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继红,李 雪,肖 飞
(《资源环境与工程》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34)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科技期刊争创世界一流期刊。2019年7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1]。
行业性科技期刊依托于某一特定的行业,其读者和作者对象都是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通过整合行业专业力量,传播行业科技,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是国家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全国共5000种左右的科技期刊中,约有70%属于行业性科技期刊。如何既满足行业的需求,又为科技期刊强国建设、争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做出自身应有贡献,是每个行业科技期刊人关注所在。笔者所在的期刊——《资源环境与工程》就是一本有着35年历史的行业性科技期刊。本文总结近年期刊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寻找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新方向。
《资源环境与工程》是由湖北省地质局主管、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主办的地学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7年,主要反映湖北及邻区地质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期刊影响因子取得了五年增的好成绩。但与核心期刊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6-2020年《资源环境与工程》总收稿量为1490篇,年均收稿量在298篇左右,年度资助项目(含基金项目)论文占比为35%。期刊稿件来源主要集中在行业主管局属单位。基金论文占比较低,表明期刊优质稿源明显不足。
《资源环境与工程》的办刊宗旨是刊载地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地球科学发展。据知网2013-2021年期刊近十年文献的关键词(词频数),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地质灾害(61)、地质特征(51)、滑坡(41)、找矿方向(37)、岩溶(33)、湖北省(26)、稳定性分析(26)、矿床成因(25)、成矿模式(20)、地球化学(19)。可以看出,期刊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地质资源”,已处于较次要的位置,而处于次要位置的“水工环地质”上升至主要的位置,其文章刊发数量较“地质资源”文章数量多。 2016-2020年期刊发表地质资源类文章185篇,占刊发论文数的25%;发表水工环地质类文章251篇,占刊发论文数的33%,如果再加上2016、2017年各一期《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委会年会暨技术交流专辑》里面的水利水电工程类稿件,那水工环地质类文章所占比例将更高。近年来,地质行业相关政策深刻调整,国家和社会地质勘查投入持续萎缩,在期刊方面反映的是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类稿件数量下滑。而由于国家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地灾类项目日渐增加,其来稿也日渐增长。
《资源环境与工程》第五届编委会经过组建和中间调整,目前主要由二位工程院院士及省内地质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组成。编辑部每年也开展相关通联活动,如给每位编委发去一封新春问候信,或请部分编委审稿、撰稿、荐稿,但较难充分调动编委会成员参与办刊的积极性。
2016-2020年间,在编辑部工作的人员年均为3名,且相继调离编辑岗位的2名人员是与地质专业相关的人员,真正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编辑工作处于地质行业的边缘地位,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待遇不高。
作为综合性地质学期刊,应采取开放办刊的原则,为行业发展需要服务,多方吸纳优质稿源,坚持“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稿源是科技期刊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获取优质稿源仍然是创办精品中文期刊最重要的途径[3]。编辑部要紧密追踪研究热点,积极组织相关专刊或专栏,吸引优质稿源;梳理期刊前几年优质的省内外作者信息,定期向他们组约稿;编辑部人员主动深入科研团队、积极参加行业内的学术会议组约稿;向期刊编委中的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等组约稿;争取主管主办单位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要求每个科研项目团队每年都能够投来1-2篇论文等;向省内大中专院校师生作一些宣传推介,争取他们的来稿。
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构建文献定量评价方法,所得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可助力科技期刊组约优质稿件。《岩矿测试》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积极与高产作者群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作者圈”“学术圈”,精准打造期刊的学术特色,推动了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整体提升[4]。
《岩石学报》最初的前几年稿件质量普遍不高,编辑人员处于等稿上门的状态,该编辑部采取除了增加文章的数量来弥补学术质量的不足外,还改变以往被动等稿的状态,鼓励编委多组稿、投稿、荐稿、审稿,也主动联系“863”“973”“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的科研人员,向其大量约稿,提高期刊影响力,扩大杂志知名度。经过多年的努力,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显著上升,并最终被SCI收录[5]。
作为综合性地质期刊,需创新栏目设置,关注重点栏目与其他栏目的关系,合理调配其刊发文章数量的比例。《资源环境与工程》近年对原有综合评述、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油气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技术与方法、实验测试、旅游地质、资源经济、国际地质新动态、地质青年论坛、简讯等10多个栏目进行了调整。归并了一些栏目,将“油气地质”并入“矿产地质”中,将“实验测试”并入“技术与方法”中,将“岩土工程”更名为“工程地质”,取消了“国际地质新动态”,同时根据新的学科发展和地质工作的拓展,增设了“生态环境”栏目。《自然资源学报》根据期刊特色打造精品栏目,尽量减少同质化竞争,吸引优秀论文,引领学科前沿和热点。他们瞄准国家自然资源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自2009年1月以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前沿方向,创立了特色精品栏目——“资源与战略”栏目,累计推出24篇“资源与战略”专栏文章[6]。
同时还要根据期刊的定位和宗旨提高其刊文质量,严把学术质量关。对来稿进行初步甄选时,要注意判断论文研究的创新性、方法的科学性、结论的合理性、语言的规范性。也要注意审稿专家的适时更新,并注重在高校挑选学术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担任审稿专家,提高对论文学术质量的审查和把关力度;注意对作者修回稿件的检查,对未按外审专家意见修改到位的稿件,一定要退回修改补充,直到达标。
编委会作为期刊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把握期刊学术质量、引导学科发展担负着重要责任[7]。行业性科技期刊其编委会组成大多由主管单位领导和其所属二级单位分管科技的领导担任。由于都是兼职,没有劳动报酬,较难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性。
《地球科学》编辑部实施了一系列激发编委会办刊积极性的举措,收效较好。他们通过定期举办编委会会议,让编委承担部分相关研究方向的稿件送审任务,同时采取分析编委会学术活跃度、优化编委会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对其实行动态沟通管理,并对编委实行年度表彰,激发其工作热情;以及要求编辑日常增强与编委联系等措施,让编委对期刊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有了很大提高[8]。
目前行业性科技期刊设立青年编委会,作为期刊编委会的补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构建起期刊编委会+青年编委+编辑的办刊模式。青年编委大都是行业的杰青,学术思想活跃,可为期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资源环境与工程》目前正在开展这方面工作,利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招募青年编委信息,从中选拔出具有博士学历、在EI、SCI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杰青。后续将拟定相关规则,组织他们为期刊年度的选题策划献计、推荐或自撰论文、定期开展学术活动等,为期刊今后学术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采取邀请主办单位和编委专家团队的青年骨干做科学编辑,从事稿件的初审内容把关和遴选外审专家工作,吸纳和培训科学编辑,让其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加分项[9],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要求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还要有敏锐的新闻思维、年轻的网络思维,有发掘和培养作者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新媒体专业知识[3]。将地质专业人员充实进编辑队伍,提高编辑部与行业发展的关联度,提升期刊的专业化学术水平。地质专业人员可以对来稿质量进行初步地筛选,帮助作者理清论文的思路,为后续专家顺利审稿打下基础;若经初步筛查需要退稿,也可写出退稿的相关意见;同时在两位审稿人意见有分歧时,地质专业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判别能力和水平,这是其他专业编辑人员所不具有的优势。编辑部其他非地质专业编辑人员也要加强地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及新媒体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推动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提升。
行业性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需要持之以恒,不懈追求,才能取得成效。提高行业性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与兄弟单位合作办刊;期刊参与学术活动,主办和协办学术会议[10];运用最新的出版技术等,这些都是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期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需要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