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读语段 感受经典形象

2022-03-24 01:12王余洋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鲁肃草船借箭功臣

王余洋

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生字,会写“插、妒”等生字。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能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阅读名著的一些方法:运用要素串联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重点语句、原有认知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借助重点语句、原有认知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梳理问题,激发兴趣

学生读题,明确“草船借箭”字面意思,提出最想了解的问题。

相机梳理主线问题,板书提示:

1.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草船借箭?

板书:为什么——起因。

2.诸葛亮是怎样实施草船借箭的?

板书:怎么实施——经过。

3.草船借箭的结果是什么?

板书:结果如何——结果。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做到三到——眼、心、口。思考问题。

2.指名读文,边听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时,随人物出示,认读“周瑜、曹丞相”,结合插图,认读“幔、寨,擂、呐、弩”。理解“妒忌”一词,指导书写“插”,强调笔顺。

4.学生把起因、经过、结果串联起来讲讲故事情节。

三、默读精思,寻找“功臣”,感受形象

故事的结局大快人心!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草船借箭能够成功,有哪些功臣呢?画出相应语句。

(一)第一功臣——诸葛亮。品读语句,直接感受“知天气,晓地理,巧安排”。

草船借箭从构想到实施都很奇妙,可谓神来之笔。作为第一功臣,诸葛亮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1.知天气。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大雾漫天”是什么意思?与“借箭”有什么联系?

这场大雾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凑巧遇到,还是诸葛亮早已料到?

(2)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① 教师读周瑜的话发问,指名读诸葛亮的话。

② 教师随一组学生从前向后按顺序发问,提升语气,引导学生读出自信、坚定。追问:军中无戏言,掉脑袋的事你怎么回答得这么坚定?

(3)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① 重读“直到”读出时间之久,感受大家心里着急。

② 多媒体出示,引发想象:

第一天,诸葛亮没动静,鲁肃急啊,他问诸葛亮,诸葛亮笑而不语,心想: 。

第二天,还没动静,周瑜疑惑,派人打探,诸葛亮故作为难,心中窃喜: 。

相继补充赤壁之战,神坛做法借东风。总结:知天气。

2.晓地理,巧安排。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① 小組交流:诸葛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② 小组汇报预设:

“一字摆开”,避免走散,使受箭面积增大。“擂鼓呐喊”,既是制造假象,又是让曹军明确目标。“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既能两面受箭,保持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流急返,省去调头的时间。

(二)其他“功臣”——鲁肃、周瑜、曹操,感受形象,侧面凸显“识人心”。

小组合作:快速浏览课文,借助之前圈画的语句,简要记录,完成表格。

1.学生反馈立功表现,直接读相应语段。

2.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认识诸葛亮,感知“识人心”。

① 品读周瑜,抓“大事”。周瑜心中的大事是什么?诸葛亮的大事又是什么?

表情和动作是心灵的窗,心不同,表现则不同。给第二段加上提示语再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感受周瑜的嫉贤妒能,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② 品读鲁肃,抓“果然”。鲁肃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感受鲁肃深明大义,忠厚老实。果然是意料之中,通过这个词读出了诸葛亮有什么过人之处?

③ 品读曹操,抓“一定”。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句与后文曹操的语言描写采用男女生对读。如此确定,诸葛亮有什么过人之处?

3.小结:诸葛亮对阴险小人将计就计;对忠厚之人委以重托;对多疑之人虚张声势,真是“识人心”啊!

四、总结全文,阅读链接,延伸读法

1.用周瑜的话夸夸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读阅读链接中的节选,找文中对应段落,感受原文魅力。

3.明确借助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是名著最好的阅读方法。

反思:

《草船借箭》作为古典名著阅读单元中第一篇文章,从语文要素的落实来看,应明确和习得阅读方法。这也是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方法运用和自读自悟的基础。明确这一目标,教学时我力求做到:详略得当,以读贯穿。我把了解课文情节和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作为本课重点落实,这也符合小说的教学思路。其中要素串联法概括内容,学生四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所以这个环节上课之初我就完全抛给了学生,由问题引领学生独立完成。借助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是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方法,所以整节课我都带领学生详细地玩味文字,以读还原场景,展开情节,品读形象。这样的安排直击重点,学生在找“功臣”这样的任务驱动下,主动探究,从语言、动作、神情、情节等描写中悟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神机妙算”这一中心词也是在全文的总结环节才由学生之口提出,这更符合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的认知过程。这时的“神机妙算”是包含文中情节的,是饱含学生思考的,是周瑜自愧不如的失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赞叹。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轻松地掌握了阅读方法。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得益于这种有详有略、以读代讲的设计思路。

                                                                                                                                ■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鲁肃草船借箭功臣
雷厉风行的功臣——李靖
草船借箭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草船借箭
鲁肃机智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