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霞
《计算机财务管理》是伴随着Excel电子数据表格的普及和推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85年,微软公司首次将Excel引入Apple Mac,展示了Excel电子数据表格不仅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而且还具有易于操作的优势。1987年,Excel 2.0被应用到微软Windows1.0中,使得Excel进入个人电脑。随着Windows3.0的问世,Excel的销售实现了爆炸式地增长,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使其在电子数据表市场上逐渐占据领先地位。
财务管理分析中存在大量定量分析模型,手工计算和初级计算工具无法满足分析决策的要求,需要新的分析决策工具,Excel电子表格拥有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刚好提供了易于操作的分析决策工具。虽然Excel电子表格不是财务建模分析的唯一工具,但是对于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等商科类学生来说,直接使用Excel电子表格来完成财务建模比构建代数模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Excel的普及、推广,财务管理和Excel电子表格技术交叉融合,《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应运而生。1998年,教育部增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随着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各大高校为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变化,陆续面向财务管理、会计、审计、MBA等专业的学生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的实践课程,即借助于Excel电子表格建立各种财务分析模型,以培养学生财务建模、提高辅助决策分析的能力,很多高校更直观地将其称之为《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急需改革是由课程教学体系难以满足财务人员职业素质提升的现实需求引起的。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信息成为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如何透过数据看本质,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变现为价值,成为企业日常经营和战略决策中必须思考的问题。这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分析工具和方法,以便将业务数据转化为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财务服务于业务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财务核算效率,财务工作的重点由会计核算更多地转向分析和预测,降低了财务核算人员的需求,财务人员转型迫在眉睫。面临转型的财务人员也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以便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支持。从供给端来看,高校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Excel电子表格中建立财务分析模型的能力,利用Excel电子表格提供的各种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管理、定量分析和图表分析,为后续工作中的业务决策分析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难以有效实现上述培养目标,也无法满足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计算机财务管理》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虽然《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和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会计、审计、MBA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国内外众多学者也编著了相应的教材用以教学实践,如斯坦福大学退休名誉教授弗雷德里克S.希利尔和华盛顿大学Michael G.Foster商学院副教授马克S.希利尔编著的《数据、模型与决策:基于电子表格的建模和案例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瑞君教授和殷建红教授编著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建模方法与技术》、东北财经大学的周丽媛教授编写的《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但是也必须看到《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建模思维的培养不足。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Excel构建结构化电子表格分析模型的能力,教学的重点在于财务分析模型的建立而不是电子表格的工作机理,即要将Excel电子表格用作分析工具而不是简单的计算工具。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将Excel电子表格简单地作为计算工具使用,认为《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就是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等相关课程中的计算部分放到Excel电子表格中完成。再加上对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规则,尤其是公式、函数的使用规则不熟悉,很多学生甚至直接输入具体数值完成计算,导致工作表呈现的就是一个简单的计算结果,既没有体现建模分析过程,也缺乏通用性,不能作为模板供他人和自己日后使用。
2.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单调。通识教育的提出和实施使得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大幅缩减,以本校为例,作为专业实践课程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课堂教学安排仅有32课时,使得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当堂演练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为继。再加上学生对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和条块化的理解,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不得不用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导致模型构建的分析和讨论时间不足;而且受课时限制,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梳理相关专业知识和学习Excel电子表格,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从方法上来看沦为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教师操作重复演练的状况;大多数情况下,课堂教学内容也只能是单纯的利用电子表格展示一些简单案例,显得有些空洞、无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考核通常以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演练、作业情况等)、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各自按照一定的比例评定最终成绩和等级。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会因为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不能经常性考勤、也会因为精力限制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课堂演练情况,使得平时成绩的考核结果有失偏颇;而且Excel作为建模工具可以便捷地进行复制、粘贴和文件传输,无法记录和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实现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考核,削弱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4.教学团队的沟通协调不足。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学团队,尤其作为实践类课程的《计算机财务管理》,不仅专业综合性强,涉及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等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实践性要求高,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运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分析决策模型解决这些领域的相关问题,就需要教学团队的通力协作。但是,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仅限于同课时的同一课程教师之间就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的协调统一(为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同课时的同一课程通常要求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而课程资料的建设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教学活动大部分由授课教师独立完成,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课程研讨。
1.重点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建模,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经济业务、提炼要解决的问题、并探索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案;然后再收集数据,用数据表达拟解决问题涉及的要素间的数量关系;最后才是利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各种管理分析模型实现解决方案。即在内容安排上应该采用“引出问题、传统方法解答、Excel求解”的方式。建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注意模型要素间的关系采用何种分析工具进行表达,使得设计的电子表格充分体现分析过程和建模思维。
除此之外,具体建模过程中还应该刻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第一,设计的表格要实现结构化的表达,使人能够一目了然的理解要表达的意思,即模型要清晰的展示已知条件(通常为预测结果或历史数据)、分析过程和决策结果。第二,在设计模型之前多思考一下如何减少必要输入的数据,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数据输入的错误,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第三,Excel电子表格的功能在于引用的单元格内容发生改变时拥有重新计算的能力,所以只要涉及数值计算,就应该使用以单元格地址(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作为参数的公式或者函数来完成,借助公式、函数将所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第四,恰当的组织数据并充分运用色彩、字体和图表分析,以便于设计的模型供他人或是自己日后使用,而且也便于修改和完善。
2.设计丰富且贴近现实的教学内容。丰富且贴近现实的教学内容能够将建模分析思维和技术映射到现实生活,生动地描述分析决策制定与Excel电子表格分析技术之间的联系,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作用。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愉悦性和激励性,把学生引入案例情景、并将案例情景指派成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如租房/买房决策是学生即将面临的现实选择,就可以设计成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为进行决策分析,学生需要搜集和分析房地产行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宏观调控措施对房价和房租水平的影响,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目标城市并预计收入、收集房价/房租数据,建立决策分析模型。如果决策结果是买房,还可以进一步建立还款方式(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选择的决策模型,清晰地展示每种还款方式下的月供数额和具体构成(本金和利息)。类似于这种贴近现实的案例情景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性,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Excel实践操作和建模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Excel作为课程贯穿到底的媒介方法和工具,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应该包括Excel电子表格操作的训练。虽然计算机和Excel等办公软件已经广为普及,学校也开设相关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很多学生的Excel基本操作还很薄弱、财务建模工具更是知之甚少。为缓解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对于Excel基本操作的训练可以课前发放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行演练,课堂上教师重点介绍财务函数、数据透视表、模拟运算表、窗体、滚动条、方案管理器、宏语言等建模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将这些建模工具融合到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建模分析工具。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财务管理》的课程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引入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多种探索式创新教学方法,将知识学习和梳理前置到课前,教师可以利用超新学习通、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和学习平台发放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利用微课、课程教案和PPT、小测验等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课前学习。这样课堂上就只需花费较少时间集中解答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题,重点分析和讨论模型构建与Excel实现,同时模型构建与Excel实现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组间方案PK的方式进行。
课前发放学习任务单、设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腾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模型构建的讨论分析,有效解决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同时翻转课堂、案例情景教学、小组讨论与PK等教学方法的引进使得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和借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4.转变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施离不开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变。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的引进使得课程学习从时间上延伸到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后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和提交等,空间上由个体学习行为转变为个体学习与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要求课程考核方式做出相应转变,全过程、全方位考核才能保证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超新学习通、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和学习平台为全过程考核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这些在线平台发放自主学习资料(包括微课视频、教案和PPT、案例资料、知识点测试等)和学习任务单,设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并随时查看任务完成和知识点测试情况,由此掌握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并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课中可以位置、二维码、手势等多种方式随时发布签到,以主题讨论、抢答等方式进行课堂讨论和分析,以掌握学生的出勤和课堂学习情况;课后可以在线发布、评阅作业,轻松实现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考核。组内成员互评、组间互评等考核方式的引入则可以实现全方位的课程考核,避免了传统课程考核中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使得考核结果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当然,这种全过程、全方位考核方式的实施离不开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配合,要给予教师自主决定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权,还需要相关硬件、软件的引入和支持。
5.优化教学团队。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离不开教师,教学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由于《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综合性强、实践性要求高,授课教师个人必须随时关注Excel版本的更新和功能拓展,熟练掌握最新操作规则,对基础操作薄弱的学生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要熟知各种财务建模工具,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建模分析工具。教学团队成员还应该经常性地与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等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沟通,系统研究这些课程中的哪些内容能够与《计算机财务管理》相关联、关联内容如何组建成一个清晰的呈现体系。然后再把相关内容设计成丰富且贴近现实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分析决策模型以解决这些领域的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搭建成整体框架。
除此之外,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创新式教学方式的引进需要准备大量的课前资料(设计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提供知识点的测试题等)、教学案例的组织和设计等也非教师个人一己之力能够完成,这些课前准备工作不仅需要教学团队的分工协作,还需要学校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软件。
综上所述,《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重塑、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变及教学团队的优化。只有做好上述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建模分析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