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 杜娟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边工作边带娃。我在中国社科院工作,家住北京西城区,与优质资源校仅一街之隔。即便如此,我依然放弃体制内教育,“舍近求远”将孩子们送到日日新学堂。大女儿10岁,是小学部四年级的学生;小女儿5岁,还在幼儿园。
最初吸引我的,是日日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性、模糊性、隐秘性、自主性和他们真实的生命状态,可以说与我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他们虽追求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突破与创新,但课程设计不偏颇,主线依旧围绕国家教育部署,内容上深化和拓展。
在语文课上,老师让孩子用手指点读,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崇敬感,从甲骨文开始讲文字的演化,大班幼儿已能熟读《千字文》、小学生熟读《道德经》,这都是按照规律引导的结果。数学老师会用启发式、探索性方法与孩子们研究问题,甚至让孩子们相互启发,得出结论。英语课上,老师会将课堂设计成竞赛型游戏,引导孩子用歌曲等形式进行友谊赛,孩子们还可以用积攒的英语绘本阅读量,换取老师给他们举办Party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有股“不服输往前赶”的劲头。
老师布置作业的方式也非常特别。假期这样长时段会根据学生的学情“私人定制”,每天则要求孩子自己记作业,哪怕从歪歪扭扭的字迹开始,为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到了三四年级,我就不用再帮忙管理大女儿的作业情况了。
日日新也设置了艺术课程,诗歌、绘画等内容,都由专业人士来教,甚至请来曾在卢浮宫办展的艺术老师。此外,学校非常重视涵养孩子的生命力,邀请足球、篮球、搏击等领域的佼佼者来指导。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各个学段的任课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一起参加。姐姐作为“过来人”,熟悉妹妹所处的环境和老师,也常常与妹妹一同参加活动。姐妹俩不仅有了一种归属感,还形成了对彼此的认同感,每天放学回家一起聊校园里的趣事,周末一起做手工……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当大女儿即将进入小学时,我曾费力思考该如何鼓励她。我将孩子带到书桌前告诉她:“如果你长大后成为律师,这张书桌就是你通宵翻阅卷宗的工作台;如果你成为外科医生,这便是你要全神贯注为病人做手术的手术台;如果你成为大学教授,这就是你熬夜研究课题撰写论文的办公桌……”跟还没入学的孩子说这么多,她未必能理解,但我想让她知道,无论在哪所学校,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辛苦且不能逃避的事情。其实也是在提醒我自己,要正视孩子的努力,认可孩子的付出,承认她的不快乐,肯定她的勇敢。
在新式教育下,孩子们的内驱力被保护得很好,看到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我对她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样长大的孩子身体健康,心灵饱满而完整。
结语
在本期专题采访中,我们和二十余位学者、校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交流,聆听他们对创新教育的理解,走近他们的实践,倾听他们的心声。担忧与困境并存,希望与信念同在。也是在探讨中,他者的想象被逐渐剥离,贴近时视野变得清晰。
这些教育者的思考与践行,是为了回應孩子的需要、满足家庭的需要,从长远来看,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标和路径是在探索、发现、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没有一套现成的、所有人都一致的方法。那么,这条大道其实可以允许多种声音的存在。值得关注的是,为何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去考量创新教育时,会产生撕裂感?如果评价标准自始至终围绕人的发展,那么错位的是哪个环节?成绩与荣誉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副产品,帮助受教育者发现自己的潜能去自我成长,才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心。
创新需要包容,特别是教育创新。微小的尝试是好的,小碎步的成绩也能鼓舞人心,经验和教训必然会出现。及时总结,给予发展空间,才能让错误被修正,让创新充满活力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