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日益
龋齿民间有“生个娃、掉颗牙”之说。此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说明怀孕对妇女牙齿有较大影響。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孕早期,由于出现妊娠反应,吃饭或刷牙时容易发生呕吐。这使得有些孕妇放松了对口腔的卫生要求,加上孕后进食次数增加和爱吃零食及偏爱酸甜食物等,极易造成口腔酸度升高,使牙齿容易脱钙,患上龋病。据悉,我国孕妇患龋病率高达80%以上,而就诊率仅有6.81%。
牙龈炎临床资料显示,约有50%的孕妇会罹患妊娠期牙龈炎。通常在怀孕第3个月会出现牙龈肿大,到第8个月达巅峰。妊娠造成妇女内分泌失调,雌性激素水平增高,牙龈中微小血管扩张、扭曲及循环滞留而发生红肿、易出血、牙齿酸痛。如孕前已有牙龈炎,症状可加重,牙龈出血更多,有时还会长出约黄豆至拇指大的小瘤块,以及牙周炎、牙齿松动等情况。有文献证实,妊娠期牙龈炎是造成不良妊娠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若孕前有阻生牙未拔除,再加上牙菌斑堆积,阻生牙四周牙肉也易发炎肿胀,甚至导致急性肿疡而影响咀嚼和进食困难。
胎儿发育受限孕妇是“一人吃两人用”,必须摄取比平时更多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才能确保胎儿正常发育。如果孕妇受口腔疾病折磨,往往心情易烦躁或委屈,加上牙病影响食物充分咀嚼,不仅妨碍消化吸收,而且直接影响对胎儿营养供给,使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胎儿牙齿受影响宝宝牙胚发育早在胎儿期2个月就开始了。若是孕妇口腔健康有问题,会影响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造成胎儿牙胚发育所需的维生素A、C、D和钙、磷等矿物质缺乏,妨碍牙胚正常形成和钙化,直接影响出生后牙齿健康发育。
胎儿易流产和早产有些中重度牙病难以在孕期得到完善处理,尤其不当治疗或牙痛造成精神紧张,在怀孕早期和晚期可引发流产和早产。美国专家报告,38%早产与牙龈疾病有关。国内资料显示,孕妇患中重度牙周炎时,分娩早产低体重儿或围生期死亡率较正常者高出 15%-30%.其早产率是正常孕妇的5-7倍,比吸烟、饮酒对孕妇的影响还大。
此外,妇女在妊娠期间对各种刺激敏感性增加,即使如拔牙等轻微的刺激也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资料表明,妊娠最初3个月内拔牙可诱发流产,妊娠7个月后拔牙可诱发早产,有习惯性流产或早产史孕妇更容易发生。
整个妊娠过程分为孕早期(头3个月)、孕中期(4-6月)和孕晚期(最后3个月)。专家指出,孕妇口腔治疗的相对安全期只有孕中期3个月。因此,每位女性在孕前应该到正规医院口腔科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彻底治疗口腔各种病变,以消除后顾之忧,准备好一个健康口腔环境来迎接妊娠。
具体包括:①治疗龋坏的牙齿及牙周疾病;②彻底洁治(即俗称“洗牙”),及时去除牙石和堆积的牙菌斑等;③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残根和残冠,以及反复发炎的阻生齿;④拆除不良修复体(假牙),并重新进行修复;⑤处理好萌出不全的智齿;⑥全面修复缺失牙,以恢复咀嚼功能。
有效刷牙提倡“三三三刷牙法”:每日三餐后三分钟内各刷牙一次,每次刷三分钟以上,每颗牙的内侧、外侧和咬合面都要刷到。刷牙方法要正确,推荐使用“竖刷法”或“水平颤动拂刷法”。加餐或吃零食后要及时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孕妇口腔黏膜敏感,刷牙要用头小、毛软保健牙刷,每3个月更换以减少交叉感染;刷牙或漱口用温水;牙膏以盐白类为宜,最好不用药物牙膏,确保孕期安全并防龋。
经常叩齿平时多做叩齿动作,每日次数、时间长短随意。如每天再能有意识地用双手隔唇按摩上下牙龈2-3次(每次数分钟)则更好,能有效改善牙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营养供给及新陈代谢,增强口腔保健和抵抗力,还可使轻微牙龈炎等不治而愈。
饮食营养一日三餐保证营养均衡,注意饮食多样化,尽量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A、C、D等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甜的、含淀粉多的零食,减少蛀牙机会。
远离烟酒从准备怀孕前数月开始,不吸烟、不喝酒。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尼古丁等有毒物质随烟雾进入体内,易引发口周炎等疾病,还会给胎儿发育带来负面影响。孕妇饮酒,酒中乙醇等化学成分由血液经脐带进入胎盘而损害胎儿,甚至造成唇腭裂等面部畸形。
安全用药一旦发生牙病要应及时就医,对症处理。决不能擅自购药乱服,特别是如四环素类抗生素、镇静安眠药和激素等,以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定期检查一般来说,孕妇每隔3个月去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若是自觉有口腔不适或疾病,则应随时就诊。但口腔疾病治疗最好在相对安全的孕中期进行。此时宫内胎儿情况比较稳定,不容易诱发早产和流产。注意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条件.在确保母胎安全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