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景观及当代意义探论

2022-03-23 13:07薛巨石王颖洁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拙政园文化景观农耕

薛巨石,王颖洁

(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市园林博物馆],江苏 苏州 215001)

古典园林是中国农耕文化土壤中生长的一朵奇葩,被认为是“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之一。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其经典之作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对世界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典园林有着“城市山林”之称,是古代文人、官员“隐于市”的所在,其园林文化中,除了士文化、市井文化外,农耕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构成因素。农耕文化无论是物质、制度、精神、风俗,还是思想、价值取向等都多层面地渗透于中国文化之中,也反映在中国造园理念及由此而产生的园林景观中。农耕文化景观也是苏州古典园林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因素,探讨其内涵有助于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农耕文化景观是苏州古典园林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一)农耕文化与农耕文化景观释义

广义的农耕文化,是指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耕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的总和,产生于农民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以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居于核心地位。[1]狭义的农耕文化是指在以早期劳动分工为基础的长期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俗,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的生活,其中蕴含了儒家、道家等各类文化思想。农耕文化代表着各个时期人们的哲学理念与文化意识及其衍生的行为模式,展现了中国社会以及先民生活观的演变。

农耕文化景观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哲学意识、文化心态等的物化表现,同时也是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体现着特殊的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形式、水资源利用、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以及建筑与聚落等要素构成了农耕文化景观体系。[2]

(二)农耕文化与园林文化的关系

趋于成熟的农耕文化、丰富的物质资源奠定了园林产生的基础。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理想的人居生活环境,其造园理念中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顺应天时”等思想都起源于农耕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本质。古典园林文化与艺术中渗透着老庄思想的农业哲学观念、孔孟之道的重农思想[3]。尤其是道家倡导的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对文人士大夫阶级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文人园林的兴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代士族无论身处庙堂,还是退隐江湖,田园生活始终是他们所憧憬和向往的。究其缘由,农耕文化的影响是决定隐士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士林文化与市井文化、士阶级与平民阶级逐渐相互渗透,文人园林的造园风格与生活情态融入了具有地域性与民俗性的市井文化,园林也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生活娱乐空间。经过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于农耕文化的不断阐释,加上隐逸思想的蕴藉以及市井文化的融入,园林景观对于农耕文化的表现已经成为一种意趣。

二、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景观内涵分析

(一)耕读自怡的文化理念与景观

中国的农业社会以自给自足为本,注重亦耕亦读。清初理学家张履祥曾言:“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4]可以说,耕读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主题,也是园居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之一。古代高逸之士不愿为官,常以耕读为乐,如《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五“高逸”载:“(沈)驎士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怀书而耕,白首无倦,挟琴采薪,行歌不辍。”①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三十五·高逸”,《汲古阁十七史》,明崇祯十年(1637)刊印。因此人称沈驎士为织帘先生。苏州耦园西部以织帘老屋为中心的书斋庭院区就是化用了沈驎士这一典故。即使人在仕途,也会选择陶渊明式“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5]的归田生活而弃官,现留园主厅五峰仙馆的东北角有一组独立小院落叫“还读我书”斋,即取陶渊明诗意。此斋廊壁间嵌有嘉庆十二年(1807)“寒碧庄”(留园前身)主人刘恕所刻的法帖《宋贤六十五种》书条石,包括苏东坡、蔡襄、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米芾、秦观、贺铸、文天祥、陆游等名贤书法,共99 方;西窗下有一峰傲立,是刘容峰“寒碧庄”十二峰之一的“累黍峰”,清人潘奕隽曾题诗曰:“累处直疑从黍谷,移来或恐是愚公。还须更乞麻姑手,撒与茅檐聊御穷。”[6]累累黍谷,在家境衰落时可以“御穷”,以隐喻“书中自有千钟粟”(赵恒《劝学诗》)。

课耕是农耕社会督促耕作的主要方式之一,文徵明《拙政园图咏》中“若墅堂”图有题诗云:“不负昔贤高隐地,手携书卷课耕童。”[7]21图中文士与童仆相随耕种。王献臣自己也说:“罢官归,乃日课童仆,除秽植楥,饭牛酤乳,荷臿抱瓮,业种艺以供朝夕、俟伏腊,积久而园始成。”(《拙政园图咏跋》)②转引自曹林娣:《文徵明与〈拙政园图咏〉—代序》,见文徵明著、卜复鸣注释:《〈拙政园图咏〉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年出版,第7 页。

(二)灌园鬻蔬的老圃生活与景观

灌园鬻蔬是文人园居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享乐悠闲生活的一种活动。北宋苏州府学教授朱长文的乐圃中,不但有教以蒙童的“蒙斋”,还建有“米禀”,“所以容岁储也”,他在园中“种木灌园,寒耕暑耘”,最终“桑柘可蚕,麻纻可缉,时果分蹊,嘉蔬满畦,摽梅沈李,剥瓜断壶,以娱宾友,以酌亲属,此其所有也”(朱长文《乐圃记》)。[8]30-31文人士大夫不但热衷于植养,而且还乐于观察,著书立说,如南宋的史正志在苏州筑万卷堂和渔隐花圃(即现网师园址),栽花艺菊,并著有《史氏菊谱》;范成大在今桃花坞一带治范村,在圃中植梅栽菊,著《梅谱》和《范村菊谱》。①参见:《刘氏菊谱史氏菊谱范村梅谱范村菊谱》,《钦定四库全书·子部》。

明代以农立国,因此造园者热衷于种植和养殖,使园林具有了一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功能。拙政园之名取自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9]句意,园的本义就是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现今拙政园远香堂之侧尚有“枇杷园”就是一个例证。韩雍《葑溪草堂记》:“植诸种柑橘、林檎、樱桃、枇杷、银杏、石榴、宣梨、胡桃、海门柿等树……余则皆蔬畦也。”[10]园林中的果蔬不但是一种园林景观,而且也是一种可供四时的祭祀物品,还能补贴家用,以至乐游养生。

(三)归隐田园的农耕文化景观

古代农耕文化涵养了文人士大夫的田园生活情怀,在厌倦风云莫辨的仕途官场后,他们对归隐清静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渴盼在园林中得到了寄托。[11]别有洞天的桃源景象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归隐田园最理想的农耕文化景观,是现实田园的升华,是具有乌托邦性质的耕读理想的实现途径。文士阶层将这种对于桃源的钟爱渗透到传统园林的营建中,或作为主要的审美意象,或借匾额楹联点题传达意境。

明末崇祯年间的刑部右侍郎王心一弃官归田,在拙政园东(现拙政园东部园林)购荒地十数亩,筑归田园居,“门临委巷,不容旋马,编竹为扉,质任自然。入门不数武,有廊直启,为‘墙东一径’……径尽,北折,为‘秫香楼’,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王心一《归田园居记》)[8]229。陶渊明居官时,曾令公田种秫,王心一建秫香楼是仿学陶渊明。现拙政园东部有秫香馆一景,就是沿用了《归田园居记》中的秫香楼景名。计成在《园冶·相地》中谈到村庄地的园林设计时提出:“门楼知稼,廊庑连芸。”[12]稼既指谷物,亦可泛指农事;芸即菜圃。营造门楼,可登临以观农事;廊屋外,连着菜圃。拙政园北墙外原为农田,每到秋收之季,稻稷飘香;然而现在将楼改成平屋之馆,失去了原有之意味。

拙政园之地,晚唐时为诗人陆龟蒙之宅,皮日休有《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欵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诗,其二曰:“篱疏从绿槿,檐乱任黄茅。压酒移谿石,煎茶拾野巢。”②参见皮日休著、陆龟蒙编:《松陵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1332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2—1986 年。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诗中的“槿篱茆屋午鸡声”[7]22就出于此;图中的“若墅堂”看起来只是一座空荡荡的农舍茅屋样式的草堂,草庐柴扉式的槿篱突出了园林的天然之美,表达了园主或是画家退隐归闲的向往。

留园“古木交柯”前廊有对联:“素壁写《归来》,青山遮不住。”取自辛弃疾《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我愧渊明久矣,犹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13]句,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农耕生活的喜爱,也借指园林环境使人们向往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透过园门可以看到“又一村”的一派田园风光,溪水环绕,草木葱茏,鸢飞鱼跃,匾额书写于西部园门,取自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14]。

受“万物与我为一”思想的影响,古代文人对归隐田园的理解不仅仅是对于田园风光的热爱和隐逸情趣的欣赏,更是从宇宙自然的角度来实现人格追求和审美理想。

三、苏州古典园林农耕文化景观的当代意义

中国园林文化归属于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经典,苏州古典园林是无与伦比的,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科学和诗意栖居的生存智慧。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景观,主观上追求一个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生活环境,提供了“生活的最高典型”样板;客观上则不但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为当代提供了多重价值。

(一)对城市微观环境的意义

作为“第二自然”,一座座苏州古典园林为当今城市保留了颗颗“明珠”似的微生态环境,园中植物、山体、水体等更是一个个小微生态环境,如留园西部的土山、假山上有20 多种苔藓植物[15];苏州古典园林中或大或小的水池也成了古城的微型水库,为城市增添了山林、田园的生动气息。近年来苏州古典园林以遗产保护为核心,着力开展遗产景观保护、传统技艺传承等工作,对生态建设的引领示范效应明显。拙政园推出的“拙政问雅”夜游作为一项当代新开发的项目,只选择开放18 亩中心区域,并控制夜间灯光强度以及音响分贝,最大程度地维护原生动、植物的生活和活动规律,就是要保护当前古典园林环境中已有的动、植物生态系统。灯影下,咫尺乾坤,虫鸣、花、鸟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为城市提供了又一处美景。

(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盐铁论》卷三“园池十三”:“夫男耕女绩,天下之大业也。”[16]男子力耕、女子纺绩是中国小农经济根据性别的自然分工,体现了农业社会的和谐,苏州耦园即含夫妇耦耕、双双归隐之意,“田丁兮学子,耦歌兮侪习”(项安世《耕读堂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先秦的长沮、桀溺避世耦耕,到晋人陶渊明解官归园田居,耦耕、归隐一直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永恒主题之一。尽管那个时代已远去,但其造园理念和由此而营造的园林景观对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仍有着借鉴意义。苏州古典园林体现了农耕文化“天、地、人”的整体宇宙观,天人合一中,自然是主导,这与当下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正相契合。尽管目前世界已进入工业文明4.0 时代,但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化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环境中的耕读自怡,有其内敛、封闭的一面,但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君子“比德”等审美理想则与中华文化的底色一致。归田园居式的园林营造是时世变乱中的一种理想憧憬。新中国成立后,突破了旧时小尺度的私家花园之囿,转向公共园林的建设,将祖国大地园林化。尤其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处处是园林,是现实版的桃花源,农耕文化、农耕文明焕发新的活力,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17]。

(三)对当代城市建设的意义

园林是中国人理想中的最佳人居环境,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实践,从明清苏州园林到清代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无不利用、改造天然环境而形成自然山水园林之胜地。钱学森在考察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后提出,要把我国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建设“山水城市”。[18]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19]就是“山水城市”建设的发展,当下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既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又是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

众多研究发现,建筑的特征、公共绿地、环境健康等物理环境会影响人对居住地的依恋程度[20]。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园林,无论其山水文化,还是建筑特征及植物的选种,都具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强烈的地域特色。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只有将中华文化的基因根植其中,才能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出城市的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和社会理想。城市景观设计中引入农耕文化,形成田园环境的空间诠释,构成人们对田园生活的体验,“在今天,仍有众多的中国田园村落像古代的桃花源一样,它们都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经历无数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后的作品,是西方人眼中富有诗意的天地—人—神和谐的地方”[21]。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乡村自然田园风光是“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如苏州市吴中区上林村、吴江区平望镇等地以水稻田景观构建稻鱼(虾)共生系统,将自然地理要素融入其中,点缀亭台等一些园林建筑,把稻作文化与苏州古典园林要素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探索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路。又如“拙政园学”理论与实践的构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拙政园将军门等区域景致进行修复;根据植物生长的时间差,修剪花草,形成特别的景致,以科学的保护理念,不断提升景区的综合管理水平,全面传承园林遗产的灿烂文化,使古典园林持续发挥永恒的文化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拙政园文化景观农耕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苏州拙政园历史沿革与分期考据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苏州—拙政园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书 画
荷花节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