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2022-03-23 16:00任爱珍
机械职业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能力

孙 昱 任爱珍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我国坚持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造了大量新的灵活就业岗位。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岗位不断涌现,就业机会更加丰富多元。

对从业者个人而言,也需要积极应对这种转变,将提高就业竞争力作为职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一、新就业形态的特征

“新就业形态”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工作模式[1]。新就业形态岗位由于工作时间自由、自主性较强、市场需求大且吸纳大量就业人口,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有效配置劳动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平台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组织方式平台化

新就业形态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平台及相关技术,适应多元化知识生产和个性化消费需求而出现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平台建立业务联系,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增加了就业的灵活性、自主性,突破了传统雇佣关系的束缚。人们可以通过平台式经济体和社会交换个人价值,个人与平台之间是合作关系,更好地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

(二)雇佣关系灵活化

借助网络平台,一个人可以同时服务多个雇主,可以在不同职业间进行转换。劳动者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自己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相对松弛。用工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固定劳动关系的方式 ,更多地以任务为导向采取网签加盟、利益分成、众包模式等方式,工作与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2]。

(三)就业选择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大批的新职业和新岗位,进一步拓展了就业渠道,劳动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新就业形态在时间、空间、形式上拓展了大学生择业的外延,丰富了供给端的就业岗位。从业者可以自主选择从事灵活性强、多元化的工作,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自雇、他雇、众创等,他们可以身兼数职并在这些身份间自由切换。

(四)职业生涯无边界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不再局限于一个组织当中,在其职业生涯中将从事多种职业,这些职业可能密切相关,而劳动者会在多种职业和岗位中频繁流动。职业生涯的不稳定性及多维的职业生涯转换对个体的就业能力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个体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需求等不断地寻找、探索新的职业机会。职业发展路径呈螺旋形,个人能力及个体就业的可迁移性将成为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

二、新就业形态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技能单一

新就业形态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变得更多元化,要求就业者具备广泛的行业知识和技术,能整合更多资源,拥有较高的职业跨界能力来把控、推进多工作的切换,从而胜任更多职业角色。目前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停留于表面,有的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无法将专业知识熟练地运用于实际中,由专业延伸出来的其他知识又涉足较少。有些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新经济形态下,只懂一项专业技能的人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的职场。而那种由一项扎实基本功为基础,逐渐延展出来与此相关的第二、第三专长的人,能串联整合成更大的一个整体,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成就。因此,在校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跨界职业能力去适应新的职业发展需求。

(二)职业定位不明确

进入大学后,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爱好缺乏了解,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新就业形态带来的创业与就业机遇,自我定位模糊,没有紧跟新就业形态发展变化的步伐,及时完善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事实上,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促使社会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元,新职业与新岗位层出不穷,职业定位不清的大学生容易在众多未知的选择面前陷入焦虑,无法合理规划自己的长期发展路径。一旦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定位和长远规划,一些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就会过于关注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在工作实践过程中磨砺成长的客观规律,职业发展后劲不足,过早遭遇“瓶颈期”;也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过高,初入职场就想立刻实现理想抱负,或在遭遇挫折后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注意做好职业定位和长期规划。

(三)实践能力薄弱

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经历过职场生活的磨炼,在求职过程中有的人眼高手低,有的人频繁跳槽,导致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大学的专业学习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学生几乎无法体验到所学专业的现实应用,更无任何经验可言,这无疑也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但课时不够充足,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不少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充分,缺乏求职面试的技巧,职场礼仪、PPT演讲能力、办公软件应用等实用技能较为缺乏,一旦步入社会,将面临知识与实践脱节的尴尬。

(四)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新就业形态下,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促进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大学生是未来创业型人才的主要群体。现如今,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开创性思维,性格懦弱缺乏冒险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凭借激情参与创业,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历练,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比较棘手的问题时,这份激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慢慢消失,最终可能会经受不住压力,显得力不从心。许多大学生创业项目缺乏技术含量,盲目模仿,创业不创新,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没有明确的创业目标作为心理支撑,缺乏坚定的创业信念,加上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从而错失创业机会,容易出现创业半途而废的现象。因此必须不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转变传统观念,把创业当成一种职业选择。

(五)职业规划不合理

目前,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校期间没有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就业时技能水平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常常无优势可言。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找到人生目标,通过生涯探索,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尽可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职业规划除了探索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生涯反馈与调整。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心智尚未成熟,对未来发展一片迷茫,缺乏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自我认知较片面,不能正确合理地自我定位,一旦选择不适合自身性格、能力、特长的工作,不仅不利于发挥潜能,还可能消磨自信,这无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与压力。大学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预备阶段,需要全面分析和判断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才能让自己与职场无缝对接。

三、新就业形态趋势下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提升职场适应力

1.优化教学内容。新经济催生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要求人才具备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创造力和再学习的能力。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传输通用知识,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进一步归纳总结新就业形态的用工要求,推动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变革,构建多层次跨界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思政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品格,以专业课程结合实训模块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通识课程拓展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高校还应做好1+X证书制度的顶层设计,做好线上线下X培训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证书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要反映典型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3]。鼓励教师采用双师教学法构建项目式跨界合作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在学科渗透中提升学生基本就业能力。积极搭建不同专业可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探索合适的学科交叉点,培养学生跨学科整合的能力,实现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高度交叉与互补。

2.发挥产学研优势。高校应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行业内涵、行业划分等深入研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课程内容开发要依托企业、贴近需求,突出应用。学校课程开发专家、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对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借鉴“校企融合、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模式,将教学、实训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4]。基于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将新业态下企业对不同层次岗位要求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内化于学校教学,使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现代企业岗位紧密对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变换跨界的需要,从而达到校企知行合一、协作育人的效果,实现大学生零距离就业。

(二)以就创业指导为中心,拓展职业能力

1.完善职业能力考评体系。新就业形态引发了人才需求的变化,新型职业人才要求毕业生能胜任更多职业角色,不再局限于“一专一能”,而要求其具备既有精度又有宽度的专业知识,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深度融合。建立智慧化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设计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可量化的具体指标,涵盖专业基础能力、高级认知能力、社会行为能力三类指标。专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学习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包括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专业实习实践成绩、职业资格证书等。高级认知能力主要指具备终身学习意识,能多角度尝试,有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够合理分配、理解运用自身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等[5]。社会行为能力主要包括人际沟通、自我管理、团队合作、抗挫折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利用系统中的体验活动、网络信息化平台,完善职业能力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学生个人、学校、教师、企业等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行为表现、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学习提升计划,查漏补缺,提高和拓宽自身的职业能力。

2.搭建多层次的能力拓展平台。在学生入学、专业学习和毕业就业三个关键时期开展全程就创业指导工作,普及就业创业各项政策,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创业项目孵化、创业咨询、跟踪扶持等服务。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大学生掌握就业法律法规,提高契约意识,掌握基本的维权途径和渠道。开展职业心理咨询,消除学生的就业焦虑,使学生正确看待新就业形态下的就业形势,沉着应对新就业形态带来的各种变化,妥善处理创业就业的各种压力和挫折,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念。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兴趣平台和发展空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能够提升和深化职业能力的第二课堂中。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各类社团活动,高校应从多方面对学生社团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研、主体参观等红色教育互动,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也可通过开设技能工作坊、职业素养培训、跨界能力培训、SYB、GYB培训等第二课堂形式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三观价值,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交流和沟通表达等素质,灵活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6]。

(三)以实践培育为平台,强化综合实力

1.建立校企共享实践平台。高校需要与企业积极对接,把企业的师傅与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体系设置应加大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学生除了掌握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采取工学交替、企业见习等模式,建立企业员工与专业教师双导师制度,在企业一线开展学生实践学习,由企业人员按照企业学徒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传授,同时进行考核,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另外,高校应借助稳固的校企合作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多岗化的岗位实践。通过多岗位轮训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不同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每个岗位的业务操作技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自身履职能力。企业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学生的岗位表现,给出鉴定意见,评定技能等级,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经营管理的真实氛围,积累多元化的综合技能。

2.落实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就业形态下,国家积极鼓励并支持“双创”教育的发展。“双创”项目实践和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完善专业技能,培养兴趣爱好,明确就业方向。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实现创新实践教育从理论积累到实践的关键飞跃。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经验、团队协作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创建创新创业类实验室、实训中心、创业园、孵化基地、众创空间、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同时加强创新实践指导教师与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资源整合,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痛点,及时总结实战经验。当学生面对新形态就业环境时,能把创业当成一种职业选择,转变传统观念,抓住创业的机遇,主动加入创业的大部队,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四)以生涯规划教育为重点,实现人职匹配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总体性规划,高校要加强职业唤醒、自我认知、职业见习和职业实现等阶段的规划体系构建。大一新生入学后,通过召开新生见面会、入学教育、参观教学场地等方式进行职业唤醒,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况、发展前景等;同时,围绕职业规划开设讲座和报告会,激发学生对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的思考,进行初步的职业兴趣探索。大二的学生应侧重自我认知教育,开展职业能力测评,进一步了解自身性格特征。通过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发掘自身特长和优缺点,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指导学生思考并撰写职业规划书,探索职业发展前景。经过前期的职业唤醒和自我认知教育,学生个人的职业目标已初步确立,此时应注重实践探索,将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社区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模拟演练、简历设计大赛、职业规划比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促学,在实践中加深职业认知,及时调整职业目标。学生毕业阶段正处于职业和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访谈。引导学生正视求职过程中的失败和压力,建立健全毕业生求职档案,及时跟踪反馈,归纳总结求职经验,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

2.践行跟踪反馈机制。运用数字化平台建立相对完善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动态跟踪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社会实践、学年目标、学期规划和小结等情况,班主任与辅导员参与检查和监督学生计划的执行情况,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机构老师共同跟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对于职业规划模糊的学生,可以由相关教师进行干预,根据他们的所需提供必要的帮扶,帮助他们尽快树立就业目标。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高校应结合新就业形态市场的发展趋势,实现就业指导的精准改革,打造出更加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帮扶机制,给予大学生专业化的就创业指导,为其提供精准的就业信心,承担起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建立职业规划的重任。

高校应不断探索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的具体要求,做好顶层设计,主动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跨界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充分结合新就业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分阶段逐步实施培养方案,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新就业形态提供人才支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