛阳以传统制造业的技术优势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工业体系结构,逐步引导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突破产业链的中高端领域;最后,洛阳通过激活微观市场主体,扩大市场体量,实施高效、精准、惠民的招商引资策略,吸引越来越多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独角兽”和“领头羊”企业选择落户于此。

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洛阳路径

加快洛阳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保护水平,摒弃以传统工业化为主的发展范式,推动洛阳经济结构的绿色化转型和升级,必须坚持贯彻生态优先的理念,因地制宜开展黄河流域的生态修复、保护和建设等工作。同时创新区域合作,加大开放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保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驱动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融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对洛阳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不仅是洛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还是夯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农业方面,要全面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规划农业发展,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不断扩大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和影响力,利用现代化生物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创新农业品种。在工业方面,继续推进“三大改造”和加快建设“565”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内部的结构转变、质量改善、动力充足、效率提高,并基于原有的产业优势建设新型工业,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向战略型新兴产业升级,重点布局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石化及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建立绿色、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打造符合长远发展需求的新兴产业体系,但要严格注意工业园区的适度发展,保证区域空间分布达到物尽其用。在第三产业方面,不仅要大力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还要改善洛阳市目前服务业整体分工不明晰、从业人员素质能力偏低以及专业性欠缺的局面,推进行业整体进行重新规划和合理分类,并实现内部结构科学转型升级,筑牢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在旅游业的稳健运行和有效带动下,探索第三产业的新增长极,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推动洛阳市的产业结构内部和外部由“二三一”格局向“三二一”格局的完全转变。

市场发展必须带动行业发展,行业发展不能逾越市场发展的底线,否则市场将缺少资源配置的空间[10]。基于此,洛阳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副中心城市建设、洛阳都市圈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好制造业的突出优势,从产业整体规划、产品创新研发、国内外技术融合等方面重新布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就业增长、中原城市群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基础

高质量发展的要义是坚持环保发展、绿色发展。洛阳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的同时,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1]。作为一座重化工业城市,整治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首先,要从源头下手解决污染问题,严格控制煤炭的使用,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其次,要对主城区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并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加快升级智能化环保设备,提高生产废弃物的处理效率。最后,要围绕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统筹做好湿地保护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及污染防治工作,针对矿山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进行治理恢复,再根据不同的地貌及裸露情况,宜林则林,宜耕则耕。

洛阳要继续加大绿色低碳优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强化各项环保考核机制,并从市场准入下手严格管控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三高”项目和企业投入生产。同时不断完善污染排放有偿使用的制度,有效解决公共环境的“产权”问题;全面整合优化各类保护区,加快对市内各河流沿线的村庄进行棚改和整治,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安置工作[12];集中全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的乱象,严格保障农村群众的饮水、用水安全,对垃圾和污水做到统一处理,加强畜禽的规范化、规模化养殖,优化养殖废弃物的处理过程,全面提高监管力度,避免之前乱扔乱排的现象再发生,还农村以真正的绿色。

(三)强化人才培育,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

更好更快地建设洛阳都市圈以及副中心城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与黄河流域五大节点城市中实力较强的郑州、济南相比,洛阳的科教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洛阳要补齐高等教育方面的短板,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底牌,全力引导高校或其新校区的选址落户洛阳,同时利用自身的副中心城市地位,联合郑州培育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院校。加大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扶持及投入力度,并通过对优势院校进行合并打造综合类院校,进而推动高职高专类院校向普通高等学校迈进。其次,搭建多元化校企联合培养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与优质企业建立合作培训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企业要发挥自身的实践性优势,积极对接学校的人才输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驱动的学习培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强化创新合力,推动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应用于洛阳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最后,要不断提高人才引进落户政策的吸引力,招贤纳士,同时持续优待已经引进的高质量人才,打造政府及行政体系的优良口碑和城市的美好发展形象。

(四)撤县设区、外延扩容,框定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

城市发展门槛理论表明,当城市发展进入瓶颈期,此时对城市进行适度的扩容,不仅能够从体量上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激活城市的发展潜能,还能从结构上实现城市发展格局的重组和优化[13]。在黄河流域沿线的各主要城市中,洛阳的城市容量和城市能级均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洛阳都市圈的发展和副中心城市的建设,不利于要素资源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释放。

因此,洛阳应转变思路,不仅局限于从内部进行改革,还要从外部进行区位优势放大。对孟津、伊川、偃师、宜阳、新安五个县(市)撤县设区,推动洛阳加快实现人口和城区面积的跨越式增长,并以此产生“乘数效应”,为洛阳的经济和社会注入鲜活动力。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修编,及时调整行政机构设置,修改完善相关土地的性质和权限,促进各类存量和增量要素资源的优化集聚,提升城市建设的协调性和联动性。以撤县设区后的空间布局重新审视产业结构,通过合理的重组和调整,促进市与县之间的产业链升级、融合、延伸,从而扩大就业岗位,全力满足城市扩容后所激增的就业需求。通过推动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高效流通和分配,有效引导扩容后不发达区域加快发展脚步。撤县设区还要落脚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上,利用并保护好流经洛阳市内发挥重要功能的黄河流域水生态区,再通过城市扩容后所带来的空间一体化效果,打破以往空间的局限性所带来的资源刚性约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释放城市扩容所带来的发展潜力。

(五)扩大经济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全局

洛阳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城市,在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的情况下,迎来了多个重大发展机遇,拥有了比以往更宽广的经济发展平台、对外开放通道和政策调节手段。因此,对内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4];对外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转型,强化与郑州的互补作用。要加强与豫西北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地区形成科学高效的分工体系和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要深化与北上广深和西安的合作发展,可以优先拟定长三角地区或珠三角地区作为洛阳开放合作的目的地,并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性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同时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营造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氛围,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潜力,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克服洛阳资源禀赋欠缺的不利影响。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合作发展,利用洛阳作为古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优势,与沿线各城市积极建立友好关系,联动盘活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遗存资源,打造跨区跨省乃至跨国的精品文旅合作平台,推动洛阳成为中原城市群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和前沿阵地。此外,还要强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节点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的联系,推进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人才交流、能源资源、经贸产业等方面的双向合作关系,努力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新技术共研共享的格局。

五、结语

洛阳作为河南省“主副引领、两圈带动”的核心之一,承担着河南省“十四五”阶段打造新增长极、形成引领全省发展新引擎的艰巨任务。洛阳要厚植发展新优势,多线同步推进,加快构建以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创新、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城镇、现代化开放和现代化文化传承为落脚点的六大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机制、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机制、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推进机制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15],并持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将洛阳打造成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开放新高地。同时兼顾城乡发展,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创新开展“三农”工作新实践。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洛阳高质量
洛阳正大剧院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