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三苏之志,做有为之人

2022-03-24 05:11陈俊忠
教育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榜样素质评价

陈俊忠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川眉山因“三苏”而享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三苏路小学地处三苏故里,比邻北门诗碑,与三苏雕像广场相望。浸润于这样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学校始终以三苏文化为根,建设校园文化,浸润师生心灵。“循三苏之路,景三苏之德,秉三苏之志,做有为之人”是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教师工作的定位与引领,也是学校师生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厚植“三苏”文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2009年,学校启动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管理策略,凝练了“秉三苏之志,做有为之人”的文化主题,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入手,构建了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榜样引领,环境熏陶,读书陶冶、活动体验和评价激励”为主要措施的励志教育特色。同时,学校坚持“呵护好奇心、培育自觉性、发展创造力”的教育理念,拓展育人空间,构建适应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体系。

学校坚持把儿童的心灵成长放在第一位,努力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基。为了落实“文化育人”的理念,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学校以三苏文化为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寓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快乐成长。

为了让德育更具乐趣与智慧,学校编撰了《三苏对联录》《我爱苏东坡》等校园读本,还在学生、教師、家长群体中寻找、树立优秀榜样,通过多种媒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师生及家长在阅读、交流、传讲榜样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榜样的影响。同时,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三苏父子、学习古今有志之士、学习身边的榜样,唤醒他们的远大志向,激励他们奋发学习、做有为之人。

知榜样、学榜样,更要做榜样。为了鼓励学生争做榜样,学校通过举办“四好少年”“优秀班主任”“优秀家长”等各类评先评优活动,以及举办“三苏杯”系列比赛等方式,创造多层次、多类型的展示平台,切实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榜样、每一名家长都成为孩子的榜样、每一名学生都争取在某些方面成为同学的榜样,最大限度地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自主成长。

环境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三苏文化气息,时刻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校门内侧的墙上镌刻着《三苏路小学赋》,清新隽永的文字将学校的历史沿革、育人理念和师生的精气神韵一一道来,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往里走,能看到瑞莲池,池内莲叶田田,游鱼嬉戏,池前的勒石上雕刻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池后方是文化主题墙,黑色的大理石墙面上刻着《上枢密韩太尉书》,悬于其上的是“秉三苏之志,做有为之人”的大字。往里走,四栋教学楼连为一体,以蓝色为基调,间以白色,让人有宁静、宽怀之感。校训“景仰三苏,立志有为”置于主楼正中的墙面上,十分醒目。学校东南角是“子由翠竹苑”,一年四季翠竹常青。西北角是“老泉桃李苑”和“苏轼银杏苑”。春天,老泉桃李苑鲜花盛开,“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秋天则是苏轼银杏苑最美的季节,金黄的银杏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如诗如画。校园的一草一木皆入景,一景一物总关情,我们希望师生在回归自然中体味文化,在教育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改革评价制度,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依托东坡区教育和体育局牵头的四川省重大课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与实施策略研究》,以10多年的学生评价实践为基础,聚焦“促进学生成长”,让综合素质评价落地生根。

在评价主体方面,长期以来,对小学生进行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三苏路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则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班主任负责牵头和协调;学科教师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全体学生全程参与,组成学习小组,轮流当组长,收集组员日常表现数据,开展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学生的家庭表现——各参与主体分工合作,协同完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使评价更为全面、准确、客观、完整。

在评价内容方面,学校从2005年起使用“学生素质报告单”对学生进行学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身心素质、思政素质、文化素质、劳技素质4个大项,共含36个小项。如“劳技素质”这一大项,又分为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劳动技术、劳动能力6个小项。2019年,东坡区教育和体育局根据《东坡区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制发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每个维度都设置了观测点和评价要点。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得到进一步完善,呈现出内容多维的特点,突显了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实现由“育分”向“育人”的教育价值转变。

在评价方式方面,学校2005年起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评价的各主体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共同评价,实现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增强了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凸显了评价的激励性。

此外,学校十分注重对评价结果的使用,强调发挥评价结果的激励作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构建了良好教育生态,使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让教学更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使家长提升了家教水平,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巩固和有益的补充,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实施“易班帮扶”,确保学生一个不少

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基本点,大胆进行教育改革实践,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笔者在此分享学校坚持了多年的一对一待优生帮扶措施——易班帮扶。

所谓“易班帮扶”,就是对于行为问题较多的学生,由其他班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的措施。过去10年,是学校由乡镇小学向城市小学过渡的特殊时期。面对环境、设备、师资、管理等方面的差距,面对教育改革越来越高的要求,抓德育、转校风成为学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当时学校生源很差,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学生,家长管不住,教师话不听,久而久之,带班教师容易心生倦怠、丧失信心。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没有放弃,本着“本班教师不好办,换个教师来试试”的朴素想法,启动实施了“易班帮扶”策略。首先,组建学校“关工委”。教师自愿报名成为“关工委”成员,要求参加的教师有爱心、有耐心、有时间、有精力、有经验、有方法。其次,建立“问题学生”档案。班主任秘密建档,写明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交给“关工委”教师来选择结对。再次,建立联系。师生结对后,“关工委”教师研读材料、制定计划,然后制造巧遇,与学生建立联系。最后,实施帮扶,解决问题。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运动、聊天散步、促膝谈心、读书交流、辅导学习等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帮扶。

“易班帮扶”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为待优生搭建了平台,唤醒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他们求知的火花。2009年至今,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十多年如一日的“易班帮扶”,不仅实现了校风的好转,也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榜样素质评价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