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2022-03-23 19:44郭秋月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0期
关键词:受众时代

◎郭秋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3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新闻媒体的边界在不断扩展和融合。大数据技术在新闻信息收集、生产、发布等各个环节都被广泛应用,使新闻生产业态发生了巨大变革,也为传统新闻媒体行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利用新型大数据技术的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的报道不同,其是从宏观与中观的层面分析展示社会某方面的趋势和动态,从整体结构性上对事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把握。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大数据方法的初级应用,是借助类似百度指数等各类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去挖掘散落在社会文本“碎片”中的具有新闻价值的资讯。而传统的新闻数据的采集方式,是由线人提供线索或者采访的形式进行获取。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新时代媒体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获取新闻线索的新途径。

大数据视野下的新闻传播创新包含两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它是新闻形态的一种创新,包括可视化信息、人性化的嵌入。其次,它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内容创新,即通过碎片化的数据及文本的挖掘技术,制作新形态的“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的新闻内容[1]。

庞大的数据资源与大数据技术引发了新闻业态的巨大变革,同时新闻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转折,生存环境和传统报道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大数据成为了媒体竞争的核心资源。本文从当今社会大数据新闻的产生与发展角度,阐述大数据技术对于媒体业态的影响,并结合大数据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实际应用,分析如何把握大数据时代我国新闻业态发展的机遇。

一、大数据时代我国新闻业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瞬息万变,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网络新媒体环境复杂,竞争激烈。许多媒体为了追求高点击率和高关注度、赶时效,抢占先机,其制作的新闻在没有核实真实性的情况下就贸然发布,从而违背了新闻最核心的真实性原则,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不乏部分媒体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媒体责任、社会基本道德和伦理底线,迎合低级审美,恶意发布不雅、低级的新闻内容,导致新闻侵权、舆论审判、虚假信息泛滥等现象,再加之网络监管水平有待提高,进而导致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以网络欺诈新闻、虚假科学养生新闻为例,很多用户都被这类新闻所误导,不仅是中老年人,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都无法分辨真伪。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对发布新闻内容的真实性的规范及审核管理都亟待加强。

传统新闻媒体受到大数据技术的冲击,打破了以权威化传播为主导的传统媒介传播方式。大数据时代可以实现由AI代替记者撰写新闻稿件,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未来新一代的网络大数据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更高的新闻素养才能满足新的时代要求。

我国的新闻传播长久以来都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导,传统媒体也是生产与传播信息的重要主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普及,导致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困境。

但是传统媒体仍然保持着深度报道的优势。大数据时代,媒体的信息来源十分丰富,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资源的挖掘、整合、分析,准确了解受众的习惯和喜好,针对受众的需求,制定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从而实现精准传播。同时,根据受众实时的数据反馈,及时调整传播内容,这样既保持了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优势,又提高了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可以说,大数据让新闻生产主体发生了质变,人工智能新闻和自媒体终端新闻成为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补充,而新闻从业者和新闻机构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运用能力遭遇了考验,无论是新闻线索的发现还是新闻选题的策划,无论是新闻编辑的流程还是新闻传播渠道的选择,如果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势必会在新闻媒体竞争中处于劣势。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受众的新需求,个性化新闻和定制化新闻的生产与传播都亟待突破[2]。

二、大数据时代我国新闻业态的重构

大数据给新闻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推动了新闻业变革,大数据思维革新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理念,为新闻生产提供了多元化信息资源,可满足不同媒介类型的新闻报道需求,为新闻传播的精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升了新闻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质量。

(一)大数据环境下新闻生态的底层变革

大数据视野下的新闻传播创新包含这样两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它是新闻形态的一种创新,包括可视化信息、人性化的嵌入。其次,它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内容创新,即通过碎片化的数据及文本的挖掘技术,制作新形态上的“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的新闻内容,这使得新闻的可供性增强、边界消融[3]。

大数据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数据采集的形式与方法,大数据在新闻传播中最直接的应用方式就是借助第三方数据平台所采集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指数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具有价值的信息资讯。而传统的新闻采访则需要通过线索提供人或者采访的形式获取信息,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要进行二次核实。大数据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产出效率,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来获取新闻线索。

(二)大数据环境中新闻生产主体边界的模糊

在“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传者”与“受众”的边界也日渐模糊。传统的新闻传播中,新闻的生产和传播都是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完成,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甚至连新闻稿件的撰写也可以交由人工智能来完成。机器人新闻是利用算法从庞大的数据信息中提炼生成的新闻,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产出新闻产品。Dreamwriter,即腾讯AI撰稿机器人,是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的一个内部代号。项目组向记者证实,目前Dreamwriter年均新闻写作实际发稿量已超过50万篇、8 000万字。以2018年11月15日为例,机器人共写作天气新闻1298篇、财经新闻773篇、汽车新闻546篇、房产新闻126篇、体育新闻76篇。

除了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外,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发布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媒体也是新闻生产的新角色。以2017 年“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这一社会事件开始并不是由官方媒体发布的,而是由受众在微博上将事件进行发布。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也成为了事件不断发酵变化的参与者。可以反映出在许多重大新闻事件中,受众也成为了新闻的生产主体。在互联网媒体的大环境中,人人都能拥有话语权,也都能成为新闻事件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新闻生产主体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三)新闻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在“万众皆媒”的大数据时代,传统新闻工作者迎来了新的角色转变与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变化,新闻工作者应更新思想、创新理念,努力提升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肩负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勇当新时代的开拓者。凭借使用新闻数据,记者的工作重心由报道者转为阐述新闻事件影响的人,数据新闻报道的议题广泛,对于新闻生产者而言,向受众提供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的建议更有价值。数据的使用可以把抽象的定义和术语转变为更易被大家所理解的事物,更有助于记者描述那些抽象的社会问题。而复杂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记者也能够对其加以分析,进而帮助受众预测处于酝酿中的下一次重大社会事件,帮助受众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具体方法。大数据时代的媒体人更应该成为意义的生成者,通过建立在大数据技术之上的意义解读,来阐述分析事件的影响,这样得出的结论远比依靠记者个人经验或专家解释更加真实可靠。在这个信息数据爆炸的时代,新闻行业更需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思维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来进行内容输出,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大数据资源对新闻热点进行深入挖掘,使用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发布多种形式的信息,拓展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提升关注度。这就要求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要跳出旧的思维框架,快速转换自身角色,来适应大数据时代媒体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四)从“传者中心”向“用户中心”转变

网络大数据技术正在不断推动着新闻传播重心从“传者”向“用户”转变,每个互联网用户的媒体使用数据都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资源。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其他新媒体平台、门户网站、有线电视网等多种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用户的使用数据,用于分析用户需求、偏好和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定制新闻产品。以小红书为例,通过智能算法对用户的关注列表、偏好习惯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根据博主的粉丝量、阅读量、点赞、收藏、评论的数量,可以分析出其发布内容的影响力和媒体价值。也可以通过发现列表看到近期大家关注的热点,看出哪些话题更有传播价值,值得深入挖掘。

为了使新闻报道更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一方面,新闻生产者和发布者通过大数据的抓取对受众的新闻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影响受众选择的多种因素,从而使新闻报道的定位和传播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不仅对受众的行为进行普遍化分析,而且还强调受众的个性化特征,从而使媒体机构为受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报道和服务。

(五)新闻报道的形式由数据新闻升级为大数据新闻

相较于从前的数据新闻,大数据能够精准地检测出确切的数据信息,不仅检测范围广,而且能够呈现整体的事实并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成果是否有缺陷。另外,新闻从业者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媒体及数据库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有了这样的技术,媒体的新闻报道水准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大数据能够准确地预测新闻报道走向。未来新闻业务层面的一个发展方向是趋势预测性新闻,以往新闻报道的选题更多来源于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如果媒体能够广泛借助大数据技术来进行重大趋势的预测与分析,那么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就能得到提升。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新闻业态的发展机遇

(一)加强党的建设

新媒体给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但也可以成为传播党的理念、促进党的自身建设的工具和手段,也是党内监督的有益补充。

从范围的角度考虑,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空间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被拓宽,使宣传的覆盖面得到了极大拓展,受众人群也显著增加。从时效性的角度看,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信息的传播,以及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都依靠新媒体的应用。同时,还能够通过新媒体掌握当下宣传对象的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反馈情况。从实效性的角度看,新媒体的应用使党的思想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不再采用传统的单向强制性模式,而是转变为互动、平等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出现也让党的监督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人民群众能够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新型监督。

(二)媒体跨界融合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是媒体融合中的重要环节,大数据资源就像一座金矿,大数据下隐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新闻价值,而要对其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挖掘,新闻生产者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在变革中寻找新的机遇。跨界融合的本质是社会各领域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采取的合作方式,这种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传播互动表现出来,它表现为通过共同传播过程实现资源整合,是“媒体+”和“+媒体”的社会要素的重组和流动,是新业态、新应用的开始。媒体跨界融合作为产业形态要素,越来越多地成为其他社会领域的连接媒介,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成为它们之间进行跨界融合的中介物。从媒体融合到跨界融合,可以说是从信息载体的融合发展为社会行程的融合,这是新媒体时代的伟大创造,如何重建新的产业形态、组织架构、运作模式、人才队伍等,正在成为新的课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媒介融合需要具备一种既开放又关联的思维观念。

(三)全球化传播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相比,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在技术层面上更有优势,它不受报纸版面的约束,也不受电视播放时段的限制,新闻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网络相互连接,无论人身处何处都可以接收到世界各地的新闻资讯,也可以将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全球化的传播是当今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这种打破时空限制的传播方式也为各行各业创造了发展机遇。

(四)去权威化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普及,在“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已呈现出去权威化的趋势。由于爆炸性的信息传播与接收,各种思想观念的传播与获得,人们认识的不断提升,使得一些固有的观念和规则被打破,传播方式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形式,而权威则被逐渐淡化,甚至被放置到了对立面。人们不再盲目地崇拜与跟随,而是具有个体的独立思考,从而集百家之长。因此,在网络环境中权威话语体系也逐渐减弱了权威性和严肃性,在产生争议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加多元、更加科学的新观点、新思想。

(五)平民化传播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大多是关注重大新闻事件,侧重国家大事及重大的国际新闻,关注社会名人。而现在的网络新闻传播,更加贴近平民百姓的生活,关注民生实际。普通人的身上也有闪光点,也会被发现、传颂。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承载着平凡又不凡的故事,也反映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也更容易进入公众的视野,获得更多的关注。可见,网络新闻传播的平民化趋势,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度,也是网络新闻传播融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大数据的发展推动了新闻传播的深刻变革、新闻业态边界消融,以及新闻媒体行业格局重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如何完全掌握大数据时代的特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并且将其更好地运用起来,也是新闻传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发展机遇,不断地完善新闻传播的方式和管理制度,顺应发展潮流,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

猜你喜欢
受众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