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公益之路:尼泊尔的两千日与夜

2022-03-23 13:23胡周萌
中印对话 2022年4期
关键词:加德满都志强尼泊尔

胡周萌

邹志强是一名从业20余年的资深公益人。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扩展海外业务的最初阶段,她作为第一批驻扎海外的员工,只身前往中国的西南邻国尼泊尔。自2015年至今,邹志强见证了尼泊尔从地震重创中恢复生机的过程,先后带领团队组织了紧急救援、灾后重建、发展援助等工作。邹志强担任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尼泊尔办公室主任期间,用7年时间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建立起9人团队,尼泊尔同事都叫她“邹迪迪”(注:迪迪在尼泊尔语中意为姐姐)。他们同这个中国迪迪一道把中国人民的爱心带进尼泊尔7个省近60个区,受益人数达57.5万人次。

邹志强在尼泊尔遇到了很多让她感动的人和事,其中较近的一件就发生在2022年中国春节期间。邹志强在尼泊尔第五省的波帝亚地区发放温暖包时,当地的塔鲁族孩子换上新衣服后,欢欣雀跃地要求和她合影,之后又从家里拿来小土豆,或是采来野花,当作礼物送给她·邹志强是这些生活在尼印边境地区的孩子们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在接受《中印对话》专访时,邹志强谈到在海外从事公益工作的挑战和收获,她感慨道:“民心相通是非常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实现。”

中印对话: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在您看来,中国的减贫和发展经验对于尼泊尔有何借鉴意义?

邹志强:尼泊尔迫切需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扶贫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借鉴中国经验的地方。2016年地震灾后重建,我们帮助受灾社区实施了清洁用水项目,在农村地区修建厕所。今年我们又完成了首个整村水系统建设项目,帮助那瓦普拉西波普村814户近 5000名村民在家门口喝到洁净的自来水,当地人再也不用每天花两个多小时去河边取水。这显著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这也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2020年尼泊尔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帮助当地社区建立了公共洗手站,当时买了280多个大大小小的水桶,灌上水,旁边放一瓶洗手液,这就成了尼泊尔居民进出社区重要的洗手消毒防疫设施。由于所需资金量小,很快从加德满都到各个省,从政府到居民社区,纷纷仿效我们建洗手站。2022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又蔓延到尼泊尔,我们第一时间启动社区隔离点项目,用不到100万元人民币在加德满都和尼印边境地区铺设了15个社区抗疫点。从氧气站到对医务人员的防护支持,从社区消杀到对受疫情影响家庭的粮食包支持,我们以社区为中心切实保障疫情下尼泊尔民众的生活,得到了尼泊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尼泊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旅游业和农业。因为疫情,旅游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农业方面,尼泊尔最大的问题在于老百姓靠天吃饭,多属于小农经济,同时农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持,产量难以保证,规模化生产受限。由于农业收入不稳定,大量尼泊尔青年前往国外务工,留下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土地荒废得厉害。尼泊尔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其实很好,山清水秀,土壤肥沃,当地政府也期望我们做一些乡村发展项目,培养农业人才,扶持产业经济发展。2018年我们已经尝试将小额信贷项目应用到尼泊尔,向贫困妇女提供种子资金,培训她们的家禽养殖技能,目前已有400多名妇女实现经济独立。此外我们也在考虑,一方面请中国在尼农业专家教他们种土豆,另一方面与地方政府接洽,利用尼泊尔成熟的农业合作社系统帮助农户卖土豆,实现规模发展,这也是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在城市里,我们还开展了青年职业培训项目,主要侧重于培养电工和水暖工,3年内共有235名17岁至35岁的青年拿到尼泊尔教育部的职业上岗证书,他们很容易就能在当地找到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资企业在尼泊尔招工难的问题。

2016年,我曾经陪同尼泊尔社会福利委员会的官员去参观过我们基金会的雅安灾后重建项目,之后他们也多次参加中国的减贫工作会议。他们感叹,同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无论从地理还是气候看,两国贫困的原因都有相似之处,中国以东部带动西部的经验,精准扶贫的发展经验,值得尼泊尔学习借鉴。今年已经有多个区联系我们,表示愿意提供配套资金引进中国扶贫经验。

中印对话:面对尼泊尔与中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您是如何与当地员工磨合的?

邹志强:在海外开展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相互尊重,了解当地人的风俗和习惯,但也得学会改变他们的陈旧观念,培养专业的工作方式。这两年我们吸纳了一批在中国学习过的尼泊尔员工。我现在的项目经理、会计和后勤人员都在中国留过学,他们很认可中国的发展。他们和我分享在中国学习的经验时说,“如果没有中國老师的严格要求,我们的中文能学得这么好吗?”他们相信中国人做事情的方法,认可中国快速发展起来的经验,这也间接带动了其他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现在我的团队一共有9个人,除我之外都是尼泊尔人。从事业务工作的本土员工非常年轻,1个00后,4个90后,1个85后,还有1个70后。之前最困难的时候,我就带着一个员工,到2020年团队才逐渐稳定下来。目前团队的学习能力很强,新技术学得快,用得也快,我们在办公软件上建立了文件档案库,方便与国内同事沟通。这些年轻员工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外交往能力都不错,他们也逐渐熟悉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管理模式,跟总部的中英文文件来往很顺畅。

中印对话:依您的经历来看,推动中尼民间交往、增进相互理解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实现的?

邹志强:这几年确实感受到尼泊尔员工越来越信任我们。因为确实有些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是带有任务的,破坏了尼泊尔的社会秩序。但接触久了,这些员工就知道我们是真扶贫的,我们能发现当地的需求,努力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工作就像涓涓细流,在互动和交往中逐渐建立起感情。我常跟他们说,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这样一个外國民间组织,都这么努力地为尼泊尔的发展谋划,作为尼泊尔公民,你们难道不应该更加努力地工作吗?他们听了很受鼓舞,因为他们真的爱他们的国家。

我这次去巴格隆的山村发书,离加德满都有300来公里,碰上雨季,路上坑坑洼洼,一路颠簸了34个小时。去有的学校还必须走铁索桥,桥下就是湍急的卡利甘达基河,看着都害怕。等我们来到学校门口,孩子们都抢着和我拍照,因为此前从来没有中国人来过。我在演讲时特意用了中文,并且教了他们三个词:“你好”、“谢谢”和“再见”。孩子们听了兴奋又开心,我离开的时候,他们背着书包一直送了很远。

中印对话:您对未来有志于从事国际公益事业的青年人有哪些期望?

邹志强: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去国外留学回来的,有些专门学了国际发展或是慈善专业,具有国际视野,但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扶贫经验,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培养青年人才,不仅要帮助他们积累民间组织的工作经验,也要给他们管理团队的锻炼机会。

发展中国家往往工作条件艰苦,前去工作需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具备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我刚到尼泊尔时,工作生活都在一栋楼,一个房间办公,另一个房间睡觉,出门靠走,吃饭自已做,到现在还是只能租车用。我们出差经常下乡,尼泊尔人的习惯就是吃饭坐地板上,晚上铺一块毯子,躺在地上就睡觉。有一次我在中尼边境发书包,累了一天,只能在当地人家里煮点土豆就着辣椒吃,但也是因为这次经历,我发现土豆那么香甜,虽然我平时不吃辣椒,但那天觉得辣椒也很好吃,后来回到加德满都再也找不到那么好吃的土豆了,那种幸福感让我回味了好长时间。在尼泊尔,生活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战,学会适应各种条件是一种必备的能力。

猜你喜欢
加德满都志强尼泊尔
学习“集合”,学什么
看好了!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加德满都的风铃
尼泊尔系列
Analysis of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ies Using ERA-Interim Data for the Period 1979-2013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夺命泥石流
志强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